Basileos
Basileos
关注数: 16
粉丝数: 705
发帖数: 16,008
关注贴吧数: 36
【水】来了俩甲胄
【重要】乔纳森哈里斯《拜占庭简史》推介与标注说明 乔纳森哈里斯所著《拜占庭简史》一书,我已经入手并阅读了,很好的书,是用英国传统的政治史方法体系写就的政治史,偏重历代君主。虽然书中的很多观点我本人并不认同,毕竟从社会经济入手看历史和直接就政治自身逻辑看政治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年鉴派运动在一开始就已经阐述了这个问题,而其初始阶段彻底摒弃政治史而仅研究社会史与经济史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问题,到第三代、第四代时,年鉴派方法论进一步完善,由经济特征、社会图景、文化活动的把握切入,谈政治和社会的互相影响,这也是我们一直推荐给吧友们的学术方法。乔纳森哈里斯的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更传统的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所谓兼听则明,多多接触是有助于自身提高的,推荐大家能够入正学习,尤其是作为巴黎一大《剑桥插图中世纪史》的补充阅读,非常有启发性。 此外,乔纳森哈里斯的本书,结构非常精炼,传统英国学术传统体现的淋漓尽致,以博士论文的写法,首先提出他写本书的核心命题:为什么拜占庭能够生存那么久,又消失的那么彻底。然后围绕核心命题提出拜占庭国家的四个基本特点,也就是他的核心论点,围绕命题和论点展开全书。叙事上,以古代作者的叙述展开,提出叙述中存在的问题,再落实到自己的命题和论点上,处处点题,逻辑严密,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对写论文还缺乏经验的吧友。 但是这书的翻译本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千万注意: 一、推荐序惨不忍睹。 在《共勉》https://tieba.baidu.com/p/5570110259一贴中,我已经说了这个问题,作为审校的国内某知名学者在没有通读全书没有读懂全书的情况下就敢写书评,内容与书中内容完全相反,对读者造成极大误导,也是对原书作者的极大不尊重。 二、编者注、审校者注几乎全部错误。 编者注、审校者注是帮助读者理解书本的,将脚注当批注是翻译的大忌,充分体现了翻译者和审校人的狂妄自大。而本书编者注、审校者注除了两处标明英制单位与公制单位换算的,其他全错,更加惨不忍睹。为避免吧友们被误导,特勘误如下: 1、第5页:作者只是在引述佐西姆斯的话,某很积极的标注一下:佐西姆斯说的是错的。很明显,审校者根本就没读懂这一段。 2、第10页:克里索斯托姆不是因为口才好才叫金口,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教会里面崇高的地位才叫金口。 3、第27页:英制单位换算,第一处正确的标注。 4、第29页:汪达尔主义表示破坏,但不应夸大其词说成是彻底破坏。 5、第37页:作者在指出左西姆斯的谬误及产生这种谬误的原因:因为他所处的那个群体已经是非主流了,而他是在抱怨和报复。某默默地标注一句,佐西默斯是有偏见的,要看尤西比乌斯的作品——这非但是画蛇添足,更是表现出审校者压根就没看懂这段。 6、第51页:书中磅是罗马磅,脚注是英磅。1罗马磅应当为324克,454克是英磅。 7、第54页: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正方形的,正方形里面套着长方形的巴西利卡,十字形构图那会还没流行起来。索菲亚大教堂平面图,正方形构图中插入长方形建于九世纪的圣马可大教堂,希腊十字构图 8、第92页:英制单位换算,第二处,也是最后一处正确的标注。 9、第256页:蒙特费拉特的康拉德娶了伊萨克二世的妹妹,伊萨克二世是他的连襟。翻译将连襟翻成了岳父,然后脚注来一句:原文写成了岳父 10、第318页:1453的兵力,哈里斯说8万大军100艘战船,审校者很认真的写了一句:此处所记不准确,8万大军目前研究证明为20余万大军,超过100艘战船则公认为300多艘战船。且不说古代作者所说数字什么时候可以当做研究结果,又是谁供认了,这种网文批判式的标注出现在正规学术著作里面也是贻笑大方,而如果真的研究过这个问题,考虑到当时奥斯曼国家的规模和技术条件,也不可能采信。 11:第319页:问题同上。 最后,再次推荐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拜占庭学作为当代西方历史学的显学,系统应用了年鉴派及其各衍生学派的学术方法,通常对政治史简略带过,本书是非常好的补充阅读材料。同时,本书也提醒我们大家,对待学问的态度要严谨,不然就要闹笑话。而某一个人的言行不端,破坏的将是他所在的群体的全体形象。
最近入了乔纳森·哈里斯的书,书是好书,不错的政治史,但是那个由国内某学者写的推荐序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书都没读懂,甚至没读完,就敢出来写推荐者说,写的东西完全和书的本意是反的,还把90年代就已经形成的成熟观点说成是“颠覆性”的,让人实在无法接受,说起来也是科班出身的学者,怎么会如此不学无术,如此不尊重原书作者呢,实在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四个字送给大家,共勉吧!
约翰一世的边疆治理政策及其背景 一、引言 约翰一世在位时期,罗马帝国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国土拓展,大片失地被收复。这首先是尼基弗鲁斯一世在位时结束内乱之后长期发展,社会经济实力加强的外部表现;其次是东部边疆社会在长期战乱中持续发展,一整套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文化已呈现出与“内地”不同的特征,表现为家族传统与尚武文化;最后是尼基弗鲁斯二世在位时协调了边疆权贵与首都官僚,将首都的国家力量与边疆的自发军事行动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使帝国实力以对外扩张的形式爆发出来。 约翰一世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以一系列边疆政策和军事扩张相互配合,将帝国扩展了将近一倍,极大拓展帝国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最高效率地消化新征服的土地,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图1:约翰一世登基时(白线内)与去世时(蓝色)的罗马帝国 本文梳理约翰一世的边疆政策,帮助大家对这一时期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水】发两个好玩的东西 勤劳勇敢的我国人民
【吧务】不会好好说话的请不要在本吧发言,不要加群 不会好好说话的请不要在本吧发言,不要加群,谢谢! 拜占庭吧吧务组
【图】634-637阿拉伯在黎凡特的军事行动
【水】毛子的耶稣
【一堆图】特里高德的罗马军队布防图
【水】一图流 分分钟出戏
群里的图,拿来水个贴
【吧务】缅怀普拉亚克将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