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花郎 凉粉花郎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26 发帖数: 8,176 关注贴吧数: 15
张靓颖打"飞的"回蓉购买救灾物资支援灾区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刘睿)今(22)日,张靓颖出现在成都各大药房,购买药品支援地震灾区。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张靓颖表示,“矿泉水、方便面这些应该都够了,所以我想买一些药品,毕竟在换季,大家容易感冒。” 据了解,今晚张靓颖已经飞回北京,她笑言这次就不要添乱了,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她马上又赶回来。 成都走出去的张靓颖,已经为地震灾区捐款50万,但她认为这还不够,所以直接从北京飞回成都当上“义工”。张靓颖透露,她昨晚回到了成都,今天中午就出现在成都各大药房。“矿泉水、方便面这些应该都够了,所以我想买一些药品,毕竟在换季,大家容易感冒。”张靓颖和好朋友跑遍了成都的大药店,购买了价值2万元左右的药品,“有藿香正气液、消毒液、板蓝根、感冒冲剂等等。”因为很多药店的库存都空了,所以张靓颖跑了8、9家大型药店,才凑齐这些药品。除此之外,心细的张靓颖还专门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蛋糕,“大家这段时间都在吃方便面、压缩饼干,改下口嘛。” 对于来自各界对地震灾区的关心,张靓颖感谢道:“每一个积极参与的人都让我感动!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有一份发自内心想要为受灾同胞付出的真情。金钱有价,爱心无垠!感恩!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张靓颖坦言,此次回成都也是为了看望妈妈,不过看到妈妈后,发现她变勇敢了,“她在家小花园种了茄子、番茄、海椒、藿香,并不像08年那样害怕了。”不仅仅是张妈变勇敢了,张靓颖觉得不管是志愿者还是救援队,也都比上次更快更有效更理智。“看着这片绿,好有希望的感觉!”
马伯庸解读《少年派》,看过电影的人一定要看这篇影评! 《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 作者:马伯庸      在谈论少年Pi这部电影之前,需要预设若干个前提。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里的那几条公理,一切演绎,一切推理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不能在起点达成共识,那么只会分道扬镳,越行越远。      第一。少年Pi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少年Pi的电影属于李安。李安的电影基于原著,但又不尽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改动增删,使之混杂入了李氏基因,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不涉及原著情节,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较两版之间的差异,总之就当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原著——只专注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的东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寓言性质的故事,里面的隐喻表现手法克制而简洁,彼此的映射关系十分明显。李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赋予了扬马特尔的故事框架一个“李安”灵魂。我们只有承认李安在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是刻意的,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每句台词都有它的功能和指向,才能拼凑出他试图表达的意义。否认了这一点,就成了聆听云天明童话的三体人,听到的只是一个纯净、美好的故事。      第三。我一向认为,影评是一件主观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观感,他们都没错,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不存在客观影评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存在对错。对写影评的人来说,他唯一的责任,就是承认他的评价只是个人体验,不是妄议别人对错的客观真理。所以这篇东西,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它不涉及微言大义,不谈主题外延,只就电影本身的线索做一些分析。或许对,或许错,或许过度解读,或许牵强附会。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同,我深感荣幸;如果你的意见与我大相径庭,那说明这部电影存在多重解读,更显出它的神秘魅力。      闲话少说,让我们从那次晚餐说起。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      少年Pi的父亲说:“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那等于什么都没信。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理性,相信科学……我宁可你经过深思熟虑否认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凭记忆写出,只是复述其大意,以下同。)      而母亲则说:“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解决心灵问题——要注意,母亲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行动的心理渊薮。      电影里提及了两人的背景: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