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花郎
凉粉花郎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26
发帖数: 8,176
关注贴吧数: 15
收视指南:伦敦奥运赛程表
唱得很好:暴雨版《北京北京》
来自民间的“新版十八摸”,尼玛也太有才了!不看你肠子都得悔…
笑的流泪。卖萌的绳命法师~~延参法师 完整版!
谁能说下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都什么模式?怎么继续后面的比赛 中国好声音是四个导师挑选手,组成4个队PK? 怎么确定每个选手的名次?侧重团队还是个人选手? 声动亚洲是亚洲各个国家选各个国家的,再PK? 问题同上
CCTV-MTV最受欢迎女歌手,这个投票蛮重要也蛮真实,都去投下 2012音乐盛典观众票选奖项 1.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 自然顺序 得票顺序 柱图 饼图 序号 选项 比例 1 那英 16.82% 2 杨幂 21.18% 3 张靓颖 30.91% 4 赵薇 15.60% 5 韩红 15.48%
吴法天挨打像是导演一出戏,其实受到TC特警保护?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kdnet.net%2Fdispbbs.asp%3Fpage%3D1%26boardid%3D1%26id%3D8448869&urlrefer=1ef2bce209c7f6ed69bfcf052763d58d
NS这段话,3M,某些凉粉粽子和天娱华谊之类的真该好好看看 张靓颖:这个话题要说的话很多,哈哈,可能有点长。其实我还是觉得整个的音乐环境氛围不好,不只是唱片行业。举个例子,你能看到日韩、欧美的艺人有不好的照片、视频流出吗?很少,但在中国比比皆是。中国始终是艺人和艺人之间的竞争,而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能够把整体做好,那么整个产业是拥有了一种输出性的。其实大家现在不听歌不买唱片吗?不是的,大家还是听还是唱,只是大家觉得不值得花钱买华语歌手的唱片,不值得去听他们的演唱会,但是乐意去看外国歌手,买外国歌手的唱片,因为质量的原因。我始终觉得只要你把品质做好了,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来消费。欧美大牌,一首歌的MV可以拍一个月,词曲作者可以一个月和歌手呆在一起,就是为了度身定做一首适合的歌,可是在中国,可能吗?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是有了词曲,觉得还不错,就给一个歌手唱。 新快报: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歌手或者一首歌让大家惊艳,大家佩服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新人。很快这个新人就走到了台前,甚至签了国际大公司,频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可是,不用多久,大家就觉得厌了,过度消费。 张靓颖:因为我们整个环境没有保护,没有后期投入。大家都在想尽可能地榨取更多的现有资源,而不去想可持续发展,有多少唱片公司还会坚持请老师来给歌手培训上课?在欧美,即使是大牌歌手也一直都在学习、进修。如果我始终在唱《我们说好的》你不厌吗?早就厌了,我自己也受不了了。 新快报: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歌手的真实生态是怎样的? 张靓颖:能自食其力过得好的歌手很少,更多的是在廉价地竞争。说实话,现在歌手的生存基本上靠的就是演出,可能因为市场太大吧,怎么样都能活下来,即使是我们歌手,也不可能完全不向市场低头。但是我始终还是相信有品质的东西,只有品质整体提高了,这个行业才真的有救。
泊美广告歌《感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weibo.com%2F1999881303%2FyqSK6xnik%3Fref%3Dhttp%253A%252F%252Fs.weibo.com%252Fweibo%252F%252525E5%252525BC%252525A0%252525E9%2525259D%25252593%252525E9%252525A2%25252596%2526page%253D5&urlrefer=719fb9b28f530f710a1bf526aea79c11
《倾听 张靓颖》全碟通评——此砖的地位不会被摆低 环球给张靓颖的第三张唱片,该是什么路线呢。我想,这该是令所有人头痛的问题。如果再次转向慢歌为主,如果向『改变』交待;如果继续快歌劲舞,又似乎没有太多上升的空间,除非拔高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平和要求,否则必将徒劳。这时候,缓一缓,出一张翻唱专辑『倾听 张靓颖』,回归那个现场实力毋庸置疑的张靓颖,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At Last》 太令人骄傲的Diva范儿!这首歌的演绎修正了我之前对靓颖演绎《I Didn’t Know》演绎方式上的误解。果然,靓颖对自己的音乐要求如此严格,怎么会容忍自己的改变。其实,靓颖的Diva范儿在05年时已经展露,而此番《At Last》的演绎则更显成熟和有韵味,倾注在歌里的情绪非常专注和完整,在高音漂亮的同时保证了声音的厚度。这是出道7年来演唱技巧方面的积淀。靓颖的高音和Christina很是相似,刚出道时Youtube上两人高音比较的视频很是火爆。而与Christina的版本相比较,靓颖这版本的演绎还是有所保留,但也绝对是令人称赞的绝佳演绎。 《I Didn’t Know》 这是专辑里的一首英文原创曲目。曲风复古,略微口水,很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情歌的感觉。靓颖的演唱朴实,没有太多演唱技巧上的炫耀,而更专注在歌曲传达的感情方面,给这首英文原创赋予难得的感觉。大多数歌迷对这首歌持保留态度,可能是与曲风有关。而实际上,这首《I Didn’t Know》虽然不算出色,但无论是从制作、编曲、歌词、演绎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一首非常完整和成熟的原创英文曲目,比《The One》中远赴美国录制的《Girl of Your Dreams》、《Can’t Take It Back》、《Take it like a Man》三首英文歌要成熟许多。那最多算是三首demo。它们除了展现靓颖的高音之外,乏善可陈,靓颖在那三首里的演唱也略显机械和单调,尤其是《Take it like a Man》。于是产生了个小小的愿望,就是靓颖再进棚录一次《To be loved》,效果会一定会更佳。 《好不容易》 专辑里需要一首能被大多数歌迷接受的歌曲,于是《好不容易》应运而生,不惜与《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的副歌旋律的极其相似的代价,更美其名曰靓式情歌。把《好不容易》归为靓式情歌我是不同意的,《好不容易》最多比《如果这就是爱情》在感情的传达上好一点,与《如果爱下去》《我们说好的》等有些差距。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首歌已经开始慢慢升温,尤其是在《快乐大本营》上演唱之后。这首歌的主歌部分要优于副歌部分。而非常明显的,靓颖在主歌的演绎上更加动人细腻。相比之下,副歌听起来则有点单薄。不过这首歌真正做到了“好听”、“好唱”,有利于歌曲的传播,也有利于凉粉在KTV里过把瘾。(大家都知道,靓颖的歌曲适合在KTV里唱得实在不多,如果歌唱技艺不够卓越,则难免毁歌…这一直是一个遗憾…) 《献给母亲的歌》 这首歌赶在母亲节时推出试听,也是专辑的主打新歌之一。歌曲里提琴的部分和《女人花》的旋律穿插是亮点。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提琴声贯穿整首歌曲,和靓颖的嗓音相得益彰。整首歌曲优美温暖,而歌词则更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总之,它怀旧又新颖,是专辑里一首非常独特的歌曲。 《Concerto Pour Deux》 要说靓颖在《At Last》里太过炫技,我觉得这首《Concerto Pour Deux》才是明摆着在炫技吧。这首歌的存在就是为了赤裸裸的炫耀靓颖宽阔高亮的嗓音啊。靓颖用这首歌,在彰显了自己的音乐品味同时,展现了自己的傲人实力。虽然能听得出来,靓颖在这首歌里高音的部分有些许单薄,在旋律起伏的同时,靓颖声音的变化不够,整首歌下来让听者有些疲劳。当然和童声版没有可比性,但这首歌的live绝对对得起“惊艳”二字。
这个地址能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1890148650%2FymsXMiIqq&urlrefer=5272d1b33168d5903bbf1dda8033dbcf
推荐大家看下《二号首长》 继明朝那些事之后,又一本连续几天看完的书。 很现实,相信也能有所收获
超级战舰好看吗? 网上看了枪版,感觉一般,微博上品论很高
除了北京爱情故事,大家推荐点好看的电视剧 原来也没打算看北京爱情故事,听朋友说,比蜗居不差,才看的。 还有类似的电视剧吗?最近看了下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天涯看过帖子,才看的电视剧,拍的还凑合吧。大家再推荐点别的
看完本片,觉得吴魏才是真男人 先占个坑
当一个厨师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厨房变身动物园
欢乐斗地主精英挑战赛挺刺激 几万几万的输赢 大师赛更厉害,几把就输了10多万豆
你把老子IP封了,要不骂你个孙子一晚上 C你2大爷
关于尚三微博,说几点建议 最好的办法是无视 因为没有指名道姓,回击帮其炒作。人家还说你自己对号入座 实在憋不住可以评论,也可以对骂 但骂集中在尚三和芝麻的乡村非主流,山寨GAGA,卡痰唱法及宣传的高学历高素质时尚高端上,不要和NS扯上关系,说NS如何如何 转发和@谁谁谁的 都有点脑残
人人都是纳税人
其实你没看懂西游记,看牛人如何解读
山东卫视 冯小刚电影作品音乐会@张靓颖 《我用所有报答爱》
刚出去回来,今晚能等到NS的暴打爱吗 RT
NS华丽蜕变史
周杰伦张靓颖同台 引爆万人唱“中国风” RT
中国风南昌首演归来 RT
NS签票会站在椅子上霸气开唱,对歌迷真没的说 「@张靓颖 新专辑签售会 站在椅子上唱歌霸气足」她说自己今天没有穿高跟鞋,看不到后面的歌迷好吃亏;她说今天没有安排唱歌环节,怕远道而来的歌迷会失望...于是...女王站上了一把大椅子,霸气开唱:”i love you,i love this city,就像你永远爱我一样。”于是,歌迷们高呼”靓颖”,全场沸腾!
前几年还有兴趣宣传推荐NS,现在都没那兴趣了 NS已进歌坛这么多年,你听不听是你的事情。 跟韩寒说的那句话类似:互联网普及这么多年,该启蒙的早启蒙了。
跟风:NS十大酱油歌曲 RT
偶在微博看到:四大天王同台唱王洛宾民歌
Angel 张靓颖2011上海演唱会
速看!一个县的官场生态 一楼百度
NS演唱会广告就NS吧和粽吧有啊? 有的放矢? 知道粽吧凉粉多?
凉粉跟NS的关系 可能和早期比赛有关 老凉粉都呵护宠爱,平视,或当小妹妹一样。 这几年的小BBT们也是和NS逗笑取乐 可能跟NS的平易近人,没架子也有点关系
一直想问:NS的演唱会每次都请外国乐队和伴唱,得花多少玛尼? MS每次来头都不小。 其余舞美灯光音响配置都不低 算下来还能挣多少
判断一个论坛或贴吧的好坏,看有没有说话的欲望 原先的天涯,05的靓吧,06的超粽、现在的新浪微博,都有说话评论的欲望。 现在的超粽和靓吧,多少天都懒得说句话或评论下。
【技术帖,供参考】误区 转自音乐蓝图网http://www.music1234567.com/bbs/archive/index.php/f-61.html误区(一) 在世界流行歌坛这个大千世界中,真可谓千奇百怪,从音乐制作人到歌迷、歌星。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审美观念,构成了这个领域内的形形色色的状况。制作商可以完全不懂音乐。有以赢利为目的,把歌手作为赚钱工具的;也有市场效应和艺术效果兼顾的制作商;把艺术和流行音乐的发展作为主要出发点的制作商毕竟是极少数。前者必然会把流行音乐引入歧途;后两种人则是流行音乐健康发展的推动者。与制作商的情况相似,作曲者、歌唱者也是分流的。他们中有靠洋溢的才华和坚强的实力取胜;也有靠投机取巧来混日子的。听众也因素质层次不同,听歌的出发点也不同。有的出于情之所寄;有的为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有的纯为追求刺激,或排遣种种情绪。无论听歌迷,还是唱歌迷心目中总有他的偶像或者崇拜者。在歌唱爱好者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总希望自己能往“高处走”。至于“高”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主观上的努力和客观上的机遇了(这个机遇不仅指有机会签约,出唱片,也包括什么样的指导老师)有些一流乐感的人,由于唱法走入误区未能成为歌星的例子不少。有些人明明有很高的音乐才能,偏偏要去盲目崇拜某一歌星进而“克隆”,从而放弃了自己的特点,糟塌了自己的天赋,实在令人惋惜。与此相反,也有不少天赋条件并不好,靠主观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和弱点而取得成功的。然而,成功之路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荆棘,充满“误区”。这个“误区”是由歌唱的特殊性决定,走进这个“误区”如同走进“陷井”,越是努力越是走向反面,即越唱越糟。为使歌唱者免入“误区”,所以有必要进行专题讨论。
【天才创意】大家都用方言给公主说段话 晋南方言:者个女又丝扯,唱地油好铁。子么能不西欢,天儿个铁那地歌。哈天儿个来折达学门。一天不类旧相地慌。子要伏西欢公主鹅就西欢伏,伏刮不得公主饿旧刮不得伏。翻译:这个女孩长的又漂亮,唱的又好听。怎么能不喜欢,天天听她的歌。还天天来这转悠,一天不来都想的慌。只要谁喜欢公主我就喜欢谁,谁讨厌公主我就讨厌谁。
【盖楼】大家来贴喜欢的歌词 沧海一声笑 词 曲:黄沾编 演唱:许冠杰 笑傲江湖主题曲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 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 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啦...
【音乐共享】格莱美1995-2004全集【下载地址】 1995专辑名称:Grammy Nominees 1995 次序标签:第一张 专辑曲目: 01.I'll Make Love to You.-. Boyz Ⅱ Men 02.He Thinks He'll Keep Her .-. Mary Chapin Carpenter 03.All I Wanna Do.-. Sheryl Crow 04.Love Sneakin' Up on You.-.Bonnie Raitt 05.Streets of Philadelphia.-.Bruce Springsteen 06.Said I Loved You...But I Lied.-.Michael Bolton 07.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Elton John 08.Prayer For The Dying.-.Seal 09.Love The One You're With.-.Luther Vandross 10.Hero.-.Mariah Carey 11.The Power of Love.-.Celine Dion 12.Longing in Their Hearts.-.Bonnie Rait 13.Ordinary Miracles.-.Barbra Streisand
【静侯公主专辑】国内外优秀CD封面设计选 国内外优秀CD封面设计选 作者:肖毛 提交日期:2005-4-14 22:06:00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60252&strItem=books01左为Waylon的一张乡村乐,题为《The Eagle》(鹰),设计极为完美,鹰的每根羽毛都像箭一样,它的眼神更加迷人,简直就是活的。如果把这张封面打开,里面能看到一只更大的鹰,如黑白木刻画一样。《The Eagle》是打口CD,打口处已被电脑修补过,现在看不出来了。它是CBS1990年出品,共收录10首歌曲。 01右,就是那种沉醉的音乐里的猫头鹰了,这张CD的中文名是“发烧专门店”,共两张,是集锦碟,选自《大烟山》、班得瑞等多张CD。别看是盗版,往电脑里面一放,全部可以显出“HDCD”的字样来。
【爱生活爱靓颖】看到公主被抱,经常吃醋的凉粉进来 医生说了:醋作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治疗疾病。 食醋还是杀菌剂,做凉拌菜和烹调不太新鲜的鱼类食品时,加点醋,既可提味去腥,又能杀灭有害细菌。实验证明,食醋能杀灭痢疾杆菌。所以在夏秋痢疾流行季节,多吃点醋,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我老家山西,现在象各位隆重推荐:山西老陈醋凉粉加陈醋,那叫一个美。
【参考】岭南沈胜衣:《香港词人记痕》 :《香港词人记痕》题记“必也正名乎”,这里所说的“词”,并非“蝶恋花”、“念奴娇”那些古诗词,而是流行歌曲的词。说起来流行歌词才是词的正宗、本义:“词”本就起源于民间,传唱于娼女歌伶之口,后方为文人学士采用的,因此把流行歌词的作者称为今之“词人”,怕也不是僭越。 可是如今这些词人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象时下的流行歌书,歌目大都按歌者编排,从未见到如历来《词选》先举词人、下列其作品者,人们只知某首歌是某个歌手的,并不关心是谁写的。当然这说起来也很正常,合于文人角色和位置的转换等等时势的变化,只是词人几近湮灭无闻实在可惜。有感于此,也为了给自己的成长青春留存些许旧日痕迹,同时还抱有替大众文艺和市井心声张目、给词这一文学体裁的新貌保留一些标本资料等愿望,我和几个朋友依正规诗词选的体例,私下编了一卷《今词选》,把一二十年来大陆、港台词人被歌星遮蔽多时的面目清晰地呈现出来。 我曾在拙作《哀艳达明词》中说:香港是现代化国际都市文化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交汇处,而达明一派的歌反映了世纪未这一独特时空的世情轨迹、人心与人生。有了《今词选》的基础后,便很有兴趣从词人这个角度对此再谈一谈,选择香港二十年来作品数量多、影响大、有独特个人风格、取得一定成就的几个词人,略述一己心得。(为免罗嗦,一是在《哀》文中已介绍的歌词一般不再详引,二是个人专论中所举歌曲,只有在非该词人所作时才注明作者。) 当然我只是以己眼观之、以己心度人,并非严谨的学术评论——题目用“记痕”一词,是一个朋友看了初稿后的意见,我采用了,就因为可理解为:本文在通过词人而记录社会、时代痕迹之外,还常常借以浇私己幽微心事之块垒,记下个人的心痕。至于谈起来似有类型化之嫌,则我其实不至于那么狂妄可笑,竟会企图人为地框住鲜活的创作生命——把一个作者划入某一流派和山头,好象他除了这一类作品外就不会有别的风格、内容似的;只是于某词人某一方面特别有会心之处,并出于叙述的方便,才作出这样的划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