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琉曹不操 毓琉曹不操
关注数: 120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11,296 关注贴吧数: 21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 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宠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宠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qīn]而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中国十大雄关 山海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因为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和陕西潼关并列俗称“天下第一关”。 武胜关 位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大别山脉的鸡公山下,它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关中之关”的美誉。 友谊关 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18公里处,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关藏山谷深处,为西南边防重镇 嘉峪关 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古称其为“天下雄关”。 雁门关 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的雁门山腰,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 紫荆关 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明代时合称它们为“内三关”,是由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区的要口。 娘子关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镇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关”。 居庸关 始建于秦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长城险要关口之一,这里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 剑门关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 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平型关 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在雁门关之东,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
[转]去你的中国教育 我们学了16年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11年生物,5年物理,4年化学,学得死去活来,考得遍体鳞伤,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生活中用到多少?! 辛苦这么多年学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却什么都不是,再次等待我们的是四年的荒废和难以寻得的工作。 韩寒说得好: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 做多学科的题目缺乏实践能培养出什么人才? 余杰说得好:中国最大的危机便是教育危机。 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一堆应试废品如何承担起民族的脊梁? 16年,16年,16年啊。 人生总共也没有多少的青春,我们没有用来体味生活,而全部是荒废在了做不完的题目、考不完的试卷,曾经坚定的理想被应试教育无情的抹杀! 我相信学16年的声乐,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歌手。 我相信学16年的舞蹈,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舞者。 我相信学16年的绘画,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画家。 我相信学16年的计算机,我们可以成为盖茨的第二。   ……-   这些各种各样,都是我们的理想,都是我们无法实现的理想,然后我们还被告知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听了这话,我们除了说“去你的中国应试教育制度”,还能说什么呢?   ……-   16年下来,我们什么都不是,只能拿着用青春换来的高考分数踌躇在大学校门,对前途迷茫,理想被习题淹没的再也找不到。   ……-   回想起来,我们不明白凭什么题目不会做就应该被骂的狗血淋头?我不明白凭什么学校怕出事故担责任而禁止我们的运动?我不明白凭什么假期可以理所当然的排上课程?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不可转让的追求幸福自由权利!在西方国家学校这些行为都是犯法的!校长教师是要面临监禁的!   ……-   我们在试卷中长大,在题目中成年,等到步入社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曾引以为傲证明自己奋斗成果的高分卷子2角钱一斤,曾经记满笔记满载着青春梦想的教学课本6角钱一斤。 因为你们国家的高考制度,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两年被毁了:十六七岁应该是谈恋爱、建自己的乐队、去心动的地方旅游、做一切今后再也没胆量做的事情的年纪。” ——一个英国剑桥大学本科生这样对一名中国高中生说 读书无用论又在悄悄抬头   被誉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正在一日一日枯萎死去。   ……-   我们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照亮的尽是曲折。   ……-   我们渺小的只能抱怨。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们跪了这么久,忍受了这么多年折磨,该站起来了!   ……- 可是,这样的灭绝人性的应试教育制度环境之下,你告诉我,我们的热血和青春到底能换来什么?
三国中难读的名字正确读法 常见的名字: 李傕,jué,二声。 华歆,xīn,一声。 桥蕤,ruí,二声。 王粲,càn,四声 辛毗,pí,二声。 羊祜,hù,四声。 马谡,sù,四声 张纮,hóng, 二声。 陈珪,guī,一声。 荀彧,yù,四声。 郭汜,sì,四声。另汜水关 嵇康,jí,二声。 朱儁,jùn,四声,通“俊”。 许褚,chǔ,三声。 贾诩,xǔ,三声。 刘晔,yè,四声,不读hua。 费祎,yī,一声。 张勲,xūn,一声,古同“勋”。 沮授,jǔ,三声。 夏侯敦,dūn,一声。 全琮、刘琮,cóng,二声。 董旻、何旻,mín,二声。旻,指秋天。 少见的名字: 傅嘏,gǔ,三声。 韩暹,xiān,一声。 韩矍,jué,二声。 泠苞,líng,二声。 秦宓,mì,四声。 全怿,yì,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荀顗,yǐ,三声。 杨祚,zuò,四声。 杨阜,fù,四声。 笮融,zé,二声。 张闿,kǎi,四声。 王垕,hòu, 四声。 步骘,zhì,四声。 阚泽,kàn, 四声。 彭羕,yàng, 四声。 韩胤,yìn , 四声。 刘璝,guī,一声,古同“瑰” 。 袁燿,yào,同“耀”。 车胄,zhòu,四声。 何晏,yàn,四声,多做姓。 郤正,xì,四声,通“隙”。 师纂,zuǎn,三声。 钟毓,yù,四声。 张悌,tì,四声。 孔伷、司马伷,zhòu,四声,通“胄”。 皇甫郦,甫fǔ,三声,不读pǔ。郦Lì,四声。 极易错的名字: 傅巽,xùn,四声。 蔡邕,yōng 一声。 蒯良,kuǎi,三声。 麴义,qū,一声。 管辂,lù,四声,不读gè。 傅肜,róng,二声。 眭固,suī,一声。 士燮,xiè,四声。 毋丘俭,guàn,四声,不是“毋”。 夏侯茂,máo,二声。 刘谌、荀谌,chén,二声。 蔡琰、崔琰,yǎn, 三声。 潘浚、王浚、周浚,jùn,四声。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