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小強 Z型小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84 发帖数: 23,160 关注贴吧数: 125
“磁脉冲发动机”6周抵火星 根据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副教授贾森·卡西布里(Jason Cassibry)博士介绍:“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小型、轻便的脉冲核聚变系统,未来将其应用于深空探测等任务。如果将这套装置放在一艘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上,那么只需要六至八周就可以抵达火星,而不是六到八个月。”卡西布里和他的研究团队计划打造一个酷似曲棍球外形的反应装置,并通过融合锂和氢原子核最后将它们一点点提纯后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其中设置有一个尺寸仅为两英寸宽、一英寸厚的小型装置,整体尺寸小于三寸冰球的大小,该装置由锂氘 (LH 2)、最轻金属元素制造而成。核聚变反应是太阳核心位置的反应进程,由四个氘核结合并形成一个氦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的实验将开启这种循环,控制原子核对撞需要极高的精确度。   为了统筹该实验的相关会议,来自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波音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科学家们以及不断增多的其他参与人员将开启“十年模块二号”机功率发生器,即DM2,而L3通讯脉冲电源的设计将使用美国国防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塔拉霍马进行的武器效果测试项目。而“十年模块二号”机功率发生器将在今年夏天被迁往红石军火场(Redstone Arsenal),这里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生成火箭和卫星的基地。如同摄影师的闪光灯,“十年模块二号”机功率发生器包含了电容式装置可存储电荷并进行释放,形成等离子体。   当通过电流时就会产生一个被压缩的等离子体磁场,这就是Z箍缩效应。根据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副教授贾森·卡西布里介绍: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量输出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不仅能量巨大而且体积很小,并不超过你的手指头大小。但是如此强大的能量只能持续极为短暂的时间,仅仅为千亿分之一秒。根据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介绍,我们首先要对这项概念性的研究设计进行测试,运行我们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测量,该装置还存在不稳定性,比如被电离的粒子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将测试磁脉冲推进模型背后的理论是否是有效的。   一旦我们对其运行机制有了很好地理解,就能将其应用在宇宙飞船的推进器上。物理学家们希望有朝一日能使用“太阳能量”,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涉及的能量工程为主流的受控核聚变,其具有独到的设计和应用程序,与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未来能源计划工程中设计的核聚变装置还存在不同的地方。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工程系副教授贾森·卡西布里认为该装置将改变化学火箭时代,我们正在进行研发非常轻便的动力系统。   如果这项研究取得持续性的进展,将衍生出一个新型装置,其工作原理为使用电磁场形成一个喷嘴将反应物喷出,同时还将捕获额外发散的能量进行循环利用,重新进入充电系统中。这就是Z 箍缩技术中下一个将要解决的领域。其核心部位是脉冲引擎,就如同其他火箭发动机一样,外形上看如同一个茶壶,工作原理还是将冷物质转变为能量和高温气体并推动飞船前进。   在核脉冲发动机的工作进程中,产生的推力与航天飞机主引擎的功率相比明显微不足道,对于动辄数百吨的行星际宇宙飞船而言,似乎感觉不到推力的存在。但是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宇宙飞船会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快速数周的加速过程,然后朝目标行星前进。
箭形枪弹 简介 箭形枪弹是一种新型枪弹,技术尚未成熟,目前正处于研制阶段。箭形枪弹是以一支又细又长的“小箭”取代普通弹头的枪弹,通常由弹壳、弹托、箭体、弹托的密封部位、发射药等部分构成。箭头包着弹托,固定在一个普通的金属弹壳口部,小箭装有阻力式尾翼。这种枪弹是用滑膛枪发射的。发射后,枪口上的脱壳器将弹托刮掉,于是箭形弹头便依靠其尾翼稳定地向前飞行了。 种类 箭形枪弹有两种,一种是单箭形枪弹,另一种是集束箭形弹。单箭形枪弹只能发一发枪弹,集束箭形弹可装多发枪弹,有一种集束箭形弹可装32支小箭弹,用大口径滑膛枪发射,一次射击,多箭齐发,提高命中率 特点 箭形枪弹重量轻,弹头(小箭)质量极小,且箭体细长,飞行时空气阻力小,速度很高。如典型的5.6毫米箭形枪弹重仅6克,小箭仅重0.5~0.65克,因而其初速极高(1400米/秒)。因初速高,箭体刚性差,弹头射入有生目标后,立即弯成钩形,并在肌肉中以难以预测的不规则方式旋转和运动,迅速释放其能量,造成爆炸型的伤口,对有生目标杀伤效果特别强。若采用废铀制造箭体,外面涂覆耐热材料,可使箭形枪弹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在130米的距离上垂直命中时,可击穿6.3毫米的高碳钢板。因这种弹头命中坚硬目标时,耐热层剥落,同时产生瞬时温度跃升,可使铀与钢板之间发生放热反应,并产生燃烧作用。运用箭形枪弹技术还可制造集束箭形枪弹,弹头多者能包括32支小箭,一支重不足1克,用大口径滑膛枪射击,不亚于万箭齐发。不过这种弹属动能面杀伤弹,故精确度不是很高,特别在远距离射击时更是如此。另外其制造成本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
bvs10履带式全地形车 bvs10履带式全地形车 履带式全地形车采用特殊的履带,履带板的宽度和整个履带的长度都有所增加,瑞典的bv206履带板比一般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板要宽得多,履带是以橡胶配以纵向纤维帘布和整体式钢质成型加固件,防滑、附着性和耐磨性都十分出色,而且履带板的寿命超过10000小时。在实际使用中,bv206的最大速度为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370千米。水上行驶时靠履带划水,最大航速可达4.7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达31°,在厚雪地最大爬坡度达17°,能够适用于-46c~+49c的气温环境,完全达到了瑞典军方最初提出的“能载重2吨或运送17名全副武装士兵的运输车”设计指标。其改进型bvs10重新设计了主动轮、诱导轮、履带、底盘和悬挂系统等,bvs10安装的履带是由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苏斯国际公司生产的整体成型橡胶履带,与钢制履带相比,整体成型橡胶履带可减少50%的重量,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噪音和振动等。bvs10采用的履带每条宽620毫米,所以尽管bvs10战斗全重超过10吨,但在松软地形上,如雪地、泥地或沙地等仍有良好的机动能力。由于采用了双厢结构,使前后车箱都装有独立的履带行走系统,这样,全车就有四条履带着地,可最大限度地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力,从而拥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采用四条履带接地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其它双履带车辆根本不具备的优点:即如果一条履带触雷损坏,车辆仍可凭借三条履带机动,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长钉”导弹---世界上最小的..... 长钉”导弹 美国海军2004年6月3日报道,世界上最小的成像制导“发射后不管”导弹之一——“长钉”(Spike)导弹5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湖试验场完成了它的首次控制飞行试验。在不到60分钟的3次飞行试验中,这种微型导弹(重5.3磅,长25英寸)成功演示了10多种重要功能。 研发“长钉”导弹的初衷是将其作为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特种部队队员的便携式武器,它也可为美国陆军部队提供一种价廉(每枚导弹4千美元)质轻的制导武器,用于关键场合。 地面部队人员仅需15分钟的训练,就能使用它来有效对付2英里(3.2千米)远的轻型装甲目标,且“长钉”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够减少附带损伤。由于这种导弹价格低廉,适合在前沿部队中大量部署,对付低价值目标。 “长钉”导弹除了在地面部队具有应用潜力外,它还是战术无人机的理想装备,或者装备水面舰艇对付集群小艇和轻型飞机。 在3次试验中,导弹在发射后1.5秒内就能达到每小时600英里(960千米)的速度,在预定时间内,制导控制其横、纵及滚动动作。在第一和第三次飞行试验中的机动加速度是4G,第二次是6G,今后的试验飞行将放在系统机动能力极限量的限定方面。试验数据将是设计和工程开发中的依据。 美官员称,“长钉”导弹可解决80%的问题,并不是对付战场上所有威胁目标的,但它对散布面广的机动目标有极大的杀伤力,在24个月内就能生产部署部队。 “长钉”小档案 弹长:25英寸(约63厘米)直径:2.25英寸(5.71厘米) 重量:5.3磅(约2.4千克)制导方式:电视摄像制导 射程:3.2千米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