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AOZZ DIDIAOZZ
关注数: 46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1,192 关注贴吧数: 35
这位“最美公务员”被中组部记一等功! 再次见到李勇,那套白色的防护服换成了一身笔挺齐整的警服,护目镜后面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也褪去疲惫、焕发神采,不变的是依旧忙碌的工作。“刚刚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路段巡查了一圈,让我先喝口水。 作为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所长,李勇和同事们肩负着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治安管理职责。2009年至今,他们共完成上千次警卫、安保任务,保障数百万中外游客安全有序地瞻仰党的“初心地”。马路的另一边,就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商务街区——新天地,中外名企、商业综合体、涉外小区和大量市民游客都集聚于此,李勇又用行动“让企业感受到服务的温度,让居民游客感受到安全和幸福”。 在今年中组部、中宣部联合部署开展的“最美公务员”学习宣传活动中,李勇荣获2021年“最美公务员”称号,并被中组部记一等功。“这份荣誉是给所有公安民警的。”在他看来,荣誉既是认可、鼓励,更是鞭策、动力,“未来我会和同事一起继续奋进”。 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09年10月,李勇开始担任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长,直接挑起守护中共一大会址安全的重任。“作为一名党员,对我来说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任之初,李勇足足花了近一个月,走访了中共一大会址和周边道路上的每一家企业——大到人、物、车、路等基本要素,细到周边道路每一个窨井盖的排布,无一遗落。摸清情况后,他和馆方多次协商,逐项完善场馆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今年,李勇的步巡范围又扩大了。新落成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以来,市民游客参观热情高涨,原本就狭窄的道路,人流车流激增。如何保障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安全,又能让八方来宾有序参观,成为摆在李勇面前的新挑战。 “先天条件有限,我们就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李勇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研,对黄陂南路(湖滨路—自忠路)采取全天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的交通管理措施;针对参观常态化大客流常态,他指导增设“蓄客池”,调整排队方位和队形;为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他还在馆外增设移动警务平台车,确保第一时间接处警……一个个细微的举措,看似平淡无奇,却凝结着无数的心血。 为形成常态化的安全管理手势,李勇还牵头将派出所警力和纪念馆安保人员、物业保安编织融合,拉起一张以纪念馆为中心的安全防护网络,实现“一点触网感知、三方联动处置”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各类安全隐患及时阻挡在馆门之外。 “可以说,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安全保障部负责同志说,纪念馆在新天地这样复杂的商业区、风貌保护区平安度过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派出所的治理和守护。 从吃“闭门羹”到“交得了心” 新天地治安派出所辖区范围只有0.5平方公里。然而在这面积不大的土地上,集聚着600多家外资企业,南北里商业街年客流量达2000多万人次,4个涉外小区中住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境外人士——这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街区。 国际化街区的安全管理,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李勇在2008年、2014年分别赴海地和南苏丹任务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并获颁“联合国和平勋章”。在与联合国机构、各国警察、当地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提升了外语能力,积累了涉外警务经验,更熟知了境外人员的行为习惯。 但他坦言,刚与新天地周边外企接触时没少吃“闭门羹”。2009年,他登门拜访一家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时,遭遇婉拒。“国内外对警察的职责定位不同。在国外,安全培训是企业自己的责任,警察无事不登门,所以他们不太适应中国警察的主动与热情。”李勇及时反思并调整思路,转而围绕外企所关注的出入境、差旅安全、员工权益保护等热点,提前将拜访目的、时长、内容等要素告知,预约后再上门。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得到外资企业的接受,逐步接纳了警方善意,企业也把派出所看成了好伙伴。“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成为李勇和外企打交道的新状态。 安全有序的环境也换来了企业的信心。一家世界顶级珠宝腕表公司计划进军中国市场,选址非常谨慎,公司安保总监罗宾逊特意在新天地居住、观察了两个月,亲身感受这里的治安状况。“之前公司一家海外门店曾遭遇过一次武装抢劫,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所以安全成为公司选址开店的最重要因素。”罗宾逊解释说。 得知情况后,李勇专程拜会罗宾逊,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近三年地区发案率、接警率等治安情况。李勇的真诚、自信与底气,给了罗宾逊十足的信心和把握,这家公司最终决定把全球最大的旗舰店设在新天地。 警力毕竟有限,如何发动更广大的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社区安全管理?李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思路,创新建立商务楼宇治安防控数字平台,实现治安数据即时收集、管控措施即时监督、异常状况即时发现,牢牢守住楼宇安全的底线。目前,新天地区域社区、楼宇100%完成智能安防建设,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日均110警情仅为3起。 主动请缨驰援机场防疫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至,上海公安民警承担了大量防控任务。李勇带领新天地治安派出所不仅要管理好辖区内大量境外回沪人员的居家隔离,还主动请缨,作为黄浦公安增援机场驻点负责人率队驰援浦东国际机场,开展入境口岸防疫工作。 也是在那时,隔着防护服,第一次见到李勇,他说:“我曾在两次海外维和任务中经历过霍乱、埃博拉疫情考验,具有丰富的疫情处置和外事沟通经验。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肯定要冲在最前面!” 从去年3月6日开始,李勇就进入了“14天一个周期”“日夜班对翻”的全封闭工作模式,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去年4月的一天,一位青年男子走向接待点,自称上海的亲友在复兴中路有一套闲置房屋,申请居家隔离,亲友也在电话里验证了他的说法。然而,李勇在核查时却发现这处房屋曾开办过民宿,联系社区民警后,很快得知该址不符合封闭式居家隔离条件,他及时安排男子另行入住集中隔离点。 既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防止病毒扩散,又要给予入境人员充分的关怀。去年3月10日,一名刚从日本归国的孕妇被家人用轮椅推到分流点。孕妇面色苍白,血流不止,可能是旅途劳累加之身体虚弱导致突发性大出血。按规定,这一家四口需要先到隔离点进行核酸检测并集中隔离。李勇根据孕妇实际情况,迅速沟通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协调机场紧急调派专用救护车,第一时间将孕妇送往指定医院急救。与此同时,他充分沟通,让家属安心按规定接受核酸检测和隔离。由于救助及时,孕妇最终转危为安。 在驻防机场的8个多月里,李勇率队协助隔离外省市中转人员5000多人,集中隔离人员3000余人,居家隔离800余人。期间,他还通过细致的甄别工作,抓获了一名企图蒙混过关的“网上逃犯”,移交当地公安机关。
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11月4日,中组部召开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强调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决定了发展的好坏和快慢。只有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创新动能才能源源不断、后劲十足。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宽广敏锐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姿态,用心对待人才、成就人才、爱护人才,奋力开创“才聚事兴”的生动局面。 要切实增强“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新目标,准确领会“八个坚持”的丰富内涵,锚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一目标,把握战略主动,做好战略谋划和服务保障;要深刻领会顶尖人才、战略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厚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要深刻把握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引育留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人才工作全方位进步、整体性提升。 “引才”是前提,“用才”是关键,如何因才施“用”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组织部门需根据本区域内各行各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人才的特长,以便有针对性的选出与岗位相适应的人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要敢于放权,大胆使用人才,引来人才不能当“花瓶”、做“摆设”,将人才用好、用活,让真正的人才得以施展才华,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建立人才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当前,仍有部分人受“干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负面思维的影响,怕犯错,怕问责,干事畏首畏尾,不愿意承担责任。建立健全人才共工作容错机制,本着“支持实干、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准确把握、宽容失败、客观公正”的原则,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氛围,才能全面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敢于担当者的人才撑腰鼓劲,真正激发人才活力,让他们放开手脚主动作为,才能让更多千里马人才奔腾于伟大时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