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aAP9e馃惥 -
关注数: 4 粉丝数: 3 发帖数: 379 关注贴吧数: 8
在端午节的世界文化遗产申请之我见 2005.11.25日,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首先,韩国的端午节含义确实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端午节,中国端午节包含了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而韩国江陵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但是中国文化在整个亚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韩国也承认这一岁时庆典起源当然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端午的时间选择。只不过他们异化成祭祀地方英雄,在文化传统上,韩国人接受了这些并作为自己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这才是为什么中国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韩国把端午节作为自己国家的节日去申请世界遗产,并且在中国没有申请之前,他们难道不知道中国没有申请么,很明显,人家知道,这说明什么,至少给不了解东方历史的人士印象就是,端午节是属于韩国人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要是都有兴趣来“申遗”,那先说的那个就是所有者么? 文化本来是人类共享的东西,中韩两国出现的“端午节”之争,实际上是两个民族对同一类型的历史传统的继承权利之争。这种争论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对历史的保护意识。在这个方面,其实两国民众的态度是一致的。只不过问题在于,对历史的保护,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从传统意义上说,人们习惯于以文化的起源来考虑其保护权利,并且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由谁来申报,是一个文化的归属权问题。(引自网络)在这里我并不想说韩国的做法一定是错误,人家有合法程序,并且被联合国承认,只是被大家承认的标准到底在什么位置,难道只有被别人肯定才有真正的价值么?还是中国人一贯认为被世界认可的才是自己的么?中国目前申请到的世界遗产30来个,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难道就只有这些么?  去年有报道说,“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经提上官方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我国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上的各地遗产,已经排到100多号,按照有关章程,每年成功一项的话,这个申遗大队也已经排到了下个世纪的门槛。端午节的申报还来得及么?我们真的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足够重视的话,就从自己内心做起。我想,这才是实在而值得庆幸的举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