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和泪
佳人和泪
关注数: 7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6,432
关注贴吧数: 15
我养了一只猫,性子有点野。《隋唐演义》最有感的一句。 我养了一只猫,性子有点野。 《隋唐演义》最有感的一句。
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去世 秦汉魏晋史研究成绝响 大师千古~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ulture.ifeng.com%2Fa%2F20141225%2F42795330_0.shtml&urlrefer=a99ce7e612da471c1658780ad305370f
新春快乐~~ 大家过年好~~
祝谢安吧的朋友们新春快乐~· 过年好·~~
转篇高考满分文~~ 因为偶看到了新闻,才读了此文,看后有点想法。转来一看。 拒绝平庸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转贴)药家鑫案背后的生命观 一楼。
忍不住的话:八刀与轧死 关于那个药某某的事,最近是充斥了耳朵。我看到的是一边倒的群情激昂。 不想说什么。因为此事终究如何判,本身是法律的范畴。而无论如何判决,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复杂的影响。 不想说太多。倒想关注一个细节。“捅她八刀”与“将其轧死。” 记得《有话好好说》里有一个情节,李保田拿过姜文手里的菜刀,换成一板砖,拍江文面前,说:“介个,拘留十天”,又晃晃菜刀,“介个,判刑五年,你自己瞧着办”。 同理,此药当时欲置对方于死地无疑,但若有正常人智商,何不选择交通工具,而竟蠢之不能再蠢地另操起水果刀。前者,再如何也是交通肇事,逃死之望大矣;而后者,再如何也是故意行凶,与交通再扯不上关系~~~莫非此人疯了乎?不错,再想当时当地,药家鑫定是疯了的。 仅此一关注。另,本人只关心事实,不关心情绪。 生怕有幸因没有恨不得立刻亲手将此人千刀万剐而被网友关注,或者与各种名词及现象扯上关系。俺只觉得,人嘛,很多时候还是该多用点脑子,少用点唾沫。
清华的楼~~ 怎么了,看了真维斯楼,居然就哭了起来。。。
426216分 还可以继续玩下去的,玩了五六个小时了,太烦了,呵呵,索性几关都不抓结束了。如果大家玩久的话,不难发现,其实这个小游戏可以玩很久很久,得很高的分··
吕明光关于陶渊明的原创精品集 一楼。 看来还是我来集吧:)
汪峰,春天里。。。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还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留起胡须,没有情人节也没有礼物,没有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虽然我只有对爱的幻想,在清晨,在夜晚,在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这此刻烂漫的春天,依然像那时温暖的模样,我剪去长发留起了胡须,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
19号到南京“市民学堂”,讲谢公(图) 汗算是宣传吗,南京对谢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到场。 6月19日下午2:30,大行宫会堂,南京“市民学堂”第122讲。 同时感谢南京市对谢公的纪念和支持。为谢公做点什么,也是俺的心愿了。 帖个宣传小海报。
俺十九号要到南京,去讲谢安 南京“市民学堂”,19号下午 2点,大行宫会堂。贴个宣传画看看。
这是恶趣味吗?司马子上。。 说实话,写完竹林七贤,居然很喜欢他。越写越喜欢,呵呵。一度曾很想给司马家写本传。。
童话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吗?不。 看到当年的一个贴子。。。说金庸武侠小说的,盛暑兄驳偶,难道说安徒生也登不得大雅之堂吗? 呵呵,当然不。于是想起这问题,童话,只是给孩子们看的吗?我想,完全不是。甚至很多的童话、寓言,反只有成年人才能真的看懂。小时候看过安徒生,看的是有趣和神奇。记得前几年又把安徒生童话看了数篇,那种感动和认识却是和小时候完全不同的。当时就想,童话真的是写给孩子的吗?不是的。后来看《小王子》,我几乎否定了它是写给孩子的。 说到这里,倒是感慨,童话真是个好东东呢,难得的能够适合各年龄段的读者。呼唤我们真能有具功力的作者,写出隽永深遂又有趣的童话来,也给如今甚嚣尘上的图书市场,添点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只是现在,貌似还没有看到。
我想整理一下这个吧了。。。 发现:几年啊,好帖还是不少。。。 把质量贴提一提吧。。。
新《三国》观感:没了历史和文化的“经典” 呵呵,昨儿看了新三国,就事论事来说两句。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指正。 ------------------------------ 看了头两集,真实感觉:没意思。或者说,缺失。 好的地方:人物朔造得还不错,比较注重个性。演员也还说得过去。(董卓、王允、曹操等等,还都各有特色。)不过除了这个,觉得真没啥可圈可点的了。 第一,主题歌: 感觉很突兀,还算高亢,但实在没有老版那沧桑厚重的荡气回肠。而且最糟糕是,主题歌的歌词真是太差,有几句直白得近于低级了。。。真要打个分,老版那个我给95,这个大约也就及格。 第二,情节: 虽然创造了不少情节,但往往都搞得浅白、俗套。不管是历史还是演义,本来都是很有味道的,这一版,几乎就是把本来值得品味的东西简单化、直接化、现代化。另外,情节本来已经很简单,没用的对话却连篇累椟,渲染好久,其实意思观众早已明白了。(PS:台词雷人之处颇多,说问题连篇恐怕一点不过份) 第三,历史经典还是青春偶像剧? 吕布貂婵那戏,两人一碰面,反正是雷了我一下,分明俗套的言情剧的范儿,要不知道还真以为是少男少女吕布貂婵的偶像剧呢。另外关于演员,不必怀疑陈好是漂亮的,但是对貂婵来说,觉得实在不够,真的不出彩;而吕布,兽性野蛮本是吕布最大的本性,但这个吕布太不“兽”了,没了最突出的特点,那么吕布还有什么?对比来说,老版的陈红和张光北,我以为比这两位要对路得多。 看了头两集,虽然不否认是下了功夫的,但总之:不出彩! 跟老版相比,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了那个气象!另外,也缺失了文化。 如果,高希希当初是真想弄个经典,那在我看来,十年以后,恐怕大家记起来的,还会是当年的老版。《三国》,如果缺少了文化和历史,那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典。。。(佳人和泪) 呵呵,我的个人观感,欢迎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写点《新三国》的点评发来,也请大家各抒己见,欢迎批评!借此贴向三国吧的朋友们问好。
评论家不是文化霸主。。。 刚刚偶然看到这个题目。嘿嘿。 评论家是文化霸主??? 十年前这么声讨还有点意义。现在的“文化霸主”是啥?评论家我看都闲得没事干了。现在的“霸主”,那是市场。换言之,钱。呵呵。 钱是“文化霸主”,我看还不如是“评论家”呢。好歹评论家至少还有文化修养,能看出作品好赖优劣。钱能看出啥?
陶渊明故事系列集 来集一下
★ 我的《后记》们(2): 小说《断泉》后记 一楼百度。
★ 我的《后记》们(1): 小说《情关》后记 一楼百度。
★★ 我的《后记》们 突然翻起了N多年的《后记》,一一看过来,就像听到N久不听的某首老歌,叹:当时竟是那样。。。也来吧里做个集~
黄安。。。救姻缘。。。 一楼
有人看过《文GE佚事》吗? 非常喜欢的一个中篇,男主角叫赵志国~
竹林七贤里你最喜欢谁? 忽想问这个问题~一楼百度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古人。。。 嗯~谢谢 谢公,谢谢子桓,谢谢东坡,谢谢叔夜以及竹林的各位。。。。。。。
长篇小说《风流》出场人物、目录 一楼
魏晋时代长篇小说《风流》简介和封面 世说吧也贴一个吧
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能放弃? 究竟是什么呢。。。
爱别离 黄安 花开花落的人间,曾有的思念。 就在轮回转世中,注定的姻缘。 烦恼有千万千,快乐在天外天。 恩恩爱爱多少年,一朝相对无言。 今生以前我是谁,今生以后谁是我。 翻手是云覆手是雨,喜无常爱别离。 怨只怨朝朝暮暮竟是瞬息。。 偶开天眼见红尘,方知身是眼中人。 若为亲爱若为真,古井水也沸腾。 明明灭灭的一生,我愿作一盏灯, 温暖你的寒冷,关照你的一生。。。
无题的话 一个很懵懂很不文化的同事,甚至连李煜这名字都只是有个印象、而不知其谁的人,闲聊中突然说了句他自己也并不以为珍贵的话: 人生的苦最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太难了。 他说完接着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而我却在一旁震动许久。这岂不是一个简约的真谛。。。
如果沦为文字制造机器 那么真是太对不起文字了。 把那些要送的信,都放江里,该沉的沉下去,该浮的浮上来。 因为,我不是送信的!
看看能发出来吗~ 贾平凹《秦腔》后记 呃,被感动了。
今天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 好像找到了喜欢古人的原因。。。 呵呵~ 我见卿卿多妩媚,料卿卿见我也如是。
葬英雄。。。 词儿: 贪一世英名,哦,追权贵烟云 一亿亿年之间,哦,谁能论输嬴 是英雄是狗熊,哦,老天还没定 成为王,败为寇,还要看天命 这三尺黄土够不够埋你一世骂名 生死约定,真爱难寻 是多情是无情,拿命来证明 人会变,情难尽,谎言很公平 这三尺黄土能不能葬你霸业雄心 物换星移,这青史谁来留名 不要恨生不逢时 天要灭你轮回早以注定
《绝望主妇》:美国的一地鸡毛 挺好的,呵呵。 看了三季。不过够了,不用再看了。这个模式拍下去拍一百季都行,没头没尾,讲给你一种细透的生态。但后来有点刻意追求,比如情节的离奇等等。一看到情节开始光怪陆离就觉得头大。原本此片的最长处,就在于很富戏剧性而又意味深长并且密密交织着的细节。 在生活的无常中寻求一种真谛,定义一些情感,他们没有我们定型式的先贤哲学指导啊,所以那个真谛始终都在追求中。最后着着,竟觉得那些美国人都很——淳朴。。。呵呵~
笔记:关于短文。。需要相遇。。 短文那东西是最可遇不可求的。长篇小说可以慢慢悠起来,但是短文不行。一直不太习惯短文的构思方式。总觉得太直接,没意思。所以,必须依赖有穿透力的点。那需要太久的积累和瞬间的相遇。 生活没有更多的空隙让你去相遇一些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所以,真的好短文集,实在少之又少。往往一位大家毕生的精华,不过结集出一两部文集~~
发现张图,来推荐给大家~
关于长篇小说的可读性。。。。 好的长篇小说,可读性一般是不会太好的。就像红楼梦谁也不会一口气看完一样。 大致原因在这里,长篇小说是一座山脉,就像去爬任何一座名山,你永远不可能在还没进山的时候,就一眼看到主峰。它必是从平缓处悠起,渐过座座峰峦,甚或还要再入沟壑,最终走向峰顶。 每一座山脉都是山峰们纵横交错着的,这样它才够完满宏伟。好的长篇小说必是人物众多而线索交织。纯粹的单线作品,无论怎样都是单薄的。不过真的能控制好这许多的线索,这样的作家真真少之又少。而即使控制得很好,也会对读者提出挑战,良久才能走过缓坡,而看到那奇崛的山峰。。。。所以愈是好的作品,愈是考验读者的耐性。 小说本不在情节,亦不在思想,而在感受。无论情节多么平常,亦或多么烂俗,也一定能写出极品。同是大少爷和六姨太的歧恋,俗者直令人作呕,而上品却卓然不凡。读小说,读入心中,情节自忘。 长篇小说大约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其实很多大家,反是五六万字左右的作品,写得最恰到好处。无须复杂结构,只将某个环境下某个人群的某一段生态说个透辟,就好了。所以,在我看来,中篇小说。。。倒是最容易接受且营养度颇高的了,写得好得也颇多。。。读长篇,段段慢慢看,大约是唯一的选择...
长篇小说《风流》封面和卷首语 一楼~
今天说起的话题,关于好色~ 今天爬香山,走在路上。每看到漂亮人儿,我必定欣然指给他看,不论男女。于是就说起来。 我问他,你说你好色吗?他答:挺好的。嗯,开始想。想了一会儿,我说:女人对好色的男人其实并不反感,甚至还是喜欢的。历代风流才子可有一个不好色,而几千年依然拥有无数的女粉丝。。。天下只有一个男人的好色不能容忍,那便是。。。自己老公。 再反过来,其实,男性都并不喜欢女性变成良家妇女,但只有一个却必得是良家妇女,那便是自己老婆。。。 嘿嘿,其实是一样的。想想,大家也真是自欺欺人。。。他听罢说,嗯,有些理。。。
笔记:关于《燕歌行》和《与吴质书》 《燕歌行》最喜欢的一句: 援琴鸣弦发清商~ 正气自此扬起。他还是悠得极缓,能抑扬如此,在古诗还是颇少见的。。。
暗香。。。 想起这首歌词。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 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 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 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中重生。 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爱情。。。婚姻。。。 头回来,发个贴~ 前两天,一个朋友问: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呢? 第一时间回答:爱情是撒癔症,婚姻是过日子。。。。。。自汗好久~~
发现文教书的意义 做了N年的文教书。曾觉其实浪费生命。大约是因为觉得文化含量太低的缘固。 数年后,忽想,其实文教书还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是在给孩子们有益的指导。尤其自己后来呕心沥血去搞的那套中学生工具书,看到读者说受益匪浅,欣慰ING。 文教书定价都偏低。70万字、600页的书,定价29块钱。但却让中学生朋友受益。而现在的文化书市场,低俗读物裹着漂亮的封面,华丽的文字堆砌,却掩盖着空洞的思想内涵,更不论其中不少,思想本是不成熟而扭曲的。10万字、不足200页的书,定价23、24块钱,而购买者多是十几岁的学生。真不知这些给年轻读者们带来的将是什么。 N年后,想起那些曾觉枯燥,曾觉“文化含量”不足的,但却是真正有意义的~~叹。
记录一下:明教那个教义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原创)关于谢安的长篇小说《风流》自序 一楼百度。
寻人启事:盛暑竹下凉风至 哪里去鸟?留点声气~~
嗯,情绪不好~ 情绪不好~~ 嗯。。接着曹子桓吧。。 来:尘缘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 繁花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情也无语。明月小楼,孤独无人诉情衷。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 真真是: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情也无语。。。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呃。。。幸好有这许多琢磨不尽的美妙古人。。郁闷ING~~
多情的人总因为无情伤心 歌词儿: 我的眼里有漫天风沙 我的心不为谁溶化 我的泪洒遍沙漠不开花 不愿为你牵挂 给爱流浪的人一个家 送给孤独的人真心话 经过这些年,你还想我吗 其实也不必回答 多情的人总因为无情伤心 又何苦执着谁对谁最真心 风沙千年都吹不停 掩住我滴滴泪的眼睛 多情的人总因为无情伤心 别问我今生何时才会梦醒 风沙千年都吹不停 深深地埋藏着我一生的爱情 视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baidu.com%2Fv%3Fct%3D301989888%26rn%3D20%26pn%3D0%26db%3D0%26s%3D21%26word%3D&urlrefer=0da5fb82196856e896af45c17ee93fb7多情总为无情伤
关于《月色撩人》,伤心 王安忆的新书。看了。 想说,是一本不错的书。论可读性,评:还好。至少强过同时期买的另一位也属大家的作品。那本我是基本无法看下去。关键忍受不了人物性格的粗糙和对白的浅表,以及情节自恋式的不客观。后来想清,那非文学作品,自不必拿这样的眼光去观瞧,于是看一半,弃之。 《月色撩人》,以为,水平还是很高的。大约中国的女作家里,王安忆是最钦佩的一个。那睿智的穿透人生的目光,近乎超越了性格锢框的思维方式。真正的文学,本该是中性的。
小感:那个小饭馆的老板娘 常去一家湖南小馆吃饭。菜味不错,以至于竟像长在了那里了似的。小馆的生意,也在我的眼中,一年一年地红火了起来。那年轻的老板,也一天天地看去更像样,更自信了。 老板娘是个蛮漂亮的姑娘。近来见她怀了孕,客人太多时,也常会帮忙点菜买单。呵呵,从前时,她的神情可没有这么淡定。也是生意好起来,竟让她有了几分矜持了。 因想,做个这样的女性,也真是不错的。无须去耗尽精神思想,无须去远远担忧来日人生,只是随着丈夫,把眼前的日子过得安稳,动动身体总比动动头脑要简单易行得多,落迫时亦不觉太苦,发达时自然的幸福。 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那两个字,“幸福”。呵呵,大约是心知,这等“幸福”距己实在太远,有点羡慕之余,竟有些淡落了。。。。
郭沫若:论曹植 一楼。。。 试试能不能发出长贴。
<转>资料:谢安母亲墓的发现及其意义 (任崇岳) 广东湛江市遂溪县太平镇白鸽山,是一处林泉优美之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涓涓小溪迸珠溅玉,汇成河流,然后奔腾入海。山不甚高,烟岚雨壑,松苞竹茂,松涛阵阵,幽篁挹翠,这在堪舆学上称得上是风水宝地。东晋名相谢安的母亲就长眠在这里,这为谢姓历史平添了一段佳话。该墓是一座红色、长方形石棺墓,石棺上面镌刻着3行繁体字,第一行是“元嘉甲申岁九月”7字,第二行是“曾祖妣庄太君”6字,第三行是“丙午日癸巳时”6字。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甲申年为元嘉二十一年,即公元444年。这座石棺墓距今已1562年,虽然岁月沧桑,风雨剥蚀,字迹仍然清晰可辨。在庄太君石棺墓的左右两侧是她的曾孙谢琨夫妇的石棺墓,也葬于元嘉甲申年九月。三墓呈品字形,石棺上镌刻有花纹。年代如此久远的石棺墓,在国内也很罕见。
日记:前门开街 (佳人和泪)日记者,流水账也.可能很早就发现,任何一件事,哪怕很小很小的事,真的把它写好,也是千难万难的.就好像第一历史永远不能复原一样.然而,写好未必就是写实.但是,那真实中的微妙和碰触,你真的能用笔记下吗?如果没有,那就是一定没有写好...对这个,是不能报希望了,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不是同样没有希望?....呵呵,那么,记流水账吧.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先生为<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作评 刚刚收到王干老师的书评~
来看看易子 你还在吗?
向吧里的老朋友致歉 一直想说,很对不起.从去年下半年,偶很长时间没有用心关注这里,也许有的朋友心里会有疑问,不知是怎么回事.偶想说,这跟大家没有任何关系,吧里的老朋友们,偶一直都是很欣赏\很欢迎....是因为偶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情,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因,所以让老朋友们也失望了...一直想来跟大家说声抱歉,对不起..也不知大家是不是能看到.现在好一些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吧...佳人...
看过<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一世风华写人生)的朋友请进! 大家是否也喜欢以谢公为主人公的小说,以情感为主线的?一段关于他的缠绵动人的爱情?
愁莫渡江...那一个悲戚永嘉 世说吧也贴一个吧(佳人和泪,请勿转载) 看到这个词就想起当年的永嘉. 不过,或许对那时南渡的仕人来说,用"愁"来形容也并不恰当.他们已经浮华了,浮华的人是不会"愁"的,"愁"是属于内心沉沉,苦苦追索人生意义,命令着自己去体味人生痛苦的人. 他们可以聚众痛哭,慨叹"山河变异",但却不会让"愁"伫留在心里.痛哭之后,还要快乐的生活,既然上天让我抛家舍业,那么我生下来总归没有错的吧,我还要高高兴兴地活下去,如果我不高兴的话,旁人会看不起,会说,你是个没有境界的人~~王导在正义凛然地激励了痛哭的人群之后,不是一样回到府里,和周伯仁调笑儿戏,任小妾出来料理政务吗....有一种道理,支持着他们去放弃,并告诉他们,你们只有放弃才是正确的.而这个,也正是他们的追求. 呵呵,如果事情总要有个对错的话,那么又是谁错了呢?于是,这条线索就会是这样: 若说名士们错了,毋宁说是道家思想错了; 若说道家思想错了,毋宁说是道家思想用在此时错了; 若说道家思想用在此时错了,毋宁说当初何晏王弼煽起玄风错了; 若说何晏王弼煽起玄风错了,毋宁说儒家思想在魏晋走向衰微错了; 若说儒家思想在魏晋走向衰微错了,毋宁说东汉的经学和谶纬错了; 若说东汉的经学和谶纬错了,毋宁说当年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就错了; ....... 若说董仲舒的天人合一错了,那么汉武帝尊崇儒术,支撑起大汉盛世呢,难道也错了吗?????? 呵呵,也许问下去,就会是永远的悖论~~ 每一种思想对于用世来说,都有它的善处和劣处,当善处极尽表现的时候,劣处也同样在暗中滋生.每一种事物,也都有它形成的轨迹,一步步走过来,其实没有哪一项不合情理....无论怎么样,我们总是需要一种接纳的心情,因为无论你怎样看待,它都是我们曾经发生的历史,不容我们割弃和回避~` 愁莫渡江~~ 呵呵,那只是一个悲悲戚戚的永嘉,伤心但不痛苦."愁"字并不适用于他们.他们会为自己的文化而陶醉,执著地在碌碌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塑造出近乎哲学的美.如果这也是一种逃避的话,那么对他们来说,其实更是追求.(佳人和泪) 请勿转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