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daxian886 wangdaxian886
为中国人民争取权利,发出声音,是爱国者必须要做的
关注数: 74 粉丝数: 631 发帖数: 57,642 关注贴吧数: 118
虽然已经预感到会有现在的情况了,不过真没想到吧务溃败的这么快 中午吃饭的时候扫了眼贴吧,本以为吧务起码能坚持到晚上,不过我是真没想到下午一看吧务就全没了。 之前准备有篇稍长的文字原本是想说给吧务和吧友一起听的,既然吧务没了,那我就只好把给吧友们的部分贴出来了。 现在b吧面临着一个和血小板吧一样的困境,那就是中立的,仅仅想友好交流的吧友们在不断的离去,贴吧的生力被抽走,等大多数这样的人离去后。其余的带哥们会因为吧内氛围过于无趣从而也同样离去。仅仅留下一部分特别热衷于反串并以此为乐的人在这个吧狂欢。 虽然网络上来去起伏都很普遍,但毕竟在这里也呆了一段时间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仅仅只是希望b吧能够友善和谐的交流。我们是来这里交朋友的,不是来结仇的,为什么上个网还要用这么重的戾气伤害彼此呢,你们说是吧。 所以我在此呼吁各位还留在这里的吧友,如果你还希望b吧可以和谐的交流,能够恢复秩序,那么多发一些对b吧未来管理的期待,对新吧务组的要求,以及最重要的——你想如何与其他意见不同的群体相处,这类的帖子。如果各位看到了这类帖子,也希望各位能够多多顶起来,与那贴的楼主交流。 不同群体之间,如果不进行交流,而是一味地互相伤害的话,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最终的结局就是群体间的相互倾轧,最终取得胜利的只是多数人的暴力而已。只有达成了共识,实现了大家同在一个共识下实现了和谐平等的交流,这样才能够说b吧获得了民主,民主就是任何群体在不违反共识的情况下都能够发声嘛,对吧。 恢复秩序不能够只靠吧务,吧务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不够可靠了,能恢复秩序的只有我们自己了,所以在这里,还是希望各位能够付诸行动,哪怕仅仅是当做这个吧沉默的大多数所做的最后的努力。
想要发一些一直以来的心里话 怎么说呢,我觉得与其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发抽象话,把今天当成单纯的狂欢日,不如写一些东西,让今天变得更有意义一些吧。 首先,我认为任何吧务,前吧务,在今天都应该认识到了,你手中的权力并不牢固,艳红可以把权力给你,它也可以随意的收回去。而当你失去权力的时候也是最能够看出吧里对你整体的态度如何,就目前来看,显然吧务们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吧务的管理招致了一定程度的民愤。 其次,为什么吧务们的管理会招致如此程度的不满呢?说白了,是在“梗”这个问题上的独断专行,对于6324,各种主播,淫梦等梗过于一刀切的的规定,导致了这个局面。在我看来任何帖子,只要楼主与绝大多数吧友能够进行友好交流就足够了,绝对禁止某些梗的使用无疑是让吧友之间的交流受限,这反而会破坏蓬勃向上的贴吧环境。当然了,我也可以理解 b吧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二刺猿贴吧,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我也能看到吧务们所做的很多决策,实际上是希望通过限制一些梗的滥用,不至于让每一贴都成为各种梗的小鬼的狂欢之地,但是每出一个梗就封一个梗,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一些关于封号和删帖的事,在这个上面滥用权力的吧务,除非你是百度后台,否则你下台的时候必会遭巨大反噬,譬如某高达吧纸姓吧主(详情知乎找一个叫苏沉船的人,在他的答案下搜纸娃娃)。审慎用权不仅仅是对吧友们的示好,能够活跃贴吧气氛,同时也是在保护你自己。吧规你无论怎么定,定的多么好,只有公正的执行才能让吧友对你心服口服,你不能说别人发个二次元稍微擦边帖子你删了,你自己发比他还不二次元的帖子而且一直不删,那就不对了。还有,新规出台不能全凭着你自己的好恶搞,虽然你出规定的帖子里可能全是支持你的,但你最起码也应该征求一些反对意见,听听别人的观点吧,你可能根本就不指知道有多少人反对你。 好吧,我想说的就这些了,写了三十多分钟,说老实话羊大吧我个人认为做的还算不错的。也希望吧务们能从这次事件上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就这样吧。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