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王大伯 古城王大伯
关注数: 585 粉丝数: 469 发帖数: 37,394 关注贴吧数: 26
秦有商鞅,齐国曾经有个管仲。 管仲和商鞅不仅有自己的一套思想,而且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因而就有贯彻自己的主张、躬亲实践自己的理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结果看,二人均获得极大的成功。史载: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而秦孝公用商鞅,“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卷三),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如果再进行一番比较,商鞅虽然事业上成功了,但从个人角度看他又是失败者(最后被保守势力车裂而死);而管仲则不然,他在位的时间长达40余年,功成名就,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可以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成功的典范。即使在今天,管仲的思想遗产也仍有借鉴意义。 在政治方面,管仲特别强调建立一套严格考核、任命和提拔各级官吏的办法。古人云:“圣人治吏而不治民。”《管子》的许多篇章都讨论到这个问题。管仲主张,在官吏的任命与管理上,要“以劳受禄”、“受禄不过其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职而课功劳”、“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他还激烈地批评以下三种不良现象:“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他认为这三种现象都是国家的大患、动乱的根源。 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在经济方面,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他还说过一句传颂千古的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两千多年来,这句名言曾经被中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反复传诵不绝,也被历史上一切开明的政治家奉为圭臬之论。在古代,人们还无法掌握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但管子的这句名言却与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若合符节。
中年···人生的晚秋 秋风瑟瑟,秋雨淅淅。村边的树,路边的草。已随着秋风而凋零,露出几分唏嘘,几分苍凉。同样,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 人生如四季,到了中年便是秋天了。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叶。到了秋天便只剩下了硕硕的果实,荒凉的大地。人皆如此,到了中年便有了秋的硕果。也有了秋的惆怅、秋的无奈…… 青春的容颜已在岁月中随风而逝,剩下的只有年轻的心态,丰厚的睿智 褪去了那份浮躁,脚步已不似从前那般匆匆。曾经的跋涉、曾经的坎坷、曾经的艰辛、曾经的汗水。都将会深深的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变的稳重。 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动,没有了手中的筹码。膝下儿女正值花季,需要精心呵护,以尽父母之责;而头上父母已入暮冬,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而又无可奈何,虽倍心奉养,亦知难保万一。 秋天,一边为人生的收获而欣然,另一边却又为生命的衰微而凄凉。抬头望,世事虽茫茫,却料定了方向。一路也好走了许多,但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对生命的无奈。 应该说,人生的秋季,是生命中最从容、最悠然的一程。儿时,我们懵懂无知,不明事理;年轻时,我们忙于求学、成家立业;婚后,我们又为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而奔波。行色匆匆,何曾从容地享受过生活?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年。 是啊!人到中年,我们才仿佛品出了生命的原味,也才学会了如何享受生活,善待自己。然而,年华已不再。 每到秋季,我便顿生悲感。正如前人所言:“打开愁字,便是秋心了”。古人的悲秋情怀,中年的凄然心境,让人断肠,令人心碎……
中年如晚秋 秋风瑟瑟,秋雨淅淅。村边的树,路边的草。已随着秋风而凋零,露出几分唏嘘,几分苍凉。同样,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 人生如四季,到了中年便是秋天了。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叶。到了秋天便只剩下了硕硕的果实,荒凉的大地。人皆如此,到了中年便有了秋的硕果。也有了秋的惆怅、秋的无奈…… 青春的容颜已在岁月中随风而逝,剩下的只有年轻的心态,丰厚的睿智 褪去了那份浮躁,脚步已不似从前那般匆匆。曾经的跋涉、曾经的坎坷、曾经的艰辛、曾经的汗水。都将会深深的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变的稳重。 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动,没有了手中的筹码。膝下儿女正值花季,需要精心呵护,以尽父母之责;而头上父母已入暮冬,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而又无可奈何,虽倍心奉养,亦知难保万一。 秋天,一边为人生的收获而欣然,另一边却又为生命的衰微而凄凉。抬头望,世事虽茫茫,却料定了方向。一路也好走了许多,但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对生命的无奈。 应该说,人生的秋季,是生命中最从容、最悠然的一程。儿时,我们懵懂无知,不明事理;年轻时,我们忙于求学、成家立业;婚后,我们又为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而奔波。行色匆匆,何曾从容地享受过生活?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年。 是啊!人到中年,我们才仿佛品出了生命的原味,也才学会了如何享受生活,善待自己。然而,年华已不再。 每到秋季,我便顿生悲感。正如前人所言:“打开愁字,便是秋心了”。古人的悲秋情怀,中年的凄然心境,让人断肠,令人心碎……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