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wnj1j1004 bdwnj1j1004
心情
关注数: 436 粉丝数: 544 发帖数: 1,627 关注贴吧数: 31
夏日如何减缓烦躁情绪? 人的情绪也会中暑,烦躁不安是其表现 炎炎夏日,除了我们的身体在承受闷热、容易疲劳、大量出汗、入睡困难等不适感觉外,我们的情绪同样会承受比春秋两季更大的压力,容易烦躁、发脾气、坐立不安,乃至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工作、亲人和朋友缺少了以往的热情等。临床上把这种情绪困扰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而烦躁,是它最核心的表现。 人在烦躁时,很难维持自己的注意力、做什么都会很快厌倦,似乎看什么都不顺眼,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尤其在夏季炎热中,不停的出汗、身体的憋闷感,使人懒于去处理复杂的事情,即使平常可以很容易面对的人际交往、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也变得很困难。为什么平时可以从容地处理问题、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夏季也会出现烦躁情绪呢? 外界持续的刺激会导致刺激管理能力的下降,继而出现烦躁情绪 正如人的身体有免疫系统,来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人的心理也有类似的防御系统,称为刺激管理系统,它属于自我功能的重要部分。 刺激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卸载、过滤掉对内心平衡产生过度冲击的内部和外部的刺激。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在和人对话时,才能把暂时无关的刺激屏蔽掉,以维持对话所需的注意力。它也能帮助我们排除掉过多、过强的内部外部的刺激,以维持内心的平衡、情绪上的安定状态。 但这种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是不稳定的,在外界刺激持续过长而没有放松时间、或者短时间压力过大时,都可能导致刺激管理功能暂时的失灵。以至于烦躁、焦虑等情绪倾泻而下,人会产生被这些情绪吞噬一般的感觉,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在夏季,尤其长时间在闷热无风的环境里,我们的身体会不停出汗、躯干和四肢会不断产生燥热、憋闷的感觉。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解除,内心就会唤起持续的紧张感。 为了减轻这些刺激对内心平衡的冲击,刺激管理系统就要持续地工作,以致没有休息的时间。所以越是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里,我们的刺激管理功能越容易失效、失能。对于孩子和心理素质本身不强的人来说,更容易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在春秋季节,外部的冷暖刺激不那么强烈,刺激管理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后,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维持正常的内心平衡。我们主观感觉也会轻松很多。 观呼吸放松有助于刺激管理能力的恢复,减轻烦躁情绪 在气温高、湿度大等现实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做些什么有助于恢复刺激管理功能,减轻烦躁情绪的发生呢? 可以尝试学习一种新的放松方式,叫“观呼吸”。此刻,随着我的文字,我们就可以开始一次这样的练习。 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姿势,最好是直背端坐,现在慢慢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不需用力深呼吸,只是留心去观察,此刻你呼吸的状态。放缓每一次的呼吸,充分地感受,每一次的呼吸带给你身体的感觉。尽可能地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面,如果走神了、分心了也不要紧。只是慢慢回到对呼吸的关注上来。去充分地感觉自己当下呼吸的状态。保持一段时间。 也许在你关注身体的感觉时,有的部分会有灼热感、很闷的感觉,有的部分还有汗水留下来、粘滞的感觉,以及其他的身体不适。假如这些感觉出现了,也不要紧,保持自己的呼吸,去体会随着呼吸,这些感觉会有什么变化。 只是缓慢地观察着这些感觉,不用马上做出调整、去排除他、赶走他,只是跟这种身体轻微的不适感待在一起。在此时此刻,去接纳自己暂时的不适感。 始终保持对身体的关切、对呼吸的观察,也许你能充分地体会到每一次呼出来的空气也有一些灼热感、但是吸气的时候,嘴唇上方又有一些清凉的感觉,进入鼻腔,我们只需要观察到这些感觉,充分地体会这种感觉。以此,和当下真实的状态联接在了一起,没有逃避、也没有排斥。 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地把注意力也拓展到对所处环境的观察中。始终保持对呼吸的观察,同时可以留心到此刻户外的鸟叫声、路上的汽车鸣笛声、身边走过的人的脚步音、接听电话的声音····· 把自己的所有的感觉都打开,只是观察着他们、接纳着他们而不去排斥和逃避,像对待一个可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此刻体会到的各种感觉。因为他们就是你内心的孩子,他们来自于你内心的真实体验,我们可以和这些感觉友好的相处。 好的。如果你能够保持对自己呼吸的观察,让自己进入对身体的觉察和感受,让自己和感觉和此时此刻的环境紧密的联接,而不去排斥和指责。那么,刺激管理系统,会在这种有意识的放松中,得到休息,内心烦躁的感觉也会减轻很多。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下来,静静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呼吸!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于 获得反馈 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接受美好的东西经常比给予显得更难。但是,我并非要低估给予的价值以及力量。 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感到被人低估,不受赏识,受人指责?因为被认可,被关注,被欣赏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当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当无人发现我们的价值和美好并将此反馈给我们——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也很难认可自己、相信自己。 缺乏积极肯定的回应,可能会令我们的生命陷入对赞美以及肯定的焦急渴求中;或者,干脆放弃,不再奢求爱与欣赏,堕入空虚之中,并最终感到沮丧。 当我们缺少爱,被自己的需求搞的心烦意乱的时候,不会立刻想到要去赞美别人,或者仅仅只是配合他们。我们的注意力可能只在自己身上,确保自己的安乐,而不会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可是,如果我们可以稍加留意别人身上值得欣赏的部分,并表达积极的评价—— 那些你想从他人那里听到的评价,或许我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俗话说:“善有善报”,现实便是如此。将我们所渴望得到的赠与他人,总有一天这好运也会回到我们身上。 但我们并不是要让这种给予成为一种压力或者义务。我们可能只是有时感觉不到这种压力,或者说很少注意到。当我们把它当成了一种责任,或为自己的不慷慨感到羞耻时,这种给予就变质了。 如果我们能多加留意我们的周遭,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之人,向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美好,善良以及创造力等优秀的品质表达我们的感激与赞美,这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同时,为他人的生活施加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满足感也会令我们自身动容。 正当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写什么时,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朋友的邮件,他读了我的一篇博客并表示了欣赏。这令我十分感动,并对他的不吝赞扬表达了感激。多么凑巧,这刚好论证了我在此文章中要表达的观点。
用正念来重建你与情绪的关系 你对情绪了解吗?你可能知道自己的情绪在什么时候升起,你可能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下,你也可能清楚这种情绪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积极的或消极的)。从整体上看,你对情绪的发生、发展、结果都一清二楚。但这仅仅是情绪的各色外衣,在这各色的外衣上有我们贴的很多标签,进行分门别类,最大的分支是:好情绪与坏情绪。人总是欢迎贴有“好”标签的,而排斥贴有“坏”标签的。 事实上,情绪的产生缘于复杂的内外因素,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就如呼吸,不管我们作不作为,它都依旧发生。所以,我们排斥、驱逐“坏”情绪的过程中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甚至,我们常能感到自己反被情绪所控制,被左右着行为。最终,在这样的一场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中,我们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得到我们最想要的。 我们与自己的情绪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除了习以为常的控制与被控制的这两种关系外,我们与情绪间还可以建立起另一种全新的关系 —— 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的平和的共存关系。 这种共存关系,无关掌控、无关放任,靠的是接纳,就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你仅需站在客观的角度,以顺其自然的心态与情绪对话、相处。而你的首要行动是撕下你给它贴上的“好”或“坏”标签,不予以任何评价,还原其真相,才能将它本质看得真切。 在生活中,真要做到这样真的不易,但不易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正念 就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途径。 当情绪袭来时,先别执行自动化行为,而让自己的反应推迟几秒,借助正念来经历、觉察和了知此时的情绪状态。更具体的说是怀着一颗好奇的、不贪爱也不嗔恨的心,对你此时的躯体状态进行觉知。觉知你呼吸的急缓、觉知肌肉的松紧、觉知心跳的快慢等等。通过你的躯体反应来解读你当下的情绪状态,避免了过多的主观评价和预想。 做到这点,你就很容易能体悟到:情绪就只是情绪,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本不需我们妄加干涉也会渐生渐灭,我们仅需做的就是觉知,而平和的关系就自然而然的存在了。 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是:正念练习。所谓的“难”,并非说正念高深难练,而是指练习过程中的坚持。通过正念练习能很好的提高你的觉知能力,而这种觉知能力是靠日积月累的反复体验与练习而培养起来的,在练习期间,你可能会感到枯燥、无趣、焦躁等等,这时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坚持和好奇探索,切莫浅尝辄止或急功近利。请相信:坚持定能成功! 正确命名情绪成分 你可曾试问自己:我是怎样的存在? 我们穿梭于两个世界间 —— 相同的客观物质世界和各异的主观精神世界。承载物质世界的是浩瀚的宇宙,承载精神世界的是神奇的大脑。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受到恐惧、紧张等情绪的不是无垠的天地,而是方寸间的脑海。脑海涌动的是成千上万、瞬息万变的想法,迫友们(强迫症的朋友们)经常跟随这些想法,被意识强流席卷,冲击着激起万丈情绪,一个个巨浪拍打过来,你总有种无力的失控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就源源不断。还记得上面谈及的如何与你的情绪建立起第三种关系——正念 吗? 有些朋友会发现:和情绪建立第三种关系有一定的困难。这是缘于我们对于情绪的区分仅为较笼统的喜怒哀惧,没有更多贴切的描述性词语。所以,你需要学习更广泛的情绪词汇,让你的情绪“立体现形”。你可以读几遍以下描写情绪的细致词汇,培养你对描述自己情绪的敏感性,让你的情绪辨识度更高。 细分各类情绪,选出对你的情绪描述得最贴切的: 恐惧 ——担心、焦虑、窘迫、急躁、心惊肉跳、神经质、恐慌、紧张、担心、忧虑、惊恐、不安 困惑 ——迷惘、不确定、茫然、迷惑、不知所措、混乱、模糊、不知道 生气 ——恼怒、情绪激动、烦恼、破坏性、厌恶、嫉妒、沮丧、激怒、发牢骚、粗暴、狂怒 悲伤 ——疏离感、痛苦、绝望、失望、忧愁、伤心、绝望、不安全感、孤独、痛苦、不开心、拒绝 羞愧 ——内疚、尴尬、羞辱、遗憾、悔恨、屈辱 爱 ——喜爱、激励、吸引、关怀、同情、渴望、爱好、痴情、友善、喜欢、向往、温暖、同情、感伤 喜悦 ——乐趣、狂喜、知足、热切、得意、热情、愉快、兴奋、高兴、希望、乐观、愉悦、满意 你可以多读几遍,将其中能够很好的描述出你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给你的情绪“正名”,再通过正念与其建立第三种关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需要不断的体验、不断的修正,让自己越来越了解和贴近你的情绪。 下一次,当你的情绪袭来,你就很容易看清它是“谁”,它是怎样的属性,在你的身上会有怎样的体现,怎样才能更好的应对。下一次,面对情绪,你还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