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席
流水席
关注数: 20
粉丝数: 512
发帖数: 45,719
关注贴吧数: 21
发现与证明 理性的定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现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而证明则是理性过程。 ——难道写出证明的过程本身不也是一种发现吗?我发现这个证明序列可以推导出我企图得到的结论。我们至多可以说,检查一个证明是否成为证明,这个过程是理性的。如此一来,理性的定义就是,存在一个总停机的算法,它可用于执行该操作 托马斯·库恩指出,科学革命中新旧范式间的抉择不是可计算的(虽然他没有证明),从而科学革命——即选择何种命题作为科学公理——是非理性过程。普朗克的名言(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所言也正在于此。 ——后来库恩的思想温和化了,他又觉得我们或许应该拓广对理性的定义。不过我觉得上面这个定义就挺好。欣然承认科学研究所需的不仅仅是理性不也挺好吗?
可证伪性 卡尔·波普尔:科学的要求是可证伪,也即,它可能被某种对现实世界观测的结果推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的社会学均与任何可能的事态相容——在它们的理论框架内,能够解释所有可设想的现象,故而这两者不是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有人问我最讨厌哪个哲学家,我搜寻了一圈发现正统的哲学家中我没有特别讨厌的,广义的哲学家中最讨厌的是佛洛依德和马克思——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判断的准则是这一条,但现在想来确实是这个原因 ——量子力学是可证伪的吗?我可以坚称重复试验的结果偏离预期是因为出现了多次小概率事件、从而保证实验结果依然与理论相容吗? ——弦论是可证伪的吗?(据说迄今为止弦论还无法产生实验预测)
齐一性假设 物理规律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动,此即齐一性假设 齐一性假设是物理学基本假设之一,不可证明,其本质是归纳原理;在正统的物理学中,此假设一般描述为时间平移不变性(或者:不存在特殊时间点),能量守恒是物理学上此假设的直接推论 齐一性假设可以解决grue emerald悖论,也即,我们对概念的定义中应当不显含时间变量
(从本条开始均为 奥卡莎.科哲通论 的摘录与思考) *当然,以发帖时间为准 **这么排版是为了方便日后查找和增添对应话题下的评论
(可交流的)分析哲学的限度 语言本身存在限度:通过语言无法传递草莓的味道,除非实际尝到草莓。 分析哲学的框架只允许讨论语言限度内的话题,超出其范围的内容、也即不可言说之物、被划出了分析哲学的范围。这个划分本身是合理的,因为学术交流是通过语言(甚至比语言更贫乏:通过文本)进行的。但语言本身可以通过唤起某些非语言的现象、形成超出可言说范围的交流。比方说,“这瓶饮料是草莓味的”,这句话在吃过草莓的人身上所唤起的感受是超越语言的。这是分析的手法无法达到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分析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成立。分析手法有它的限度、也有它的成就。我们至少可以弄清楚,语言的限度在哪里,从而得知,为了超过语言可言说的范围,我们还需要哪些努力
必然性 在讨论必然性之前,需要先明确【必然】一词的概念 决定论着将任何发生的事件视作必然,也即,他们用p→□p定义必然算子。如此定义的必然算子是trivial的,但同时也是与任何不带模态算子的系统一致的。换言之,决定论无法反驳,但它所断言的结论也缺乏营养。这是必然一词的最强定义。 数学中的必然定义为可证明,例如“三角形中若∠A大于∠B,那么BC必然大于AC”,这里的必然也即必然化公理N:如果p可证明,则□p。如此定义的必然性很难得到满足,除公理系统给定后的数学命题和少数物理命题,大部分的命题都不具有必然性。这是必然一词的最弱定义。 在两者之间,还存在强弱不一的各种对必然性的定义。不同定义下的“必然”实质上已不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人们使用了相同的词汇,从而导致了混淆。值得一提的是,对必然性最朴素的理解,也即反事实条件句/虚拟语气(例如:即使没有哥德尔,也必然会有其他人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其中必然一词的定义是含混不清的——对反事实条件句的最直接翻译需要使用可能世界的概念(例如:在所有不存在作为数学家的哥德尔这个人的可能世界中,不完备性定理也都被其他人证明了),而究竟什么样的世界是可能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并不简单。 总之,不加定义地使用【必然】一词,所给出的陈述与扯淡无异。在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领域中出现的所谓历史必然,大多都是这种类型的使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