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者 中华武者
我是中国人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2,341 关注贴吧数: 30
世界著名MMA教练Pat Miletich谈李小龙 记者:你对中国武术感兴趣吗?你对中国武术都有哪些了解?Pat:我知道散手、功夫,我还想去西藏看看那些喇嘛是怎么训练的,我总是对这些很好奇 。我还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在中国某个地方有一些小孩在庙里打实战,非常的激烈,给我印象颇深。我希望看到这些东西,非常有意思。记者:你喜欢李小龙吗? Pat:嗯,几乎所有练武的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我喜欢李小龙是因为他是一个革新主义者,他融合一切的做法和现在的MMA理念如出一辙。他是第一位有着真正开放思维的武者,他接受所有有用的元素,我非常尊重他。 记者:有些人说李小龙是MMA的先驱,你同意吗?Pat:是的,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这么说,他是MMA的先驱,远远超前于他所在的时代。把你置身他所处的年代,你会很奇妙的发现他是当时唯一一位这么思考的人。当时练空手道、跆拳道、功夫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武技是最好的,他们花了多长时间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最好的武技)——最起码2、30年吧。 记者:在你内心深处你觉得李小龙真正的实战能力如何? Pat:我认为他的实战能力在当时的年代超前于所有其他人,当然和现在比可能不会,因为现在所有人同时练不同的武技,所以涌现了成千上万个“李小龙”。但在他的年代,他打败了所有人。记者:但也有不少人说他从来没有在正式比赛打败过谁? Pat:嗯,你知道,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诋毁其他人,我并没有在他生活的年代,所有我可能不知道真实情况,但我了解他的哲学,非常的具有革新和进步意义。
【资料】摔跤 摔跤 【起源】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摔跤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竞技运动,在出土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的墙壁上就已经出现了摔跤的图案。两千年之后,当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时候,摔跤自然成为了其中的比赛项目,此后,摔跤便一直是奥运会中的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奏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形。【发展】古代奥运会就有摔跤比赛。随着社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制定了比赛规则,摔跤变得文明起来。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古典式摔跤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上,自由式摔跤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世界国际式摔跤锦标赛,逢奥运会摔跤比赛作为当年的世界锦标赛。此外,还举行单项的和青少年的世界锦标赛。1912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成立。现在女子摔跤也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1985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摔跤锦标赛上,女子摔跤运动员为观众作了精彩表演。我国开展国际式摔跤较晚。1954年才开始着手初步探索和研究。
【资料】空手道 概述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斗术和中国传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那时,在硫球上层阶级间,暗中参考中国的拳法创出了独特的唐手,即最初的'空手道'。 而在'唐手'之前,已有'那里手'和'首里手'两种名称是根据地域分别的,成为现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渊源。 空手道 (からてどう / Karate )是一种发祥自琉球的武术。空手道原称作唐手,含有“源自中国的武术”的意思。空手道源于中国古时候的少林武术,但这种讲法没有确切的法律根据。名称由来空手道的日文からて可以分成两部份来看: から:汉字为“空”;这个字的解释有二:一为空,空手,手无寸铁;Kara亦可解释做"唐"的意思,唐者,唐朝也,唐代中国进入盛势,唐人即是中国人.故karate亦可解做唐手,即中国的手技也.但因子十年前日本统一Karate为空手,故其汉字(kanji)亦废用唐手此名. て:即手。 除了空手,唐手这名称外,此武术亦曾被称为琉球手.琉球是在中国清代时进贡给中国,位于日本南面的一个小国,当地人民常往中国,某些拜师于武馆后返回琉球.后来,日本占领琉球,改名为冲绳,同时亦执行禁武,禁兵器令.但当地民众仍群起反抗,他们以学自中国(当然有加入琉球本身)的武术,甚至加上用作生活的工具(如打禾用的双截棍,撑船用的桨严加反抗.此种用以反抗,战斗的武术当然是以杀人为目标. 由于空手于琉球不同地方发展,同时亦发展出三套基本势法-一为那霸手,一为首里手以及泊手等. 后来,此武术流入日本,经过发展分流,渐成现今的空手道 1922年5月冲绳尚武会会长、船越义珍赴东京,在文部 省主办的体育展览会上表演唐手以后。唐手就在日本迅速 普及。1935年船越义珍大师出版了《空手道教学方式》一 书,唐手正式改名为"空手道"。空手道发展到了现代已与其他一些运动一样成为一项育比赛项目。自从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联盟",并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当前空手道正式的国际组织为世界空手道联盟(WKF),正统空手道主要有松涛馆流、和道流、刚柔流、系东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联盟的型(套路)的比赛标准仅以松涛馆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为标准。 「空手道」可追源自大约五百年前的冲绳琉球开始。当时中国与琉球往来交流频繁,中国拳法传入琉球,并发展成当地武术,称为「唐手」。由于长期受到禁武令的影响,「唐手」一直只能秘密地进行传授,直止到公元一九O五年才公开成为普及的武道。到公元一九三五年因「唐手」名称含有中国的意思,加上「唐手」与「空手」的日语发音相同,才被日本改为「空手」成为日本的武道。 空手道在「唐手」的阶段时,因中国武术传入的年代不同,以及战斗风格的不同,而分为三大系统;为「首里手」、「那霸手」与「泊手」。「首里手」以直线攻击且大动作为主,并包含扫技与摔技,适合中距离的战斗,为一古老之流派,后以「松涛馆(流)」为其代表。「那霸手」以防守且小动作为主,并包含擒拿技与投技,适合近距离的战斗,接近近代之中国拳法,后以「刚柔流」为其代表。关于「泊手」有一说法是中国福州安南至琉球之中国人所传授的拳法,与「首里手」及「那霸手」并无直接的关联,目前日本冲绳「刘卫流」空手道与「泊手」有密切的关系。而另一说法是「泊手」为综合著「首里手」与「那霸手」两派之优点的。 以上所述三大派系「唐手」,当中「首里手」与「那霸手」后来再进一步发展成为传统空手中的「四大流派」。其中「首里手」之代表人物船越义珍先生(公元一八六八~一九五七)在其恩师糸州安恒先生过世后,于公元一九二二年第一位开始将空手从琉球传入日本本土,因船越先生雅号 [松涛] ,其空手即被称为「松涛馆空手」(或松涛馆流空手)。而「那霸手」之代表人物宫城长顺先生(公元一八八八~一九五三)在其恩师东恩纳宽量先生过世后,于公元一九二八年在日本京都以「三战」型为刚之型,「转掌」型为柔之型命名,设立「刚柔流空手道」。继「松涛馆」与「刚柔流」之后,摩文仁贤和先生(公元一八八九~一九五二)于公元一九二九年在日本大阪以其两位恩师之名,糸州安恒之「糸」与东恩纳宽量之「东」命名,「糸东流空手道」。另外「和道流空手道」则是由「神道场心流柔术」师范,兼向船越义珍先生学习「松涛馆空手」之大冢博纪先生于公元一九二九年设立「和道流柔术拳法」(或和道流空手道)而创立。直到今日松涛馆、刚柔流、糸东流及和道流统称为「四大流派」。
【资料】巴西柔术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巴西柔术的历史】柔术的起源柔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现在流行的巴西柔术中使用的众多打斗技术,可以在传统的中国功夫,印度、希腊角斗术,埃及打斗技,美索布达米亚搏斗术中找到踪迹。实际上,在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中,有很多的壁画,其中描绘的武术技术与现代的巴西柔术如出一辙。有些学者推测:武术从亚洲的中国等传播开来,由僧侣及士兵带到世界各地。这些战斗技术成为封建统治者在战场使用的、武士阶层擅长的格斗技。巴西柔术源于日本柔术,柔术拥有大量格斗技术,包括打、投、关节技及绞杀技。“Jujutsu”柔术的意思为“柔的法则”,它适用于所有日本武术体系,“柔”即利用灵活性。柔术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杠杆,而非与对手抗力、比力。柔术练习者会选择使用技术,让对手屈服或耗尽其体力,最终将其制服。然而,在古时柔术被视为次要的格斗术。因为多数武士首先使用刀剑,并将刀剑术视为最重要的武术。因此,日本柔术形成多种打斗体系,各自体现一部分最原始的技术及策略。有两个例子,柔道,侧重于摔;而空手道则重视踢、打。在Edo时期(1603~1867),随着日本内战的结束,柔术开始流行起来。经过几百年的战争,武士们已精通武术,在战争中使技艺更精湛。劳动阶层出现了,柔术成为日常的必需品,许多技术开始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情况,曾在战场上使用的自卫术现在在赌馆、市场、茶楼中使用。19世纪,柔术已成为成形的徒手格斗术,用来对付持械或徒手的对手,有些侧重于地面扭斗,有些则重视踢打。19世纪以来,日本共有700多种柔术门派。战争对柔术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将打斗术变成武艺,并带来技术的革新。由于缺少实战机会,很多柔术派别逐渐失去了实用性。没有了战争,武士阶层及战斗性武术也不再需要,剩下的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卫术。很多柔术学校开始推行现实的训练方法,而其他的柔术学校只有关门了。在Meiji复兴后(1868~1912),战斗性质的柔术已在日本几乎消声灭迹,令人感到幸运的是,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将柔术从失传的边缘拯救出来。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