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獠娜 阿獠娜
关注数: 43 粉丝数: 1,927 发帖数: 7,414 关注贴吧数: 29
为什么UD血克NE,HAPPY怎么削都能赢 答案就是魔兽的农民机制: 人族农民:不可进攻,可防守; 兽族苦工:不可进攻,可防守; 亡灵小狗:可进攻,可防守; 暗夜小精灵:不可进攻,不可防守。 在各种对抗中,只有当亡灵VS暗夜时,会出现作战人口不平衡的情况,例如: 1、亡灵进攻人类,小狗的作战人口会和民兵抵消; 2、人族进攻暗夜,民兵没时间作战,到前线只能造东西,会和小精灵的建造能力抵消; 3、唯独亡灵冲暗夜家,暗夜没东西抵消小狗的攻击力,暗夜的战争古树常年在外,就算在家也容易被绕开,井水则没有攻击力,不像小狗一样又有血量又有输出。 所以,暗夜对战亡灵,其实一直缺少采木农民的战斗力,如果采木人口是10,那就差了5条小狗。这5条小狗的差距是从游戏开局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的。 相信大家早年玩魔兽时,都会觉得UD前期一波狗打NE优势特别大,只是看职业选手好像能守下来,就没觉得这个点不平衡,反而怀疑自己水平有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点一直就是不平衡的,只是早期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体现不出来。但在大家都会玩的今天,这5条狗的差距就决定了happy打暗夜90+%的胜率。 UD看起来削弱了很多,其实对NE还是优势方,因为10点作战人口的优势实在太大了。但是,这10点人口又只有打暗夜时才会发挥出来,所以削弱UD也是不对的,会让它打其他族处于劣势。 只能说暴雪自作聪明,搞了个天生不平衡的机制,好像是天才设计,其实压根填不了这个坑,都20年的游戏了,还是填不了第一天就挖下的坑。所以,我预测这游戏UDvsNE会永远不平衡下去。
详解UD对抗NE精灵龙的战术螺旋 主要的战术螺旋有两种 第一种战术螺旋: 1、【NE常规双风树精灵龙】克制【UD三本一波流】 同等级下,开矿精灵龙是克制传统三本一波流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2、【UD二本单英雄爆天鬼】克制【NE常规双风树精灵龙】 暗夜常规AC开矿,二本双风树,而UD二本后持续不断爆天鬼且不出二英雄,是可以打赢双风树的。NE造好双风树后侦察到UD爆天鬼,于是爆角鹰,但是由于风树需要建造时间,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是角鹰数量是没有天鬼多的。这个对抗,空军的攻击力远超英雄,最重要的就是空军数量,只要天鬼依靠数量优势持续吃角鹰,那UD就可以赢。 3、【NE三兵营AC】克制【UD二本单英雄爆天鬼】 UD纯天鬼对空虽然无敌,但是对地特别弱。二本时,NE侦察到UD的打法,靠双矿经济优势三兵营AC海,升级射程,配合少量精灵炸骷髅,随便出个二英雄,直接捅到UD家射射射,就直接赢了。UD由于没有高等级二英雄,拿NE的AC海毫无办法。 4、【UD三本三英雄狂狗盒子腐球】克制【NE三兵营AC】 NE三兵营AC比较浪费木头,UD发现NE的战术意图后,要立刻升级三本,停掉天鬼。由于NE没有木头,想转型空军会很慢,UD升三本三英雄+狂狗+盒子+腐球,就可以完虐NE的一切二本地面部队。 5、【NE常规精灵龙】克制【UD三本三英雄狂狗盒子腐球】 UD三本三英雄狂狗盒子腐球,其实就和传统一波流很像,只是没有加上蜘蛛,因为面对的对象是纯地面部队的NE。如果NE转出空军,那么UD也就需要出蜘蛛了。于是就回到了战术螺旋的第一层。 第二种战术螺旋: 1、【NE常规双风树精灵龙】克制【UD三本一波流】 不多说了。 2、【UD一本开矿】克制【NE常规双风树精灵龙】 UD和NE同经济的话就是无敌的,大家都懂。 3、【NE爆女猎】克制【UD一本开矿】 大家都懂。 4、【UD假开矿真升本】克制【NE爆女猎】 大家都懂。 5、【NE常规双风树精灵龙】克制【UD假开矿真升本】 大家都懂。 除上面两种主流的战术螺旋外,还有UD二本开矿、NE一本BPRush等变招,是脱离螺旋之外的,这里略去不谈。
请说大盗龙科主要用嘴巴捕食的人把论文贴出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贴吧时不时会冒出大盗龙科主要用嘴巴捕食的私货,然后批评大盗龙科用爪子才是私货,颠倒黑白。请宣扬大盗龙科主要用嘴巴捕食的人把相关研究贴出来吧。以下是论证南方猎龙用爪子捕食的论文:《Forearm Range of Motion in Australovenatorwintonensis (Theropoda, Megaraptoridae)》南方猎龙因为化石保存得比较好,是大盗龙龙科研究最透彻的物种。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rr2y413ixtEjk6kUtW7wuA&urlrefer=d04445e46466926ad043b42bc28ba2b7 提取码:1fgy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6的分享 部分内容摘抄如下: 论文摘要就写了用手脚杀死猎物,1-2指爪起主导作用 :We envision that prey was dispatched by its hands and feet with manual phalanx I-2 playing a dominant role. 论文讨论明确说了,其他较大的兽脚亚目用手控制猎物,然后用嘴咬,然而南方猎龙的前臂横向伸展运动可能代表了一种有助于捕获猎物的捕食性行为。The forearm ROM comparisons of Australovenator with other theropod group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al role the forelimb played during prey capture and dispatch. Larger theropods such as tyrannosaurids and carcharodontosaurids possessed limited anterior reach suggesting that initial prey capture was made orally with the forearms used to maintain grip on prey. The forearm lateral extension mobility of Australovenator possibly represented a predatory action that facilitated prey capture. 论文讨论部分:南方猎龙有一个细长的齿骨,因此很可能咬合相对较弱。 Australovenator had a gracile dentary and most likely possessed a relatively weak bite as a consequence. 论文结论第一句:南方猎龙的前臂在捕获猎物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The forearms of Australovenator are envisioned to have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prey capture. have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prey capture.
特别适合当食肉牛龙食物的恐龙 图:食肉牛龙捕食薄板类 食肉牛龙生存于马期阿根廷的丘布特省,所处殖民地组的恐龙都是碎渣,有:阿贝力龙科不明属、兽脚亚目不明属、甲龙下目不明属、泰坦巨龙类不明属、鸭嘴龙超科不明属。此外还有许多水生动物,如螃蟹、王八、蛇颈龙。图:殖民地组动物 考虑到食肉牛龙在阿贝力龙科中的独特性,我猜测大盗龙科与一般的阿贝力龙科应该是以蜥脚类为主食,而食肉牛龙的速度对付蜥脚类显然是杀鸡用牛刀,它应该主要以速度较快的鸟脚类恐龙为食,以瓜分不同的生态位。 鉴于殖民地组的化石保存不良。所以只能看看同时期周边的动物。马斯特里赫特期,在圣克鲁斯省生存有几种薄板类鸟脚恐龙,它们的大小刚好吻合食肉牛龙的捕食标准。图:阿根廷地图 小头龙,身长4.8m,体重180kg;伊萨西奔龙,身长4.8m,体重180kg;酋长龙,原来分类不明,最近被分在薄板类,身长4.65m,体重165kg。小头龙和伊萨西奔龙依据西班牙圣经速度公式计算,速度为42.8km/h(=1115*4.23*2.52*0.0036)和43.2km/h(=1125*4.23*2.52*0.0036),步频为4.23步/秒。图:小头龙 食肉牛龙,身长7.75m,体重1.85t,速度50.5km/h,步频2.82步/秒。从速度上看,小头龙们比其他阿贝力龙科稍快(参考奥卡龙速度是41.8km/h),但唯独食肉牛龙比它们快了20%。从重量上看,小头龙们也足以让牛龙饱餐一顿。这简直就是为牛哥私人订制的猎物。 在追击猎物时,直接咬住猎物的难度比撂倒猎物的难度更大。纪录片里,猎豹捕食羚羊时只需要一巴掌拍中羚羊腿部,就能撂倒羚羊然后追上封喉。我们可以想象牛龙追杀小头龙们时也是低头用嘴巴蹭一下,能咬到就咬,咬不到就先让猎物摔倒。毕竟牛龙的头骨强度几乎能达到高棘龙的水平,在同体型肉食龙里数一数二,在高速移动中撞一下并不会有事。 假设弹性碰撞,通过动量和能量守恒计算,牛龙以50.5km/h的速度撞击43km/h的180kg薄板类时,牛龙速度降至49.17km/h,速度变化很小,不会影响自己的步伐让自己跌倒;薄板类速度升至56.67km/h,加快了13.47km/h,相当于31%,应该会被撞倒。但牛龙是从斜上方向下撞击的,故而此计算仅供参考。小头龙们遇上牛龙也并非必死,它们的步频是牛龙的1.5倍(=4.23/2.82),所以可以依靠灵巧的转身与牛龙周旋。图:伊萨西奔龙与食肉牛龙,对于前者来说,牛龙的头还挺大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