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姬
量子计算姬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06
发帖数: 13,053
关注贴吧数: 22
粤语书《大清“亡“”国”X关慈禧蛋牛治》 没错,“粗话”不少,而且颠覆很多人的历史观。 傻仔光绪+书呆子翁同龢,直接把清朝带往灭亡。 (只是,清朝是个奴性皇朝,不灭的话,中国无法真正复兴。)
如何公正地评论慈禧? 慈禧应有一定领导力;只是,要保障满蒙贵族和地主利益,一定不太可能让清朝变天,就是跟李鸿章一样,裱糊匠为主。 洋务运动和解除闭关,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经济和民生危机。军事上清朝武装力量组织上坏掉了。 载淳载湉无能,这基本上不用争议。翁同龢? 维护载湉?可能远比慈禧更坑的领导人。。。。。。
【转】中非合作论坛:从龙的礼物到龙狮共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ws.qq.com%2Fa%2F20180903%2F066524.htm&urlrefer=db17dd1fe0a863c2cddc0109f817c5f6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ws.qq.com%2Fa%2F20180903%2F066695.htm&urlrefer=85e4f6193974330353f89870e7f9bc0a 《龙的礼物》,我听了英文版(我比较奇葩,听的反而因为没有跳过,可能理解更佳。) 相对于西方的结构重组和推广制度改革,中国更注重建设和生产。 算是比较公正的作品。 中非共荣比较现实;毕竟,欧美还是防着中华复兴。 大家对这文章有啥看法?
《三国演义》有什么不符合时空的事物? 英文历史论坛,讨论起为何不符合时空或情理的电视剧、电影倒胃口。 例如:剑穿铠甲(事实上,现实中的剑并没有破甲威力,尤其是金属铠甲。) 可是,《三国演义》著名的青龙偃月刀却是不符合时空;宋朝兵器怎么到了汉末? 《大汉帝国风云录》在兵器上就比《三国演义》用心得多。 罗贯中可不是考究党;考究上,也不可能像现代考究党这样多资料。 除了青龙偃月刀,应该还有一些不符合考究党口味的东西的。
中国版《巫师神探》(Dresden Files)? 没错,这个系列已经有17部书和不少番外;只是,不谙英文就一定错过,Dead Beat以后的就没有翻译了。 (其实这系列的英文也非常浅白;语言习惯,我的英文并不算特别浅白。) 没错,“颇黄颇血腥”;限制级死亡是常态。 能阻挡子弹的巫术;各路妖精、吸血鬼、神明。 没错,后来越来越玄幻,尤其主角成了冬日骑士,主角学徒也成了冬日淑女之后。 中国的奇幻文学都是以古代为主;可否写现代的?
看看全球营养报告。 全球营养报告(global nutrition report)的国家数据颇有趣: 没错,差不多每个国家都颇有问题;就算欧洲国家,生育年龄妇女贫血率偏高。 加拿大生育年龄妇女贫血率比较低,却有着高企不下的痴肥率。(痴肥过重是 营养不均,不是营养过多,千万不要搞错了。) 沙特阿拉伯的例子比较搞笑(因为超高的痴肥率。) 儿童超重: 6.1% 儿童发育迟缓: 9.3% 儿童消瘦率:11.8% 生育年龄妇女贫血率:42.9% 成年男性糖尿病率: 17.6% 成年女性糖尿病率: 17% 成年女性痴肥率: 42.3% 成年男性痴肥率: 30.8% 不少中东和北非国家都出现上述这些“怪现象“。 印度有着颇为尴尬的成绩表。(不比撒哈拉以南地方好。) 撒哈拉以南,表现比较好的是加纳、肯雅。南非?又是像沙特一样讽刺的笑话。 我认识一个加纳网友: 有人可能相对高兴:中国的成绩表已经很不错了;加拿大生育年龄妇女贫血率比较低,却 有颇高的痴肥率。 懂英文的可能看出啥情况。
什么造成世界六个大国? 六大国就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喜欢叫丑国的随便)、中国、巴西、澳大利亚。 最小的澳大利亚也比印度大一倍以上。 美国不吞墨西哥,是当时控制不了的问题。 这些国家都是大陆国家;看来,大陆性扩张比较靠谱喔。 大家都知道,六大国有几个大而无当,特别是加拿大,因为人口,国力比较弱,尽管经济输出 比俄罗斯高。 历史上,这六个大国是如果形成的? 为何其他国家都比较小?
讨论唐朝是否帝国。 《人类简史》中,赫拉利(我看的是作者自译的英文版;如果他顽固地只要希伯来文,就不会如此著名了),帝国是多民族、拥有灵活边界的国度。 帝国不需大,只要合符这些条件就是了。 偏偏,唐朝很合乎这些条件。 南诏、大理也是多民族、国界模糊的帝国。 周朝、商朝算不算帝国?
龙鱼毛绒玩具见过没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liexpress.com%2Fitem%2F32763792901.html&urlrefer=943a95a5bf12cc094a527c2b610528f2 不用养的龙鱼,还可以抱。
关于印度果阿 果阿是印度最富有的州,应该得益于相对较低的人口密度、发达的旅游业、丰富的天然和旅游资源。 (香港缺乏矿产,却有不少自然景观,这也是天然资源。) 3.7倍香港面积;1/5香港人口左右。 没错,果阿也比不上毛里求斯的;就算整个印度都是果阿水平,也不过中收入国家罢了。 大家对果阿有啥认识?
【讨论】大家对文学是使用广义还是狭义的定义? 一般来说,“文学”指诗歌(诗词)、小说、戏剧;其中诗歌是最古老之一。 然而,英文的“Literature”可指非小说类,甚至文献。 例如,《资治通鉴》也是文学;自己没读毕,看过20多卷,也知道是故事性、 寓言性大于历史性。 通行的英文行文也是散文(prose);当然,莎士比亚的剧作既是诗歌,也是戏剧。 (同期的Christopher Marlowe也是这样的诗歌戏剧。) 一部少年文学作品Making Lemonade是诗歌小说。 大家觉得,应该使用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学”定义? 如何定义文笔好坏呢?
大家如何看待网文? 网文=网络文学,本身不带贬义褒义。 主要问题是:网文门槛低,基本上有初中语文水平就可以上。 不过不要忽略,网文篇幅往往很大;《调笑令》只算短篇了。 难怪有人说:不看过亿字,也不好意思说看过网文。 自己见解:以大部份网文素质,愿意看也算给脸,求付费有点 过分。
Dresden Files (巫师神探)与武侠小说有点雷同? 都是听有声书和看英文的,类似缺乏中文翻译。 桥段有点类似武侠小说,把武功变成巫术就可以了。 奇怪,为何中国没有现代巫侠小说? 邪恶师傅收徒为工具,最终被徒弟反杀,是否有点熟识? 主角反杀邪恶师傅,也为了救自己的“小师妹”。(后来也有合作。) 主角各种奇遇,遇到各类“神仙”(精灵、恶魔、吸血鬼为主),有 同盟也有敌人。 母亲是巫师,遇上吸血鬼,(严格来说,这是白吸血鬼,吸收淫欲, 而不是人血),生下同母异父的吸血鬼兄长。 外祖父(其实也不清楚)最终收主角为徒,并引其入正道;只是, 外祖父也是亦正亦邪的角色。 因为主角也被描绘成英雄,救了很多人(也有很多无奈地就不了的人)。 主角也有一位女学徒(朋友的女儿,犯了白巫会的死罪,只因主角收她 为徒,强加管教才获救;只是学徒再犯死罪,师傅也要被处死。) 因为文句简单(偶然有比较艰深的单词,毕竟有必要。),是通俗文学。 看原著才有味,文句也不见得艰深吧?也算学习口语式美式英文的材料。 因为《哈利波特》系列和《巫师神探》系列的主角都叫哈利,有时有比较; 不过,《巫师神探》系列内容比较儿童不宜,特别是那些尸体的描述和比较 “情色”的情节。 (有点相对佛教的不净想和不净观。) 中国有可能出“巫侠小说”吗?仙侠可以现代;想像《龙珠》那超越现代武器 的武力。
中国如何成为最大钢铁生产国? 19世纪直到二战时代,还是以钢铁产量来衡量国力。 时移世易,这种方法已经过时,尽管钢铁依然是最全能的物料之一, 尤其是不锈钢,到处可见,从首饰、工具、到基建,都可以见到 不锈钢。 如今,中国钢铁产量是第二名印度的8-9倍。大家知道发生了啥?
怎样称呼这种植物? 重瓣矮牵牛,碧冬茄,还是啥? 英文叫double flowering petunia.
《覆漢》中對徐庶的描述。 《覆漢》中的徐庶差不多是一個特工,這顛覆了其他作品中軍師和將領的描述。 大家有啥看法?
好些人把宠物鼠都当成仓鼠,如何看待呢? 没错,听过一些人把宠物鼠都当成仓鼠。 宠物鼠有不少: 龙猫(这玩意比较贵族。) 仓鼠(宠物鼠中的代表,其实驯养历史比荷兰猪短得多,1940那时才开始驯养。) 荷兰猪 (最老牌的宠物鼠,人气有点不如仓鼠,本地人当成食物,也有些中国人和外国人当成食物; 那个梗:“兔兔这么可爱,你怎可以吃兔兔”;荷兰猪有点像兔兔。。。。。) 花枝小鼠和花枝大鼠与害兽小鼠和大鼠差异很大;花枝鼠是驯养多代的大鼠和小鼠。 沙鼠(据说是鼠疫的真凶,奈何驯养了的沙鼠超萌。) 八齿鼠是新兴的。
再次研究西晉這問題。 如果西晉爭氣一點,就不會有“垃圾皇朝”稱號,也不會彌生這麼多穿越(非穿越)架空三國文了。 《反三國演義》是鼻祖。 有人指出,西晉禁民間帶武器,讓民間武風下降,從而失去兵源和抵抗力。 問題來了,明末偏偏武風很盛,對抗清朝卻無力。 軍隊講究不是個人武藝,而是組織和領導。 司馬炎滅吳後的放縱也是問題;最大問題是九品中正制,造就大批所謂的“清官”(不干實務)。 社會貧富不均也很嚴重。 只看皇室內鬥、出了低能皇帝(低能是指能力不足,朱由檢也是低能皇帝),並不能全面 解決西晉崩潰的疑案。 看歷史和看時事都要抽絲剝繭,慢慢看線索。
武侠小说与国外的巫术小说 前些时候,有人提起武侠,就想到国外的巫术小说。 有人会说,“不如到文学吧谈吧!”,不过,文学创作也是历史一部分。 武侠,限于冷兵器武术本身的限制(当然,杀手、特种部队、特警,往往也精通徒手搏击和 冷兵器技术),基本上没现代武侠了。 现代仙侠倒是可能,有《龙珠》这种无上限武功做例子。 就算是冷兵器时代的大侠,也往往受成建制的军事力量限制。“武功再高,也怕围攻”。 历史上的游侠儿真的只是不良分子吗? 巫术小说,应该有点“仙侠”的感觉;只是,巫师也是凡人,只是掌握了超自然力量罢了。 著名系列Dresden Files(小说更著名,尤其是有演绎精彩的有声书,作者本人也称颂。) 神仙圣母(尽管救了主角,这位叫妖精更恰当,她不怎么善良)、邪恶师父(想杀死主角, 被主角反杀)、差点被害的小师妹(后来知道没死)、等等,都颇类似武侠小说。 没错,现代科技也往往对付不了超自然生物;出动军队?你想多了。 有人可能觉得Dresden Files有时候虐主;太强的主角没意义吧? Harry Potter系列,只在自己的圈子搞;Dresden Files系列,却 “不学巫术”这个谐音也颇流行。
有喜欢矮种樱桃的吗? 高大的樱桃树,一想就知道采摘不容易。 歌曲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现在的矮种樱桃不但粗长, 而且产量高。 喜吃酸的(全甜的樱桃味道太木,不喜欢)应该不错。 所谓的“毛樱桃”(南京樱桃)是啥回事?
关于源义经和兄弟身死、岛津忠久存活和创家的故事。 严格来说,岛津忠久是源家(源赖朝)唯一有后代的后人(岛津家传到今日呢), 其余被北条政子和北条家干掉了。 岛津忠久创家,已经不算源家了。 贞晓,源赖朝另外一个庶子,也好像被北条政子干掉了(出家避祸也不行。) 当然,源家完蛋,源赖朝也有干系。 源义经投向藤原秀衡应是错误;像岛津忠久一样自立一家可能吗?
源赖朝娶了北条政子是否太背了? 没错,源赖朝的儿子无能;北条政子也没产下如同耶律隆绪的好儿子。 (算吧,耶律隆绪的儿子也是昏君。) 偏偏,北条政子不容许源赖朝纳妾;小妾伊藤氏的儿子,也只能出家避祸。 源赖朝不相信亲族(迫害亲族),也间接造成源家绝后。 北条政子倾向娘家(北条家),主要是啥原因? 源家真的缺乏人才吗?
恶搞一下美国的谐音,看看那个最恶搞? (注明:有粤语喔。) 妹国?(妹子多?) 莓国?(没错,美国蓝莓、树莓、黑莓产量不少,而且莓国的作风可比树莓, 极具扩张性和侵略性。) 霉国。 煤国 没国(这个参考“没女”) 粤语“歪国”或“尾国”也有点恶搞。。。。
有无考虑过前人类地球和后人类地球? 两者都不可能体会到。 前人类地球,就是人类出现前的地球,科研往往想像前人类地球的情况。 后人类地球,就是人类消失后的地球。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和好几部书就是探讨人类后的世界。 我们的神话传说,偏偏却是人类中心。 因为《三体》系列,提出后人类地球的往往被打成“自恨族”;只是,人类 灭绝绝非不可能的事。 "前人类地球”,透过科研可以略路理解到;就如学习历史,一定有偏差。 “后人类地球”,《人类消失后的世界》以废墟和遗迹来理解。
罗非鱼和十间鱼主要的分别? 简单来说,罗非鱼是食用鱼,十间鱼一般是观赏鱼。 很久之前,就有人告诉我,非洲鲫(应该是指十间鱼)是一种很好的观赏鱼, 高智力,很会照顾子女。 他吐槽他那里的中国餐馆的鱼缸有一股酸味;他觉得,正常的鱼缸应该像温暖的植物。 (算吧,这些鱼是暂时养活供食用的吧?尽管也有不少餐馆有观赏鱼。) 本地(加拿大)就有罗非鱼养殖。 十间鱼是如何成为观赏鱼的? 找十间鱼,就是找如何照顾、饲养的资料。 反正食用方面,已经有了近亲罗非鱼了。 本来,战船(招财鱼)也是食用鱼,不知不觉就成为著名观赏鱼了。也许招财鱼这名字 起得好。
有人看过《越南战争》这部纪录片吗? 这不是戏剧,而是纪录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ovie.douban.com%2Fsubject%2F6397677%2Fcomments%3Fsort%3Dnew_score%26status%3DP&urlrefer=89667708b55cc2bea20ebd3a1674ecae 没错,不论南越、北越、美国人都有访问。 (大家应该记得那个被汽油弹烧伤的小女孩吧?) 上层说“胜利在望”,下层士兵和军官都知道“不能胜利的战争。” 一个妄想,就是美国上层还以为可以达到“北越兵力不能补充”的地步;结果却是: 美军士气降到谷底也没有去到这个地步。 美军的失败是很多层面的。 讨论一下:为何这部纪录片得到这么多好评,不论豆瓣还是国外? 有什么热门历史时代可以拍纪录片?
吐槽一下:中国的英文教育 本来,自己的语文有点成疑,毕竟初三学期初(10月)定居国外(之前是香港)后 就没上过语文课了;只是,毕竟看了数千万字网络小说,又看过一些古典 经典(不少是兵书),远远不算语文盲,就是野路子,不正规罢了。 外加十几年的网上码字习惯,经验并不缺。 发现一个情况:不论中国还是香港的英文教育,文法语法知识可能很丰富, 就是灵活运用可能不行, 区区码的英文不比语文少;读书时代还比较注重语法;上论坛码字,也比一般要求正规一点了。 偶然还用诗句(free verses)模式。 (中文新诗?别搞,作弊的古诗词倒是有一些,就是先码英文,再码中文的。) 这是作弊的:英文先,那些东西硬拼的: Humanity Limite Human societies mean limits; limits define lives. Freedom of speech means less limits; full freedom is nearly impossible. Imaginations and fantasies, products of reality, are inseparable from knowledge. Fictions necessarily resemble real people. Our tools expand our bounds, only so far, boundless freedoms are never found, find our satisfactions within the bounds. 人之限 社会为界,界即生命;言论自由,只为减限,不为无限。纵为幻想,现实而生,所知之内,必然类真。工具所展,亦为有限,无限自由,无所可得,界限之内,尽得其所。 没错,会造一点破诗,也不算高明。 唯一不是作弊的破诗是“梦中游太虚,出门见太阳,卧中无所限,醒来方知世。” 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表达问题;光会语法文法单词,不会说不会写,没啥用处的。 到底中国英文教育差在那里? 不要问我多少级英语了;够搞定加拿大文学士就是了。
好奇问问:尼日利亚和加纳为何比较英语化? 百科(维基)没错的话,加纳的英语流通率接近67%,尼日利亚也有56%,远比其他非洲国家 要高。 这两个也是西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说穿了,不论人均、识字率、人均寿命,还是印度水平)。 尽管国力差了很多,加纳治安和安全要比南非好。南非人均有点虚高,很多发展水平甚至不如越南。 有人觉得,如何中国是67%都能用英文书写、交流,会如何呢? (都说我是未经过高考的加拿大文科生;有时写英文比中文更自然。)
什么造就2000-2020人均十倍的现象? 2000年,中国人均不到1000美元。 2020年是破一万。 一直想考究是什么情况。
朱允炆有机会胜利吗? 本来朱允炆有好几次机会击败朱棣的,就是太心慈手软。 话说,朱允炆继承朱祐樘的话,也许也是一代仁君。 朱允炆削藩,偏偏捅了马蜂窝。 不削藩其实也不知可不可行。 对抗朱棣也用了巨大的兵力(应该正规伤亡不高,溃败逃亡者更多。) 朱元璋如果用顺序承继,朱棣是朱元璋死后的实际长子,传位应该没问题。 长孙继位是个坑;完颜雍、爱德华三世、路易十四都是失败例子。 为何长孙继位是坑? 朱允炆政治不成熟吗?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启蒙主义是啥回事? 不太清楚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运动和公知是啥回事。 薛涌可能是其中代表人物。 本身拥有学士学位,却是国外不经高考和毕业论文的学士学位。 (还要是文科生。) 严格来说,除了英文水平比较高、视野比较广大外,没啥特出的, 所谓的专业?忘记得差不多了。 没错,书确实看得不少;中英文加起来也有上亿字吧? 有人能告知一二吗?
应不应消除乡土观念? 不少穿越文作者都认为,乡土观念,严重限制了中国人向外发展的倾向。 五眼联盟,就是五大英文为母语的国家,其中美国、加拿大、澳洲都是 面积上的大国。 另外,加纳、尼日利亚整体人口,通晓英文者达50%以上。 如果没有乡土观念,处处是家乡(Isaac Asimov的书提及“处处是母星”), 中国以清末的人口规模,应该可以变成更庞大、更有影响力的国家。 应不应消除乡土观念?
树莓在中国盛行吗? 在北美洲,树莓是几种通行浆果(小型水果)最常见之一。 另外几种是蓝莓、黑莓、灯笼果(常见,比较季节性)。 园艺店或具有园艺部的大型商店,也往往售卖树莓株。 问题就是:树莓比较帝国主义,很容易全面占据园子, 认识园艺的都不愿意把它们种在地上;种在地上的话,用 浴缸或硬盒子限制它们的生长。 到底,中国超市和市场树莓多吗? 还是不好搞园艺树莓了;这玩意真的不好控制。
为何发达国家也不少功能性文盲? 首先,功能性文盲与纯粹文盲不同;功能性文盲有基础读写和计算能力,就是不足以应付 当代生活需要。 正规的定义就是:对散文(相对于诗词而言;区区喜欢写诗,只是嗜好)、文件、 数字的理解,包括基础以下、基础、中等、精通。 例如: 看懂服药指南、理解新闻网站的文章、知道如何操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 话说,美国有一千五百万功能性文盲在工作。 在加拿大,据某些扫盲团体称,有四成成年人是功能性文盲,甚至包括大学毕业生。 这对中国教育有什么启示? 加拿大、美国、英国难兄难弟,成年功能性文盲情况都比较差。 记得一句调侃,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回忆学校时代,记得多少知识,现在通通忘记了。 区区曾言“吾等所学,多有遗忘,所重之重,学其所需”。学校的知识,很多都用不上的。
明末天灾模式到底有多严重? 大部份明末文都只关注了打败野猪皮的事(算吧,野猪皮这个名已经泛滥了; 何况,欧亚野猪在北美、南美、澳洲等地肆虐,加上日语猪突,这不算贬义了), 而忽略了明末天灾模式。 《大明五好青年》的优点,就是把注意点放在明末天灾上,也要尽量降低天灾的 效果。 鼠疫、旱灾、水灾、风灾、蝗虫、等等。。。。。 别高看士绅和地主的节操;他们没错掌握权力和话语权,但他们不会太管百姓死活。 天灾模式到底有多严重? 古代可以最大程度减低天灾威力吗?
中国猫奴史? 中国猫奴历史也不短,据说陆游和朱厚熜就是著名猫奴。 古埃及是著名猫奴国度。 小说嘛,总是爱写什么兔猻当宠物什么的。 如果能养出类似小熊猫的猫咪,猫奴可能更加泛滥。 到底,中国猫奴那时开始? (貂奴?有人觉得貂的习惯像猫。)
讨论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及破局方法。 地图上来看,蜀国的地盘和人口是最少的;致命伤应该是地理位置 和人口少,而不是地盘大小。 战国时,齐国看起来地盘大不了韩国多少,为何却是关东第一强国? 当年芬兰立国后的策略是:先裁军,大力发展生产;之后有一次以 约二万人代价(左右)大破苏联百万大军的记录。 苏联无疑有轻敌和指挥不当的大毛病。 芬兰的军事效率无疑不低。 困在蜀中和云贵高原(这就是蜀国本土);第一次北伐,如果取得 凉州和关中,也算突破点。 西边是青藏高原,吐蕃确实是青藏高原产生过的唯一一个大帝国; 诸葛亮能否复制吐蕃帝国? 越过云贵高原,直入缅甸腹地? 伊洛瓦底江流域可说是好地方,比四川盆地好得多,还面临大海。 短吻海豚这萌物,就是以伊洛瓦底江命名。 历史上,诸葛亮和姜维都以北方为突破点;不断投入却没有效果。 云贵高原也不好穿越,蜀国也没在云贵高原达成有效统治。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经济和生产潜力,很大程度上是21世纪科技才能释放。 蜀国国力有限,是技术上和制度的限制吗?
求问:中文有类似Internet Archive这样的在线图书吗? Internet Archive是个相当强大的英文在线图书馆。 英文级别自称加拿大文学士毕业级和在线上码了数十万字那种级别。 所以好奇,中文有无这类图书馆?事实却是:我连Internet Archive 的东西也看不完的。
狄道之战,说明了啥? 查看维基百科“惨胜”(Pyrrhic victory)一栏时,例子包括狄道之战。 简单叙述一下: 姜维乘魏摄政司马师逝世,决定再次北伐,而且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夏侯霸和张翼也有份。 王经不经军事,迎战蜀军,遭受惨败(故关之战或洮西之战),死者数万。 (魏国主要还是血足,否则这也伤筋动骨了。) 之后,陈泰采取适当对应,守住了要点;尽管姜维只是粮尽而退,但起码姜维无法占据 魏国土地(陈泰注重点是魏国产粮区。) 王经可谓马谡翻版,忘记陈泰留守狄道的命令,冒险出击。 姜维出击先胜后败(尽管这次损失有限)。 这次是姜维北伐中“大胜”的一次(尽管先胜后败);另外一次是斩杀徐质。 姜维先胜后败,说明了啥? 姜维应否依照张翼建议,见好就收? 诸葛亮和姜维差距在那里?
南北朝时代,南朝真的有天然弱点吗? 没错,南朝自刘宋以后,疆域都开始缩水。 刘宋时代失去山东。 南齐倒没有大规模失地。 南梁是双失,失地加失血。 陈朝弱化得太严重,已经失去一统全国的实力。 就算是刘裕(汉末三国网文,如果主角姓刘,往往把皇子命名刘裕,可见还有不少粉丝), 也没有统一全国的能力;南燕和后秦是被北魏严重弱化的。 到底南朝有啥天然弱点? 为何北方要这么久才能统一全国?
谈谈意大利(易打理) 意大利的谐音是易打理,这里可不易打理。 罗马简单一个字就是:乱。 卢卡相对比较整洁;这应得益于小镇和人少。 新冠病毒肆虐,更揭穿了医疗预备不足的窘境(拒绝用囧这个字。) 人口老化、居所过于挤拥也是毛病。 觉得,疫情揭穿了发达国家什么画皮? 意大利为何发展到这个地步?
南北朝的三国时代:如何统一中原? 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后,应该是南梁最好机会;奈何,那时硝烟已经是年近七十了。 硝烟传位给宗室或皇子中有能者?好像南梁皇室,除了硝烟本人(青年和壮年),还真没有雄才大略的。 (硝烟被《历史粉碎机》的杨丰夺舍的话,当然就是历史被粉碎了。) 宇宙大将军祸害南朝的影响,直到南朝灭亡时,还没有消失。 北齐一统中原?本来,北齐是陈、北周、北齐并立中最强大的国家;后梁地盘这么小,根本没戏了。 如果北齐皇帝都有朱棣或以上的水平,北齐会如何发展? 哪怕只有武则天水平,应该也足够吊打大部份南北朝皇帝。 南北朝皇帝,水平以上的应该是: 北魏:拓跋焘 (首任嗑药,第二任早逝,有能力打基业没错)、元宏(汉化主持者,但实际功绩有待考究),得指出,北魏皇帝多短寿,拓跋焘比较长寿一点也没过半百。 刘宋:刘裕和刘义隆 萧齐:萧道成、萧赜 硝烟一族,硝烟青年和壮年是不错,后来被汉传佛教忽悠瘸了。 陈朝:陈霸先、陈蒨、陈顼 北魏:拓跋焘 (首任嗑药,第二任早逝,有能力打基业没错)、元宏(汉化主持者,但实际功绩有待考究),得指出,北魏皇帝多短寿,拓跋焘比较长寿一点也没过半百。 东西魏的皇帝是傀儡。 北周:宇文邕 北齐:高殷(奈何被杀)、高演(奈何短寿)。高洋是精神病患者。 尽管武则天也有严重不足,依然是合格线以上,甚至上下水平的皇帝。(九品制: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想想,如果高殷和高演合作得好的话,而且高演没死的话,北齐很有可能一统中原。 南北朝三国时代,如何破局? 隋朝一统中原,是否必然?
病毒真的让人“难为生物定分界”吗? Neil Degrasse Tyson有句明言:“宇宙不需要让你明白”;自然也是如此。 《病毒星球》(Planet of Viruses)是部小书,却道出了一些秘密,例如西尼罗病毒几乎无处不在, 与世隔绝的山洞也存有未知病毒;健康的人体也有无数病毒等等。 等一等,病毒这个名字,拉丁文中既然可以是毒,又可以是动物**。 而且,大部份的病毒都是无害,甚至有有益或有正面作用的病毒。 更有大胆理论,没有病毒,就没有生物。 部分病毒带有的基因比某些细菌还多得多。 难为生物定分界?大自然没有责任来分辨这个喔。
非洲小岛三国,为何发展比大部份非洲大陆国家好一点? 毛里求斯、塞舌尔不用说了,非洲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两个国家。 佛得角也比大部份非洲国家发展好得多。 葛摩(Comoros) 是例外,跟非洲大陆上的国家一样穷。 就算相对好点的北非,也比不上毛里求斯和塞舌尔。 国小好管理?葛摩为何穷得响叮当?
为何部分三国文好像一直不能完本? 客观来说,东汉(全盛)的疆域以当时的技术来说,已经够大了;现在新中国基本上能全实控, 很大程度是得益现代通讯科技。 现在,起码有三本三国文已经超长了: 《神话版三国》写成世界大战,当然一直不能完本。 重口味三国文《三国之暴君颜良》吊打世界岛,很爽但不现实,也不吸引。 《三国小霸王》(或叫《策行天下》)是老写手庄不周的作品,《曹冲》和《三国大航海》都不错。 《三国大航海》脱离了中原争霸的模式,算是他众多三国文比较出彩的。 《三国之重生之战神吕布》也是超长了。 本以为《大汉帝国风云录》够长了,没想到有些突破了还没有完本。 为啥这些小说没有完本? 觉得如果完本的话,这些小说要不要精简一下?
古代战争,战兵和后勤的比例如何? 战国时代,不时提起数十万大军;只是,不要忘了,后勤人员往往比战兵更多。 例如:20万大军,也有可能是5万战兵,15万后勤。 长平之战,由于赵国是国内作战,40万大军,也有可能是一半战兵,一半后勤。 杨广远征高句丽,应该后勤人员比战兵更多。 铁路和汽车发明之前,军事后勤都是大问题。 大家估计,战兵和后勤的比例如何? 战兵可否兼任后勤? “以战养战”有几大可行性?
汉末三国出色的军人? 军人这词范围很大;士兵是军人,元帅也是军人。 然而,能历史留名的军人当然都是领军者。 有时候,军人也不需要武艺高强;韦睿、陈庆之都不会武艺,但不妨碍他们成为出色的军人。 提名当然有五子良将了;另外,吕蒙、陆逊也是。 吕布虽是猛将,但作为军人基本上不合格。 皇甫嵩也是不错。 如果大家选的话,选择出色军人还是猛将?
讨论功能性文盲这个问题 功能性文盲,现在是指知识水平不足以应付现代日常生活者。 也可以是读写能力停留在小学水平者。 不少人指出,发达国家的功能性文盲水平,往往高达成年人口四成或更多。 (加拿大与意大利) 美国大约是两成。 欧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就低于10% 估计,中国的功能性文盲水平如何? (自己读文言文,写过破古诗词,练习中国传统运动,文化上算中国人。)
讨论一下西晋的问题 西晋尽管一统三国,但这个勉强统一起来的中原(这里的中原是指中国传统疆域;西晋、北宋、明朝在所谓的统一皇朝中逊色,就是没有全面占据中国传统疆域。)非但领土上有欠缺,国力和人口也是硬伤。 话说,西晋初期有二千万人口;这尽管已经从三国低谷恢复了一些;然而,地广人稀,也不能收复那些东汉在凉州、并州的失地(现代的内蒙)。 生产力和经济的恢复,到底达到那个程度? 汉末的农业生产力,6000万人口已经是上限;只是,当时的江南、岭南还是大幅度未开发。 土地兼并、世家豪强、纨绔子弟泛滥(九品中正制问题)、请谈玄学(离地学问)、尸位素餐的官员、奢侈浪费。 西晋明显没有其他皇朝初期的朝气和活力。 司马衷可能有发展障碍;根据司马德宗和其他皇帝的推论,极有可能跟父亲房事过多和酗酒有关。 鉴于彼得三世也是弱主(尽管不能说是发展障碍);可以想想,如果贾南风有叶二的才干,西晋会如何发展。 西晋覆灭,有多少是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问题? 三国分裂时间太长,也消耗了过多人力物力,是不是问题? 如果说宗室的话,用《星界》系列的制度可能是作死;就是,宗室成员,也要用能力和实力证明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享受高位。 说明一下:《星界》系列的皇室成员,要从最低做起,升到元帅才有资格承继皇位;如果这样,就是皇亲也要用能力和成绩来证明自己;竞争才是杜绝纨绔的制度。
汉末的社会经济情况是如何的?跟明末有无相似地方? 没错,《大汉之帝国再起》、《汉献帝新传》,一部一半说故事,一半是议论;《汉献帝新传》很多附带论文。 都说土地兼并,豪强和世家大族掌握大部份人力资本和生产资料。 汉朝政府,因为税收制度不合理,让底层百姓无法过活而造反。 明末也是这样。 人力资本没法说;在竹简为本、纸张尚未普及、印刷术还未发明的时代,普及教育根本搞不出来。 生产资料在豪强世家大族手上,打土豪分土地,那个时代是作死的节奏。 《大汉之帝国再起》改善经济为庄园农业和农牧经济,在有限范围内发展工商业,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安排。 长远来说,大家很反感九品中正制;所以,大批网文也提及科举,甚至《新三国策》这非穿越作品也 用了科举。 科举,其实还是离不开世家大族;大部份受教育的都是世家子弟;纨绔子弟现象也有,但人才毕竟来自 世家的多。 汉末跟明末类似和不同的地方在那里? 为何汉末文和明末文都这么多?可以说泛滥了。 汉末文还是明末文,那个更难写得合理? 《新三国策》算是满精彩,也相对合理的作品;如果明朝非穿越改写历史,可以如何改?
非穿越的三国架空文? 穿越几乎写烂了;到底有无非穿越的三国架空文呢? 《反三国演义》可以说是鼻祖,而且无穿越。但除了使用明清白话外,据说情节粗糙,不少三国迷觉得,更不如 时下穿越文。 《新三国策》够早,也使用了不少明清白话。 当代的明清白话体也有《汉末皇戚》、《一统三国》。 非穿越的三国文,如何改写?不改写历史的话,又无味道嘛。 《大汉帝国风云录》没有现代思想,也差不多算非穿越了。
调侃一下:人类各式各样的别称? 两脚兽、恐怖直立猿、裸猿(这个已经是公认的)等等。。。。。 智人这个称呼比较正规。 想像一些逗一点的人类别称?
查询一下:现时的粤语跟二十到三十年前的有差异吗? 香港年轻一代,也不会用一些比较过时的俗语;《南北双声道》1996的节目,现在听起来 有点过气。那个节目,主要对比粤语和普通话的说法。 除了二五仔等俗语进入普通话外,现在的说法也有点差异。 “蚊瞓”=“黄花菜都凉了”。 到底这些年来,粤语有无改变? 上一代人常说的俗语是如何消失的?
关于《大汉之帝国再起》和汉室再兴。 看过这个后,觉得其他三国改良都有点可笑了。 没错,看起来像说明文、论文更多于小说。 主角不是现代失败者;相反的,是一个成功人士(汉末有个复姓成公,觉得特别逗),因为癌症死去而 穿越(典型魂穿,但相对于典型的现代失败者穿越,可取一点。) 看来,刘宏时代也不是死局;相反·,如果操作的好的话,往往是最好的盛世。 觉得这部作品的理论如何? 刘宏不**的话,汉室真的可以复兴? 书中指出唐朝不如汉朝,如何看?
新中国如何收复民国大部份领土的实控权? 果粉心目中的民国是这样的:实控是这样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omniatlas.com%2Fmaps%2Fasia-pacific%2F19120310%2F&urlrefer=d743868ff5470c1189ea5101096e608d 可以查阅每年不同的疆域,直到1949年。 只维持不到一年的名义版图嘛。 外蒙没法收复,但要知道,当年南京政府的实控范围跟北宋差不多。 抗战胜利后,也没法完全控制这个版图。 说说,新中国也是约1960左右才全面收复外蒙以外的领土。 这个收复实控的过程是如何的?
讨论一下古代中国的游戏;为何大部份没有传下来? 樗蒲,由于《楚乔传》关系,也有不少人知道了。理论上,弄个手机版樗蒲应该可行的。 五木也听说过。 还有升官图。 大家还知道啥?觉得可以复兴吗?
提提消费汉末三国的东西? 曹操出行和曹操饿了大部份人都知道。 有人提起,要不要出诸葛亮热了冷风机,孙权困了睡床等等。。。。。 《三国杀》和各类三国游戏固然也是。 汉末穿越小说也算。 为何汉末题材这样盛行?尽管人物都熟识,但每个作者笔下,汉末人物,甚至汉朝的命运都会 不同。 汉室再兴,有据守一据点,重新收复全国的;也有直接避免军阀割据的。
《覆汉》,为何会得到相对多关注? 话说,这也是《神话版三国》坟土荒草奶过的三国文。 试过荒草推的两部:《曹魏》和《蜀汉的复兴》;《蜀汉的复兴》还算勉强得去; 《曹魏》在东汉末推出迫击炮(事实上只可能是臼炮),完全扯蛋。 其实不在乎谁推的问题;本身够硬就是了。 《覆汉》偏偏颇受关注。 今次,是女穿没错,但主角却是穿越者的儿子。 得人才也是慢慢累积,而且不会一番废话就得到人才。 有人可能问:程普、韩当有这么猛吗? 赵云崇拜,却是是时下网文一大毛病。 这部相对得到的评论比较多,所以开来讨论一下。 (当初担心会太监,是完本后才看的。)
讨论一下朱瞻基以及之后的明朝 一般来说,朱瞻基代表着明朝衰落,尽管朱棣明显有扩张太过之嫌。 之后的明朝,除了朱祐樘和朱载垕,没有一个称职。 而且,朱祐樘明显有过誉之嫌;尽管政治比较清明,但著名网络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指出了, 就算弘治年间,也有武备颓败之势。 朱载垕知人善任,也留下了万历早年比较理想的国势。 朱由检的力量比理论上要小得多,起码大大不如《历史粉碎机》里面吞并了他灵魂的杨丰。 朱瞻基的政策出了啥篓子? 朱瞻基短寿和长寿对明朝有影响吗? 如果朱佑樘长寿十年,朱载垕长寿20年的话,对明朝国运有啥影响?
某些三国人物,一生酷似寓言故事。 举几个例子: 孔融:少让梨,略张之后,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为称,《后汉书》的评语更狠,“志大才疏”(想不到孔融是 领这个成语的第一人。)杠精、嘴炮、装B犯,一系列网络新名词都适用在孔融身上,可惜孔融不生在当代,否则 应是一代网红。 诸葛恪:资优儿童,有智力,有能力,就是被敌将张特坑之前一帆风顺,之后就全家被杀;诸葛瑾看出诸葛恪不能保家,也算一种智慧。简直就是对当代主张“赢在起跑线”者的当头棒喝。 杨修:站队错误,而且过度卖弄小聪明,办事能力、政务军务并不知道水平。 还有那些例子?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