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姬
量子计算姬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06
发帖数: 13,050
关注贴吧数: 22
吃货为何消灭不了入侵品种? 有些思维单纯者,总是以为靠吃能吃掉入侵物种或有害物种。 事实却是:天然生态平衡最最重要。 澳大利亚,以为用狐狸对付兔子,却是“前门进兔,后门进狐”。 就算可吃生物泛滥,也是大问题。 美国葛根泛滥,应不是单纯用吃可以解决。 很多地方野猪泛滥,却因为野猪带有大量有毒物质和微生物、寄生虫, 往往煮熟了还有有害。 野猪抗毒性很强大。 尽量保持生态平衡才是正道?如何做? 为何会有这种单纯的思维?
能否解释:为何后三国的人才比前三国的差了这样多? 因为前三国人才著名,战绩也多,所以,当代三国文也是以前三国为主。 后三国,尽管有文鸯、姜维、柳隐、钟会、邓艾等人,数量和质量都跟前三国不能比。 比较喜欢小说创作多于游戏,起码人物比较立体,一般不是那种“数字化”的感觉。 Thomas Sowell(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对比过,人作为数据或统计数字或作为有血有肉 的人物。 有无想过这个问题?
关家传说 这里主要提花关索传说、关银屏以及关樾的事情。 花关索传说,话说关索为关羽三子,拥有四位武艺高强的妻妾: 鲍三娘、王桃、王悦、花鬘。 关樾则是关平流落民间的儿子。 关银屏,当然是关羽的女儿。 这里说“关家传说”,是因为这些都不是正经史书的事情;然而, 部分三国文会采用这些人物。 谁听过这些传说?
穿越成刘禅怎么破局? 穿越成刘禅的作品可谓不少。 《阿斗》主角太强大;尽管武当掌门级的武功尚不能老开无双,却也是武艺最高的刘禅。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颇著名。。。。。 现在看的是《回到三国做刘禅》,这是穿成诸葛亮死后的刘禅,可以救魏延的情节。 写得算是精彩,合理不合理就算了。可能有人吐槽,把陆逊和司马懿写得太傻瓜了。 一个无其他外挂的人,魂穿刘禅,如何破局呢? 系统、玄幻,庄不周也发现玩不下去。。。。。
大家如何看这段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og411P7tp%3Fspm_id_from%3D333.999.0.0&urlrefer=4727299cea72d0891fc1e9363c10f628 越南春宝算是“网红”吧?会说普通哈的外国友人可不少。 中国人还是会多心。 Dambisa Moyo十年前的书How the West Was Lost提出过“资源错配”问题。 说起来,明末也是败于资源错配,资源都集中在士绅和地主手里,政府能 掌握的资源很少。
汉末三国的科技水平 “攀科技树”是穿越小说一个要素,可也要对应当时的环境。 明末的科技比汉末三国高出很多(实际上,战场上用长柄大刀的是卢象升,不是关羽。), 客观来说,早期还是用硬弓比用火铳靠谱一些。 明末处于火器和冷兵器交接期,一味依赖单发式火器(没有弹匣,弹匣是19世纪末的发明, 而且,没有无烟火药,弹匣也不太实际),不太可能打胜仗。 对汉末三国科技水平粗略理解: 纸张尚未普及。 印刷术未面世。 没有指南针。 没有火药。 (四大发明都没有普及化。) 有铁器,炼钢水平不高;总之,“青龙偃月刀”和“丈八点长矛”应该行不通的。 在汉末三国生产不锈钢铁定不现实。 大家对汉末三国科技水平有啥理解?
这小强漂亮吗?黄缘拟截尾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read%2Fcv1636467&urlrefer=379a71301c300b7d8ef2f0816a87a95a 很仔细的解析,据说香港野外也有这个物种。 有人理解这小强吗?
唐伯虎连横不幸事件。 这是借香港流行歌曲《e先生连横不幸事件》来发挥的。 不得说,古代以科举为目标的读书人,已经是不幸。 《回到三国变成蟒》就提到,教育目的,当然为人处世第一,接着就是谋生技能, 当然,基本文化知识也需要的。 唐寅勉强有点谋生能力,科举失意不能得功名,不过,他也极有可能不是能臣呢。 另外,婚姻不幸,又遇上瘟疫。 要我说的话,这首歌简直是无病呻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A54y1x7FB%3Ffrom%3Dsearch%26seid%3D8883206927778039873%26spm_id_from%3D333.337.0.0&urlrefer=9a20fa2daec9c77319e54f424b550425 “一生都给背叛”,这句话唐寅更应景得多。 大家会如何改编歌词呢?
抗日也会写出爽文? 抗日时代是每个华人的痛;当然,也产生了无数的抗日穿越文。 目前就看完两部: 《一个人的抗日I》的爽点当然是华人马来亚(而且是超大号的马来亚。) 《抗日之雪耻》不见得很爽;炸死老蒋、恢复盛清国界却是大爽点。 毕竟,没能力阻止南京大屠杀,也是主角一痛。 没有系统加成,只靠主角的思想和能力,《抗日之雪耻》也是合理派的极限了。 抗日穿越文如何会成爽文? 那个时代,怎么对待倭国才算“爽”呢?《历史粉碎机》最后一段,吞并了八百万 倭国男子当然很爽。(《历史粉碎机》主题就是吞并灵魂。)
这些粤语的地道英文说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45022731&urlrefer=c4d85fdebd0e086dae0eee23da7c86bb 大家有啥意见? 因为看网文大概上亿字,大概也习惯了普通话为母语的口气、说法。
数数功能性太监的皇帝 皇帝当然不会真的是太监;可有几位皇帝是“功能上太监”: 赵构(赵九妹):意外地失去生育能力。 载湉:严重肾虚,也基本上不具备生育能力。 溥仪:像载湉一样,都是缺乏生育能力。 说“功能性太监”,因为他们身体完整,却缺乏了这功能。。。。 也提名朱厚照。
袁崇焕应否被咔嚓? 看过一点《崇祯聊天群》,哪管那位崇祯是被夺舍的(说穿了,就是 现代人的灵魂穿了朱由检的皮囊),也要咔嚓了袁崇焕,应该是说 袁崇焕通敌。 明末文泛滥,可比三国文,所以,对明末人物也有一些认识。 得提提,那位现代人朱由检好不容易击退了皇太极入侵(功臣是满桂,满桂 比袁崇焕实用得多。) 之后,还是咔嚓了袁崇焕。 说实在,袁崇焕应该有点才干,然而,比起卢象升、曹变蛟等人实在太差。 说说,袁崇焕应否被咔嚓?
陈洁丽2021年9月的演唱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J64y1a7Mo%3Fspm_id_from%3D333.999.0.0&urlrefer=568f215d7efe6ae09a3db0fcabf74760 不可在油管发,会被删掉的;B站反而可以。 无和音,四个电子琴,完全突出洁丽的歌声。。。。。 蓝色“仙子裙”?
认真点讨论:真的过了争夺地球领土的时代了吗? 英文讨论也是区区的文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historum.com%2Fthreads%2Frelatively-settled-borders-today.175635%2F&urlrefer=b04a60dd4f886fcb4f6f36b2ad8e391d 很多穿越文都提到,明末时代是中国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最后机会。 德国、意大利、日本,冒起得太迟;在非洲已被瓜分、南美已经成了独立国家 的情况下,争不了多少殖民地。 现在,恐怕也不是发大国梦的时代了。 祖上阔过的波兰、立陶宛、亚美尼亚等等,想恢复祖上的荣光,洗洗睡吧。 太阳系太贫瘠,没有第二个可居行星。 国界基本上定型;小打小闹难免,可大规模改变国界,却基本上免了。 大家都说说。
刘备攻略 无意中发现一部魂穿刘备的作品,叫什么《大汉昭烈帝》的。 文笔过得去(当然,是相比起《神话版三国》这样垃圾的文笔),内容尚算坚实,而且完本。 坚拒太监文,是一个习惯。 工科、理科穿越是否有优势? 魂穿刘备,如何描述更加合理一些?
六麦神贱:讨论一下这六种有个“麦”字的作物: 小麦:那个麦权主义者洗洗睡吧;没有确实证据证明文明与膳食的关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historum.com%2Fthreads%2Fdiets-and-civilizations.138814%2Fpage-12%23post-3526099&urlrefer=b9d17ac2842a5424b47e631e1f7ca6be (我就是VHS) 另外,种植小麦和稻米的农夫往往用作物来挣钱,而不是作为日常食物。 大麦:当然可以吃了,但更多做了啤酒。 燕麦:早餐代表作。 荞麦:面条和饼干的制品(吃过法国的荞麦饼干,没有任何添加。) 藜麦:南美南部特产,现在比较盛行一点点。 黑麦:还算盛行,主要做面包。 还有什么有个“麦”字的作物?
自己回顾一下“历史副修”。 文学士主修那个“加拿大研究”实在拉胯得很,学了啥也说不清。 相反,副修历史却可以说一说: 确实,不专精,很多历史都涉足过(因为移民英语国家,初二起就没读过语文了。) 世界史是入门课程,对历史发展有了基础理解。 之后的课都是乱入: 两个加拿大历史课程。 两个美国历史课程。 一个历史学课程。 一个奥斯曼帝国历史课程(当时比较突破;课程一部分是课程专用的论坛讨论,要计分。) 一个大英帝国历史课程。 一个戈尔巴乔夫课程。 事实上,文章和考试,往往不是考掌握了多少历史,而是考理解程度。 算吧,工作跟历史无关,历史早就沦为一种业余兴趣了。 算是正经一会,正在看《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 就是因为这段经历,甚至想过当历史吧吧主;不过,真实水平不高。
健康管理师李晓的B站频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n34y1d7WW%3Fspm_id_from%3D444.41.0.0&urlrefer=2d931a7589296a06a681eddbc2f9c593 延缓或小幅度逆转衰老还是实在的;这位姐姐还算有点说服力。
讨论一下酸乳与腐乳(大家应知道是谐音) 酸乳与腐乳,都是比喻无所大用的读书人。 酸乳嘛,喜欢那些无助生产的东西,例如,诗词歌赋、书画等艺术。不期望 人人都是贴地实干的理工党;然而,太多人追逐顶级运动员、艺人这类梦想, 一定造成资源错配。 腐乳当然是指迂腐不化的读书人。 明月《锦衣夜行》就有一章叫“腐儒如腐乳”。 到底这两个词有啥分别? 酸乳、腐乳是如何产生的?
说说一些三国文老掉牙的桥段: 三国文泛滥,所以,要写好三国文也真不容易。 举一些滥用的情节: 1)乱点鸳鸯谱;周瑜配蔡琰这个是常用公式;还有什么公式? 2)抬高历史上本来不突出的人物(有些时候,是过早领便当,却颇有本事的人物。) 3)虐待某些历史名人(虐关羽的作品我就记得几部:《曹冲》、《三国之生化狂人》、《暴君颜良》。) 4)投石车;以汉末的科技,火器是搞不出来的。 5) 魂穿是主流;体穿问题确实不少。 还有什么可以探讨?
说实在,刘宠有可能成功复兴汉室吗? 听了一个油管视频,刘宠有能力,有威望,有军力,也有百姓和根据他,起点 比刘备高出不少。 应该比刘表、刘璋、刘岱、刘繇等人有能力。 性格和对局势掌握不到位,是缺点。 到底刘宠错过了什么机会?
韩雪《想起》武林版: 之前惡搞過歌詞:回到江湖的起點,才知道武藝很低微,勤修苦練就得真功夫,資質師資都不夠。我走在那個唯力武林中,總是處處不如人,想退出江湖當普通人,卻乏謀生之本領。如何才能得到上乘武力,做到人人敬仰境地,若能得到師資與資質,就不用在遭人白眼。
芭乐真的很难吃? 台湾芭乐又硬、又涩、又不香,确实比较“帝姬”。(帝姬=低级) 小番石榴应该比较好吃不少。 大家认为,台湾的水果如何?毕竟,自家吃水果,都不外橙子、橘子(橘橙柑都混成一片,很难分了), 苹果、猕猴桃、香蕉几种。水果说穿了就是零食。
想像:如果查良镛写的是仙侠小说,会不会留名? 说起仙侠,大概还珠楼主是鼻祖了。。。。。。 查良镛写的是武侠,尽管有夸张的地方,却是有限。 《天龙八部》略略接近仙侠;然而,也不完全是。 把武功限制在现实范围内,范围实在太窄。 因为电视剧关系,在看是四十四的《琉璃美人煞》,想象力是有的, 白话文写得好不好我根本没底的。 十四十四算是著名网络写手吧?
好像,不少发达国家出现人均寿命下降的情况。 人均寿命延长,主要得益自儿童夭折率大大降低;事实上,人的健康和寿命极限没有延长。 美国人均寿命见顶、下降是近年的事情。 不少慢性病年轻化,也可能造成人均寿命下降。
胡扯一些:喜欢十四郎还是古龙? 近年来,《三千鸦杀》、《琉璃》改编成电视剧,让十四郎这个网文写手也有了点名气。 古龙(熊耀华),应是上一代比较著名;焦恩俊的《小李飞刀》甚是著名;然而,改编 自古龙作品的影视作品也相对少。 因为网文长度关系,十四郎写的文字恐怕比古龙还要多一些。 另外,古龙的不是玄幻小说,没有仙法的。
与宋徽宗有关的梗?或更多北宋末年的事。 宋徽宗本名赵佶(招妓?),名字本身已经是个梗。 着急?召集?找鸡? 大画家、书画皇帝,也是他的代号。 《水浒传》也让北宋末年戴上一点色彩,《水浒传》本身无疑是个悲剧。 着急登基,是否一个北宋灭亡主因? 着急真是北宋最差皇帝?
赵佶产生了不少历史梗? 赵佶谐音招妓,确实有点哪个。 加上艺术水平很高,有“书画皇帝”、“大画家”等昵称。 帝姬谐音“低级”,“这真帝姬”,多带感? 艺术天才,政治低能。。。。。。 可能还有更多梗,他偏偏却是一个悲剧。
这里流行再画地图,想想以下的非洲: 这样的话,乍得应该要炸了。。。。(不过,就算现在,半个乍得也是废地。) 刚果(金)也要完蛋。 超级乍得湖和刚果湖对非洲气候有影响吗?
讨论一下狗的源头 狗的源头一直是生物学的谜团。 灰狼?这个争议不太大。 豺的可能性也不低,现在的豺也比较接受驯服。 貉长得满可爱;可现在的貉也不太接受驯养呢。 狐?大致上只有耳廓狐那种萌度爆表的才勉强适合当宠物,而且是近代的。 不妨一起讨论一下狗狗的源头。
恶搞一下:延禧攻略,耶律延禧有可能翻盘吗? 延禧攻略可以指耶律延禧翻盘的攻略。比起金国,辽国算是相当汉化的国度。 能拖住金国就是好的。 辽国从耶律隆绪后期开始,已经出现败像,真正高峰是萧绰当政那段时间。 正常来说,辽国挡住金国的话,应该可以让宋朝正常发展。 大画家、帝姬(低级)这些梗,都是赵佶这个奇葩。 历史充满着偶然性,Historum也从来不禁止各种推论。
也讨论一下宋朝的三国时代。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西夏,也被称为三国时代。。。。。。 其实还有一个大理;大理的地理位置和国力,注定了是打酱油, 与争霸无缘。 不要被鲁迅这个恨国党忽悠,北宋和南宋还是花了不少力气发展 火器;然而,火器领导战场,起码要到线膛燧发枪、线膛炮那个时候。 实际点,宋朝的火器,说穿了就是鸡肋,除非像《历史粉碎机》一样, 批量生产燧发枪和弹药。 为何蒙古会打破四国鼎立情况? 北宋真的没救? 完颜雍、完颜璟爷孙与金国衰败有无关系?
熊蜂打架?欧洲熊蜂几乎灭掉了最大熊蜂? 熊蜂胖乎乎、毛茸茸,是不少人心中的小可爱。 欧洲人为了授粉,把欧洲熊蜂带去了美洲,却让最大的熊蜂惹上灭顶之灾。 那些最大熊蜂还有救吗?
姓名的“鲍”如何发音? 字典说是baau1,新闻却有读baau6的。 (其实不懂粤音,是网络字典抄的。)
写那些拯救朙朝的都是朙粉吗? 大家都知道这个朙因为有了这个意义同窘的囧字,有点贬义了。 这里用朙,除了好玩外,没有那个“窘”字的意思。 没错,“穿清”多造反,《历史粉碎机》的作者就几次在明末扑杀清朝;几次推翻清朝。 当然,他们写的朙朝,除了征服多元宇宙的《重生朙朝当皇帝》外,大部份都扩张得 比清朝更大得多。 为何这类小说不少? 清朝到底有多少污点?
为何可乐果比可可使用率低得多? 可乐果是可可的近亲,使用率却低很多。 可以用可乐果制作巧克力,却很少见到。 没错,发酵了的可可粉本身也很香很可口,不用加糖。(试过很多次了。) 当然,是用来开热可可。 据说可乐果很苦。 可以在网上买到可乐果粉,不知道味道如何。
如何看棒球? 说起来,几次被剔出奥运会的运动嘛,只有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委内瑞拉、古巴等盛行, 不算国际性运动,还不如藤球普及呢。 大家如何看棒球呢?我上高中时上过这课。
《大目标》 任冲昊 / 王巍 / 周小路 / 白熊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 为了分享,用粤语听了全部(应知道我是粤语人吧?普通话聆听比较普通, 说起来更不怎麽样。) 这部书专业性有限,以小百姓的心思写国家大事。 因为原始史料很艰涩,大部分人理解历史都是通过历史学家的作品;然而, 这些作品很受作者角度影响。 证人不可靠,因为人的六触(用佛法的六触六尘)基本上是选择性的,无法理解环境中所有事物。 希腊的五感实在差劲,少了思维的五感没有任何意义。 看了《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纪录片,很不错的。 大家讨论一下,201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 另外,美国产业空心化,是否造成美国无法再在技术上突破?
倭国“军旗”像万箭穿心吗?还说说对倭国的看法。 如果说倭国国旗像箭靶,倭国军旗像万箭穿心吧? 一向不算倭粉;刚刚才看完《抗日之雪耻》。
讨论抗日期间的骑兵 《抗日之雪耻》尽管错别字太多,但也不失为用心的作品。 由于日本生产力有限,加上中国道路条件很差,日本汽车、战车生产量和质量都很差。 马匹、马车继续是有效运输、战略物资。 抗日期间还是有不少骑兵? 日本实际上是否工业化初阶水平? 话说,我平日也不时说“倭国”的。
讨论一下“蜂类歧视“? 没错,蜜蜂、熊蜂、无刺蜂都是经济类益虫,就算园子有蜂窝,专业人士也往往是把它们搬走。 (搬家。) 除了蜂胶、蜂蜡、蜂蜜、蜂花粉(我曾经很喜欢喝蜂花粉,价钱贵,又不容易买到),它们更是 食物供应重要一环。 不知道如何处理集蜂了。(小集蜂跟无刺蜂差不多大,偏偏有螯针。) 黄蜂、虎头蜂等等,如果在家范围筑巢,一般都是请专业人士除去蜂巢。 “为何喜欢蜜蜂,讨厌黄蜂”? “物种共产主义”确实不行吗?
想想以下的抗战情况: 这是网文《历史粉碎机》的结尾: 日本少了800万成年男性。(一半) 美国少了1600万成年男性。(一半) 欧洲、苏联也少了一半成年男性。 中东国家,没了成年男性了。 非洲也是一半。 网文中,是被主角融合了;当然,那位主角只管融合能量,不管世事兴衰。 不妨想像这个世界局势如何发展。
中国有可能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吗? 相比哥斯达黎加这个所谓的环保楷模(也保持相对高的人均寿命和生活水平),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还是偏高一点。 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卡塔尔、卢森堡这些国家太浪,用车过多是一个 关键问题。 所谓的发达国家,都存在人均生态足迹太高的问题。 印度不可取,因为其他指标实在太差。 中国有可能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吗?
华南虎完了? 老虎都是频危动物;就算史上,也不见得是多产物种;总之,不像野猪和兔子这样多产。 如今世界,说老虎比人珍贵,倒是真的。 比适应力,野猪比老虎强大太多。 华南虎,建国时还算相对健康(4000头老虎,实际上也是易危害物种了);因为 那个时代没有保护,现在变成的华南虎都是动物园圈养的。 6头华南虎,仅仅变成180左右;只怕真完了,放了出去,也往往被野猪吃掉的节奏。 看到豹子被野猪围攻,失去野性的华南虎只怕完了。 华南虎还有救吗?
为何会出现野猪泛滥的情况? 没错,成年野猪,大型掠夺动物也不轻易下手。 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没死在敌人手上,却因为打野猪失手受伤,伤势过重而死了。 人类面对野猪一筹莫展的情况,不但在美加澳大出现(澳大利亚,野猪和野化家猪,已经是 第一害兽之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w.qq.com%2Fomn%2F20210622%2F20210622A070MU00.html&urlrefer=ee6732e65a38f85cc1b3ac3dbc60151f 没错,加拿大当年引入野猪,是个愚不可及的主意;野化家猪,很快就变回野猪形态了。 有理由相信,人类在地球消失后,很多物种依然会存在。
司马绍长寿20年,晋朝国运会否不同? 要知道,国外历史界并没有“历史没有如果”或“历史不容假设”的话。 再不正经,自己的文学士也是副修历史,也从未听过这些话。 司马绍长寿20年,对晋朝的命运有无影响? 为何司马家一直盛产昏君庸主?
讨论一下:短褐和其他利于活动的汉服系列 汉服复兴,也顺道复兴一下汉唐的尚武精神;现在的青少年往往嫌文弱了一点点。 汉唐允文允武的风格,适合推广一下。 帅气侠客风?
查询中国无刺蜂情况。 中国养中蜂和意蜂多,好像养无刺蜂少很多。 无刺蜂由于不会螯人,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宠物。 集蜂尽管个子很小(有时候就蚂蚁大小),还是会螯人的。 到底养无刺蜂的多不多?
老题目:这是本年度高考: 高等教育,顾名思义是超等教育,只有惊才绝艳者才应通过: 阁下有两小时,祝你好运: 经济学: 必须在10年内让埃塞俄比亚达到目前加拿大的平均生活水平,有模拟器提供。 医学:彻底治愈一个唐氏综合征患者,让其拥有天才级智商以及身心全面健康。 工程:有一架拆散而零件齐全的轰炸机在你面前,把它完全安装好,起飞后,轰炸一个模拟目标。 犯罪学:5年内把一个100万人级别的城市犯罪率清零,有模拟器提供。 音乐:发明一种乐器,拇指琴的大小,钢琴的音域。 宗教学: 发展出一种超越宗教和文化界限的“宗教”,有模拟器提供。 新闻学与电脑学:发展出一种能分辨假新闻的软件,必须证明其有效性。 军事:给你一个10人队伍,如何打败10000人的大军;可以采用任何手段。 法律:设计一套只有100条条例,适用于现代国家的法例。 (自觉,就这样,也没有教授能通过了。) 吧主总是说自己水平不够;区区是广而不深入。
那个时候起,某些魨成为观赏鱼的? 大约是90年代末,00时代开端,提到日本人吃魨,一位朋友说“魨很可爱,吃魨真可耻。” “Puffers are cute fish, what a shame to eat.” (现在的台词大概是:狗头鱼这么可爱,你怎可以吃狗头鱼呀?) 过了这些年,某些魨真成了观赏鱼了,而且互动性强,甚至小巧的巧克力娃娃,也以 互动性强见称。 比起金鱼锦鲤,狗头鱼和娃娃应该是新秀了。 说起来,观赏鱼种类比食用鱼更多得多,我感觉有无错误?
隧蜂、无刺蜂,小蜂。 本地也有些蚂蚁大小的蜂,喜欢探访花朵。 蚂蚁大小的隧蜂。本地叫Sweat bees的,听过没有? 无刺蜂也是小蜜蜂,有人觉得比较可怜的小东西。 蚂蚁也常常采蜜,所以,有人觉得蚂蚁和蜂也类似。
你们叫这个什么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uexpress.ca%2Fzh-cn%2Fproducts%2Fwhiting-%25E6%2596%25B0%25E9%25B2%259C%25E7%25AB%25B9%25E7%25AD%25BE%25E9%25B1%25BC%25E5%259B%259B%25E6%259D%25A1&urlrefer=e80c9f4aece2cf37ef6c8f51471bc633 食用鱼的日常名字最最混乱;鲶鱼要装龙利什么的。 没错,拉丁学名不会混乱,却长得要命。 Ophiodon elongatus知道是啥吗?
好奇问问:有无养魨的? 一般叫狗头或娃娃,外形萌萌哒,所以颇受欢迎。 然而,也是著名毒物。 不少人都说魨是观赏鱼中互动性最强的一类之一,真的吗?
美国“铳物”泛滥情况真的无解了? “铳物”是“宠物”的谐音,指的是枪支,反正倭国管叫枪支“铳”。 “铳物”泛滥,固然美国立国者们都在单发火铳时代,”铳物”的威力和杀伤力也颇有有限。 弹匣、无烟火药,大大提升了“铳物”的杀伤力。 就算初期,“铳物”的杀伤力也比弓弩强很多的。 到底,美国“铳物”的情况真的无解了吗? 有无办法改善美国“铳物”情况? 粤语谐音:有部电影叫《重案黐孖gun》,《美国黐gun档案》(Bowling for Columbine)。
北条家与源家的故事 源家和北条家的故事,比不少架空历史都要曲折离奇。 源赖朝因为娶了北条政子,获得很大的政治能量和人脉,也造就了源赖朝的崛起。 源赖朝迫害源义经和其他弟弟可能是一个错着;最后,成就了北条政子。 源赖家偏偏缺乏母亲的政治手腕和能力,想反却被北条家玩死了。 源实朝更无政治能力和能量,却是不错的文艺青年。 如果说北条政子玩死源赖家是自卫,为何要玩死相对听话的源实朝? 到底北条政子是否真的想玩死源家? 为何源公晓要杀死源实朝?
G7如何走衰的? 没错,1976年成了时,G7确实是世界上七个最强的国家。 当时是以"鸡的屁”总量计算的,G5先是美国、西德(当时未统一)、英国、法国合起来,再加入日本;之后,加入意大利和加拿大两个“小国”。 当时,确实是“鸡的屁”最高的七国国家(不是人均,而是经济总量。) 事过境迁,七雄依然是世上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而且经济量依然比较高。 美国表面上“鸡的屁”最高,实际上,基建速度、水平,已经不如国内三线城市了。产业空心化,想重建当代产业链,河南到云南(地理吧,听不懂就有点搞笑了。) 加拿大地广人少,继续可以享受优质生活;不过,基建速度和水平一样滞后,而且无家可归、嗑药问题、贫富差距不断恶化。 倭国走衰很多年了。 英国已成小不列颠。 德国、法国尚算欧盟大佬,偏偏欧洲人口老化、产业老化或空心化也是问题。 别把巴西太当回事;人口比加拿大多几倍,经济输出却输给加拿大。。。。 印度因为疫情国力和经济大倒退,已经是事实。
纯为好玩写的“英文诗”,应该说出国内英文教育的情况: 尽管中文是母语(广东话),因为初二后移民,部分形成了会写一点英文诗句,却全然不通新诗的情况。 (古诗词、文言文略会一点,偏偏也是野路子,没人传授。)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China, a subject for exam grades, typically lacks practicality and usage. Hearing mute English,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serious literacy is not acquired. Multiple choice exams, do not reflect true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skills. (也没有什么深奥词汇,就是乱拼的一首破诗罢了;本来,自由诗句门槛很低,基本上会英文都会搞。) (暂无灵感,搞成野生文言文算了。) 于国内,英文为第二语言,实为应试科目,实用性欠奉。哑而不聋,国内英语常态,而深入解读亦不备。 选择题,并无反映解读写作之能。 (都说是野生诗,不要期望有什么高素质。) 那位启发我的天赋更好一点: I have a rich inner life ......but it's mostly intestinal ! poetry is the diarrhea of the tortured mind (内涵甚丰,而多为肠脏,诗词皆为思维拉稀。)
有人用掌上书宛吗?好像著名三国文也不少。 上次下载《晚明》(毕竟是穿越类最高分的。) 今次下了一部叫《三国诀:垓下悲歌》的东西,有人听过没有?(还好,不算长,比较简洁。) 因为之前也看过不少书,就写写评论,也累积了一点分数。
加纳还是尼日利亚更有前途? 相比起来,加纳相对稳定(认识一位从比利时移民加纳的网友),基本上没有饥饿问题,儿童发育情况在非洲是相对比较好的。历史上有过Ashanti Empire,基本上就是加纳的版图。 讽刺地:都是“加国”,加拿大的疫情比加纳严重得多。 尼日利亚,人口多,面积相对比较大,国内发展程度极度不平均,而且内部矛盾严重。 大家认为,那个更有前途一些?
考虑一下:长平之战的大军,有无可能包括民夫和支护人员? 战兵恐怕只有五分一,也是很大的数字了。 古代运输很不发达,路上除了人力,只有畜力。 觉得,10万战兵,要多少后援支持?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