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小水瓶😜
sweet198787
我就是我,一个不清楚自己是自己的我……
关注数: 63
粉丝数: 99
发帖数: 3,298
关注贴吧数: 23
皮肤等级:99升100的提升~ 如之前吧友说的一样,每到整十级的时候,数值提升很多,看上去应该是加倍了。
发现下一个传说本是:军长! 猜测通关后能加速度和攻击属性,再配合一波觉醒…希望军长焕发第二春…
皮肤等级从88升89开始,每级加的数值都比较多~ 之前注意到到88升89有一次高峰, 现在发现后面的每级也很可观~
K…BC码,这应该是张继科系列最后一个码了吧? 实体店今天到货,第一时间通知我到了一批张继科系列给我留着先挑,于是我连夜跑去买,码号K…BC,仔细想了想,3月份的新批次这会不会是张继科系列的最后一一个码了? (价格:我这边是实体店没涨多少,只要1100) ………………………………… 然后有个发现:Viscaria,K…BB码的普遍都很轻,86g左右的居多;但是K…BC码的VIS,普遍都很重,目前看到的所有板带膜都是90多g,于是挑了一把声音特别喜欢的…… …………………………………
“外置小蓝人”挺适合业余球友的! 前言和吐槽: 之前outerforce系列刚发售的时候,在几家实体店逛了一圈后,放弃了买alc和zlc的念头,只入了一把外置caf回去玩。玩了两周发现这个caf只能搭配蝴蝶D/T、白金DNA、罗泽娜、cmd才能好打,其它套胶不仅乏力而且只吞不吐很难受。 …………………………… 正文: 后来,还是在颜值的驱动下,又入手了outerforce的alc和zlc,这周把alc拆封试打了两次,用的蓝省和咒语m,发现是一块眼前一亮的底板。 为啥说眼前一亮,是由于这块底板非常适合业余球友去使用,而且搭配狂飚蓝海绵还挺好用的。首先,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想要涨分最重要的其实先保证上台率,当上台率提升了,失误少了,结果更容易有突破。然后,相对于vis,这块底板在保留了外置芳碳特性的同时,吃球和持球能力提升了,弧线高了点也短了些,速度慢一些,这样使得更易控且降低了失误率,同时发力门槛也降低了,但退台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其次,相较于传统小蓝人,虽然是一样的通透,正反手都很好打,但速度还是快一些。除此之外,最明显的还是传统小蓝人属于你的能力决定它的能力,而外置小蓝人属于的上限比传统低,比如退台和大力量下会感觉明显不如传统的有劲。 …………………………… 但还是那句话:绝大部分业余球友,其实你是没有那种能力靠着单板质量一板一板杀死比赛的(虽然很多业余爱好者会自认为自己单板质量高、持续发力能力强…其实远没达到那水平),所以稳中求进才是更好的选择。 ……………………………
outerforce发售第一天,实体店看了半天只买了caf~ 每家店到的货都特别少,到不同的实体店看了半天,发现以下特点: 1.三个型号底板的结构: 面材:阿尤斯 纤维:caf / alc / zlc 力材:阿尤斯 大芯:桐木 厚度分别是caf6.3mm、alc6.2mm、zlc5.9mm 2.码号大部分是K…AL(2024年12月生产),极少量K…BA(2025年01月生产) 3.仅从看过的这几家实体店首批货来看,这个系列的底板都比较轻,平均重量(FL柄)如下: caf:带膜87.5g左右(预估去膜86g左右) alc:带膜86g左右(预估去膜84.5g左右) zlc:带膜84.5g左右(预估去膜83g左右) 此外,有部分店有少量ST柄版本,重量更轻。 …………………………………… 于是,对于alc和zlc版本突然就失去了兴趣,我只拿了一把感兴趣的caf回去试试~ 但有一说一,三个新底板的颜值都很高。
蝴蝶Outerforce系列国内价格公布 价格来自特码苏中国的官网 Outerforce-caf:挂牌价 680,授权实体店7折价 476 Outerforce-alc:挂牌价 1020,授权实体店7折价 714 Outerforce-zlc:挂牌价 1480,授权实体店7折价 1036 ……………………………………………………………… 只看价格,我个人觉得挺香的 ………………………………………………………………
凑齐一套市场版张继科系列,只因为“那个男人” 今天礼拜六,大晴天,休息,立即前往实体店凑齐了一套市场版国行张继科系列。 也许明年蝴蝶还能生产再卖一年此系列底板,但这套全新国行我决定永不开封珍藏下去,只因为张继科是我最喜爱的运动员之一,是我心中乒乓球届的神! ……………………………………
近期入的几块底板,简单说说使用感受。 1.金标vis:WL码,纯属随眼缘入的,敲击回馈的声音很喜欢,正好面材也喜欢就入了,但是未拆封未使用所以不做评论。 2.赛博CL:主要是好奇CL的赛博版本会有哪些不同,试打后觉得令我眼前一亮,我个人觉得是要比传统CL好用;正手赤龙反手咒语m,延续了斯蒂卡传统酥脆的良好手感,同配置下个人感受比普通版的面软一些,但是却更出球了速度反而快一点,手感清晰一些,但貌似弧线比普通版低平一点,总之我觉得是对得起300多点的价格。 3.盖雷迪alc:实体店有P码全新,因为之前看有人在贴吧反复推荐,所以心痒痒就入了;先说说优点,好看,就是好看!其它的找不到了,这也是我比较后悔入的板子,两面白金DNA试打,个人真心觉得还不如去入一把便宜大概200米的蝴蝶十周年speed supreme,比它好用很多,而且特点更鲜明;总而言之,让我相信了停产那么久是有客观原因的。 …………………题外话……………… 最后想说一句:我真的好喜欢斯蒂卡红黑碳王的手感,好期待能出一把赛博·红黑碳王~
(水)突然发现:这次来自朝鲜的女单冠军,底板是市场版VIS~ 非签约选手,又是来自朝鲜,这市场版VIS无疑了~
(水)世纪特注:8-in-2 版本 D09c! 呕心沥血之作,纯手工打造,历经24道工序,特选材料,性能爆表! 大家请听我吹~不是~听我编~呸~听我介绍! ………………………………… 1.特选优质顶级材料:共8块D09c的切割后的胶皮(4黑4红,4合1,8合2),每片材料精选三边胶条按照1宽2窄的平整光滑选料工艺进行裁剪(带刻字国际编码那一边不符合要求连同中心材料一齐弃用),特选“胶条”力量与速度提升25% 2.修剪打磨处理:每片胶皮的特选三边约占总胶皮的10%,因此特别稀有,也是性能最稳定最爆表的部分。对裁剪下来的“胶条”进行再裁剪和打磨处理,使得“条与条之间”留下不规则的缝隙,提升吃球能力和更大的形变空间,分别提升15%和20% 3.专业特殊粘合工艺:将选好的胶条进行条与条之间的“半粘合”处理,再将成型的4合1套胶特殊工艺粘合至底板上,最后修边打磨处理。 ……………………………… 测试: 底板:梅兹纯木 正手:4-in-1 黑色 D09c 反手:4-in-1 红色 D09c 性能:速度提升25%,力量提升25%,旋转提升17.5%,支撑提升37.825% ! 综合点评(水之结论):能将“梅兹纯木”进化成“梅兹CNF” 的旷世神胶!! ………………放图……………… 图一:8-in-2 D09c 正手; 图二:8-in-2 D09c 反手; 图三:8块D09c胶皮边角料后的边角料~呸~我是说精选后的边角料! ……………………………………
本salc,国行开售首日购买分享图 一、重量:拿的这块带膜88.6g的,也是附近几家店最重的一块,预计去膜后87g(蝴蝶膜1.4g到1.7g); 二、厚度:测量带膜是6.0mm,预计去膜后是5.9mm; 三、整体品相和外观: 1.外观:我觉得很好看,乳白色配色觉得很时尚,到手的实货比网图感觉跟细腻跟好看; 2.做工:整体做工挺好,从手柄到拍肩再到板面和侧边感觉都挺不错,唯独感觉板面上印刷的油墨(淡蓝色)有些廉价感; 3.个人感受:桐木大芯对比了超级vis和樊salc,发现三者的大芯厚度貌似一样厚,张本salc只是面材和力材要厚一点;salc纤维,同样对比了这两款外置的纤维,从侧边看三者的密度、芳基和碳的比例应该都是一致的。 四、我的这把国行是YH码,应该是张本salc的第一批吧~网上有看到日版已经出YI码了~ 五、我还不想拆模试打,先看看广大吧友的试打感受我再决定拆不拆膜吧~ ………………下面是几张细节图………………
9月29日,谈谈今天已经全店到货的国行本salc 之前找过多家实体店打听过,9月29日本sa的货会到店(但10月1日才能开售),可以先预定。 ……………………………… 今天我给很多家实体店打了电话咨询,发现一个共同点:本salc第一批货的品控做的非常稳,全都是84g到88g之间,所以那些一心想要买重炮的要失望了~ ……………………………… 再谈谈板子本身, 第一:我就觉得很奇怪,作为新结构,salc的新结构,早在一个月前,很多人就发表言论说“一定要重的,轻的没劲”,也有人表态“肯定是力量感不足的板子”……这些人连摸都没摸过,为啥会发表这种言论? 其实我个人对salc还是很期待,特别是内置salc,因为外置salc感觉性能挺优异的,纤维的力量反馈很足。 第二:这块板子的定位是啥?是大开大合的欧洲风?还是暴力中近台快攻?或者说是远台对拉轰出天际?可能都不是的吧~看摩托的打球风格,不是摆速占多数吗?! 所以为啥会有不少人一定要求本sa甚至本a要重炮重量的?贴满胶皮重个十几g如何发挥板子的初衷,要力量感那么多板子也不轮不到本a和本sa啊~
玩了一年多了,终于把死神觉醒了! 太不容易了,紫尘攒的太不容易了,终于觉醒了! 随便请教一下大家,中间那个小宇宙,除了带灯笼花以外,能带其他的吗?比如返魂树、血精灵、茶蘼这些吗?主要是有一个双速的茶蘼不知道合不合适。
立贴发誓:从此退出器宗党,本salc后再也不买底板了! 起因:这段时间没经受住日版的诱惑,连续买了4块底板~因为实在太便宜了! 我以前基本上都是买国行(95%为国行),现在烧了这么多突然有种感悟,压根没必要收集这么多,因为打球也就打那固定的几块板,对于热爱或者兴趣爱好也是没有直接的关联。 所以,现在我发现器宗其实是一种贬义词,是形容像我这样不理性、较为盲目、控制力不够的人的行为体现。 下图的这4块刚入手的日版,决定将和新出的本sa一起成为自己最后的一批器材了! 立贴为证:以后没有特别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我就坚决不买!!! #器宗##盲目#
单纯的为了庆祝陈梦夺冠,又入了一只樊salc 相信我,虽然起因是这块的面材入了眼缘,但也是庆祝陈梦夺冠。
第一款内置salc!买买买! 去年细心的吧友们应该就看到了,Moto比赛用的底板纤维神似salc,果然,时隔一年,将在一个月以后发售! 很期待内置salc是什么感受,买买买!
纯粹为了纪念小胖大满贯~ 奥运前就和朋友说过,如果小胖大满贯了,我就去再买一把Y码樊a~ 正好今天逛实体店遇到一把合眼缘的
抽神黄金引发的大无语事件~ 一直抽神鱼,想着攒碎片能换成一个也可以…… 结果,攒到120个碎片的时候! 直接出了一个整卡…… 这是在玩我的吗?! …………………………………………
求助:技能书先给死神还是军长艾尔熙德? 40本技能书, 现在是先1155死神? 还是先5555军长艾尔熙德?
看图,猜胶水… 如图,大家认为是啥胶水?😃 ……………………………………
思考了两周,决定给Hadraw5贴上胶皮试一试! 手上的两个胶皮突然不知道选哪个了, 一个是全新灌了2遍海油的k2, 一个是二手灌了2遍雷电的赤龙。 老规矩,点兵点将…ok,赤龙! 反手,蓝月亮吧,百搭性价比神胶! ………………………………………… 贴完,还没时间打,等打过后就在此楼更新体验吧… …………………………………………
入手新掌纹,我觉得挺好看,很耐看。 实体店今天到的货,过去拿了一把,90.8g; 而且到的几把重量都很接近,都是90g附近。 结构5层纯木:寇头面材+云杉力材+阿尤斯大芯; 哪位大佬试打过?说说体验吧,我现在还不想打…… ………………………………………………
实体店“随眼缘”一把Y码VIS 没错,又是纯看缘分,觉得有眼缘,敲击声告诉我这块比较硬挺,称个重量91.6g,挺好,买了…… …………………………………… 离开店以后,我对比了手上X码、V码的VIS(没对比其它码,因为现在车上只有这两只),发现要厚一点,不知道这是不是个例(因为在实体店没注意其它Y码的厚度)?! ………………放图……………… 图一是此板; 图二是Y码(右边)和X、V码厚度对比;
年后第一次“随眼缘”,实体店拿了三块板。 年后逛实体店,“一见钟情”了三块底板,是初恋的味道,不能放手,拿下。 1. “大”黄人一把(说她大是因为重,W码); 2. U码超级林(很少见了,店家把存活放了出来?); 3. 70周年“努力”(尾部金标,收藏吧) 可能这三把不开封了,收藏着玩吧。 ………………………………………………
大家谈谈觉得设计的最好的角色,再说说非常期待的角色 我先来: 个人认为设计最好的角色:小马哥! 理由: 一、造型还原度很高 无论是模型,还是战斗场景中的姿态和动作,都能凸显原作中马尼戈特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例如伸出一个指头的积尸气冥界波,捶地的魂葬破,都能让人联想到动漫中和死神的经典之战; 二、技能设定非常有特色 1.普攻击技能是腰斩天究星所用的巨蟹钳杀; 2.积尸气冥界波虽然不像动漫那样能直接分离灵魂和肉体,但有着削弱治疗的作用,并且每个回合结束后能触发动漫中人气很高的的技能积尸气鬼苍焰; 3.积尸气魂葬破,靠着被动技能制约的群体强攻,不仅有着一招翻盘的机会,还能给队友们治疗; 4.被动技能,磷气珠,地方掉血越多小马哥就越强! 三、战斗机制 依靠生命上限的高低来打出伤害,虽然输出的上限也受念力值制约,但这样的机制就非常好,可以走出不一样的道路,不过战斗中还是需要靠队友的帮助才能发挥出极致威力。 ……………………………………… 个人最期待的角色: 1.克雷斯托(封神级老水瓶,独孤求败的存在) 2.伊提亚(最强天秤,绝招失传) 3.白礼&赛奇(两届圣战与双子神的宿命,这个时代的三巨蟹太强大,最终封印双子神) 4.雷古鲁斯(最具天赋,单人AE,单人黄道十二宫之绝啸,灵魂形态击穿神血拉达,可惜英年早逝天妒英才) 5.伊利亚斯(剧本杀的代表,与大地融为一体,如果不是肺癌归西,可能后面就没有LC啥事了) 6.希绪弗斯(两代的射手座一直是精神支柱,从冥王的针对困于梦境,再到雅典娜去梦境救出希绪弗斯,最后自毁双目战趴艾亚哥斯,喀戎风暴、喀戎之光耀脉冲、光之脉动、黄金之风,太对的技能已失传) 7.冥-阿斯普洛斯(历届双子座都是顶级战力,阿斯最终为了自己而战斗,利用自己已死之人的身份克制了天魁星杳马的神级技能,最终将其打败) 8.天魁星杳马(超越三巨头,108魔星最顶级的实力,曾经贵为神灵,后被其哥哥…但技能简直是BUG级的存在) 9.地魁星阿吒婆拘(实力与天魁星并驾齐驱,以自力克服冥界法则枷锁,被允许可以营造自己的势力,被认为是冥界最接近神的男人,大招魔天舞宝轮差点带走阿释密达,但最终还是被处女座直接送入轮回无法复活,在这里吐槽一下游戏中的阿释密达被设计成什么了?!) ……………………………………… 小马哥踩踏双子神棋盘镇楼!
误区:把“面相”作为挑底板的绝对条件… 首先申明一点:我也喜欢看面相,比如koto面材我个人喜欢竖直面纹,密而深的那种; 但是,面相只能单纯作为喜好,不能作为挑底板的直接决定点;挑底板最重要的是挑大芯,比如听敲击声选择自己想要的底板,其次是挑自己适合的重量,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 面材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比如顺直纹可能吃球强那么一点,鱼鳞硬那么一点(但确实鱼鳞容易拉丝,试过很久得出的结论),但这些都没有大芯带来的影响大。 按照百分比来不恰当的说:同一款底板,面材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不超过10%,纤维和大芯超过了90%。 …………………………………………………… 所以总看到吧里球友发帖求挑板,把选面相作为绝对条件,这个是错误的路线;重要的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大芯(如何挑?方法很多,例如听敲击声、测量厚度、观察品相等等)和适合自己的重量! 比如大家多了解下低端底板就能发现:几十元的入门底板鱼鳞纹一群一群的;又黄又密的顺直木纹100多元的大有所在。 另外再说句题外话,现在很多商贩都误导了球友,带偏了节奏,到处间接宣传“所谓好面相就是高价值”的理论…… 因此,建议大家挑板挑适合自己的才是真! ………………………………………………… 100多元的入门纤维板黄顺直面纹、30多元的鱼鳞面纹板,一同镇楼…
请称呼它为:反胶之王!(滑稽脸) 革命性突破的几项跨时代创新技术: 1.裂缝形变技术:横向提供不规则的多层套胶裂缝,使得胶皮和海绵能有更多的空间进行侧向形变,给吃球能力提供更多的空间; 2.极限内能技术:套胶粘板前使用多种膨胀增能剂混合灌饱,极致增强了内能,提供了更强的力量感、韧性和持球能力; 3.套胶N+1混搭技术:使用多种套胶90°有序排列,使得击球变化莫测,另对手猝不及防; 4.渐变横纹实战技术:在实战中,蓝黑相间的横向细条纹能在挥动时影响对手的视觉能力,眼花缭乱之下降低对手的判断能力和反应速度; 5.幻彩海绵技术:多种颜色的海绵进行艺术搭配,可让使用者美好心情值加倍(如果是女孩子使用,激发隐藏少女心功能,心情值增加3倍)。 …………………实物图…………………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今年就屯这么多了 经济不景气,DT就不买了; 还有一张赤龙和一张咒语m在路上, 勒紧裤腰带,今年决定不超过200价位了,就打这些吧……
感觉现在自己买拍子完全随眼缘了…… 今天放假第一天,没啥事我就跑去逛了一遍实体店,除了入手一把W码张a以外,还有一块让我很心动的国内特码苏十周年。 心动点在于啥?就是突然对这块板子的的面材和重量特别有好感,完全靠眼缘(那把张a也是如此),可能买了也不会拆封就存放着了。 其实对supreme speed有点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板子普遍非常轻,最常见的是带膜78g~84g(FL),但这块居然有91,而且面材的桧木木纹很入我法眼,于是拿了… …………………………………………
所以说:只要是鱼鳞,早晚都会拉丝/拉片的…… 哪怕是做工好不错的银河,面材再光滑也怕鱼鳞……
发现新批次的“月球12”里面的小升级! 跟套胶无关,没错,就是那张很好看的膜, 以前是1层没啥用的,现在终于改成了撕开后带粘性的膜了! 大家可以看到,从外表的颜色和提示语都有区别。 以前的(左边)颜色浅一点,一层光滑涩性; 现在的(右边)颜色整体深一点,有2层,撕开后是粘性的,左下角有文字提示。
雷鸣zgx初打感受 昨天发了雷鸣zgx的开封贴,今天刚刚出门小打一下有了初步的感受。 简单点说下总结:这个价位下(PDD原价155,领劵136购入)的产品很值! 1.先说下特点,在这个档次的胶皮中,属于弧线长、摩擦好,吃球持球还不错,小力量稳大力量有支撑,退台不虚的一款胶皮;重量重,未裁剪81g,vis板面加2层速珂2号胶水重57g,寿命未知,但容易碎边。 2.对比一些价位价位区间不是特别大的外套胶皮: ①k2,这个必须灌油才能用,虽然也很硬,但是我个人用了后感觉,这块145价位的胶皮,还不如去买个100价位的neo普狂;相比之下,雷鸣zgx有k2类似的支撑强度,摩擦和旋转都不错,但是不像k2那么死板,好打太多了; ②k1plus,150价位,我觉得这款太软了,没啥支撑;zgx相比之下力量感强太多,虽然k1plus不吃发力,摩擦也不错,但是zgx发力后质量明显高很多,能顶得住来势汹汹的球。 ③雷鸣zgr,价位180,我觉得这两款非常的相似,要细比的话,zgr速度快点,力量更大一点,但是zgx旋转好一点,吃球好一点。 ④赤龙,价位190,我觉得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弧线长、旋转不错;但赤龙,我用起来真觉得小力量下好难受,退台发虚,这可能是我的能力不足;不过zgx相对而言均衡一些。 ⑤g09c,刮码210价位,g09c属于特别特别均衡的类型;感觉旋转要好于zgx,特别是造上旋能力比较突出,zgx也属于均衡型的,但相比g09c速度要快一些,弹一些。 ⑥mxp/mxs,200价位,我觉得挺拔变革系列在这个价位很有代表性,属于外套的标杆,不过海绵内能持续时间短;手感方面与zgx、zgr相比差别很大,旋转、弧线、力量、速度等等各不相同,但都很好用。 3.最后再谈下不同价位,我个人喜欢用的正手: 50以内:Loki锐龙5; 100以内:普狂、neo普狂、奔腾2省队器材; 150左右:雷鸣zgx; 200左右:neo蓝省、雷鸣zgr、g09c、mxs; 300左右:neo蓝国、皇朝zgr、皇朝agr; 400以上:T&D。
新到手一块胶皮:雷鸣zgx开箱… 整个包装拿到手上还是尤拉那股味,有点厚实… 先给大家放个外包装照片,后面我将跟帖拆包装和贴胶皮…
看看大家的意见,“赌系列常规版”需不需要凑齐一套? 据说明年就停产了,这样“赌系列”就可能在明年会画上句号。 所以,我到底要不要把这个凑齐一副“同花顺”? 1.没用过张t5000,只听说是钢板不好打,所以买来肯定也只是封存起来,买了感觉浪费… 2.不入一把,没凑齐总感觉缺点啥… 看看大家的建议,求理性讨论。 …………………………………………
我发现一个问题:反手用蝴蝶的胶皮,正手会更好打一些! 内置和外置底板反手,我都反复撕了粘、粘了撕试过, 例如:斯蒂卡的咒语、DNA;挺拔的k1plus、k3、mxp、elp;尤拉的cmd、agr;大妈的狂37柔;等等等等。 发现,反手贴蛾子的胶皮,就算价格低的罗泽娜,正手胶皮受到的性能提升影响都要比其它厂家的更强一点,贴上TD后感觉正手加成是巅峰。 个人感觉:主要表现为力量感更强、击打手感更厚实。 不知道有没有球友有和我相同的感受? ………………………………………… “三手”战后疤痕版罗泽娜镇楼
真正的拉片…:) 亲身经历到了真正的拉片……
又入一把小重炮,再谈谈vis重量和码号… 本来前不久入了一块96g(带膜)小重炮,虽然入了但是不打算拆膜,计划吃灰算了,因为对大鱼鳞真的无感… 现在发现一把95g(带膜,精确重量95.3g)小重炮,同样也是逛实体店发现新到的货,看到面材不是大鱼鳞,声音也好听,按照膜大概1.7g来算,裸板差不多应该93.6g的样子,于是我一心动就买了… 现在,裸板重量下,整克数位82g到94g的vis应该都集齐了,除了整数位裸板93g和94g的没有拆封打过以外,其它都打过。 下面我简单说下,从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水平不高)的角度下对于vis重量和码数的体验和感想: 1. 关于重量。 以前我一直听一些人说黄金重量是裸板88g到90g,所以中间有两年我都是挑着这个重量区间买板子;但后来发现,所谓他们说的黄金重量也许只是权衡重量对于手感的影响,而并非板子实际体验到底好不好、是不是最适不适合;因为就按照我自己的这十几把vis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打的是我手中的一把91g的,然后排在第二位的居然是一把82g的,这两把比其它的都好打。 2. 关于码号(老码还是新码?)。 真的不要迷信老码,老码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而言,并非合适也并非好打;我个人觉得从S码(S之前的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硬)以后,相对而言是比较适合业余的,然后U和V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小变化,但是V之后的更通透更清晰了,也更好打了,但是vis的特性和底劲还在,现在的W和X我觉得也挺不错。可能每年有点点微调,但我个人认为,买新出的就可以了,至于老码?我们业余不需要,不必不花那冤枉钱去追求“被小商贩炒出来的”物品(职业选手另当别论)。 3. 挑板。 关于板子如何挑,大家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和见解,我想应该各有各的道理。 首先,面材品相,有的人喜欢大小鱼鳞,有的人只喜欢竖直木纹,有的人说面材越黄越好,有的人说木纹一定要顺直均匀,等等等等,其实我觉得面材是有影响,不过并非那么大,但是呢大鱼鳞给我的感觉确实硬挺一点,但是也确实容易拉丝拉片一些;对于面材越黄越好这个说法我不认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底板买了后放了两年都会黄很多,但是性能没变化。 其次,重量这个因素,我前面有提到过,不要迷性所谓的黄金重量,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我个人认为应该点确定正反手的套胶后,再确定用什么底板,应该是这个顺序才对;确定好套胶后,再看看什么重量自己打起来最顺手。 最后,我觉得敲击板子感受板子纤维和大芯的反馈和声音要比面材和重量要重要的多,同一个码之下不同的板子是有差异性的,最能反应差异性的我觉得就是感受敲击带来的感受,但这也是根据不同人喜欢不同的底板偏向性而各有所好,比如有的人就喜欢更吃球持球的,有的人喜欢硬弹的,有的人喜欢底劲澎湃的等等,所有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自己合适且喜欢的。
樊zlc体验后续… 昨天的帖子,我对比了三个底板(vis、樊sa、樊z)的个人体验感受,具体内容请看上一个帖子。 …………………………… 今天我把昨天樊z正手的neo蓝省撕掉了,因为个人体验外置zlc搭配蓝省真的很难受,想到了自己还有一把贴过一张新D05的波a,波a是后来贴了D05只打了几次就放着吃了很久的灰,胶皮很新,撕下来后发现内能依旧饱满,于是就把这块D05贴到了樊z正手。 …………………………… 简单总结下换了D05后的体验吧: 1.正手D05对于樊z的适配性确实比蓝省好一些,主要表现在出球快一些、小力量击球体验好一些,摆短轻松一些、整体省力一些打的没有蓝省那么累;但是摩擦、弧线和控制不如蓝省; 2.换了胶皮后,樊zlc给我自己的体验还是没有啥大变化,依旧感觉板子比较软,发力的变化是有一个突兀点,也是一样有一种发力程度正好到了就有一个突然介入的反馈感; 3.依旧是属于软弹型,这里的弹是属于那种韧劲的弹也就是发力到达这个程度后才会出来,小力量下依旧不弹; 4.我个人体验的速度比不上alc,更比不上salc和szlc,与超张szlc对比虽然理论上只是密度的不同,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手感和性能,就算发全力情况下速度都比不上其它三种外置纤维,也没有这三种纤维的干脆感,底劲和alc持平不如salc和szlc,控制方面可能由于我打不习惯所以还是觉得不如alc和salc。 5.虽然换了D05做正手,但旋转、吃球、吞吐能力和发大力后的喷弹感受还是它最大的优势,相比外置alc、salc和szlc而言。 ……………………………… 总之一句话,我个人对于樊z的使用感受完全不像有些网友描述的那样,之所以入这个板子也是因为听到那些网友所说的特性让我心动了,但真实情况却截然不同,没有符合我对这板子的预期,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不能适应而已。 ……………………………… 题外话,我最近发现,无论是vis、张a、波a、林a等等,V码的都会比X码的面材黄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板子生产后过了两年的时间导致的? (如下图对比,V码波a 比 X码樊z 明显面材黄一些) ………………………………
对比了一下,樊zlc我用不习惯… 首先介绍一下: 1.对比三个底板,分别是vis、樊sa、樊z; 2.为了对比三个底板,我把套胶全换成一样的,正手全是灌了2次油的neo蓝省,反手都是咒语M。 3.底板重量VIS(W码)91g,樊sa(W码)90g,樊z(X码)92g。 然后,总结一下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的感受: 初上手:原本听说外置zlc又硬又弹、速度快,打了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可能是自己平常用alc习惯了,樊z真的无法适应,小力量下好闷呀,一定要比alc外置多发一分力才行; 发力后确实能感觉纤维的特点,有股韧劲,有喷弹感,但是介入的有些突兀,就是突然用到那分力的时候板子的反馈突然爆发了这种感觉。 我个人居然感觉樊z这板子是比较软的类型,发力后属于软弹、软韧型,有种能吃进球再吐出来的感觉,相反vis就显得非常干净利落,樊sa在干净利落的同时吃球感比vis好一些属于外软内硬的风格的风格,所以有的人说樊z硬我是并不认同的,再就是我觉得樊z的旋转要比vis好,底劲两者我感觉差不多,但是速度并不快,最大的问题就是樊zlc用起来太累了,发力要求比樊sa和vis都要高。 再对比下和“超级张szlc”的感受,因为胶皮不一样,超张正手D09c,反手T05,所以不好完全对比,但我认为超张除了旋转和控制以外,其它都比樊z强一些,特别是底劲和速度大很多。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吧(仅代表我个人使用感受):樊sa的上手感受是我最喜爱,性能和特点也是我觉得最惊艳的,但自己平时很少用;vis是我用起来最习惯最顺手,打起来最稳定的,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用vis和张a;樊z,我第一次打,打起来太累了,而且控制令我好苦恼,大概是自己暂时无法适应的原因。 速度:樊sa>vis>樊z 旋转:樊z>樊sa>vis 控制:vis>樊sa>樊z 底劲:樊sa>vis=樊z
樊振东zlc,大家是如何配胶的? 今天路过实体店,对这块板子突然有了“眼缘”,于是决定入了这块国行。 樊z我没打过,除了蝴蝶TD套以外,大家是如何配胶的呢?
实体店拿到一只国行重炮VIS… 最近反复在逛实体店,守着这群店,每到一批就过去看一遍,看了两个月了,今天在一家经销商的实体店里入手一把重炮vis,96g,其实不喜欢这个面材,因为不喜欢鱼鳞(个人喜欢纯顺直木纹的),但是这个重量很少见,近两个月的vis国行上91g的都较少,而且这块的敲打声很悦耳,高亢、清脆、有余音。 于是,入了……
今天的一发入魂… 做任务把星石刚好凑到10个,想着赶紧用掉碰碰运气,结果一次抽卡出来两个……
个人心中的“自动挡之最”底板 外置:林a 内置:H2 …………………………………… 那么,大家心中的“之最”有哪些呢?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一小波优惠…… 一张满99减30的优惠券;另一张8折减15的… 实际买下来一个77折、一个82折。 虽然都是小面额的优惠,但对于目前PDD平台而言已经优惠很大了。 …………………………………………… 现在祈祷:618前后,能放一波500-100的或者其它大面额的优惠,这样就能买200、300、400价位的套胶了…… ……………………………………………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只能塞衣柜了…… 盒子不舍的丢… 书架已经满了,剩下的这些空盒子… 只能塞衣柜了……
个人认为这是“小黄人”非常好用的一套平民配置 与“小黄人”非常搭的一套平民配置: 正手:尤拉雷鸣zgr(价格200,领劵170到180) 反手:尤拉雷鸣cmd(价格130,领劵110到120) 解决了大部分内置底板的断档感,正手有支撑有旋转,反手有借力有速度。 ………………………………………………
没忍住,入手“新尾标”碳素45一块… 特地选的去膜94g的重板体验下感觉… 然后正手胶皮是“四手货”蓝省,惊奇的发现第四次刷油(之前都是每次刷三遍,两遍海上明月,一遍速珂银标)居然还能超级鱿鱼卷,并且海绵还挺结实! ……………………放图……………………
GLAYZER 09C,G09c的体验:挺适合业余球友! 看了一些自媒体/网上球友的评测,对此套胶的正手体验褒贬不一,于是想买一块试试反手感受如何。 先表达一下观点:很多东西要自己试过后才知道实际感受,试过后才知道自媒体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利益乱带节奏。 1. 底板VIS,正手40度2.1蓝省,反手G09c 2.1; 2. 底板超张,D09c+T05; ………………………………………… 先开始是抱着试试反手感受去的,结果发现感受挺不错的,此套胶胶面和D09c很相似,不粘的粘性套胶,但是使用起来确实是粘性的使用特性,并且两者就胶面而言触球感受很像。 不同的性能来源于海绵的差异,我个人觉得海绵带来的差异感受非常大,G09c并不是说什么D09c的简配或者性能低性能版,两者有明显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虽然官方硬度数值都标的比较高,但都属于比较好透的那种,而且G09c的实际使用感受是要比标识的硬度软,手感相对比较柔和一些,反馈很快,在反手中近台拉球表现都还不错,弧线够长。在搓球和控制方面都还不错,打的心里有数。 不同之处,发大力或者反手中远台体验后,会感觉到上限明显低于D09c;G09c并不怎么吃发力,这点比D09c对于发力门槛低不少,特别是中小力量下的体验很舒服,但在大力量下,支撑力感受不够,不过这点其实在D09c上也有类似情况,对比狂飙蓝海绵,支撑力肯定存在差异,这应该也是蛋糕海绵的特性。但是这款套胶作为反手使用真的对业余球友而言非常友好,有的球友肯定会拿其与相同价位的德套做比较,可以这么说,G09c的特性德系不一定有,比如击球较为通透的手感和恰到好处的传递、没有虚弹等等。 …………………………………… 体验过反手后,发现与与一些自媒体传递的信息及观点不一致,于是我就决定再试试正手体验。 首先,再次强调一下,这和D系列套胶是不一样的风格,不能看做弱化版,但D系列的性能确实是全面高于G系列,不过G的发力门槛低不少,对业余更友好两种套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试下正手手感,对比的是另一面的蓝省40度和超张上的D09c,其实区别很大。蓝省就不用说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但是中小力量下G09要比蓝省体验好,不吃发力,回馈清晰,透版更容易,但发大力后明显缺少蓝省的力量感和支撑力,弧线和摩擦比如狂飚,但是速度快一些。正手和D09的对比感受与反手的差不多,性能和上限弱一些,但没有那么吃发力,持球感强一点。 …………………………………… 再次回到开头的观点,真的是需要自己亲自试了才知道套胶的性能和适用性。 一、有些自媒体的评测起点就不是业余球友的角度,把T/D系列当做及格线明显就不对,业余爱好者哪有那么多能轻松驾驭D套的; 二、有个别商家/自媒体的测评出和目的需要好好考量下,为了带自己主营的货目的不要太明显。 总结,这里我就发现了: 对于业余球友而言,这款G09c其实是可以作为万金油套胶,正反手都能用,而且都好用。(水平高发力好的球友当然可以首选D系列)
又没忍住,小小的烧了一把。 再次买了一把“泥瓦木”和一把“inn alc”。 因为以前买的这两把都是常规重量:旧泥瓦83g、V码小蓝人87g,现在突发奇想,挑最重的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重量如下: 新泥瓦木:90.2g; X码小蓝人:96g(虽然是日版,但习惯性遮码)。 ………………下面放图………………
跌跌撞撞又决定打回ViS… 还是忘不了之前打VIS畅快淋漓的感觉… 新买了一把,选了一个带膜93g的,自己目前喜欢这个重量的,太重累。 …………………………………………………………
打来打去,又回到了红黑碳王。 以前有过一块红黑,但后来拉丝严重手柄也摔了,后来一直在换底板玩,纯木→外置→内置→外置→纯木→内置→纯木→内置→外置→内置→外置→内置→外置→………… 现在心中念头一闪,又回到了红黑碳王,现在再打真的感觉好舒服,怀念过去那种比较纯粹的硬挺、暴力、清晰的手感。 特别说一句:狂8的37柔很舒服
早田希娜H2,真好看,做工真好! 尼塔库-早田希娜-H2 国内销售渠道是红大妈,但制造商不是,小日本制造。
纯属收藏-斯蒂卡兔年纪念板 原型是碳素190,买来不使用,纯收藏,因为自己属兔。
发现让新狂飚慢慢变粘的方法 就是不要用任何清洗剂,不贴膜! 打球的时候不断地哈气,用手掌擦胶面,这样多打些天,慢慢就会越来越粘了。
斯蒂卡新版本尾标改变 图1:新版本尾标 图2:赛博尾标 (转自小红书的优个运动) …………………………………………
当我撕了“红六星”的胶皮后… 撕胶皮+打磨,花了近一个小时…… 正手贴上16.5的银河水星2(劵后实付款11.5); 反手贴上了21的Loki锐龙1(劵后实付款16)… 初略计算了一下,比“原装红六星”好打4.785倍!
小小推荐一下:灌油的Loki锐龙3彩色版本做反手 Loki锐龙3彩色版是纯白高密海绵,特点是海绵硬但比较好透。 本来之前不管油当正手还不错,但是反手吃发力感受一般; 这次拿出一个新的先灌了两遍海上明月(此套胶的海绵非常吃油,忘记拍照,一遍海油就很卷,两遍直接鱿鱼卷U型),反手搭配博芳碳X这样比较软的板子特别好打; 有兴趣可以去试一下。 ………………分界线………………
这下芭比Q了…… 灌了3遍…… 还能正常贴吗?
发现729无机浇水的一大功能:解决灌油狂飚的翘边问题! 以前没用过729的无机胶水,之前凑单的时候入手了一小瓶,桃紫色瓶子40mL那种个位数价格小包装的。 今天拿来试了下小效果,将全新灌好油的“超级鱿鱼卷狂飚”直接粘贴(之前没想到这胶水能粘的这么紧所以就没给“鱿鱼卷”拍照,图中仅展示裁剪完的废料弯曲程度)。 729无机胶水给人的第一印象感觉是很好刷胶,和速柯的刷胶感受非常像;其次就是灌油的狂飚不会翘边了! (以前用过很多品牌的浇水,15号、琉蓝、银河、速柯等等等等,除了尼塔库粘的很紧以外其它用过的全都翘边了) ………………分界线……………… 图1:“超级鱿鱼卷”被裁剪完后的废料(先后灌了两遍海油+两遍速柯银标,共4层) 图2:贴完后的正面图片(反面蓝月亮的高硬度版本就不展示了) 图3:横截面展示,平滑无翘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