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少了一个 人又少了一个
关注数: 3 粉丝数: 6 发帖数: 567 关注贴吧数: 2
星盒教你选好眠的床 床具选择小叮咛!   目前医学上关于床具选择的研究不是很多,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人在睡眠中其实会不自觉翻身,翻身具有两大优点:避免表浅的神经和血管受压迫,及因身体不动使椎间软骨无法有效的排出废物及吸收养分,进而影响脊椎的新陈代谢,所以要知道床具是否适合,其软硬度、大小都要注意:1.床铺软硬度:床铺太硬,容易压迫到表皮的神经或血管,醒来时感觉手麻、脚麻,如果又因喝酒而熟睡,压迫会持续存在,可能会使末稍神经受损。反之床铺太软,易导致臀部、肩胛骨往下沉,使得脊椎过度后仰,这都不利于健康。   2.床铺大小:如果卧室空间足够的话,不妨挑宽一点的床,这样睡觉时才有翻身的空间。   3.枕头高度:枕头的高度跟睡眠姿势有很大的关系,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可让脊椎保持在比较好的姿势。如果枕头高度刚刚好,人躺平于床上时,从侧面来看,肩膀和头部的中心略成同一水平,而颈椎则处于正常前突的状态。   有鉴于此,针对市售寝具种类,提供比较明确的建议:   床具种类   硬板床+床垫   水床   气垫床   其它床垫   选购参考   一般来说,5~10公分的床垫最合适,民众可再依自己的体型胖瘦选择厚度。若只硬板而不加床垫则太硬。   有助于分散全身的重量,不过有些人刚开始睡会因太软而不适应,而且价格偏高。   气垫床不软,多用在保护病人和植物人、中风者的皮肤,不建议一般人常态使用,否则会妨碍脊椎保健。   市面上有许多标榜适合人体工学的床垫,看起来不错,只是通常价格较高。
星盒入住第一个体验家庭咯!速来围观! 2015年1月23日,是个特别的日子 —— 星盒第一次以环境管家的角色成为用户的家庭成员。 我们非常重视这纪念性的时刻,从研发到运营星盒团队一共派出6名成员,协助完成“入住”工作。 刚进门,就看到一整排除甲醛“士兵”,想必这家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蛮高的。首个星盒体验家庭的主人是崔先生,他热情的招待我们参观了他的新家,装修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这里便是星盒即将落脚之处啦!工程师进行安装工作的同时,星盒联合创始人&首席体验官杨芳女士便开始和崔先生聊起星盒。交谈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崔先生是一个极客老爸,热爱智能设备。 当聊到星盒1.0的功能和未来迭代的时候,崔先生开启了智能爱好者模式, 表达了对星盒的肯定和希望,并提出了很多迭代建议。 我们的女工程师徐艳丽更在这次交流中获得了颇多灵感。说起徐艳丽,不得不提“最美女工程师”,她专业细心地完成了星盒最后的安装工作。当当当当~大功告成!徐美女工程师为崔先生介绍星盒的操作,并现场反复体验了星盒的功能。调到星盒APP下载界面时,崔先生立刻拿起手机扫码下载, 极客要了解一个新设备都这么迫不及待吧!兔爷在想,有没有希望拿到这个星盒APP下载二维码的呐?;P接下来崔先生和我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 从工业设计、硬件配置到星盒迭代功能、周边产品的接入…… 每个点我们都认真记录着。杨芳说:“我们可以把星盒接口开放给您, 您可以琢磨着将自己喜欢的家居设备接入星盒,创造属于你家的智能家居。 今后也可以参加我们举办的黑客马拉松, 是专门针对有DIY智能家居的星盒用户的比赛。” 星盒的首次入住,我们收获颇丰,回到办公室天已经黑下来, 团队立马召开了讨论会,针对此次的用户交流进行分析并改进迭代计划。夜已深,我们带着希冀和一些还不成熟的想法各自回家, 和过去一样,我们都没有停止过将不成熟的思路不断酝酿, 直到成为梦想的一部分。
接地气的智能家居才是好选择 乔布斯曾经在2007年发布iPhone时的介绍,他用嘲弄的口吻,说之前厂商推出的这些手机,他们称之为“Smart Phone”,但是这些手机一点都不Smart,甚至是十分难用。乔布斯之所以底气十足,是因为在iPhone之前,所谓的智能手机,其实都是在炫技——我有大屏幕,我有全键盘,我能发邮件,我能看网页……把掌握的技术堆在一起,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智能。 手机开关灯也算是智能家居? 目前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像极了2007年之前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没有逃脱“炫技”的魔咒——我能手机遥控关灯,我能不在家就打开空调,我能远程开关电饭锅……这简直就是早期智能手机的翻版,这些玩意儿看起来很炫,有时候或许真能派点用场,但远算不上易用,也一点都不智能。iPhone、iPad给一个大妈或者一个小孩就能玩,这些智能家居就算是极客买回家,也得捣鼓半天。 总的来看,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的配件或者是系统,还充满着极客的思维,这些系统的人机界面能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带来便利。同时,智能家居会涉及到很多白电和黑电,割裂式的孤岛“智能家居”,并不能有效协调家电的运作,还是显得很初级。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智能家居创业者,在清华大学内颇具极客气息的办公室内,他对我说:“想让家电和智能系统无缝对接太难了,整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只能逐家去沟通,但是大部分时候,智能系统只能通过红外发射器和家电单向沟通。”互联网创业者在智能家居上的思维很明显,智能手机就是中心,各种功能时刻散发着“炫技”的味道,而且难以有效整合家居的家电生态。 智能家居应是完整生态并让人忽视它的存在 在我看来,智能家居以什么为中心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整套系统能够有效互联,真正自动化地去管理家居的各种设备。在人机界面上不但能照顾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也能照顾到老人和儿童。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在近日选择和苹果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合作的海尔展示了一种新的思路——智能家居不应局限在提供多样化、更便利的操作手段,更应该让智能设备真正“智能”起来,让人在更少操控的情况下,自动感知、思考,为家居提供更智能的调节。 海尔由此思路开发的产品叫星盒,它和其它智能家居产品的最大差异,在于它将开放API接口,有望和更多第三方厂商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避免智能家居孤岛的出现。星盒目前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温度等人体最容易感知的地方。它通过WiFi和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新风、地暖等室内空气相关的家电联动,并能根据用户的习惯智能学习,当温度、湿度和屋外出现雾霾情况时,可以自动让各类家电工作,升降温度、增减湿度,并启动新风或者空气净化器自动消除雾霾,达到真正无需用户干预的智能家居效果。随着API的开放,星盒的生态有望进一步扩大,除了空气智控之外,当睡眠灯光、安全监控、可穿戴设备互联等方面逐步完善,将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智能家居也不会再是一个个割裂的孤岛。 接地气的智能家居才是好选择 虽然目前智能家居并不难称为完善,但是从改善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看,依然是值得选择的,而选择的要点,无疑是要尽量避免孤岛的出现。因此,我更倾向于选择大家电巨头的智能家居产品,因为像海尔星盒这类产品,就算它的扩展API短期内得不到太多支持,但是厂商依然有能力在各种家电上为其提供相对完善的生态。否则,很容易出现文首提到的情况——智能家居也将会在孤岛中,被用得越来越少,最后彻底被家庭遗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