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方子 三水方子
关注数: 1 粉丝数: 90 发帖数: 7,997 关注贴吧数: 39
世界杯32强VS王菲的32支歌 世界杯32强VS王菲的32支歌文章内容: 以王菲的32首经典歌曲,来诠释06年世界杯32强,其中滋味需看官细细品味。        A组:        德国 《将爱》 (将对足球的爱进行到底)        哥斯达黎加 《半途而废》(半途而废,你无所谓???)        波兰 《游戏的终点》(提前出局就是游戏的终点)        厄瓜多尔 《但愿人长久》(可能的黑马,但愿你长久)        B组        英格兰 《闷》 (一切随兴,结束会在何处)        巴拉圭 《无常》(把希望留给失望,总有失望的一步)        瑞典 《流星》(留下一点点轨迹 就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出路》(下次再来才是出路)        C组        阿根廷 《流年》(一个天使的缺点,只在后方?)        荷兰 《百年孤寂》(千年老二已经不只孤寂百年)        科特迪瓦 《不留》(情愿什么也不留下 ,也留不下什么)        塞黑 《假期》(灿烂假期结束,要回家了)        D组        墨西哥《小聪明》(作为不强的种子队,希望这一切都不是小聪明)        葡萄牙 《浮躁》(六月里 平淡无聊)        安哥拉 《笑忘书》(笑忘书,笑忘输?)        伊朗 《爱与痛的边缘》(挣扎,是爱还是痛)        E组        意大利 《执迷不悔》(执迷于冠军而不悔)        捷克 《平凡最浪漫》(愈简单 一切竟愈美)        美国 《无悔今夜》(今夜暗暗争斗)        加纳 《新生》(爽快的阔步迎新生 )        F组        巴西 《精彩》(我期待 美好灿烂的未来 )        克罗地亚 《阿修罗》(享受哀艳的战火)        澳大利亚 《尾班车》(坐上了尾班车)        ** 《单行道》(走破单行道,走上归路)        G组        法国 《你在我心中》(你是指大力神杯么)        瑞士 《迷魂记》(但却不知道 如何死里逃生)        多哥 《新房客》(决赛圈的新房客)        韩国 《美错》(02年的第四名是美丽的错误)        H组        西班牙 . 《彼岸花》(冠军是盛开在彼岸的花朵)        乌克兰 《我也不想这样》(舍瓦的台词)        突尼斯 《过眼云烟》(过眼云烟,算了吧)        沙特. 《心太野》(16强?有点野。)
“哥哥”成绝响 “小倩”余旧梦 转贴 1987年徐克、程小东合作《倩女幽魂》,开创鬼怪片新潮流  一部《倩女幽魂》有许多个故事供后人凭吊。它代表了徐克的黄金时代,天才的想像力和市场的口味难得相遇,徐记“电影工作室”就此成为一个品牌。它是资深武指程小东走上前台的一个照面,尽管程氏之前已经执导过《生死决》等电影,但是《倩女幽魂》让他的导演才华广为世人所知。不过最让人难忘的,当然是那一对靓人儿。当年小倩对宁采臣喊的一声“哥哥”言犹在耳,这个世界却已物是人非。张国荣走了,王祖贤退了,影迷的魂儿丢了。《倩女幽魂》的美就美在张国荣的眼角,王祖贤的眉梢。 “拍古装电影,简直是找死啊”  六十年代,徐克尚且是十几岁的少年郎,而且正痴迷于绘画,那时进入他视野的电影便包括一部名为《倩女幽魂》的电影,这部在当年被奉为经典的鬼片改编自清朝文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第一部进军戛纳的华语电影,导演是李翰祥。  二十年之后,徐克找邵氏公司借到这部多年来一直想重温的电影,发现还有极大的空间供其发掘。他找到自己早年导演剧集《金刀情侠》时认识的武术指导程小东,对他说:“现在的电影没有表现男女之间浪漫的感情剧,我们来拍一个爱情故事。”  不过,老板一开始并不支持:“电视上古装片那么多了,观众都腻了,你还要拍古装电影,简直是找死啊!”徐克对他说:“这不是一个古装时装的问题,而是个心态问题,现在人们需要一种浪漫情感的东西,我觉得聊斋是一个可以好好利用的故事。”  虽然在拍摄古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刀情侠》时,徐克还自称“当时一直处在一个思维很混乱的状态下,甚至还不知道武侠片需要武术指导。”但是,徐克所拍摄的这批武侠片已经体现出了他不拘一格的创作思想,他大胆、崭新的视觉营造,充满动感的影像与强烈的造型感,与胡金铨、张彻、张曾泽等导演的武侠片截然不同。  赞美于鬼 鞭挞于人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别为《倩女幽魂》、《倩女幽魂2人间道》、《倩女幽魂3道道道》,同样是徐克电影工作室出品的《英雄本色》、《黄飞鸿》、《笑傲江湖》都是第一集成功后马上开拍续集,而《倩女幽魂》则是过了三年之后,才有拍续集的计划。  无论是《新蜀山剑侠》还是《倩女幽魂》都描述了一种人间、鬼域、妖界纠葛混杂、难解难分的关系,但是在人鬼的对立和对比中,徐克赞美于鬼,鞭挞于人。  三集《倩女幽魂》所处的时代都是朝政混乱、民生困苦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惟有几位主人公满怀理想、充满热情及正义感。但他们却反被人斥为不切实际、傻里傻气。当记者问及徐克在《倩女幽魂》系列中对人物的分析设计时,徐克说:“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跟社会同流合污的人,他们常常被误会成不切实际,可是这些人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他们将来会对于整个历史的发展有作用。”  有评论说徐克构建的是一幅乱世图景,一种悲观情调,对此他的回答是:“我的影片的确多以动乱时代为背景,《倩女幽魂》也是如此,可能这是我自己作为海外文化工作者心结的外露,也可能和香港近年来处于不安的状态有关。”  带动鬼片风潮  徐克专长旧瓶装新酒,让没看过老片的新世代观众和看过旧版的老观众都能重新体验新世代导演的影像诠释手法。他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电影特技,使得《倩女幽魂》从影片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极致。那时,《倩女幽魂》掀起了席卷东南亚、登陆日本的狂潮,日本人称徐克、程小东为“东方的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倩女幽魂》系列推出时,差不多已经是港片黄金年代的后期,大量的黑社会电影再也翻不出什么新意,《倩女幽魂》不仅创造了当年香港电影的票房神话,还掀起了一阵跟拍古装鬼片的风潮,不仅香港出现一堆武侠古装片,就连台湾也出现一些搞笑式的“倩女风格”作品,譬如《画中仙》、《射日》、《千年女妖》、《阴阳法王》等鬼片纷纷出笼。这些跟风之作无论在制作水准上,还是在票房成绩上都不能与《倩女幽魂》相提并论,但这种效应也多少延续了当时港片的辉煌。
一些哥哥的视频 85演唱会之《H20》 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video/85h20.wmv《MONICA》荣获世纪金曲第一名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video/monica-shiji.wmv雪碧颁奖典礼之《大热》www.leslieclub.com/media/video/spritedare.wmvMTV:芳华绝代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2001fanghua.wmv 兜风心情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xinyibao/doufeng.wmv贴身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xinyibao/tieshen.wmvALWAYS ON MY MIND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xinyibao/always.wmv千禧盛世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1999qianxi.wmv86演唱会之《不羁的风+打开信箱》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show/86jinge.wmv奔向未来日子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tv/xinyibao/weilai.wmvL:一连唱了四首快歌送给了你们。《不羁的风》《打开信箱》〈LonelyMore〉〈少女心事〉。今晚好象有好多灯,是吧?哇,好漂亮,一闪一闪的,好象有好多万家灯火似的。哇,这边好漂亮,散得好漂亮。(笑,并调皮地说)跟你们聊会儿天好吧?(这时下面有观众大叫Leslie,他听见后回应,道)喂,是,你们好。(笑)问一问你们,你们有偶像吗?(观众高呼:有!)有?谁是你的偶像?(明知故问的家伙,台下观众当然排山倒海般回答:Leslie!他又笑着问)我真的这么荣幸吗?那,我想你们买了偶像的唱片回家,肯定是听一次不过瘾,听两次不过瘾,然后就把唱片丢到一边去了,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偶像开演唱会时你们会买票来看呢?其实我也有偶像的,我对我的偶像态度就是,我听他的歌一次不过瘾,两次不过瘾,我就会在我的演唱会上唱他的歌给你们听。(开始唱歌)86演唱会之《最爱是谁》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show/86lam.wmv告别演唱会之《请勿越轨》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show/89yuegui.wmv哥哥电视剧经典片段《浣花洗剑录》 《甜甜廿四味》 《浮生六劫》 《鳄鱼泪》 《岁月山河》 《对对碰》 《珠海枭雄》 《大内群英续集》 《游侠张三丰》 《凹凸神仙探》 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video/jingdian.wmv86香港小姐选举表演嘉宾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music/86gangjie.wmv 。 梅:新年快乐!很开心跟你们一齐度过。Thankyou。(这时她看到哥哥捧着花过来,惊呼一声)wow!(两人亲吻后,她对观众说)别吃醋啊。多谢。唉呀(因为花勾住了哥哥的衣服) L(开玩笑地):你又勾搭我啊? 梅(同样玩笑地):可不,我勾搭你很久了。哗,好靓仔啊。 L:刚才扮靓女嘛,现在继续扮回靓仔啦。 梅:那我属于什么呢? L:你是中性的。 梅:OK。我把花放下先。 L:你真是要插的啵。 梅:我会的。 L:真是我买给你的。 梅:我知。要上阳台插,我怕谢了。 L:知道就要回家插。然后。。。。。。 梅:我希望给些掌声。我们两个又在舞台上了。(拥抱) L:那,梅艳芳,今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1月1号。 梅:是啊。 L:我呢,去年我自己1月1号的时候,我就许下了一个诺言,我的诺言就是说,1月1号我就要戒烟,终于,我将我的烟,20多年的烟瘾戒佐了。 梅:耶,恭喜。 L:所以今晚在今次演唱会的时候,一点气喘都没有,唱了这么多歌,第20场了。 梅:好fit啊,我知你厉害得不得了。 L:是啊。那你呢?你告诉我听,在1997年,对你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梅:是非常重要。我已经想好了,身体健康是最重要。因为今晚的show上,我刚刚从印度回来,其实我已经生病了。所以,我希望在1997,我的愿望就是:没病痛。 L:好,非常好。那在这里。。。。。。。我们才合唱了101首歌。。。。。。 梅:但我要在12000朋友面前特别说声sorry。我今晚状态不好,我刚赶回来,如果唱得不好,不要紧吧,我想大家都是抱着新年的心吧,原谅。 L:好。其实我想,梅艳芳同我一齐在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我们差不多已经十年没在一起唱歌了。 梅:有了。超过佐了。 L:超过了? 梅:在座的朋友有没有看过张国荣的第一场演唱会?也是我做嘉宾的。(笑) L:好了。在这里,这只歌,我们要很情深地演绎,送给大家。无论你身体舒不舒服,一个愿望,希望就象你刚才说的那样,1997年是个新的开始,你百病除去,之外,做一个最top,最fit,最mop,最劲的舞台皇后,好不好? 梅:我希望我可以keep住。
97演唱会未发行之《缘份》 http://www.leslieclub.com/media/show/97yuanfen.wmv梅:新年快乐!很开心跟你们一齐度过。Thankyou。(这时她看到哥哥捧着花过来,惊呼一声)wow!(两人亲吻后,她对观众说)别吃醋啊。多谢。唉呀(因为花勾住了哥哥的衣服) L(开玩笑地):你又勾搭我啊? 梅(同样玩笑地):可不,我勾搭你很久了。哗,好靓仔啊。 L:刚才扮靓女嘛,现在继续扮回靓仔啦。 梅:那我属于什么呢? L:你是中性的。 梅:OK。我把花放下先。 L:你真是要插的啵。 梅:我会的。 L:真是我买给你的。 梅:我知。要上阳台插,我怕谢了。 L:知道就要回家插。然后。。。。。。 梅:我希望给些掌声。我们两个又在舞台上了。(拥抱) L:那,梅艳芳,今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1月1号。 梅:是啊。 L:我呢,去年我自己1月1号的时候,我就许下了一个诺言,我的诺言就是说,1月1号我就要戒烟,终于,我将我的烟,20多年的烟瘾戒佐了。 梅:耶,恭喜。 L:所以今晚在今次演唱会的时候,一点气喘都没有,唱了这么多歌,第20场了。 梅:好fit啊,我知你厉害得不得了。 L:是啊。那你呢?你告诉我听,在1997年,对你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梅:是非常重要。我已经想好了,身体健康是最重要。因为今晚的show上,我刚刚从印度回来,其实我已经生病了。所以,我希望在1997,我的愿望就是:没病痛。 L:好,非常好。那在这里。。。。。。。我们才合唱了101首歌。。。。。。 梅:但我要在12000朋友面前特别说声sorry。我今晚状态不好,我刚赶回来,如果唱得不好,不要紧吧,我想大家都是抱着新年的心吧,原谅。 L:好。其实我想,梅艳芳同我一齐在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我们差不多已经十年没在一起唱歌了。 梅:有了。超过佐了。 L:超过了? 梅:在座的朋友有没有看过张国荣的第一场演唱会?也是我做嘉宾的。(笑) L:好了。在这里,这只歌,我们要很情深地演绎,送给大家。无论你身体舒不舒服,一个愿望,希望就象你刚才说的那样,1997年是个新的开始,你百病除去,之外,做一个最top,最fit,最mop,最劲的舞台皇后,好不好? 梅:我希望我可以keep住。~~~~~~~~~~~~~~~~刚才扮靓女嘛,现在继续扮回靓仔啦。 ?????
有歌闯入的午后  有歌闯入的午后 那个午后,我心情很糟,如往常一样,失意时便想找个什么地方坐一坐,听一听都市文明的嘈杂,任汹涌的人声,车声震麻我感性的神经——却是那个午后,在一家平常得近乎庸俗的蛋糕店,我被一线寻找了许久的声线缠绕住了,不经意地与张国荣的那首《由零开始》相逢。 当年是因了和同学的一个赌注,便赢下了《由零开始》这盘磁带,记忆中,这是我拥有的第一盘专辑。初听,便被那种瘁不及防的熟悉而陌生的声线吸引住了——然而那时只是感性地以为自己是爱了这个声音了,毫无缘由地坠进了这个声音营造的程序中——那是一种纯粹的感觉。总想隔着这若干年的人生飘泊,再回头去找那颗纯粹的心,却总是下意识地在这段音乐奏起时,便无端敲响了生命的寂寞——从《英维本色》到《红》,从何处来, 往何处去;那关于一种声音的传说要激荡在眷恋的心中多少年,偶尔独对长窗,希望这些一位歌者唱了十几年的声音便携我了当年的一颗心穿窗而入,而守候的我一定是茶正浓,诗方成。 也许歌者本身是已然不觉了,而每一个他淡淡吐出的字,那携旋律而坠入听者思绪里的字,又怎是可以转瞬即逝的呢?山道,受挫,奋斗,辉煌,勇退,复出,这个中滋味,也许便在这样以嘈杂思绪为背景的时刻,听来才渐渐品出了吧!总觉得张国荣的歌并不是为歌而歌的,他的声源仿佛在心;而他似乎不是唱给歌者的;他在轻诉给生命一种他演绎过的真实——那些切合的、不切合的;连同钟爱过的和钟爱他的便都湮于唇际的一抹浅笑中了。 从没有人如此痛切地在世事变幻中让一颗颗听者的心跌坠过;燥干的生命便也被这声音的牵绊、记忆的牵绊润湿了。 张国荣的声音终被另一名歌手的“嘶吼”压进了记忆——我循看尚在耳畔的游离的尾声;淡淡细细,像早来的细雪,轻轻地,无痕了。 
戴上有色眼镜 看看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五彩斑斓。极致的颜色,璀璨耀眼。  那些逝去的人带走了属于他们的颜色,留下我们继续艰辛成长,  经常想起他们,怀念那些颜色,继续前行……  〔陈百强〕  浪漫之紫,迷离凝望  紫色,深沉、浪漫、优雅、风度、含蓄、内敛、忧伤、期盼、凝望、迷离,都在这位拥有大孩子般阳光笑容的男歌手中完美融合一身。  陈百强光芒四射的年代,正是黑胶唱片大放异彩的年代,他的声音,堪称最性感的黑胶男声,那仿佛天籁的纯真之声在空荡的午夜回响,明亮、干净而不失柔韧,他流水般细诉衷肠的感性独白,像湖边轻轻泛起的“涟漪”,温柔,舒坦,在心中长久荡漾。  光看陈百强的歌名,就已像一部紫色浪漫的爱情小说,一篇接一篇,一段接一段,明恋、暗恋、初恋、失恋、再恋、苦恋、蜜恋,爱情的每个阶段,就像他钢琴奏出的音阶一样,抑扬顿挫,欲言又止,欲说还休,难怪他逝世后的精选集也命名为《一生紫爱陈百强》。  多年以后才知道,陈百强在香港半山的豪宅是全黑色的,也许,黑色是紫色的另一种极致,或者说另一种归宿。也许,对一生紫爱追求完美的陈百强来说,离开是一种超脱的永恒,而在每个喜欢陈百强的那片心灵中,他琴键中泛起的那紫色涟漪,又何尝离开过呢?                  □ 游威  〔黄家驹〕  理想之绿,光辉真诚  绿色是“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绿色是于苍翠路上历遍的创伤,绿色乘早班火车离去留下灰色轨迹,绿色是听“海阔天空”的时候,已经没有你。  你不是Kurt Kobain,你只是意外地离开。是身在蓬莱还是魂系香江,红尘中仍有耳语传说。  这些年来的黄家驹,是Beyond的一个符号和传说,家驹离去后十年,Beyond抗战终告结束。多少次舞台上闪现你的音容观众仍激动落泪,多少次你在荧光屏上与另外三子继续合唱令时光倒流。但一切的假设都不敌现实,绿色是真诚而非伪装,绿色是忠于乐与怒而不苟存。  黄家驹的绿也是Beyond的色彩,走过光辉岁月,旧日足迹已变岁月无声,吉他仍在,永远等待,喜欢你,便总有爱。  而当Beyond告别时唱起《再见理想》,我仍相信,Rock n Roll Never Die!     □ 马向新  〔罗文〕  耀眼之金,光芒四射  色、香、位,这是一个几乎面面俱到的艺人。色,不是靠姿色,而是活色;香,不是凭香精,而是幽香;位,不是因地位,而是出位。  1958年,当一个名叫谭伯先的少年到港时,静待其变的香港流行音乐还不太被世界所知,但到了上世纪70和80年代末,英国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和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已史无前例地留下了华人的身影——锦绣罗文。在香港音乐文化最饥渴的草荒年代,他引领风骚,唱出希望,第一次放射出巨星的光芒。由此,后辈们才被唤醒了“一定要开创独我”的思变意识,香港流行乐的未来前程也终于在一点一点的凝聚中豁然天亮。说他是“香港的百变天王”也可以,说他是“东方的迈克尔·杰克逊”也可以,反正人人都已把他视为香港精神文化的一套金装精选。这个曾自称“文身的猎人”留存的是一部名为《狮子山下》的传记,那里面一次次的章回与变奏是一场场梦幻舞台的加冕,更是久久不能停歇的回忆。   □ 邱大立  〔张国荣〕  忧郁之蓝,情怀幽幽  “我回头再望某年,像失色照片,乍现眼前,这个茫然困惑少年,愿一生以歌投入每天永不变……”星光灿烂的八十年代,他用最自我的方式在香港歌手中特立独行,那迷死人不偿命的性感歌声如此与众不同,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蔓延,占据我们所有神经。  当他唱着《风再起时》依依不舍向我们谢幕,已是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从此,生活中似乎失去某种颜色,那是一缕淡淡的幽蓝、一种青春独有的忧郁,于是开始艰辛而残忍地长大。后来他复出,用无比艳丽的红擦亮我寂寞的眼、震撼我沉睡的心,于是险些要忘记那些曾经有过的日子和曾经有过的蓝色忧郁。直到看到热情演唱会的花絮镜头,看他无比坚定地说了一句:“蓝,就系蓝。”于是有很多80年代的回忆如常青藤般蔓延。
左手:当张国荣遇见男人/右手:当张国荣遇见女人 用左、右手各代表男女,是个有趣的比喻,也源自于张国荣的歌曲《左右手》。这里列举的都是曾浮出水面或引人联想颇多的人物,他们还不能代表张国荣朋友或生活圈的全部,但我们从中已可看出哥哥在艺术、在情感中的蛛丝马迹,由此补充对张国荣历程的更深入了解,应是最恰当不过了。     男(幕后)  郑国江  1981年,初出茅庐的后生仔张国荣找到当时大名鼎鼎的填词前辈郑国江为他的电影《鼓手》填词。按规矩郑老师一首歌的填词费是3000元,可张国荣只出得起一半的钱,但郑老师照单全收了。后来令张国荣一炮而红的成名作《风继续吹》也是出自郑国江之手,看来哥哥真的要感谢郑老师为他吹起的这阵“风”。  点评:郑老师吹起的这股风为张国荣的进化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与强烈的反差对比。   林夕  有“末代文豪小生”之称的林夕在张国荣中后期的音乐生涯中简直就是一只翻云覆雨的手。1988年作为Raidas乐队幕后填词人的他将笔锋转向各路天皇巨星,于是有了与哥哥第一次“触电”的《无需要太多》。不料他为张国荣的死对头谭咏麟撰写的《八十岁后》也在同期推出,两首林夕打林夕的叱咤冠军歌成了谭张暑期角力的王牌。林夕用自己的惊世笔触为张氏情歌注入不一样的“情欲色香味”。在张国荣’96回归的专辑《红》中,林夕奇迹般地包办了所有歌词,从心动到心痛,从初恋到绝恋,从灿烂到堕落,从盛世到末世,林夕从此成为张国荣最引以自豪的“御用填词人”。   点评:没有林夕,张国荣是应该遗憾的,他准确地抓住了哥哥历经沉浮后想表达的对世态的感叹   黄耀明  在我们的资料库或者脑海的内存中,肯定找不出黄耀明和张国荣同时出现的画面,但正因为此我们感觉好奇,这两位有着太多相似点的“异类人士”,是不是在幕后有着更为亲密的接触或合作?  点评:把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才情的秘密。  唐生  在我们心中,唐生可能只是一个依稀的背影,甚至连背影都只是一段绯闻的传说,但在哥哥的幕后,他一定是个无可替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  点评:孤独站在这舞台,是什么令哥哥的歌声百转千回。  男(台前)  谭咏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谭咏麟都是作为张国荣的一个对立面来解读,而谭张争霸就像一部经典的粤语长片会被人们一再重温。但谭咏麟和张国荣从另一种意义上可算是“惺惺相惜”的战友,1990年,感慨万千的谭校长用一首《艺海浮台》向退出战壕的老对手亲切致意,而在1999年,两人更是破天荒地合唱了一首《幻影+雾之恋》,特别在备受争议的张国荣2000香港站演唱会后,谭校长更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哥哥的“创举”叫好。  点评:从音乐范围来看,谭、张从来就没有达成过共识。  梁朝伟   张国荣和梁朝伟在王家卫电影中是对非常的组合,《阿飞正传》里梁朝伟片尾的梳妆登场像是另一个“雅皮版”的阿飞,而这段故事在刚好十年之后的《花样年华》里圆了一个场。《东邪西毒》里演欧阳锋的张国荣和演盲武士的梁朝伟似乎势不两立,可《春光乍泄》里他们却又成了亲密的“爱人同志”,张国荣VS梁朝伟,正如月亮与潮汐的对话,相伴相生,相斥相吸。  点评:如果没有梁朝伟,哥哥也许不可能被激发这么多灵感。   陈凯歌  当张国荣第一次遇见陈凯歌的眼光时,他已注定开始一次无法抗拒的新生命。在《霸王别姬》剧组的那段美好时光里,他已慢慢忘记了血浓于水的母语广东话,而操起了似模似样的京片子;他也似乎模糊了自己性别的河流,绽放出了一种让人“惊艳”和“惊诧”的美丽。  点评:是陈凯歌遇到张国荣,还是张国荣遇到陈凯歌呢?
中国电影百年经典台词100句 001、 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南征北战》002、 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003、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英雄儿女》004、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创业》005、 向天空发射三颗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 阿米尔,冲!—《冰山上的来客》006、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永不消逝的电波》007、 不见鬼子不拉弦。—《地雷战》008、 活下去,像狗一样的活下去!—《芙蓉镇》009、 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保密局的枪声》010、 人民万岁!—《开国大典》011、 高!实在是高!—《地道战》012、 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的意志是打不倒的!—《烈火中永生》013、 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红日》014、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决裂》015、 I LOVE MY MOTHER LAND!—《庐山恋》016、 如果不能骄傲的活着,我选择死亡!—《红色恋人》017、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沙家浜》018、 弟兄们,给我冲啊,共军没有子弹了!—《车轮滚滚》019、 谁穷了,谁狗熊!谁富了,谁光荣!—《金光大道》020、 孔雀开屏漂亮吗?可她露出了什么啊??—《青春祭》021、 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 —《活着》022、 甭说吃你几个破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交钱!—《小兵张嘎》023、 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沙鸥》024、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闪闪的红星》025、 就把枪炮声做礼炮吧!—《刑场上的婚礼》026、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027、 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平原游击队》028、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这么说你是许旅长的人了?我正是许旅长的司马副官胡彪,前来投奔三爷,好好步步高升!—《林海雪原》029、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个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什么的,我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牿岭街少年杀人事件》030、 要送,要送,不管花多大代价,一定要送!—《上甘岭》031、 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宣判你的死刑。—《党的女儿》032、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青春之歌》033、 我一手一个掐吧死俩,拧成麻花,挖坑埋喽。—《鬼子来了》034、 她已经—不咳嗽了!—《甲方乙方》 [我觉得: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也很经典]035、 我又能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啊!—《不见不散》[ 就你这身板,卖你去跳脱衣舞都没人看。吃了吗?没吃呢?没吃?回家吃去吧! 都是此片中经典的一段 ]036、 OK,OKOKOKOK!—《没完没了》037、 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大腕》[ 你还真别嫌贵,人家买的就是这贵。 片中经典的名句,真实的反应了这些年一直存在的房产泡沫]038、 做人要厚道。—《手机》[ 就是一个社科院的研究生,有点崇拜我。 片子也是非常经典的]039、 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板!—《无间道》040、 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东邪西毒》[所有的人都想知道,这座沙丘后面是什么。 ]041、 我猜着了开头,但我猜不中这结局。—《大话西游》[ 靠,打我,我是女人也! 出自移形换影后的猪八戒之口。我有老婆的。给条活路走,行吗? 出自夕阳武士 ]042、 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开始。—《春光乍泻》043、 你知不知道有一种鸟没有脚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时候。—《阿飞正传》
阿飞正传 影片最令一般观众无所适从的,相信是它只有人物却没有完整的故事或情节。这分明是作广泛发行的商业电影的大忌,但作为另一类电影的表现形式,却绝对无可厚非。影片基本上由几名主角连串的遇合和聚散所组成,依据的是人物性格和感情的逻辑。没有了传统戏剧性的情节,影片的结构方法也是另外一种——如通过母题(motifs)的重复、主题的发展、不同叙述者的旁白、色调、光线和气氛的统一等。 例如张国荣(风流浪子)邂逅刘嘉玲(艳舞女郎),用耳环诱她坐其车返家,是在一个雨夜(同一晚她初识张学友);张曼玉(贫家女)忍不住回头找张国荣,在他楼下遇上刘德华(警察)那晚,也是大雨滂沱;后来她终于放下旧情包袱,与刘凌晨漫步电车轨一幕,却下着迷蒙细雨;最后是张学友代替了张国荣驾车欲送下班的刘嘉玲回家,被她力拒之下刮了她两记耳光,大雨更是下得凄厉之极。这些都是一段段情缘的开始或终结,通过雨夜的母题连成一体。 又如道具的运用,张国荣离港赴菲律宾寻访生母,把车轮匙交给好友张学友时说:“我知你一向好中意,以后好好地对它!”一语双关,指汽车亦同时指刘嘉玲。又如刘嘉玲坚不肯脱下,差点引致与张国荣决裂的拖鞋,张曼玉前来取回只是籍口,其实是希望与他覆水重收,则为另一个赋道具和对白以丰富戏剧性的例子。 不过最明显的应是始终的母题,由第一场张国荣逗张曼玉说话开始,钟和时间的意向便频频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张国荣捉着张曼玉的手,“在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时前作了一分钟的朋友”,由此展开了他们的恋情;张曼玉在午夜十二时钟鸣的一刻,决意忘记张国荣;张国荣在菲律宾醉倒街头被洗劫一空,得刘德华之助,扶返旅馆房间后问时间,刘答是(凌晨)三时半——翌日他便在火车上被人刺杀。(刘嘉玲与张国荣造爱后问时间,张也是答“三点几”。) 无论是下午或凌晨三时,白天或黑夜皆已过了大半,暗喻的正是一种开到荼靡的感觉。午夜十二时钟鸣一刻,铁闸亦轰然关闭——“关门”的意向亦多次出现。与时间母题进口的,是时钟嘀嗒的响声,在好几场(如张国荣与刘家玲初邂逅便造爱当晚,及他翻阅旧信准备赴菲律宾寻母前夕)简直响得惊心动魄。 事实上,影片充满了这种缘起缘灭,人生无常的感慨。张曼玉的表姐将要出嫁,她逼得另觅居所;刘德华母亲亡故,放弃当差改过海员生涯;张国荣终于抛下养母(潘迪华)前往菲律宾,生母不相认后继续在异乡流浪。那种无奈的飘零之感,由于张国荣沉醉的“无足鸟”传说血脉相通——那个重复多次出现,镜头凌空横移的菲律宾椰林空镜,正是这母题视觉上的对应,既有梦幻的怀旧色彩(衬上六十年代流行的主题音乐Always In My Heart),又有漂泊与寻根的双重寓意。 缘份的无常,在片末张国荣死后刘嘉玲才寻至他住过的旅馆,及刘德华远走他乡后,他当日枯侯多时的电话铃声才在那电话亭响起,几个短短的镜头,已包含无尽的叹谓。 其实中段刘德华每次经过电话亭,皆停下等候铃声的一段独白,已情深意切得使人动容;他黯然走出镜外(旁白交待自己当了海员),镜头仍牢牢对这电话亭成一空镜数秒之久。张学友把车卖掉资助他暗恋的刘嘉玲赴菲律宾寻访心上人,鼓足勇气冒出一句“找不到他可回来找我”后匆匆离座,人出镜后镜头仍舍不得离开那空掉的座位。同样风格化的处理,也出现在张国荣的身上——他与潘迪华摊牌后决意天涯寻母,推窗凝望一会然后转身出镜那一场。而紧接着那个潘回眸凝视的镜头,点出了这个空镜母题的含义——正如张曼玉之于刘德华,或刘家玲之于张学友,张国荣也有他得不到的爱;潘迪华与他变了质的感情,可能是他一生总是意难平的遗憾。 以上种种,配合全片淡蓝淡绿、散光水影的摄影调子,不是黑夜便是阴天或室内的场景(刘德华与张曼玉通宵漫步,却于黎明前分手;张国荣死前最后的独白道出“天开始亮了”——对日出代表光明与希望的反讽),成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光阴如流水,聚散匆匆,一切即将来到尽头——也可以说,是一种世纪末的情怀。表面是六十年代的怀旧,实则是九十年代香港的写照:影片就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为一个即将消逝的时代,谱出了一阙无奈的挽歌。 当然影片还有母子情意结等主题,及多重叙述者的结构,篇幅所限只好从略。而所有这些,如果没有了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谭家明的剪接、陈明道的音乐,或王家卫自己的对白(多亏有现场收音)、演员及场面调度(数场单镜直落或狭窄空间的镜头运动皆别出心裁)配合无间,成绩将大打折扣。 我们热切期待着下集早日出现——不然《阿飞正传》的准确成绩及创作意图均难以估计(尤其是拖着交待刘嘉玲、张曼玉下落及介绍梁朝伟出场的尾声)。尽管已有人说《阿飞正传》是香港的《天堂之门》(因拍了二千三百万),但灾难的形成,决不止导演一人之错,我们万不愿王家卫成了带罪羔羊,他的才华若因此无法再有发挥机会,将是香港电影文化的一大损失。
八十年代,何罪? 当我们的前人把我们媚俗自大狭隘、为钱为欲而活时,请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真实地了解过我们多少? 抛开对我们狭隘的片面性定义不谈,所谓的为钱为欲不正是你们六七十年代现在所踏的一条脏路吗?看看你们给我们八十年代留下了些什么,铜臭恶性繁衍在我们周围,身体写作省了摸黑看春宫画,再加上你们所提倡的无病呻吟。   你们只注意我们殷实的物质基础,吃穿,如果一个人只考虑,在这个新世纪形如白痴,我们有理由去考虑其他的东西,不错,我们现在是比你们过去吃的好穿的好,但请不要在精神上猜忌我们。   所谓的媚俗自大狭隘反而正是七十年代人的后遗写照,影响我们这一代的除了父辈,剩下的就是前一代的大哥大姐们,这里我不是推卸责任给七十年代,父辈给我们的教条由于时代的差距我们肯定不会照搬吸纳,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就只有七十年代的人了,而你们自己在干些什么呢,我们接受了什么?   挣钱大款二奶不是我们提出的,废话一点说就是我们没能力,你们可以,你们会干请不要我们一定也一个德性。性SEX,五六十年代见字偌寒,七十年代敢写,到了八十年代仿佛我们成为了乱交,性解放。八十年代是早熟的一代,我们吃饱穿暖了,是否就可以理解为饱欲思淫。   我们父辈无须对我们失望过,父辈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人,看看在我们身上背负的是什么吧,繁重的课堂学业,父辈的殷切希望。我们要面对的黑色七月,我们要以失去花季雨季的代价来满足他们,心理压力早以超出了你们前几代人在相同年龄所承受的。现在的学业,及将来的就业,我们都在思考,在承受。父辈不了解我们,不要因为我们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而把快乐想象为建立在单纯物质基础上的。代沟产生的最基本原因就是不了解需要什么,我们渴望自我,所以我们叛逆,我们刻意模仿,所以追逐偶像。这里面的一切被你们用革命家红卫兵一无所有相比就变得无知可笑了。   八十年代的人一点也不自大,我们生活在父辈的教条下,当我们感到这一切压抑时,我们选择叛逆,一点点叛逆也被你们训斥为自大,出书,相比之下你们在相同的年龄时敢干一点超脱社会的事吗,批评我们的文化素质,请不要把我们提到你们相同的年龄段来论事,因为我们还年轻的很,离文人墨客还远着,我们有自己的喜好,以你们的世界来强恃干涉我们路走的有点远了吧,你们的世界带给我们就够多龌龊的了。   八十年代到底何罪之有,一些断章取义的词就这样强加帽子给我们,或许你们认为我们社会阅历没你们深厚就可以认为我们无知,无知骂骂谁也无妨,大言告诉你们,八十年代将来做出的决非你们可以成就的!
霸王别姬(中国,1993,陈凯歌作品) 这部电影能进入我的视野绝非它是一部中国电影的缘故,这是一部完全有理由值得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电影!陈凯歌不愧为驾御宏大民族历史题材的大师。在这部影片里,陈凯歌不再一味沉溺在自我的陶醉与欣赏中,想要把什么题旨都摆放其中,整个影片结构严谨工整,大气中不失精细,对中国古老文明的挖掘深入且富有层次感。人物如烟云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飘荡回旋,最后一幕的处理凄美动人,震撼心灵。对情感与历史的结合天衣无缝、顺畅自如。几位演员的表演极尽华彩,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向张国荣致以深深的敬意,他的表演精彩致极,与程蝶衣一角已做到人戏合一,真假难辨,堪称华人表演的最高境界!片尾曲“当爱已成往事”已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整部影片又如一出隆重的大戏,用其特有的方式,展示着一代人的坎坷命运,观者无不动容于人生的多舛,人性中挥之不去的晦暗。“霸王别姬”既是影片的其始,也是全片的终点。然而,影片本身已超越了这一程式化的界限。由戏到戏,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代戏子的悲苦遭际,更是对人与时代关系的最好注脚。程碟衣对段小楼的感情是晦涩而复杂的。这是一厢情愿。电影把这个“情”渲染到了极至。程碟衣始终是在追随着段小楼,段小楼又在一次次地“背叛”他。段在几个关键时刻的“弃逃”使程碟衣陷入了无助的境地。到底是什么会让这兄弟二人走到如此境地呢?是时代的压力,是程碟衣对自身性别的误识,是他“从一而终”以及“不成疯魔不成活”的性格。最后,他只能走向自我的毁灭,因为人世间已无驻留之所,因为有些“情”,非人世可书、非人世可通。这是一个任何凡尘俗子都无力挽回的结局,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幅幅悲哀凄凉的图景从眼前掠过,从生到死、从一而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