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影片最令一般观众无所适从的,相信是它只有人物却没有完整的故事或情节。这分明是作广泛发行的商业电影的大忌,但作为另一类电影的表现形式,却绝对无可厚非。影片基本上由几名主角连串的遇合和聚散所组成,依据的是人物性格和感情的逻辑。没有了传统戏剧性的情节,影片的结构方法也是另外一种——如通过母题(motifs)的重复、主题的发展、不同叙述者的旁白、色调、光线和气氛的统一等。 例如张国荣(风流浪子)邂逅刘嘉玲(艳舞女郎),用耳环诱她坐其车返家,是在一个雨夜(同一晚她初识张学友);张曼玉(贫家女)忍不住回头找张国荣,在他楼下遇上刘德华(警察)那晚,也是大雨滂沱;后来她终于放下旧情包袱,与刘凌晨漫步电车轨一幕,却下着迷蒙细雨;最后是张学友代替了张国荣驾车欲送下班的刘嘉玲回家,被她力拒之下刮了她两记耳光,大雨更是下得凄厉之极。这些都是一段段情缘的开始或终结,通过雨夜的母题连成一体。 又如道具的运用,张国荣离港赴菲律宾寻访生母,把车轮匙交给好友张学友时说:“我知你一向好中意,以后好好地对它!”一语双关,指汽车亦同时指刘嘉玲。又如刘嘉玲坚不肯脱下,差点引致与张国荣决裂的拖鞋,张曼玉前来取回只是籍口,其实是希望与他覆水重收,则为另一个赋道具和对白以丰富戏剧性的例子。 不过最明显的应是始终的母题,由第一场张国荣逗张曼玉说话开始,钟和时间的意向便频频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张国荣捉着张曼玉的手,“在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时前作了一分钟的朋友”,由此展开了他们的恋情;张曼玉在午夜十二时钟鸣的一刻,决意忘记张国荣;张国荣在菲律宾醉倒街头被洗劫一空,得刘德华之助,扶返旅馆房间后问时间,刘答是(凌晨)三时半——翌日他便在火车上被人刺杀。(刘嘉玲与张国荣造爱后问时间,张也是答“三点几”。) 无论是下午或凌晨三时,白天或黑夜皆已过了大半,暗喻的正是一种开到荼靡的感觉。午夜十二时钟鸣一刻,铁闸亦轰然关闭——“关门”的意向亦多次出现。与时间母题进口的,是时钟嘀嗒的响声,在好几场(如张国荣与刘家玲初邂逅便造爱当晚,及他翻阅旧信准备赴菲律宾寻母前夕)简直响得惊心动魄。 事实上,影片充满了这种缘起缘灭,人生无常的感慨。张曼玉的表姐将要出嫁,她逼得另觅居所;刘德华母亲亡故,放弃当差改过海员生涯;张国荣终于抛下养母(潘迪华)前往菲律宾,生母不相认后继续在异乡流浪。那种无奈的飘零之感,由于张国荣沉醉的“无足鸟”传说血脉相通——那个重复多次出现,镜头凌空横移的菲律宾椰林空镜,正是这母题视觉上的对应,既有梦幻的怀旧色彩(衬上六十年代流行的主题音乐Always In My Heart),又有漂泊与寻根的双重寓意。 缘份的无常,在片末张国荣死后刘嘉玲才寻至他住过的旅馆,及刘德华远走他乡后,他当日枯侯多时的电话铃声才在那电话亭响起,几个短短的镜头,已包含无尽的叹谓。 其实中段刘德华每次经过电话亭,皆停下等候铃声的一段独白,已情深意切得使人动容;他黯然走出镜外(旁白交待自己当了海员),镜头仍牢牢对这电话亭成一空镜数秒之久。张学友把车卖掉资助他暗恋的刘嘉玲赴菲律宾寻访心上人,鼓足勇气冒出一句“找不到他可回来找我”后匆匆离座,人出镜后镜头仍舍不得离开那空掉的座位。同样风格化的处理,也出现在张国荣的身上——他与潘迪华摊牌后决意天涯寻母,推窗凝望一会然后转身出镜那一场。而紧接着那个潘回眸凝视的镜头,点出了这个空镜母题的含义——正如张曼玉之于刘德华,或刘家玲之于张学友,张国荣也有他得不到的爱;潘迪华与他变了质的感情,可能是他一生总是意难平的遗憾。 以上种种,配合全片淡蓝淡绿、散光水影的摄影调子,不是黑夜便是阴天或室内的场景(刘德华与张曼玉通宵漫步,却于黎明前分手;张国荣死前最后的独白道出“天开始亮了”——对日出代表光明与希望的反讽),成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光阴如流水,聚散匆匆,一切即将来到尽头——也可以说,是一种世纪末的情怀。表面是六十年代的怀旧,实则是九十年代香港的写照:影片就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为一个即将消逝的时代,谱出了一阙无奈的挽歌。 当然影片还有母子情意结等主题,及多重叙述者的结构,篇幅所限只好从略。而所有这些,如果没有了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谭家明的剪接、陈明道的音乐,或王家卫自己的对白(多亏有现场收音)、演员及场面调度(数场单镜直落或狭窄空间的镜头运动皆别出心裁)配合无间,成绩将大打折扣。 我们热切期待着下集早日出现——不然《阿飞正传》的准确成绩及创作意图均难以估计(尤其是拖着交待刘嘉玲、张曼玉下落及介绍梁朝伟出场的尾声)。尽管已有人说《阿飞正传》是香港的《天堂之门》(因拍了二千三百万),但灾难的形成,决不止导演一人之错,我们万不愿王家卫成了带罪羔羊,他的才华若因此无法再有发挥机会,将是香港电影文化的一大损失。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
level 7
《阿飞正传》里梁朝伟最后的亮相具有象征意义,那只没有脚的鸟在梁朝伟这里找到停息的地方。 六十年代阿飞(或者就是张国荣)的雍容颓唐和不死的贵族向往在梁朝伟这里蜕变为彻彻底底的平民式颓废。 阿飞终于不再对遥远的母亲、故土抱有莫名的怅然,不再在阳台上自我陶醉的孤独起舞,不再佯装冷漠地固守自己的底线。 阿飞兴致勃勃地整装待发,为即将来临的靡虹流彩的夜晚雀跃不已,虽然也往头上一丝不苟地打腊,虽然也精心地在西服口袋塞进手绢,但是你能听见他暗自吹响的口哨和偷偷的窃笑,这是属于平民的狂欢之夜,从此再无浪漫主义的怀旧情绪和返乡惆怅,虚无主义已然征服这颗不死飞翔的心,他欣然拥抱这个属于虚无的夜晚。 六十年代之后的阿飞(梁朝伟)不会象张国荣那样迎风起舞,揽镜自怜,给张国荣设计动作,就一定得让他展示妖媚的身段,在拧腰摆胯中散发甜腻呛人的气息——六十年代的阿飞在我们的想象中可不就是这样带有一点点的矫情一点点的哀伤一点点的顾影自怜,就象Beatles清亮怅惘的声线,洇了水的照片,一块红布蒙住的天空,于黄黄亮亮中把你的怀旧情绪撑满。 六十年代是一个符号,是革命激情和浪漫主义最后的回光返照,是世界堕入黑夜之前最后的回身凝视,无产阶级革命大众亲手挖掘了自己的坟墓,世界历史终结在六十年代
巴黎
巷战,终结在美国西部公路上嬉皮士的毒品和烟草中,终结在湿毒蔓延的南越丛林里。香港的阿飞虽然没有机会亲历历史,但是他还是可以呼吸来自太平洋躁动的海风,可以孤身远走,可以昂起贵族血统的头颅拒绝市民文化。此后的字典里就真的没有诸如贵族、革命这样的字眼了。 如果说张国荣是躲在华丽大氅背后的脂粉,那么梁朝伟就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淡淡烟草味和着干净肥皂香的性感。梁朝伟不用颦笑摇摆,他只需身着那身一成不变的白衬衫,孑立墙角,然后在嘴角叼一根烟,就能把空气熏染成他的味道。 梁朝伟自我但不自恋。他的血液里没有贵族的骄矜,你知道他就是这样长成的,他不象张国荣那样把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写在脸上,他的平民身份就象他的白衬衫一样明明白白。你能感觉他有点郁闷,但是你很难搞清楚他究竟在郁闷什么。 梁朝伟的颓废不嚣张,他把身子深陷在沙发里面的时候你的心也跟着往下沉,他用眼神逼视你的时候你能看到他眼中的寂寥和落寞——那种“生活在别处”的游离和出神尤其让你心动,可是你知道他只是游离而已,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无可奈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有所不甘。 梁朝伟是真正状态里的人。什么是状态,状态就是你拿
捏
自己身体和目光的分寸与姿态。 状态里的人性格真纯没有杂质,他们用色调单一的墨镜看待整个世界事件和时间,因此状态里的人的世界没有时间和事件,他的世界是被抹平了一切事件和时间的世界。状态里的人天人合一神形合一。就象《暗花》里的梁朝伟,在澳门大街驱车挨家挨户寻找杀手的时候,拿完好无损的酒瓶砸疑犯的右手,一下,一下,再一下,其实砸什么东西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无论砸什么最终砸到的都是自己,都是属于他自己的状态。 梁朝伟是李寻欢手中的那柄飞刀,从来没有人见过它的出手。但江湖上都知道小李飞刀的刀要比阿飞的剑更有杀伤力。 张国荣是阿飞手中的长剑,凌厉但不感人,看着他就象在看一幕舞台剧,你知道他的真诚但你也知道他的遥远和装腔作势,他钟爱的是那种绝尘而去的速度——自弃弃人也自绝绝人。 所以梁朝伟是我们,张国荣是他们。 在他们的世界里,张国荣永远都只是舞台上的角色,在生、旦、净、末、丑中演义世界。 王家卫没有拍阿飞正传续集,梁朝伟在阿飞正传中的最后出场最终成为没有开始的结束,其实王家卫无须再拍续集,因为续集中的阿飞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阿飞正传续集里的世界。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2
level 7
这世上有一种鸟没有爪子,所以它只能不停地飞,因为一旦停下,它就会死。爱电影,是从爱上《阿飞正传》开始。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4
level 7
一个四处留情的男子——阿旭,他生命唯一的寄托便是找寻生母。有时寻找是悲剧的开始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5
level 7
一个温婉而倔强的女孩,苏丽珍。多年以后,再一次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听到这个名字,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迷离 帖子相关图片: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6
level 7
不太谙世事的女孩对于陌生男人的搭讪一开始总是拒绝的,然而最初的拒绝却难免最终的沦陷,他说出了她的名字,她着急而恐慌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7
level 7
外在生命痕迹的显赫和内在本真生命的缺席让他变得玩世不恭,于是当最后的寄托消失后,他惟有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9
level 7
爱情于他而言,只是让他暂歇的港口,躲过疾风骤雨,便头也不回地走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1
level 7
她怔怔地望着眼前的男子,眼泪没有流下来,只是说:“我以后再也不会来了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2
level 7
这个警察的出现,让电影开始变得温暖,上楼找到了阿旭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4
level 7
——你究竟有没有喜欢过我?——我说过,我一生中有过的女人很多,不到死的那一刻,我自己都不知道最中意的是谁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5
level 7
1960年4月16号下午3点前的一分钟有人说:那一分钟不属于历史,只被电影铭记。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6
level 7
那年那月,我遇见一只不能落地的鸟;那年那月,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一样了。14年前的张国荣,14年前的张曼玉,14年前的刘德华,14年前的王家卫,14年的风霜雨雪、物是人非生活在不经意间有了太多的改变。香江畔已是千帆竞过,而那一个个熟悉的背影却将是永不谢幕的戏中人。其实,那只鸟有没有爪子,落不落脚都不要紧,因为在它飞过的时候,早已留下了影子。
2005年05月24日 13点05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