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e fritze
关注数: 999 粉丝数: 5,792 发帖数: 72,629 关注贴吧数: 58
说下骑过的Z900、XSR900和拿铁的感受。 前后骑过Z900差不多6万公里,XSR900将近1万公里,拿铁将近1万公里现在还在骑,此外像本田CB1000、宝马R1200R等都短暂骑过,主要想说这些车的感受,不是炫耀啊。。。本人骑行技术一般纯刷公里数多点,主要给想选车的一个参考借鉴吧。。 先说Z900,这车骑了好几年,非常喜欢的高性能车,这车总结一点就是特么万金油,除了越野啥都能搞,代步、激烈驾驶、压弯、摩旅,四缸加速线性丝滑,而且非常耐用,别看泰产,原厂配件很能打,我骑了5年啥故障都没省心的很,6万多公里加速还是猛的一批,发动机声音保持不错,日系车品质逆天的存在。 走街除了1档起步大部分时间3档足够,最低下到25码不脱档,最高能上150码以上,所以市区挂3档只要不是堵车停下就是管天管地,加速很猛,低速操控虽然不如同级KTM890 雅马哈09 凯旋青蛙,但也算轻巧不笨。这车最重要一点就是很稳,车重200公斤以上且车头不高,高速稳得一批。 坐姿不算战斗,甚至有点自立,鉴于仿赛和拉力之间,在街车里车把也算偏高。座高适中我1米77,双腿站地略微弯曲,感觉170到180的人都能驾驭没问题。这车只要改座垫完全可以当半个长途车跑远行,骑个200公里一点不累,曾经从湖北跑过西安重庆等地特别重庆4天来回2000公里。 跑山压弯因为3档速度区间很大,只要不是小弯完全不用换挡非常省事,个人感觉山中灵巧度不如同级的其他轻量车,但也还是不错的,不至于让你不尽兴,当然你如果骑过同级的KTM凯旋啥的再来骑它可能会有点落差,还是车重的原因。 至于声浪四缸那是长处,而且四缸不改排气还有啥意思,改了吉村再把回压阀拆掉只保留前段,声音很浑厚也不炸,车友有改天蝎的,天蝎比吉村要高亢点,低转浑厚高转会比较高亢甚至带点破音。AR的就是纯吼太炸,不建议。 如果说缺点,配置还是不够,至少弯道ABS这种非常实用的配置没有。做工粗糙,左右两边各种塑料件,缝隙还不一样,漆水一般,屏幕色彩不通透。骑行品质没本田同级别舒服,没有雅马哈同级别高级,低速换挡顿挫,过5万公里慢慢有点小震动,骑久了右手发麻,当然和双缸震动还不是一个级别。经常掉怠速,过段时间要把怠速螺丝拧紧点。每1万公里就得清洗节气门,否则给油不线性,怠速容易熄火。 骑久了会有点无趣,尤其纯激烈驾驶或者跑山压弯的,最多骑个1万多公里会想换车,只有像我这种拿来当长途车刷公里数的才可能骑的更久。这车适合低排量想升级,且图省事怕欧美车故障多的,想要性价比且多用途的车友,说白了挺适合大众的。
106年的今天一起火车事故导致700名法军士兵死亡。 插图是1917年7月14日,一群法国士兵在巴黎留影,同年12月12日,也就是106年前的今天,一列发往法国的运兵列车在莫内达发生撞车事故导致700名法军士兵丧生。 一战期间铁路承担了长距离运送大部队和装备的任务,由于很多国家缺乏足够的火车和燃料,所以又把老旧过时准备淘汰的机车拉出来重新使用,为了省钱这些动力不足的火车往往又加上超重的载荷。 12月12日,法军在意大利前线刚打完卡博洛托战役,约1000名来自12军团的法军士兵准备返回法国休假,他们原本计划由两列火车从意大利都灵开至里昂,但实际只有一列火车可用。于是有关部门决定将两车车厢合并到一列车上,整整19节车厢要一个车头来拉,本来这列车最多也就拉部队四分之一重量现在要它拉整只部队,而且在制动方面只有前面3节车厢配有刹车装置,也就是说火车几乎不可能做到紧急刹车。当司机得知自己要承担这项送命任务时提出抗议,只有他明白接下来对于他和1000多号人还有这列老旧的火车将面临什么危险,但这是战争时期违抗命令会让他上军事法庭,于是不得不执行命令。 这趟要通过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脉,很多路段非常陡峭,时而上下坡。火车穿过边境莫达内后在陡峭的山谷间有段长下坡,司机刹车想让火车减速,但负载过重导致刹车温度太高,车厢下面起火。火车就这样在约20公里的长下坡里逐渐加速,最后以120码的时速疯狂往山下冲着。有些士兵预感到火车要失控出轨了纷纷跳车,当火车快到圣米歇尔-德毛里安镇时车厢终于出轨了,随后另外一列火车撞上了它从而引发大火灾。整起事故导致700人死亡,其中424人身份被确认,135人无法确认,37人死于事故前的沿路跳车,接下来15天又有100多名伤者陆续死在医院,满载1000人的列车只有183人完好无损。 如果意大利和法国方面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这个灾难可能永远不会发生,事故发生后法国军方多年一直未对外公布,只在1972年有家法国报纸第一次向公众揭露了这起事件,从而让法国公众得以知道这段几十年前的黑历史。
我考昨天还是我结婚9周年纪念日呢。 9年前的5月27日领证,一关就是九年,马上奔四,过几天孩子7岁越来越难管,球队这么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这么些糟心事串一起,不回想点过去的事,不说点啥,难啊。 平心而论,来这的人都是喜欢多特的,但熟悉我的人都晓得我更特别点,多特对我不光是足球还是吃饭的营生。12年多特如日中天,黄金风暴所向披靡,于是乎我的店铺借着东风起飞了,刚开起来生意就不错,几乎没经历新店无人问津的困难期,多亏吧友的捧场与信任,各种好评不说还拉人过来,我算是沾多特和吧友的光才把球衣做起来的,曾经掏宝我的多特销量一度冲到首页前三,月卖数百套,之后我干脆辞职专心做球衣,彻底因多特转了型,再后来球队趋于平庸销量下滑,我靠世界杯把其他球衣也做起来了,再后来掏宝门槛越来越高又转战威信,一路走来,没有多特当年的起飞也不可能走到现在,再想起自己看球20多年全是围绕多特,可以说,多特对我不仅是一份长达25年的情怀,更是一份感激和感恩,哪怕现在多特销量只占小头,大头是别的豪门,多特似乎不重要了,哪怕以后球队表现不令人满意,甚至有天要降级,我还是选择这么一直看着它,就像在看这些年自己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转身很痛苦,意味你打算忘掉过去一切包括你的回忆和经历,忘掉帮助过你的一切,这对我太难。 说这么多,唉其实吧就算你不靠球队恰饭,久了都会把看球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渐渐觉得看球不过是件很自然的事,哪怕再难,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下赛季希望还能见到各位,都别叛变了哦。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