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灵 西格灵
关注数: 0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2,528 关注贴吧数: 66
各国年夜饭食俗集锦   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通常要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以示庆贺。由于各国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文化形态的不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迎新食俗,说来颇有趣味。  印度: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止。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烟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庶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  马达加斯加:忌吃肉  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内不准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类。元旦这天,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  越南:禁止喝汤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时,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庆。人们在形象上敬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里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
珠峰“身高”最新揭秘!珠峰升降依然是谜!   珠峰历次测量高程示意图  从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珠峰身高降低了吗?珠峰身高是怎么测量的?日前,记者对亲历整个测量过程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工程师孙占义和研究员陈现军进行了专访。   本报独家专访珠峰测量专家揭秘珠峰身高之谜   核心提示  2005年,中国组织了新一轮珠峰高度测量,并于10月9日向全世界宣布:珠峰身高为8844.43米,同时教科书、地图册全部采用新数据。从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珠峰身高降低了吗?珠峰身高是怎么测量的?日前,记者对亲历整个测量过程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工程师孙占义和研究员陈现军进行了专访。  复测·方案设计  为复测数据加上双保险  关键词:三角原理+GPS  2005年年初接到测量任务时,很多测量人员并没有去过珠峰,对珠峰的相关知识也知之甚少,只能从资料上了解珠峰的情况。在对以前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后,测量人员提出了很多创新和改进措施。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这次测量同时运用了两种手段。一种是以几何三角原理为基础的经典大地测量方法;一种是目前最先进的测高技术GPS,珠峰身高就是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加权平均值。  关键词:雷达+觇标  虽然测量的主要技术如GPS、雷达都来自国外,但测量人员在原有的技术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和改进。  由于珠峰常年被冰雪覆盖,因此在测量珠峰高度时,要把珠峰峰顶的冰雪厚度扣除从而得出岩石层的高度。在历次测量中,人们一般用插钢钎的方法来测雪深,当登山队员往下再也插不动的时候就认为下面是岩石层。孙占义说,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因为雪层下面可能有一层坚硬的冰层,因此不同的人测到的雪深不一样。  前年意大利曾用雷达来测雪深,但效果并不理想,雷达虽然能够测出某点的冰雪厚度,却不能告诉人们这一点的空间位置,不利于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测量人员做出一项重要的创新,就是把雷达和GPS定位的数据匹配起来测雪深。  国内外的历次珠峰高程测量都会在峰顶竖觇标,但这次觇标的设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精致、更复杂。  觇标最上方的6个棱镜对于激光测距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山下的6个观测点都能够把激光垂直地打到棱镜表面,并顺利反射到观测点,测量人员对棱镜的大小、数量、夹角和倾斜度都进行了严格的设计。  作为觇标的主要设计人员,陈现军对觇标每一部分的功能都了如指掌:觇标标杆被设计成红黑相间是为了增加区分度;觇标刚好设计成2.5米,是为了保证无论被放在珠峰峰顶的哪个地方,山下的6个观测点都能够观测到。  复测·登山准备  关键设备觇标 雷达GPS  设置两个登山队  根据登山情况、能力和任务的不同,这次测量任务设置了两个登山队。一队主要由西藏的专业登山队员组成,他们最有实力登上峰顶,因此他们带上了能够保证整个测量工作顺利完成的最关键的三种设备:觇标、雷达和GPS;二队主要由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他们带上了相对较重的北斗气象仪和永久标志等设备,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登顶,整个测量工作将会锦上添花。  4月18日,登山队员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甚至更高处进行适应性训练。5月7日,登顶测量队员完成训练,回到珠峰大本营,等待合适的天气登顶。  觇标一改再改  虽然在北京设计觇标时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但后来觇标又被修改了多次,尤其是觇标的固定装置。  孙占义告诉记者,觇标下面是要钻进冰雪层的,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在铝标杆下面安装一个钻头,由于两者的材料不同,不好焊接,因此在珠峰大本营使用的时候,一钻就断了。此后,觇标一改再改,当登山队员都培训完毕等待登山的时候,又在北京做了一个空运过去,时间非常紧张。因为始终不了解峰顶的雪是松散的还是坚硬的,到最后只好让登山队员带两套觇标固定装置上山。
高尔夫史上打鸟最大惨案 他摧毁了国家空军 在高尔夫球场上,打中一只真的鸟儿的最大损失无非就是击球距离受到影响,内心深处因为误伤无辜暗暗自责而已。但是有时高尔夫球打中鸟儿的过失还真的远远不止于此!在高尔夫球历史上因为打中鸟儿而发生的最大的惨案是在1987年,在非洲小国贝宁首都波多诺瓦有一个42岁的高尔夫球迷马修勃亚,喜欢高尔夫球但是付不起打球的费用——当然,即使他有钱也没用,因为贝宁根本就没有高尔夫球场,他只不过是在国外做工时看到过这东西并带回了几支旧球杆和一些破旧的高尔夫球。这一天,他在棉田里做完活计后拿着他的家什来到贝宁空军基地附近的一块空地想过过瘾,他挥杆击打着小球,看着球在地上滚、天上飞,梦想着自己能够一夜成名,轰动世界。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他打出的球飞过基地的铁丝网,不偏不倚正巧打中一只飞在空中的小鸟,受了伤的鸟儿飘飘摇摇坠向飞机跑道。此时,飞机跑道上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处于等待起飞状态,座舱罩还没有关上。急速下坠的小鸟直落入座舱,撞在飞行员的头盔上,然后扇动着翅膀竭力挣扎,这突如其来的“横祸”使飞行员惊呆了。手忙脚乱之中飞机失去控制,偏离了跑道,一头扎进停靠在跑道边上的机群。四架幻影式飞机相继爆炸起火,喷气机的飞行员侥幸逃出,但五架飞机已经成为五个火团。即使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来说,这都应当算是可怕的悲剧,对于贝宁则更是巨大的灾难,因为这五架战斗机是贝宁的全部空军力量!在铁丝网另一边的勃亚呆呆地瞪着眼睛看着这一切,就像一个杀人犯手里举着还冒着烟的手枪。警察很快就将勃亚投进了监狱,罪名是“流氓滋扰罪”。法官判决要么勃亚赔偿4亿美元,要么坐牢,勃亚选择了坐牢,因为他的年收入大约相当于275美元,照此计算,即使不吃不喝也要花上1454545年半的时间才能偿还得清!天啊,要多少代才能还清这么大的一笔债呀!勃亚的高尔夫球梦彻底破碎了,他发誓如果他能出狱的话,再也不会打高尔夫球了!此事纯属社会事件,不受高尔夫球规则管辖,因此我们只能对勃亚表示同情,愿上帝保佑他!
苏联曾秘密打造人猿战士 不知疼痛力大无比  据英国媒体20日报道,好莱坞科幻电影《人猿星球》中力大无穷的“猿类战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据前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上世纪20年代中期,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奉克里姆林宫之命,秘密打造“人猿混血战士”,它们不知疼痛,不知疲倦,力大无穷。   莫斯科媒体日前公布的一份最新解密的前苏联秘密档案显示,上世纪20年代中期,前苏联梦想打造一种半人半猿的超级混血战士。1926年,克里姆林宫将此任务交给了前苏联科学院,要求该机构炮制出一种“活着的战争机器”。这种超级人猿战士除了可以用于战争外,还可以充当一种新的劳动力,用来建造铁路。当时负责执行这项“人猿战士”计划的正是在“人工授精”领域卓有名气的科学家伊万诺夫。   伊万诺夫接到的命令是:通过人猿混血杂交,打造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新人种,它们不知疼痛,能抵抗饥饿,对食品质量没有太大要求”,这种“人猿战士”具有“无穷的力量和不发达的大脑”。   接到打造“无敌战士”的命令后,由于无法在前苏联境内找到人工授精志愿者,1927年,他带着20万美元来到非洲,在那里首次进行了对母黑猩猩人工授精的实验。同时,前苏联在格鲁吉亚也建立起了另一个用于人猿混血实验的科学中心,试图用猴子精子对人类卵子进行受精。根据伊万诺夫的计划,他打算先用人类精子对母猩猩受精,然后用猿猴精子对人类女性受精。然而,伊万诺夫的人猿混血实验并没有取得成功。1930年,伊万诺夫被前苏联政府判处了5年监禁,1931年又被减刑为到哈萨克斯坦流放5年。1932年,伊万诺夫患病去世。几十年后,建筑工人在格鲁吉亚黑海城市苏曲米的工地上建造儿童运动场时,挖出了当年的人猿混血研究实验室遗迹和一些猿猴骨架。下图:科幻电影《人猿星球》剧照
俄前首富霍氏“发配”西伯利亚狱中教书打发时光 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被移送到赤塔州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的第1监狱服刑后,该市旅馆就住满了赶来打探消息的各路记者,有关霍氏的种种小道消息也不胫而走,英国《泰晤士报》日前也刊文描述了霍氏未来的监狱生活,他可能在狱中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帮助年轻囚犯获取知识。  当地居民对他没好感 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被移送到赤塔州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第1监狱服刑后,这个只有65000人的小城镇顿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众多记者前来驻扎以套取各种消息。有人说霍氏在狱中与当地的小偷们狂饮白兰地,有人言之凿凿地称入狱的不是霍氏本人,而是他的替身,真正的霍氏做了易容手术,而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已经被灭迹了!霍多尔科夫斯基成为记者采访的焦点,但该市大多居民对这位俄罗斯前首富没有好感,认为他在前苏联崩溃过程中牟取了暴利。 第1监狱的发言人雅库舍夫斯基说,霍多尔科夫斯基将受到和其他犯人一样的平等待遇,但曾在该监狱中服刑7年的库马科夫说,无论是犯人还是看守都会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另眼相看。 曾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妻子一同前往探视的律师阿尔伯特·姆克尔特切夫澄清,有传言说当局给霍多尔科夫斯基氏提供了长期探视住的单间,条件也好了许多,这都不是事实。监狱领导,还有处罚执行局,都在关注着此事,他们不会给霍多尔科夫斯基任何关照。 律师还愤怒驳斥了一些媒体不合事实的报道,他说:“有人说我的当事人和囚犯一起喝白兰地,还有其他什么,这全是胡编乱造。我再次重申,他没有受到任何照顾,甚至相反,囚犯们都说,由于‘特殊犯人’的到来,监狱明显加强了各种管理措施,密切关注囚犯举动,严格检查包裹,取消各种照顾,严密监督探视情况和书信往来,他们抱怨不会再有轻松的生活。”  囚犯送巧克力做礼物 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的第1监狱共有13个大牢房,每个可容纳100到120名犯人,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关押在其中的第8号牢房。 10月28日,已经结束了三天探视的霍氏妻子因娜向记者们介绍了霍氏的狱中生活:每天可以阅读书报,但是上不了互联网,以后可能也不会有。在探监的这三天时间内,她一直给丈夫做他爱吃的土豆。而霍氏对目前的“新环境”也没什么抱怨。 每天都会前来探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当地律师纳塔丽·特雷科娃说,里面的犯人对他还不错,“一些人跟他挺合得来,他们送他巧克力作为给来访妻子的礼物。” 但是,曾经在这所监狱里呆过的萨沙描述,囚犯们不缺对付新来者的手段,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糟日子可能还没来。监狱内部有自身的等级制度,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众所周知的大人物,想要在这个由这个强盗、土匪和流氓建立的等级制度中找到位置可不容易。 特别是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关押的8号监,这里关押的通常是罪名较重的强盗。霍多尔科夫斯基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还要看他自己的表现。“如果那里的强盗想为难他,他绝对有得受”,萨沙说。不过,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财富和名声可能给他带来好处,他们有可能会把他看作来钱的途径之一,通过他的钱换取更多的香烟和茶叶。  将在狱中当数学教师 在监狱中,最大的问题是烦躁情绪,有些囚犯有工作可做,通常是缝纫、木工活和制作纪念品,这样可以减轻烦躁情绪,但通常来说,监狱中没有足够的工作可做。纳塔丽·特雷科娃说,霍氏已经向监狱管理方申请订阅50份报纸和杂志,他计划在监狱中学习准备考博士,目前正在考虑是否在监狱附属的职业技术学校中任教。 此前,该监狱的管理人员透露,霍多尔科夫斯基服刑期间的一份劳改工作将是在监狱内开设的职业技术学校里当数学教师,这或许会使他不会感到无所事事。 俄罗斯赤塔州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第1监狱目前关押了许多青年囚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没有掌握任何专业知识。为了让年轻囚犯们服刑后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监狱方面规定,他们必须在监狱开设的职业技术学校里补习文化知识。
2006年迟来1秒意味着什么?   英国的大本钟将第一个见证2006年迟来一秒的历史时刻  人们都盼望着新的一年,但地球却在这个时刻跟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世界时将多出1秒,2006年将比预期迟1秒到来。   今年7月4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根据地球自转变化的情况宣布:全世界在英国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这一刻统一拨慢1秒。   这多出的1秒从何而来?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技处负责人窦忠。   7年来第一次拨慢   “这多出来的1秒被称作‘闰秒’。出现闰秒,其实很简单也很常见。”窦忠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把一天平均分为86400份,每一份便是1秒。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为如何测定和“保持”1秒钟的长度寻找方法,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类发明了一种新的计时器——原子钟,它根据铯原子的振荡周期来确定1秒的长度,相当精确。此后,人们使用原子钟来“保持”时间,这样得到的时间便称为“原子时”。   然而,后来发现地球的自转并不完全“守规矩”,它的自转速度也不均匀。这样一来,1秒的长度也就跟着发生变化,并不能始终一致。但是,“原子时”的1秒长度却并没有受自转不规律的影响,仍然保持精确。久而久之,“原子时”和地球自转产生的“世界时”便产生了差异。   为了弥补这一差异,科学家们设计出新方案,即“协调世界时”,它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1972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时刻相差超过0.9秒时,就在协调世界时上加上或减去1秒。这1秒被称为“闰秒”。   “第一个闰秒是在1972年6月30日被加入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负责决定何时加减闰秒。根据国际公约,一般12月31日或6月30日协调在世界时中加入或减去闰秒。因为地球自转不规则,闰秒的出现很平常。”窦忠说,“从1972年至1998年的26年间,一共出现了22个闰秒。但这一次闰秒让我们等的时间比较长,从1999年一直到2006年,整整7年。”   1999年后,地球自转速度突然原因不明地变快了,结果连续7年一个闰秒都没有。有人甚至推测,如果地球自转再加快,恐怕就要有“负闰秒”了。但是,这个“负闰秒”最终没有出现。   1分钟有了61秒   “一般1分钟是60秒,但为了这1闰秒,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将会有61秒。”窦忠表示。   这多出来的1秒将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7时59分的最后几秒将是: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分0秒。   “第61秒是我们人为加上去的,到那时,我们的原子钟上会显示‘7:59:60’这个在平常看来不可思议的时间。确实挺有意思的。”   不光是中国的原子钟,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到来的时候,全世界的原子钟都会出现“×:×:60”的奇特时间。   “这也算是地球给我们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吧。”窦忠笑道。   1秒虽短关系重大   “1秒对普通人来说,‘嘀嗒’一声就过去了,可对那些需要使用精密时间的部门来说,1秒的误差影响是很大的。”窦忠告诉记者。   “比如在电力部门,电网故障的维修、电网与电网之间的并网,都需要使用精密时间,如果出了1秒钟的误差,后果很可能是整张电网的停电甚至崩溃。”   “再比如在网络通信上,协调世界时被用在很多互联网标准中,像网络时间协议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出现1秒的误差,全世界那么多台电脑一下子都乱了套,造成的混乱无法想象。”   “更可怕的是在航天领域里。”窦忠说,“飞船1秒钟就要飞将近8公里的路程,要是差了这1秒,误差可就大了:飞船轨道可能偏移,飞船着陆地点可能差上十万八千里,更糟糕的是飞船的安全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此外,在证券、航空、地震勘探等领域,这1秒钟的影响也无法忽视。”   这次的调整,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几乎不会造成影响,窦忠反复向记者强调这一点。不过,他也表示,这1秒不能轻易忽略。就像加拿大一位科学家所说:“由于闰秒的原因,每600年所积累的‘多出来’的时间为30分钟,1000年可多出1个小时。”所以,大家应该好好珍惜这多出来的1秒钟,毕竟,这是地球给人类的一份新年礼物。
大长今的主题曲原意 韩流袭来,一部大长今让中国人终于看到了韩国电视剧的罗里八嗦,但是主题歌却是一首反映中国一段野史的颂歌,歌曲表达了对山东大汉武松为兄报仇的英雄事迹,几经反复,地狱耶稣终于破解了歌曲密码...... 最佳效果为边听边对照歌词...... 记住:一定要打开音响或耳机!!!大长今主 题曲 - 呼唤 [韩文版]  武大郎武大郎~~~~挨猪打(武大郎挨打了,还挨猪打,反映了韩国人民对西门庆的   强烈鄙视和仇恨,称其为:猪。)     挨打了挨打了挨猪打了..(一唱三叹,更加强烈的表达感情)     打了你打了猪,葫芦打地!(借景抒情,反映了武大郎挨打时候鸡飞狗跳的场面)     啊弟弟!啊弟弟!阿弟怒咧!(武二郎怒从胆边生,武大的弟弟武松上火了,怒吼了,集气了)     踹呀~~踢啊,挨打的那头猪,哭去喽,哭他妈,他就完啦(在武松的连续技强攻之下,西门庆一败涂地,哀号至死)     武大郎武大郎~~~~挨猪打.....(武松在大哥坟前哭诉)     他打啦他打啦挨猪打了(怒斥西门庆的恶行)     他打你他也痛混蛋打你(他把你的女人带走,他也不会快乐很久.....)     啊你弟啊你弟啊弟哭咧.....(你弟弟武二郎在此用他人头祭奠你了....)     这首歌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反映了当时武松为大哥报仇的一段场面历史,简洁有力,一唱三叹,有情有景,感人至深,不愧是近年来韩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青春励志佳片。
揭密心灵感应术真相 “神秘剪影”是《心灵感应》前身 著名魔术大师傅腾龙   “心灵感应”被很多人认为是蕴含超自然力,许多“特异功能”表演者也宣称具有“心灵感应”的能力从而招摇惑众。   被誉为“中国魔王”的著名魔术大师傅腾龙,曾经在魔术舞台上成功创作演出了《心灵感应》。他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一一破解各种“特异功能”与“心灵感应术”的奥秘。指出:所谓“心灵感应”都是假借魔术的表演。   《心灵感应》蒙面猜物为何百发百中?   搭档坐在场地远处,背对着所有来宾,被蒙住眼睛。傅腾龙站在来宾席间,手上拿起一样东西问搭档:“唉!这是什么?”搭档说:“是香烟。”全场顿时惊声四起。傅腾龙问:“这包烟里一共有几支烟?”搭档想了想说:“17支。”马上,傅腾龙走到一位中央领导面前,中央领导数了数里面的烟,证实:“果然是17支!”中央领导随手拿起一个碗给傅腾龙,傅腾龙问搭档:“这是什么?”搭档说“是个碗。”“什么质量的碗?”“是个银的。”   ――上世纪90年代,这个曾经引起轰动的“特异功能”表演,就是傅腾龙花费了10年练就的《心灵感应》。傅腾龙生长在从事魔术表演已有百年历史的傅氏家族,父亲傅天正对中国传统灵冥术的研究,为《心灵感应》的创建提供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傅腾龙独创的《心灵感应》正式亮相舞台。   头脑中练就坐标系,过目物品都会有精确坐标――《心灵感应》实质是一种信息传递。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解释,《心灵感应》就是苦练出来的。”傅腾龙说。   “我的大脑里有一本‘博物大辞典’,犹如人脑模仿电脑,《心灵感应》是一种信息传递,但不单纯是语言暗号,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的头脑里有一个‘坐标’,这个‘坐标’画得很细,每一个东西在我大脑‘坐标’的位置都很准确。搭档的头脑同样有一本‘词典’,观众当场拿什么东西事先并不会知道,只要我们两人‘坐标’对齐了,这个东西就会显现。”   然而,《心灵感应》对精神能力的要求相当高,它花费了傅腾龙和搭档3年的时间来练习。“上海的中百公司、南京路,我们就挑人最嘈杂的地方练。我会站在一个橱窗前,15秒中把东西都看一遍,马上背过身去,背出哪个商品在橱窗的哪个位置。我的头脑里会非常快地记忆和反应大量信息,所以搜集资料的案头工作非常难。有时甚至是背整本词典,复习一个来回也要花一个星期。”“《心灵感应》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很多,比如时间停顿几秒,或者声音来源的方位,有时,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因为语言表达很容易被人察觉。我和搭档练到后来,甚至可以不说话,拿起一样东西都能猜出是什么。这种信息传递依赖的是两个人的一种默契。”  “神秘剪影术”缘何猜出陌生人长相?   “在《心灵感应》前,我创作了一个‘神秘剪’魔术。任何一位请到台上来的观众,我都给他剪一个影子。观众拿到确定是自己的剪影后,舞台后面的大屏幕就会出现的一个大黑影,与观众本人和我剪的影完全吻合。”这个剪影术作为傅腾龙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复出成名作,正是《心灵感应》的前身。傅腾龙告诉记者,他已经把每个人的侧影做了分解,比如一个人的额有多少型,眉骨突出型、斜眉型、平眉型、偏圆型的等,都按大小型号分类了;比如把鼻梁、鼻子和鼻梁的关系分为几十种,上唇分为几十种,下唇和下巴、衣领、发型、头型,都做了细分。“观众一上台,我脑子里就会出现相应的编号,我就会想办法让后台的搭档知道我要的编号,这个人所代表的就是这个序号。拍档就在后台把卡片库打开―――3号额,13号鼻子等等。我剪的就是心里的号。这个我练了很久,直到对面一人走过,我就能叫出他五官的编号。暗示后台的方法很多,比如在台上写纸条,助手收拾东西下场就能带走,比如在桌子上安一个发报机都可以,后来这个节目练透了,我们就开始练《心灵感应》。”
中国人近30年的流行全纪录 【前言】 在1978年前的近30年里,涌动于大江南北宽街窄巷的中国人,被西方时尚界形容成"蚂蚁"。这个词包含了如下意义:渺小、灰头土脸、营营碌碌,差不多此蚂蚁看上去跟彼蚂蚁没什么区别。这群蚂蚁人只穿4种颜色的衣服:灰、黑、蓝和军绿,再配以宽松得近乎邋遢的式样,每个人都散发出霉气。他们最常穿的衣料叫"的确良",他们认为最有品味的服装款式是中山装或毛服。 白衬衫既昂贵又"高档",得花七八元才能买到。"名牌"这个概念,对他们而言,指的不是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就是熊猫牌收音机。每天,人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骑着一模一样的自行车、挎着一模一样的菜篮子,买一模一样的菜,甚至连家里的饭桌和墙上挂的画,也都是一模一样的张扬个性?想与众不同?那可是攸关性命的冒除。每一年,这个世界都会发生很多事。197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狂飙、第一个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中国恢复高考、*****得到了平反......最重要的是从流行时尚角度来说,喇叭裤杀入中国,女性时兴烫发......1970年代,人们梦想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1980年代初期变成了14寸彩色电视机、摩托车和洗衣机。 今天三大件成了奔驰、别墅和美女。区区25年,许多人感觉已经活过了好几辈子,翻云覆雨的变化从头到脚洗涮着这个东方大国。从前,我们屁颠屁颠地追赶着港台欧美早已过时的流行,今天,终于跟全球同步,甚至领导着某些潮流,如唐装;从前,我们的街道上稀落着几辆破公车、行人和吱吱响的自行车,今天,我们在为全球1/5的汽车买单;从前,我们偷偷摸摸地谈恋爱,今天,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接吻;从前,我们包裹得多么严实,今天,我们穿得越来越清凉;从前,我们围观老外,今天,外国人常常驻足欣赏我们......
秦始皇未解之谜:秦俑怎么能自已穿上甲衣 二世的杀戮,销毁了一切证据   纪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一统海内,成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死后的第二年,属于他的巨大陵墓才最终完工。这年底,即位的皇帝胡亥杀掉了所有修陵的工匠。于是,关于始皇帝的陵墓,只剩下了传说。 秦陵的谜点   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史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载。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70万工匠,历时38年,耗费国家税赋三分之一而建成。书中说,它是2000年前,人类建筑力的极限。   然而今天,这里既没有高耸的城垣,也不见巍峨的宫殿,只有一方土冢飘零于岁月时光之中。   难道说,秦始皇陵的秘密,那些近于天方夜谈的故事,只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1974年,秦俑出土   1974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进入了持续的旱年,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取水。二十多年后,对于当年打井时的情形,村民杨志发依然记忆由新。   这就是当年那口挖了一半的废井,它有一边触及到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之中,如果当时打井的位置稍稍偏离,2000多年前的历史将依然混沌。   这是一种人们从未叁拜过的神像,他的造型奇特,似人非神,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座寺庙之中。从外形上看,与其说是神像,不如说是身披甲胄的战士。   然而,考古人员关心的是,这些距秦始皇陵1.5公里处发现的陶像会不会与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墓有某种关系呢?   不久后,考古队进驻西杨村,有谁能够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后震惊了全世界。 采访:袁仲一   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它们是以个体形象呈现的整体塑造艺术,这8千兵马造型各异,绝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巅峰之做。然而,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塑造兵马俑呢?   视死如生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会有一个幽冥的世界,如果把死人生前的一切带到地下,他在阴世间的生活会与生前一样。   于是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陶制兵马俑是秦始皇阴间的护卫者,始皇帝并没有采用活人活马的生祭,他的护卫军,是出于能工巧匠的制造。 这些秦俑,是秦陵的最后证据么?   考古研究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制造年代,大约在秦统一全国的公元前221年动工,至公元前209年结束,前后大约历时十年,需要几万工匠共同劳作。   《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这个陵墓动用70万人力,耗时38年得以建成。难道说,这样庞大的工程,就只有孤零零的土冢与兵马俑么?从秦陵的部局上来看,兵马俑坑只是秦陵东1.5公里的狭小地域,秦陵周边方圆数公里内还会不会有其它的埋藏呢?它们是以个体形象呈现的整体塑造艺术,这8千兵马造型各异,绝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巅峰之做。   1996年6月的一天,正是酷暑前难得的清爽天气。抱着半郊游的心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几名学生来到秦始皇陵实习,很随意的一铲中,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在这一铲的泥土中,隐约有一些红烧土与木炭灰的痕迹,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   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它们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难道说,这里地下是另一处兵马俑坑么?   经过漫长的勘探工作,考古人员精心的挖开了一个153平方米的小坑,另他们大为不解的是,这个坑内并没有兵马俑,而是摆满了数以万计的石质盔甲,这是什么样的墓藏坑?坑内为什么只有石甲而没有人呢?   从坍塌的坑边看,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的排列方式一样,都是每四件一排,样式也与兵马俑相同。这是十分有趣的发现,难道说,这些甲衣是为埋在不远处的秦俑做的么?但是,秦俑是死物,它们怎么能自已穿上甲衣呢?   这个考古发现迅速传遍了全国,于是,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秦始皇的身上。 秦王好道   人世间欲望的巅峰,无非是做一位显赫的帝王。然而,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