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多回复 虚拟贴吧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09 发帖数: 1,820 关注贴吧数: 11
吒种的神逻辑 我并非专业的人员,谈谈我的看法,力挺哪吒的跟力挺那些专家的有什么区别?在纸上写满字,表面上看起来并无问题,但实际上就是纸老虎一戳就破,包装也只是表面的包装罢了。 真正的“神作”,从来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像上世纪的前辈那样,既懂传统的“美”,更懂如何用当代人能共情的方式讲好故事。当水墨的韵味里流动着鲜活的人性,当诗词的意境中藏着当代人的困惑与向往,传统元素就不再是“点缀”,而是能与观众灵魂共振的文化密码。这或许就是国产动画在“顶流”之外,更值得追求的“传世”之道。 哪吒的改编或许在当下获得了关注,但要“永久站在高处”,作品需要更沉潜的文化自觉:不是消费神话IP,而是重新诠释神话背后的精神密码;不是嫁接流行元素,而是让传统哲学与当代人的生命体验对话。就像金乌的光芒,既要有上古神话的雄浑底色,也要能照见当下人的困惑与成长——这样的作品,才能既“纵八荒”般拥有广阔的共鸣,又因扎根“中华本质”而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真正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坐标。 “身化金乌擎苍昊,流光迭代耀八荒”作为标准 说到底,“擎苍昊”的根基,最终要落在“托举人的精神”上;“流光迭代”的活力,终究要源于“回应人的需求”。传统不是供奉的标本,而是能反复被当代人“重新发现”并赋予新解的精神资源。就像金乌的光芒,要能照见每个时代里具体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