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轩凌月 水轩凌月
嘻嘻哈嘿
关注数: 45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2,901 关注贴吧数: 80
中建五局涅盘重生 “信·和”文化激励中国建筑业500强 近年来,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五局”)着力打造培育“以信为本、以和为贵”的“信·和”文化,由此带来了中建五局由困境到新生的沧桑巨变。这也使国家地产网记者有幸与大家共同分享中建五局以“信·和”文化建设为手段,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提升企业软实力的实践与思考。 文化催生企业涅盘重生 中建五局曾是一个长期陷入困境、一度濒临倒闭的传统国企。2001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里是这样描述中建五局的:“资金极度紧缺,已资不抵债,举步维艰。”2002年,中建总公司的审计报告记载:“该企业1.6万名职工中,在岗职工4876人,离退休职工4870人,下岗等其他职工5555人;全局营业额仅为26.9亿元,合同额为22.3亿元;企业报表利润总额为-1575万元,不良资产达4.8亿元,拖欠职工工资2亿多元,有的公司拖欠工资达48个月。原下属16家二级单位中有11家亏损,每年亏损几千万元。” 然而自2003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该企业却迅速崛起,重新焕发生机。2009年,新签合同额390亿元,完成营业额1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资产总额100.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37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7倍、7倍、37倍、5倍和20倍,企业综合竞争力大为增强,成为一个队伍精干、主业清晰、资产优良、文化积极、信誉良好、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建筑业500强,并被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世界经济学人周刊、中国资信评估中心联合评为中国建筑20强企业。 中建五局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企业近几年来“树信心、定战略、用干部、抓落实、育文化”的一系列举措。而大力推进“信心、信用、人和”三项工程建设、培育成型“信·和”文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2008年12月,中建五局“信·和”主流文化被评为第15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中建五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印证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财务因素,对提升经营绩效、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建五局建设“信·和”文化,是针对企业长期积弱,内部突出存在“信心丢失、信用缺失、人和迷失”的“三失”现象的情况。为此,企业在内部大力推进“信心、信用、人和”三项工程建设。强调在困境面前,精神不倒至关重要。同时,在全局上下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强调企业对业主和社会,企业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之间形成互信共赢的良性循环。针对企业内部人和迷失的问题,明确提出,和谐不是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的一种境界,是建立在统一价值观和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秩序。“信心、信用、人和”的“信·和”文化,发轫于中建五局生存危机的非常时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和中建文化”的精髓,同时吸取了下属三公司、广东公司、广西公司等先进基层单位的文化。有了这样一种土生土长的企业文化,中建五局就掌握了“再生”的秘诀,就拥有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企业管理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这是企业管理由“人治”向“法治’,再向“心治”跨越的一个过程,也是企业发展由外部驱动到内部驱动、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由强势管理到无为而治的一个过程。 中建五局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尤其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功摆脱了生存危机的困扰,开始步入到一个提速和提质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中建五局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升级的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要继续致力于“术”的层面,即有形的物质积累,以不断夯实企业的经济实力;同时,更要有意识地关注“道”的层面,即无形的文化积淀,以打造支撑中建五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