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narcher000 Demonarcher000
有时候你无法独自完成
关注数: 180 粉丝数: 972 发帖数: 35,478 关注贴吧数: 51
选择台球教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今台球教程很多,网路发达,随便都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如何打球的说法,本贴并不反对任何关于台球的理论,而是从练习的角度帮助初学者鉴别和选择台球教程。 首先一个好的台球教程,通常都会涉及基础的理论和练习方法,好的教程不但告诉你如何去做,也会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关于站姿,很多人都知道标准是什么,但很少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产生一个误区——所谓标准应该是一个固定的站姿,凡是不符合这个固定动作的都是错误的。 但是当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时,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样的站姿会更合理,更能帮助你调整自己,所以一个好教程会告诉你如何调整,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标准是什么,那种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说教,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练习者停止思考实践中的感受,而一味的强调某个动作的统一标准,以为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但往往无法达到预期,从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对你的兴趣培养打击很大。 其次,练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台球技巧靠的是肌肉的重复记忆,这就决定了没有任何速成的方式可以让你达成目标,好的教程会告诉你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去帮助你更有效的重复动作,通过更有效重的复练习提高动作稳定性。所以任何告诉你只要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必然结果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帮助你更稳定的做动作。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欲速则不达。浮躁的思想正是练习台球的大敌。了解台球的过程是建立在你的打球需求之上的,所以想要快速提高的方法其实不在如何打球,而是如何控制好球杆,稳定的出杆会为你打开更广阔的领域,成为你进步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出杆的练习就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出杆练习和打球不是同一个问题,只有在你知道如何正确出杆后,你所进行的击球练习才是有效练习,而错误的方式下进行的击球练习无法让你形成固定的肌肉记忆,你的水平可能无法稳定,从而需要进行更多的重复练习,这样反而制约了你的进步。 最后想对练习台球的爱好者说的是——练习台球不是练习如何进球,而是练习如何控制好球杆。
关于台球瞄准法 当我才开始打台球时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应该打哪球才会进,查资料,画图计算,每次我以为自己顿悟时,总是被偏离的目标球把信心击的粉碎,直到有一天,我打进一颗比较远的球,我的眼睛第一次看清楚母球撞击的位置,那天我第一次确信应该打那进球。 然而,第二天我带着顿悟的心情再次打球时,依然没有起色,球一次次偏离袋口,可是昨天的进球依然历历在目,我明明已经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打不进? 直到今天,我依然会错失简单球,依然会不确定,感觉自己瞄不准,不知道打哪会进球。渐渐的我明白,所谓的瞄准就是信心,当你出杆直总能打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时,哪怕你这一杆没进你也知道趴下去应该打哪。 相反如果对手总不给你机会,你总是很难打进球,渐渐的你就会怀疑自己,当你就开始不确定了,出杆犹豫时,任何的瞄准法都帮不了你。其实任何高手都有瞄不准的时候,当你心虚胆怯时,当你怀疑自己时,一切都不再可靠,你的眼睛也仿佛在欺骗你。 我想说没有任何瞄准法可以告诉你这一杆球就是那儿,你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你所能做的也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有反复的进球能帮你确立这样的信心,当你练到任何杆法力量,任何塞都能打进时,你就不会怀疑了,你只会想这杆母球应该去哪?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当你一心想着母球去向时,这颗必进球也许又打丢了... ...好吧下次别忘记瞄准!
看了世锦赛决赛我忍不住想感谢塞尔比的坚强 火箭进入决赛,似乎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罗尼三连冠的脚步了,但是我想感谢赛尔比。 看了比赛的人应该都注意到火箭开头几局打的不差,态度也绝对端正,塞尔比却在自己糟糕的第一阶段抢下三局,甚至到5:10落后依然顽强的追上,为我们把比赛的悬念一直保留到最后,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塞尔比的顽强。 见过不少对手在面对火箭时崩盘,这其中包括丁俊晖、墨菲、马奎尔、马威等众多顶尖高手,这其中有些甚至我认为心理素质很好的球员,但是在面对巨大比赛压力和强大对手的双重打击时,难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自己的也参加过比赛,也有崩溃不想打的时候,巴不得早早结束远离球台,所以球员面对火箭时的心理多少也能体会和理解,所以当我看到塞尔比决赛的糟糕进攻手感,我也忍不在想也许这次塞尔比也扛不住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看球、瞄球还是那么认真,他几乎不犯错误(我指的错误是那种选择性的错误,通常人不理性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择。),塞尔比让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斯诺克,他展示给我们的强大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他就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也许你强大到足够毁灭他,却永远也无法蔑视他。 赛尔比是一个坚韧的男人,一个永不放弃的男人,也许他没有出众的技术和才华,但他拥有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顽强与毅力,我相信拥有这样品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终究会取得成功。
很多人喜欢把SNK的技术孤立讨论,我想说千万不要这样想。。。... 这正是我们经常练习台球的一个重大误区。 起初我们练习站姿和出杆,有些人就说“你的手偏了,头歪了”,等等,于是我们开始掰站姿,搞的腰酸背疼,反而打的更差。但症结所在并不只是这样一个单纯的问题,如果我们进一步提出问题“手为什么不正,头为什么歪?”,当你从整体考虑到身体的协调配合时,才能调整到一个更有利于提高稳定性的站姿,而不光是看局部的位置是否“标准”。 后来我们开始练习准度和走位,又有人说“先练习准度”,于是我们的练习就变成不停的锤袋,直到各种长台把袋打的“咣咣”响,可是和别人一对局,又各种失误,各种不进。 我想说,如果你总在进行这样孤立的纠正和练习,赶快停止吧! 如果我们系统的来看待SNK技术,就不难发现,站姿稳定有利于出杆平直,出杆平直有利于准度,准度有利于判断,正确的判断有利于杆法的运用,成功的走位可以促进SNK意识的培养,好的意识让你打球更轻松更自信,最终好的意识又反哺到基础层面,进球没压力,出杆更自信,进而走位也更好,当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时,整体状态就会不断提升,相反如果你纠结某个局部问题,有时候可能是很小的问题,比如今天天气潮湿,球台不走,走位不理想,总打有难度的球,有压力很可能导致出杆不自信,不自信很可能出杆变形又导致准度下降,力度杆法也会因为出杆不好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最终走位也会越来越差,当你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时,整体状态也会越来越差,这种差距能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参考下世锦赛上亨德利VS希金斯的比赛,两位大师打出各种低级失误,让你无法相信。 说这么多,是希望爱好SNK的朋友能够以更愉悦的心情去打球,避免钻牛角尖,放宽视野,让自己走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提高球技也就事半功倍了。
打斯诺克的几个常见误区 1.姿势标准了就能打准。 站姿可以说是打好台球最基本的条件,好的姿势可以对你的出杆形成稳定的支撑,可以让你瞄准目标减少视觉误差,但是站姿也不能一蹴而就,许多细节的调整需要自己去慢慢体会,姿势是为了出杆稳,所以姿势的成型是伴随着你出杆质量的提高而逐渐形成的,多练习出杆动作,不要打不准就掰姿势,变来变去反而无法固定,影响稳定性。 2.杆法看起来越犀利越牛。 杆法是为进球服务的,但是杆法却会不同程度的增大进球难度,永远不要本末倒置,只追求杆法而丧失准度,只有在保证准度的前提下,你才可以磨练出更精细的线路控制,学会在杆法和进球之间寻找平衡点,提高成功率。 3.长台直球准就是准度高。 减少半台角度球的失误往往比长台来的重要,准度并不是你能打进多远的球,而是你在什么范围内有足够信心打进,这样的信心是需要很高的进球率支撑的,而不是手感发烫,偶尔蒙进去。 4.走位就是控制杆法和力度。 杆法和力度只是技术层面的控制,提高意识也同样重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围球,多观察球形,尽可能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思路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你围球的难易程度。 突然想到这些,说的不恰当的还请吧友多多指正,个人认为SNK是个需要平心静气去慢慢感受的运动,作为业余爱好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好方式,切忌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希望提出的以上问题能够对正在练习SNK的朋友有所帮助。
发现两种常见的错误站姿,其实和准备动作有很大关系 一种是,先把球杆放桌子上对好进球线,然后脚踩线身体侧趴下去,这种大部分手臂都内拐,右手持杆出杆无意识带左塞,左手相反。 另一种,人和杆都对着进球线,说句笑话像“鬼子进村”一样端着杆,原地平趴下去,这种多半手臂外倒,右手持杆出杆无意识带右塞,左手相反。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从准备动作入手: 1.观察进球线,想象出母球的打击线路,这条线一直延伸到你站的位置,并且一直要贯彻到你完全趴下去瞄准。 2.支撑腿向前小半步,踩进球线,比较常见的是脚尖踩线,后跟的位置可以根据情况调节。这时重心也顺着跟上去,头以自己找好的瞄准视角对齐进球线(头的位置一般偏向主视眼,偏多少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也有双眼主视的在正中间),注意保持这个视角,一直到完全爬下去。 3.握杆手到进球线,另一条腿同时向侧前方跨步,跨步大小,应该以支撑腿感觉向上顶为主。 4.转肩和球杆到进球线,这需要一点空间想象力,因为你看不见自己的后肩头的位置,转多少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调节,可以对着镜子验证,看肩头是否在杆上面,头的后面。 5.弯腰和侧身同时进行,趴下去时,支撑腿向上登直,另一条腿稍微弯曲,感觉向支撑腿顶。 6.架杆手在弯腰同时向前伸展,这时需要感觉你的后肩头和手肘是否对齐球杆,同样没有形成固定感觉前,可以照镜子调整。 7.放松握手感觉握手位置是否合适,可以向前或向后微调,实在不行得起来重新趴。 从准备动作可以发现,这条假想的进球线很重要,重心,手,肩,头和杆依次对齐进球线,而不是让身体去适应球杆的方向,这样站姿是不稳定的。
皇帝的冠军梦 威尔士公开赛,1/8决赛,亨得利以0:4不敌艾伦,止步16强 看完比赛我不得不回到现实,好吧,有时候我确实不相信亨得利已经老了,至少偶尔他依然会打出完美的一杆导制胜,节奏沉稳的击球,仿佛那个金发飘逸的小伙儿又回来了,直到他起身回到座位,镜头对着亨得利老去的面容时,我又开始担心起来,心中暗念,希望这不是老亨今晚的绝唱吧... 作为一个斯诺克迷也许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期待——皇帝的下一个冠军 这里不想细数亨得利的辉煌战绩,相信亨迷们比我更有发言权,只想说说自己对亨得利的一点看法,这必须要从亨得利职业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说起... 幸运球杆断了,赢球变得艰难 (原文转自东方体育报) “2003年9月,亨德利参加完泰国公开赛回苏格兰,途中他的球杆不小心被折断了。这根球杆从他14岁的时候便跟随自己,花了他40英镑。 “我是一个迷信的人,这根球杆被折断以后,我就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了。我曾经用这根球杆获得过很多很多冠军,而那之后,我就没再怎么赢过了。”直到现在说起来,他还是无法掩饰遗憾,撇了撇嘴,“我曾经有好些年把一切怪罪在那根可怜的球杆上,这种迷信的情绪蒙住了我的双眼。然后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 亨德利也是一个宿命论者,“我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的,事情不会白白的无缘无故地发生。就像现在,我已经很多年没赢得过冠军了。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然后我想,也许这么多年的空白只是为了成全我的下一个冠军,下一个冠军会比之前的都棒。说我是自欺欺人也可以,但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原因。现在不一定能看到,时间总会把它还原的。” 然而让他回顾自己人生转折点的时候,亨德利并没有提及那一次球杆折断的事情,而是回想起自己13岁那年,得到了一张小型的斯诺克球桌作为圣诞礼物。“如果我没有得到这个礼物,也许我永远不会打斯诺克。当我在16岁的时候转成职业选手时,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取得这样的成就,会有一段如此美妙的生活。”斯诺克带给他的,毕竟更多的是快乐。” 很难想象作为斯诺克的“皇帝”,赢得过无数冠军的亨得利也同很多球员一样为自己的下一个冠军执着的努力着,是什么让这位伟大球员心中依然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呢?或许正是因为那次意外,让亨得利原本无比辉煌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一丝遗憾,然而正是带着这些许的遗憾传奇继续着,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没有了当年舍我其谁的霸气,亨得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职业球员的风度,以及对斯诺克不变的热爱和追求。 如今偶尔工作不如意时也觉得自己老了,那时我会去打打斯诺克,想想亨得利,作为一个斯诺克迷,我们依然做着同一个梦,那个皇帝的冠军梦。
梦境双热PAL,依然变态。。。。。。 今天在和吧友讨论装备时,突然想起过去的双梦PAL,据说1.13双梦BUG修复了,但4梦依然有BUG,于是好奇的做了个测试档,证实4梦依然延续了双梦BUG的变态神圣冲击。 装备大概和传统双热类似,所不同的就是双梦境,既然是4梦那还两个梦境干吗呢? 玄机就在另两个梦境头上,要想获得和过去双梦一样的BUG,PET必须也带一个梦境头,然后用另外那个多余的梦境头在自己和PET之间交替换装,这样不停反复交换就可以达到和过去双梦一样的冲击叠加效果,换的次数越多冲击伤害也越高。 实际测试充电大概两分钟,8PP所到之处有种寸草不生的感觉,伤害之强可谓D2里的“核武器”,当然这个装备也非常TH,至少俺是做不起了,也就测试下看看效果。 下面就把测试的装备具体说下: 武器:幻化悔恨,伤害高、不需要额外的IAS就可以4F 衣服:1.刚毅,有很高的物理伤害加成;2.TP+,喜欢TP的用也不错,效率提高不少 盾:梦境,用4R40+神圣小盾, 头:梦境3个,权冠做(其余一个PET,一个备用) 其他:心结腰带,蚀肉鞋,CUBE手套或安置,大君项链,乌鸦戒指,双吸戒指 板子:攻击灵气GC*9,3MAX/AR/LIFE的SC若干,ULC,USC PET:梦境,刚毅(BUG漆甲做),无限(巨长、鲛尾做) 技能方面:牺牲、热诚、狂热、抵抗闪电 都MAX,剩余加圣盾,其他,救助也可以点 当然这个装备我还没有具体调整,不过主要有4梦应该区别不大... 顺便附送测试存档: http(河蟹)://115(河蟹).com/file/bewon2iu#Paladin(1).d2s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