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 Demonarcher000
有时候你无法独自完成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968 发帖数: 35,198 关注贴吧数: 47
关于古尔德VS格雷茨的比赛中NO MISS判罚引起的争议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wNDQ2NDEwNA%3D%3D.html&urlrefer=9d8b264baf049998a59546102bd4eb90 不少人对裁判的判罚提出质疑,认为应该解到超分为止才是合理的。 要理解这个判罚,首先必须明白MISS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斯诺克规则要求球员必须尽力击打目标球,而没有尽力去击打目标球,导致MISS的就会判罚复位再打。 而在解球中,我们常常提到的超分之后没有无意识,即MISS判罚,这是一个底线而不是判罚依据。因为很显然超分以后球员没有理由不去尽力打到目标球。 那么MISS判罚的依据是什么呢? 要理解如何判定一个球员击球中是否尽力去击打到目标球,首先应该对斯诺克的球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什么是尽力?主要从球员击打的方式和线路的选择是不是最合理、最有利于击打到母球来判断。 所以要求裁判在一个特定局面下知道什么样的击打方式是最简单的,什么样的线路选择是最有利于打中目标球的,我记得国内著名裁判诸瑛说过:“一个合格的斯诺克裁判起码应该有40分以上的水平。”,只有了解了斯诺克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的分析球员的心态和他们作出的选择。 所以裁判对于MISS判罚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不同的尺度,比如对于一个初学者,你要求每次都必须解到,显然就是很苛刻的,而对于职业高手要求就会很高,因为他们具备更高的能力。 但职业高手是不是一定要求解到超分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老球迷应该看到过个别比赛解了几杆后就只判FOUL而没有MISS(我记得好像是世锦赛?卡特VS马奎尔 有过类似的判罚),这主要根据裁判对解球难度的判断局面超出了能力范围,而球员已经采用最优方式去解球,从而认为球员已经尽力去击打目标球。 举例说明一些典型的MISS判罚: 1. 球员击球的力度不够母球击打到目标球。 2. 采用比较难的击打方式,比如扎杆、暴力击球、跳球等等。 3. 在无法直接击打时,解球方式不利于最有效的击打到目标球。
瞄点法瞄准和假想球法瞄准的区别与适用原则 不少打球的人都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瞄准找到的进球点击打,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是却不适合所有的球位。 而在近距离、大角度时瞄点法就不灵了,具体原因我想可以通过图片直观的说明下:图一:当直线球时,撞击点和假想球圆心在同一直线,这是瞄准撞击点进球没有误差。 但是当进球角度逐渐加大,距离越来越进时,情况就会改变:图二:可以看出当进距离越来越近,描点法的误差角度也越来越大,并随着角度的增大误差也越来越大。 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假想球瞄准时,随着距离的拉近,并不需要调整击打方向,而描点法则需要比撞击点打的更薄,并且距离越近需要修正的误差量也越大。 使用描点法瞄准可以很便捷的帮助你找到进球感觉,距离越远瞄准误差也越小,角度越正瞄准误差也越小。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描点法击打角度比较正,距离也比较远的球,因为这是的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当距离很近或者不是角度很大时,误差量就会变大,描点法就会打厚。 而假想球瞄准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虽然并没有描点法便捷,需要培养找点的感觉,因为这个点并不是真实的。 实际击打中我们往往可以两种方式都使用,描点法便捷而清晰,在中远台、角度比较正时是非常好用的办法。 而在近距离、大角度则使用假想球瞄准,这样就不需要调整误差,比如反角度的黑球,很多斜向的中袋进球都可以帮助你很好的找准进球点。
打斯诺克站姿的重要性应该如何看待 斯诺克正确站姿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看来站姿主要是为了培养正确的击球感觉,站姿能够提供的就是帮助你确定击球感觉是否良好,包括瞄准的是否清晰,出杆是否顺畅,培养这些感觉需要一个稳定的站姿,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出杆模式。 通常我们不可能在一局球中总是处于良好站姿的状态,母球贴边、后斯诺克、很别扭的击球位置、影响手架的击球位置、架杆。。。等等,这些非常规的击球总是会悄悄的破坏着你的击球感觉,当你击球感觉很模糊时状态就可能越来越糟糕,这也是为什么防守多了会让我们击球感觉变差的主要原因。而大部分的非常规击球我们是无法去一一练习固定的,这时更主要的是依靠我们在良好站姿中培养出来的感觉记忆,当你站姿不固定时这种击球感觉就很容易被破坏掉。 所以说到底,站姿是一种培养正确习惯的方式,而在追求好的站姿时,我们很容易把站姿作为打好球的唯一标准,这样很容易误入歧途,忽视了练习根本的目的——感觉的培养。 自己也曾纠结于站姿的怪圈中,今天这样站打准了,明天又不行了,刚才还准,现在又不行了,这些疑惑让你把专注力完全放在掰站姿上,一会这样打一会那样打,这样让你的站姿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无法培养出正确的击球感觉,而天天掰姿势的人,我所见没有一个能打好球的。 唯有对自己的动作确立信心,用比较固定的模式击球,这样你才能积累自己的击球感觉,追求通过站姿让自己突然变的更准是,看似是一条合理的捷径,实际却充满了陷阱。 在自己无法确定时,最好不要胡乱尝试新的动作,关于打球有很多让人迷惑的说法,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如何鉴别这些说法,大部分说法可能只是形而上学的模仿,非常教条没有理论依据,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链,经不起推敲。无论这些说法对你适用与否,如果你自己没有坚定信心去执行,那最终结果只不过是让你更迷惑,让你无法固定动作其实这就是糟糕站姿最根本的错误。
几张图聊聊床铺的决胜局是如何跪的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Q2OTQ5NjI0.html&urlrefer=8c8e359e017b9b6726d7e829a72ac839 看的出来决胜局双方的压力都是空间巨大的,手紧到完全没了力感,两个人都几乎不会走位了,宾汉姆凭借准度超强纠错取得16分的领先优势。 这时候宾汉姆薄蓝球中袋失误,床铺迎来了第一个机会,却在打进袋口蓝球走红球时出现严重走位失误,只好强攻,却没能打进,但是宾汉姆也未能完成超分,双方转入防守。图一,床铺上手打进红球后的母球落位。图二,打蓝球后的母球落位,图中白圈为理想落位,可以看出这杆的走位差的离谱,紧张导致的影响可想而知。 关键时候,床铺防守的一杆大意,却给了宾汉姆一个传球的进攻机会,虽然这个传球成功率可能并不高,但是却没有任何风险,传进还有袋口黑球可打,这个白打一杆的机会宾汉姆很好的抓住,最终超分赢下了比赛。图三, 床铺防守后形成的局面图四,通过这个镜头可以看出,传球形成的角度正好可以让母球躲到红球后面,避免进攻不进带来的风险。这就留给了宾汉姆白打一杆的机会,宾汉姆即使传不进也不会留下机会,而打进正好有黑球可以进攻。 最终特鲁姆普又一次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交了学费。 最后不妨来回头思考下,这杆防守,如果我们是床铺应该如何防守呢?
【希世至宝】强调塞无法改变母球撞击后的分离轨迹的意义是什么? 原本以为可以通过引发思考,让许多人认清一些技术理论的意义。 结果被斯吧枪毙了哈,老希借贵宝地说说我的想法哈@巫师的魔法杖 尼克保罗之所以要练习者建立这个观念,是对我们练习的一种简化和概括。让你更容易量化控制母球,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练习者可以通过练习更稳定的控制,而不是只凭借感觉,感觉往往会在紧张的时候出卖你,所以打不出成绩。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YyODUwNzA0.html&urlrefer=288953b762e0ec0f5badb842241607d0 试想,当我们认为塞可以改变分离轨迹时,母球上无数的打点都会成为你判断线路的新问题. 就好像下图中所见,当你花了大量经历练习母球打点控制时,却发现还有更多的点,是你无法判断线路的,因为每一个点赛和高低杆的作用都会产生新的线路。无法判断就无法做出抉择,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个问题必然会一直纠结着你。而你将无法通过重复练习去巩固自己的杆法控制。 其最终结果练习成为一种单纯的感觉训练,凭感觉打球让你的技术成为花拳绣腿,经不起比赛的检验。 相反对于一个认为加塞无法改变母球撞击后分离轨迹的人,母球的情况就大不相同,所有的打点都是有量化参考的。通过图示可以看出,这对我们判断线路的帮助是明显的,你不用再去猜下一个打点会发生什么?判断线路变得简单许多。 减少了这种不确定性,你的执行会变得更果断坚决,你也以更专注于打点的重复练习,巩固自己的线路控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