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o—鱼得水 Mto—鱼得水
淘宝【恒钓渔具】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只做正品品质渔具;让你买得放心、购物开心。店铺链接地址:http://hengdiao.taobao.com
关注数: 483 粉丝数: 552 发帖数: 31,119 关注贴吧数: 55
麦粒饵制作及使用技巧【转】 相对野水中的鲤鱼、鲫鱼、草鱼而言麦粒饵可谓 “ 特效饵 ” ,它的原生态属性使其比面饵更受鱼儿钟爱,同时它也是商品饵自作的主要原料之一;麦粒饵经济、环保、自作简单,钓效不亚于其它常用天然饵;特别是在春末至仲秋时段用麦粒饵作钓,会有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1) 自作流程 将颗粒饱满的麦粒用清水煮至八、九成熟,以不黏手为宜,沥干冷却至微热,装入塑料袋,按 500 克干麦粒 /50 克曲酒的比例加入曲酒,密封后存放,密封时尽量挤空塑料袋内的空气,气温高的季节放置 1 天左右,气温低的季节放置 2--3 天,即可开袋作钓使用;曲酒既能延缓麦粒变质,又能使其发酵,麦粒本身具有的浓郁麦香味和发酵后的酸甜味混杂,鱼儿贪食 (2) 用量掌握 按 1 人 /1 天 /1 斤干麦粒的比例自作备用足以, 1 斤干麦粒煮熟后的成品用量大概在 3 斤左右,基本上可供一人使用一天。 (3) 诱钓同一  用自作好的麦粒饵做窝饵,也用该麦粒饵作钓饵;不要迷信商品麦粒饵;初做窝时,用量掌握在 250 克左右即可,作钓 1 小时后按每 30 分钟 /50 克左右的用量续窝;无论初做窝还是续窝,尽量做到抛投精准,控制在直径 50 厘米范围内为宜。 (4) 钓组搭配 考虑到麦粒饵易上鲤鱼、草鱼、鲫鱼,对象鱼从种类、个体、重量上都不具有同一性,同时,麦粒饵粒细小、质轻,钓组搭配就要具有兼容能力,既能钓大鱼,又能上小鱼,最佳组合应首选:鲤竿, 2# 主线, 1.2# 或 1.5# 子线, 7# 极品伊豆钩, 4-5# 浮漂,外加一根 10 米左右的失手绳;这样的钓组搭配,轻便、轻松、灵活, 1 斤以下的鱼能轻易飞鱼上岸,只要遛鱼技巧得法,失手绳收放有度, 10 斤左右的大鱼也能从容擒获入户的。
海竿刺鱼技巧【转】 使用手竿垂钓的,中鱼时,必须及时快速地挥臂扬竿,以便在鱼竿的带动下、鱼线的牵拉下,确保钩尖直至倒刺穿透鱼的中钩部位而将其扎深扎牢。海竿有自己区别于手竿之明显的“大水面、远距离、钓大鱼”的突出特点。   但我们在水边却看到,几乎所有的钓鱼人在鱼中钩后,都是向身后大力挥一下(有的两三下不止)鱼竿,然后再摇轮收放线进行遛鱼。有的人在遛鱼过程中也是不断的来几下,唯恐钩未扎牢。那末,使用海竿垂钓,到底是否必须扬竿刺鱼呢?身边的钓友争论激烈,但意见不一。我以为,是否需要扬竿刺鱼,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六看”:   1、看竿身之状态。   海竿中鱼时,是先闻其声,再见竿形。声音之大与小,取决于鱼的动作的大与小、快与慢,也取决于鱼铃本身既定的发音限度,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而竿身的形体语言,却足以道出水中的一切秘密。鱼竿既是钓鱼的工具,也是“消息树”、传感器、度量衡。通过竿身的不同变化,钓鱼人就可以读出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小鱼拉竿频点头,大鱼拉竿起又伏。所以,竿身的形体语言,是钓鱼人此后采取一系列对策的第一和基本依据,它给我们传递的第一信息,就是中钩之鱼个体的大小情况,这也是钓者在兴奋中立即就想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   以3.6米中硬调海竿为例,一般而言,竿尖第一二节颤动的,鲫鱼为200克左右,草鱼为300克左右,鲤鱼为500克左右。钓点距离达80米以上时,鲫鱼大于400克,草鱼大于600克,鲤鱼大于800克。竿尖三四节抖动的,鲫鱼大于500克,草鱼大于1000克,鲤鱼大于1500克。竿身弯腰并大起大伏的,鲫鱼大于1000克,草鱼大于2000克,鲤鱼大于3000克。竿身几乎处于倒伏状态,竿、线与钓点几乎成一直线状态的,鲫鱼很难一见,草鱼大于4000克但还有其它表现,鲤鱼大于5000克。竿身的实际表现,还与鱼种的特点、水的深度、架竿的姿态及角度、钓点距离的远近、风线的长短、铅坠的重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竿尖一二节颤动的,应挥竿刺鱼,但力量不要太大、太猛,以防拉豁鱼嘴。竿尖三四节抖动的,若是鲫鱼和鲤鱼,在抓竿后只要向后轻带一下即可;若是草鱼,唇厚且较硬,可用力挥竿。竿身大弯腰或倒伏状态时,鱼自身重量加上水的阻力已经很大,不用大力挥竿,在轻拉慢拽中,鱼钩早已扎到深处。   2、看鱼体之大小。   既,由鱼的自身重量来决定是否挥竿刺鱼。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的鱼都能通过竿身的状态而做出准确得判断。老奸巨滑者、尚未感到疼痛者,并不会在中钩时立即就做出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常态。竿尖的微微颤动,本应是小鱼上钩的征兆,却往往就是大鱼上钩的现象并不稀罕。老到的钓手,只要抓起鱼竿,根据竿线绷紧的程度和鱼游动的速度、逃窜的力度,仅仅通过手感,就会有八九分的认识,是大是小,心知肚明。小鱼拉线快又急,大鱼拉线沉而稳。小而轻的鱼上钩,适度扬竿就可刺透,大而重的鱼根本不用挥竿刺鱼。   3、看鱼种之类别。   鱼种不同,其力量、速度和逃脱的方式也不相同,而且不能以鱼体大小与力量大小一概相提并论。鲤鱼中钩后,一开始就拼命挣脱,外窜、横移、打桩、闷线等等一招接一招地连续使用,把它拉到岸边,就是胜利,刺不刺鱼并不重要,仅靠它不间断的挣脱的力量,鱼钩早已扎进深处。草鱼中钩后一般并不极力挣脱,或许是其唇硬还未感到疼痛的缘故,他竟是表现为顺线慢慢跟来,很好收线,但到了近岸处或听到人声、见到人影时,便使出浑身解数,不顾一切地拼命外窜,力量、速度惊人,如事先未做好调松曳力之充分的放线准备,必然线断、钩折,不较量几个回合肯定不行,直至无力时才肯就范。而且,其唇厚而硬,不用力刺鱼是不放心的,只要钩硬、线粗,大力挥竿也无妨。鲶鱼、狗鱼、黑鱼等肉食性鱼类身强体壮,就是个体小些的鱼,也是力量大而猛,中钩后,多是“玩命”,不必担心钩扎的不牢靠。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