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仁一号 炸弹仁一号134
网络咸🐟一只,偶尔说几句话
关注数: 60 粉丝数: 70 发帖数: 5,537 关注贴吧数: 42
关于周铭和疯嚣之主的实力强弱 (首先给只看过黎明之剑的书友解释一下,周铭是深海余烬主角,疯嚣之主是异常生物见闻录大boss) 关于这俩到底谁强,书友一直有在讨论。 从希灵世界观特有的位阶论来看,疯嚣直接对位的敌人是星域真神莉亚,而灭世引擎拥有删除信息的强大力量,甚至可以对真神造成伤害,是强规则类武器。 单从权柄来看疯嚣是更强的。 但是疯嚣以圈外砸坑论来看又是相当掉价的,它的一大堆分裂体和无人机鏖战了不知道多久,也就最后搞引擎自毁式爆兵勉强把对手压了下去,降落到地表的血肉怪物甚至能和地表文明打个七三开。 自身作为一个宇宙结构甚至弱单的反派,和莉亚打架的动静也是局限在宇宙之内,与深海结局周铭站在无数宇宙残片间重塑一切的表现比起来属实是有点弱了。(当然这点和远瞳本人文笔提升有关,异常时期战斗文笔确实有点糙。) 疯嚣一整个全程都在强调他的精神污染,规则扭曲多么恐怖,但实际上宇宙内文明星民也能在莉亚一个半吊子神的协助下锁住它的污染。 相比之下周铭起手就是宇宙体系外,一堆宇宙内的强大文明遇上大湮灭瞬间就没了,但周铭本人活得非常滋润。(灭亡者中就不乏星民这样的宇宙内高等文明) 所以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疯嚣几千万年逮着一个宇宙薅,薅完了再去下一个宇宙浪,然后上一个寄生的宇宙还没毁干净,这个灭亡效率和湮灭比起来差远了。 而周铭自从叠了一个顶着大湮灭创世的战绩,很轻松地就把自己的实力提升到宇宙级了。
我设计了一个同人种族 这是我最近写的异常同人里的一种种族,他们是从隔壁某不知名宇宙创进梦位面的。(一步答完,同人发布在起点,图就附在主楼这里) 首先这是一种空间类智慧造物,可以理解成一个远古文明的机器造物,可以在太空里随意飞行和传送,传送不消耗能量。能力可以在宇宙内随便传,只要有地点标记,但是不能跨宇宙,想跨宇宙还是得借用世界之门。 他们的初始形象是一颗水蓝色的长钉,表面无比光滑。性格温顺,不会和其他文明起冲突,但是没有反抗本能,反抗行为全部靠理性驱使。 他们理论上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形象,和人类交谈时会变成16岁—25岁的美丽人类,容貌的拟态源于人类对完美容貌的想象,因此格外精致。 对他们来说碎成多少瓣都不会扣血,但是本体灵魂比较脆弱,一个地表文明军团级的灵魂法术就能对她产生眩晕作用。 这种生物的特点就是形体的寿命是无限的,且任何形式的物理伤害都没有用,他们的灵魂只要有空间就能无限存在,形体只要有物质就能无限补充,除非能把他们拉入一个既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的领域(比如说虚空),不然他们就是不死的。 但是他们的精神寿命只有四十年,年龄越大性格就会越冷漠,等到大概四十岁时灵魂就会自动消亡,然后重新产生一个继承上一代记忆但是和上一代认识的人没有感情的智慧体。 无法通过杀死灵魂的方式彻底消灭他们,因为杀死他们的灵魂后,下一个灵魂会立刻诞生,且继承上一代所有的战斗经验和记忆。 控制也不可以,因为这类生物的本体不是意识而是物质,一旦物质察觉到灵魂被控制,会立刻启动应急程序消灭被污染的意识。 特殊能力的可以控制大范围的空间,成体可以轻松控制恒星系范围内的所有物质和空间,并且机动性极强,只要事先留好坐标就能满宇宙乱传送。 必要的时候这些生物还可以合为一体,这个状态下可以影响到小半个宇宙的空间和物质。 族群受到一种类似周铭的野神的庇护,肯定比不上上岗的那些,但是对各种普通种族的攻击都有抵抗力。 我把这个种族叫做“位面之钉”。 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这个种族大概在希灵世界观是什么水平,在宇宙内他们能打过哪些种族? (虽然写着吓人,但是同人文写的是异常一万年后的故事,那个时代梦位面全是老怪物,三八都熬成霍尔莱塔重要代表了,所以这些种族来梦位面也就是变成萌妹子和正太在帝国面前卖萌)
大家怎么看待因果类能力的论战 围观某吧论战的时候,有8u说如果两个有因果律能力的角色对比战斗力,差距超过一定程度(比如星球级对上宇宙级)就可以无视特殊能力让高量级角色直接取胜。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逻辑是有瑕疵的。 就比如一巴掌碾碎一块砖的角色,诚然,ta的实力要乘上某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天文数字才能与星系级的对手相提并论。 但是,按照一部分因果律能力的设定,它们是从一个维度上升到另外一个维度,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改变要比乘上再大的数字都要本质,剧烈——因为再怎么乘正实数,0也不可能变成正实数,而因果律能力却可以。 也就是说,从单一作品来说,作者完全可以设定位阶来限制能力。就比如深海里湮灭教徒的命令技能对邓肯毫无用处。 但是上升到全体作品的高度,世界观纷繁复杂,世界之间几乎没有兼容性,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量度去论一论:“A故事中神的不死秘技能不能挡住B故事中仙人的灭杀咒语。” 所以才会产生“量级大优直接宣布胜利”的情况,因为论战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把数学当作一个完全确定的东西,然后开始计算砸坑大小,至于不同世界观的坑有没有设定上的差异,是没办法用统一方法去界定的。 所以我的感觉是,跨世界观论战这个东西,比一下那种在限制类世界观中的纯能量或者物理技能还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上升到去比因果律能力的覆盖关系,就没什么太大意思了。实际讨论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争议情况。
邓肯和高文的一个不同点 从黎明之剑到深海余烬,面对恶人,邓肯比高文要更不留情面一些。 ① 之前看黎明书评的时候,对于黑暗教派,尤其是永眠者的留和去(除)问题,是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论的。 支持留下永眠者的人认为重要的是梦境技术,有了它就能保证文明度过魔潮。对于黑暗教派的恶行,高文没有宣传,也对永眠者的下层进行了处理,属于合理的行为,历史上比这“残酷”的事情多多了。 不支持的人则认为,既然远瞳写的是成年人的童话,童话就是要实现现实无法实现的事情,应该要处理诸如巴德这样的人,这个观点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综合来看: 1.安苏长期处于旧时期,黑暗教派的思想并不会和安苏贵族有本质区别,在他们落后的想法中,那些普通人可能真的会在规则中被“优化”掉。 如果仅仅是以作恶为由除去他们,那么将逻辑一视同仁之后,南境篇一过,安苏南方可能只剩下个位数的贵族了。 所以这个时候,要认清楚它们的害处,但该使用,还是要借用其力量。 2.魔潮的时间紧迫性,如果有一个大科技树上的缺失,可能导致的是最终忤逆的整体进度拖慢。惩戒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生活,以及端正文明的道德,如果后续连后人和文明都没有了,那惩戒的最终效果将是0。 反之,如果危机倒计时还绰绰有余,高文完全应该把人员彻底清空,只留下技术为他所用。 3.此条则是支持观点2的,其实细观高文的处理方法,逻辑上并没有大问题。 但大多数认为不妥的人,其实是被幽默化表达给“创伤”了,因为这些黑暗教派的成员,在“瞳系段子”中会不停出场来活跃气氛(人越怪,梗越多),给一些不满他们的读者“我不主动来骂你就差不多了,你居然还敢来在这和正常角色一起搞笑?”的感觉,这点是远瞳在写作中真正犯的错误,应该说要在后文定一个基调,比如在某个章节中着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顺便也可以加强高文正派的人设。 高文毕竟是凡人大势力的执掌者,这类角色是不可能做到纯白人设的,所以他是伟大的人,但却不能用单一的善恶来看待。 如果真要解构,那么塞西尔后世的网络高手也可以骂高文卖魔导装备给维多利亚和罗伦使得安苏冲突加剧的事情,来证明高文的恶劣,但这就没什么意思了,论证到最后的结论就成了“执掌者即恶”。 但同样的,在作品中,对于反派角色的和平处理也是需要谨慎的。 注意!这里的前提是主角是被塑造成正派的,如果这本身就是一个邪道主角,那么无需太过拘谨。 总之,需要的是行为和设定,作者叙述的实际意思(实际意思,因为可能有明褒实贬之类的情况)相符合,如果主角是恶人,那么应该做那一类符合他那类恶人的事情,反之亦然。 ② 再来说说邓肯,先说结论,我认为直到现在,邓肯都是纯白人设。(唯一一个不太合适的是拿走普兰德半城的薯条) 虽然平时都在打趣,说邓肯先生是深海的最大反派,但是,以下几点他都做到了。 (1)不放过任何一个恶人 (2)不伤害任何一个普通人 (3)平时的生活都是很平和的,没有阻碍常人甚至教徒(深海子嗣除外) (4)和他人交流十分友善,没有恶语相向(敌方除外) 你会发现,邓肯和高文客观上的区别是,他本人管的是奇幻势力,不是凡人势力。 高文需要管塞西尔那么多人的生存和生活。人都是很复杂的,他们的力量有限,但想法和所求却有可能是无限的。 但是邓肯管理的是奇幻势力,里面的每个人是由战斗经历和邓肯的实力和道德串联在一起的,更像是桃园结义的关系。 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友情和忠义是可以作为一个纽带的,毕竟失乡号也没几个核心成员。 但如果把这个纽带拿到黎明之剑去,可能连拜伦,豌豆这样的人都难以建立信任。 说完了维系两代主角团关系的纽带区别,再说说邓肯和高文对黑暗教派的处理。 黎明之剑是一部种田文,所以技术在本书是举足轻重的,而这些黑暗教派往往可以撇开规则的限制,弄出一些超前的科技,一旦高文客观上“有求于人”,就很难说再对他们有着100%的消灭想法了。 而邓肯则不一样,他本身是最高位的诡异,并不需要黑太阳教会或者湮灭教派提供什么技术,最多只是一些资料来辅助解谜,这个时候,他完全可以由着性子来,只要资料拿到,他大可以正义执行。 所以,深海的后期很可能不会再像黎明之剑一样有类似的剧情,即使有,也是一种被动的驱赶,不会是主动的大面积接触。 总结: 这篇并没有在说高文性格上没有邓肯正义,从想法的角度,高文和邓肯的正义感几乎是复制黏贴的。在各自的世界观里,都做出了基本符合逻辑的选择,尽可能地保障了文明的安全。 而在作者的层面,相比上一部将黑暗教派加入“说段子”片段,这一部眼珠子明显是有了一些优化,应该说在故事舒适度上有了一些更好的提升。 (一些肤浅的见解,如果不同意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有一件值得说的事 正常的,客观地指出作品质量问题的人,应该是首先列出书中的论据,然后逐一结合它们,最后发现问题。 正常有反驳意向的人,也会客观地寻找这些论据,并且去尝试看看作品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有一些发言者却不是这样,在论证的过程中,这类选手总是喜欢用“主角”“家伙”代替书中角色的名字,好像在说:“各位看看,我并非此作品的粉丝,因此说话将会比大多数人客观。” 然后他们的论证总是惊世骇俗的,常常在别人想要正常说话的时候先扔一轮帽子上去,如果对方是年轻人,那么自己的形象想必一定是八十岁高寿,看尽人生百态。如果对方是普通市民,那自己也至少是商场上叱咤风云的高人形象。 综合之后,以下的发言就会是这样的: “一看头像就是xxx” “一看id就知道你是……” “年龄xx的别xxxx” “看了开头就结束了,一定是xxx最后xxx了” “一看到这个标签,我就知道一定xxx” 假设这里的对方,确实发表了非常离谱的评论,那你这么说,其实是正常的。(就比如拷打藕片) 但是我想着,有时候发言者也没说啥,既没有主动攻击你本体(最多在你人身攻击之后反击一句),也没有说什么唯心主义的结晶粉之言论。 怎么一部分人就总是听不进去一点和自己想法相背离的东西呢? 看有些人的看法,感觉他们对于咱们书友的看法还停在10年希灵小👻的阶段,就是四处出去跳,现在当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都快用上风暴教会处理黑太阳信徒的标准和话术了,依然是太离谱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