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怪派蒙🍀 正确的机械
关注数: 21 粉丝数: 84 发帖数: 3,213 关注贴吧数: 35
浅论黑神话所谓阴谋论,其实来头不小 首先,解读西游就必须讨论大闹天宫时期的猴哥形象和取经时期二者形象为何天差地别: 第一种解读最为源远流长,古人和一部分崇古者(所谓原著党)认为,大闹天宫是猴子玩闹,心猿难驯,因此取经过程即是悟空降服心猿的过程。至于取经过程中戴上的紧锢,变成了心地善良的好佛帮助顽猴的道具(类似于戒尺)。这种解读下,形象割裂很好解释。 还有一种解读从古代流传而来,算是“前教员时代”的特色解读(所谓西游记是一部官场小说),重点讨论大闹天宫时期孙悟空的“齐天大圣”身份,将大闹天宫定性为“统治者之间的内部矛盾”,悟空初入官场太多不懂因此获罪500年,之后在取经路上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政客,在凤仙郡一难中,面对顶头上司无理取闹造成三年不下雨的悲剧,使用官场手段各种游说终于解决了这一难。 以上两种解读都有其时代背景限制,而且第一种解释可能更符合作者本意,但是,西游从来不是吴承恩一家之言,面对教员将大闹天宫定性为“革命精神”的情况,时代决定了必须出现新的解读方式。 一开始文艺创作者们想的很简单,既然教员认为大闹天宫代表革命精神,后面取经却听命于之前的革命对象,观感不好,删掉就好了。因此动画《大闹天宫》中,猴子大闹天宫完毕以后并没有如原著一般被压五百年,也没有继续在天上享受,而是回到花果山重新当山大王,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游科《黑神话悟空》序章中,悟空取经结束,回花果山当大王的情节,毫无疑问致敬了这一版本的孙悟空。 86版本西游记则选择弱化教员的革命指导意见(与之对应的是也弱化原著的驯服心猿的佛学价值,具体表现是猴哥不会再满口佛学指导唐僧),拍成了更加低龄化,更加合家欢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很好,但是明显是难以凭其参与“价值讨论”的。黑神话悟空极端粉丝反击原著党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你原著原的是86版吧”,讽刺非常犀利,同时也不无道理。 那要如何在深刻展现大闹天宫代表革命精神的同时,对后续取经进行再创作呢?还是降服心猿那一套吗,所以“革命精神”是心猿?很显然,在保留教员的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原教旨主义是行不通的。 我们可以从教员对于同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传》的解读进行协助分析,教员前期对水浒众人革命精神表示肯定,后期对宋江诏安导致身败名裂同样进行了肯定——“水浒好就好在诏安”,反面教材也是好教材嘛!既然水浒前后都好,那照着来就好,于是出现了最初的阴谋论:悟空成为斗战胜佛以后其实就成了西天的打手,紧锢其实就是奴隶主手中的鞭子;更有甚者悟空在真假美猴王一难中就早已身死道消被偷梁换柱,将悟空类比成宋江! 坦白来讲,这种解读确实很好的保留了教员对于大闹天宫的革命指导意见,但是对于喜爱悟空的大圣粉丝来说实在是接受不能,这也是大部分西游粉丝(或者说大圣粉丝)一提到阴谋论就生理性恶心的根本原因,但是完全否定,直接靠原著上去以势压人,将革命精神弱化并无害化为心猿,同样也是无视了时代进步带来的对西游的全新视角。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在保留大圣革命精神,不至于落入“降服心猿”窠臼的同时,又不至于结局诏安,让大圣变成丑陋的神话版宋江? 那就是将西游不是作为故事的结局,而是变成革命者在革命过程中遭受的暂时欺骗,并且革命者及时醒悟,重新开始革命!《黑神话悟空》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开启了“西游之后,再闹天宫”的改编和续写:悟空误以为取经便能渡苍生,于是开始西游,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幡然醒悟,自杀以摆脱紧锢的束缚,将革命的力量和反抗的精神传递给后来人!让后来人完成自己未竞的心愿——再闹天宫! 了解到这些以后,你会继续把《黑神话悟空》当做背离心猿版本原著的阴谋论故事,还是体会到冯骥作为一个西游粉丝同时也是教员粉丝的热爱和坚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