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s103
virus103
关注数: 8
粉丝数: 47
发帖数: 2,113
关注贴吧数: 19
1000个小小核+SSD+黄皮核显 = 超级计算机 1000个小小核能让SSD的读写能力飙高到1TB/s,远超现有的显存带宽,黄皮就靠intel的CPU续命了。
intel和AMD的股东都是同一批人 玩跷跷板操控股价,这边压低回购,那边拉高出货,每十年一个循环。
直射光源才是伤害眼球罪魁祸首 手机那一点亮度,即使3000nit也不足与和大自然的白天光线抗衡,但自然界光线是漫反射,光路都是随机的,连续两次击中视网膜同一个光杆细胞的概率很低,给了光杆细胞去氧化的时间,而直射光却能累计氧化自由基,使视网膜细胞凋亡。
买了LCD后悔,手机都超过四两了,出门裤子都快提不住了 一跑就biu出来,走快了还得按住档。
国产手机LCD做不好,看云控技术出神入化 手机刚买来续航能玩一天还有40%的电量,但几天之后,白天放着不动就掉10%的电,看后台各种牛鬼蛇神在活动,可只要1点之后都自动消停了,能AI侦测到你的睡眠习惯,昼出夜伏。
频闪伤眼属于民科炒作 过去的显像管刷新率更低,最高级的CRT显示器才60,现在oled最差至少也好几百/秒了,一些民科找不出oled伤眼的真正原因,拍个视频说有频闪,结果类DC调光依旧伤眼,频闪伤眼的谬论可以休止了。
能感受到屏幕刺眼的用户,健康已经被拉警报了 同一块屏幕,前三年感觉没啥大异常,后三年感觉泪流满面无法忍受,屏幕没变人却变了,没有护眼的屏幕,无论LCD、OLED都是杀人的软刀,这么小距离小屏幕贴着用,生物圈都没进化出适应的眼球,手机文明已经损害了人类。
iqoo z9x 到手,lcd做工比较一般了 天马屏,挖孔上端有阴影,屏幕四周感觉一圈白,屏幕底色明显发黄,颜色设置标准和艳丽模式几无差别,可能硬件减低蓝光之后又用软件把蓝光调亮了。
以后国产软件只用32位的了,不再更新 越更新越臃肿,32位才是纯应用
不要迷信LCD , LCD手机屏幕对我眼球损伤实际超过了oled 这种小面积的LCD, 字体小,早期还不是IPS,双眼可视不均,导致看手机习惯睁一眼闭一眼形成了弱视,后来用IPS,厂商又故意在算法中拉高色域和对比度,看了两三年就眼球肌痉颤了,还没等用上oled就出现了飞蚊症,实际用三星OLED e3的屏幕,感觉除了颜色泛红泛绿外,实际体验比LCD还更柔和。
看着刺眼的屏幕恰恰保护了眼球 看着刺眼的屏幕你受不了就扔了一天也看不了几个小时,而有些高色域高柔光的屏幕你躺着一看两三年,中间也没有眼球干涩的问题,但不知不觉就出现了眼球颤抖的病状,如果你继续看,不出几个月就飞蚊症了,而且病情不可逆转。
把edge浏览器的视频增强功能关了,感觉眼睛舒服了一些 现在的软件、硬件无处不在的偷偷拉高对比度、亮度,还搞所谓动态增强你都抓不到证据。
不玩游戏,买超过A78核心的cpu都是浪费钱 在平均1瓦的工作功率下,2.2G A78算是效率、能量、价格刚好的组合了,超过A78都是给台积电赞助了,CPU厂商都玩明白了,8100、6gen1都是神仙CPU。
打假 类DC调光 技术,还不如pwm呢 类DC调光就是随机关闭一些发光点以降低整体发光亮度,类似马赛克一样,只显示最显著的颜色点,用降低分辨率的代价来以降低亮度,这不就是脱了裤子放屁,与其这样你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低亮度低nit的屏幕。
护不护眼跟屏幕最高亮度有直接的关联 现在oled手机屏幕都普通超过2000nit了,按面积比例和距离计算,相当于直视60瓦的家庭照明灯,即使你用pwm调度,也只能骗过大脑的感受,但肉眼的酸疼感一直存在,而类DC调光又造成双眼视觉不一致,抹布屏感强烈,眼球肌肉调度频繁。 要护眼只能硬性降低屏幕整体亮度,同时多层叠高偏光膜,上层涂抹防炫光镀膜,从各个视角都亮度一致,视觉感受上就是有一种通透感。
长沙移动宽带每天都断网一次咋回事? 上午11点或者中午1点都断网一次,持续了一个月了,这是咋回事?
酷比魔方取名分类有点混乱啊 建议一个类项专攻屏幕(read),一个类项专攻性能(pro),一个类项专攻便携(mini),一个类项专攻性价比(se),一个类型专攻儿童教育(boy)。
发现鉴别屏幕好坏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反光 白天室内屏幕息屏反光看不清人影的就算是基本过关了,反之连炫光涂层都舍不得刷的基本是垃圾了,后面不用看了,适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屏幕。
xpad这次屏幕选对了,但宣传没跟上啊 屏幕比16:9的可视面积还大80%,非常适合阅读和浏览网页,适合投资教育的真平板客户, 宣传的打游戏和看视频这种屌丝模式一笔带过就行了,毕竟看视频有黑边啊,玩游戏捧着还很累。 建议下放到低端CPU,阅读文档也不需要太高端的CPU, 多宣传阅读效果体验。
小说家都要失业了,这想象力真是爆棚 我:能列举一些抗日神剧吗 chatgpt: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抗日神剧: 《将军在上》:该剧讲述了民族英雄赵四爷的传奇故事,主人公拥有超能力,能够借助风水神灵帮助抗日战争的胜利。 《极道记者》:该剧讲述了一位民国时期的黑帮头目,与反日义士合作对抗日本侵略的故事。主人公能够利用黑帮资源和拳法技巧,反复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 《梅花烙》:该剧讲述了一个潜伏在日军内部的抗日特工组织的故事。主人公们利用各种奇怪的道具,例如梅花烙、秘药等等,进行反间谍和反侵略行动。 《士兵突击》:该剧以晋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群众军人的成长故事。虽然该剧中没有奇幻元素,但是在表现日军的残忍和主人公反抗的情节上,也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和荣誉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电视剧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各不相同,有些可能更加偏向于奇幻和幻想,但也有一些在讲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时力求还原真实性。
酷比魔方赶紧接上chatgpt 能语音激活,变身智能音箱,4个大喇叭不能浪费了
打出湖南的空中出海口 没有出海口只能依靠铁路、马路,内陆发展因为地理原因很不平衡,建议湖南提前布局多建机场,每座城市都要规划空中火箭垂直起降点。
竞争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迁移省会 长沙、武汉同属于洞庭湖沉积盆地,一个坑掉两个萝卜只能选一个,只有迁到衡阳,湖南才有区域化优势可言,迁到衡阳,地理是天然的湖南中心,东出江西,西连广西,南扼广东,北抗湖北,南中国真正的交通十字路口。
奥体中心把长株潭宝贵的土地给浪费了 大片大片的土地圈成一个个体育馆平时利用率很低,周边的广场最后只能沦为广场舞扰民场所,体育馆内最后都是出租给歌舞厅,天天高音喇叭,周边估计是没法住人的。
@文曲花 你脑子是有什么问题吗,咋随意辱骂网友 好心提醒他咸鱼购物有风险,还是无厂无牌无售后的三无硬盘,一说就被辱骂,简直莫名其妙,骂完还禁ID,采用长江颗粒的固态硬盘都要转战咸鱼了吗?
生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摆脱社会归属,迎来个体新生 依赖社会生存最终导致个人存在性丧失,新冠的来袭摧毁了社会属性,就像黑死病一样,最终独立的个体将在废墟中重塑,迎来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时代即将到来! -------------写在2023年
杨康者体内可能仍潜伏着新冠baby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患者与疫苗接种者抗体水平研究>和《山东省HIV抗体阳性感染者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与健康人群对照研究》的数据 健康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590.00 cells/μL 康复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415.00 cells/μL HIV患者 CD4+T淋巴细胞数的均值为389.107个/μL
预计今年的烟花又要引起几个大火灾 各路媒体、商家都在为烟花解禁铺路预热了,前年口罩火了,今年莲花请瘟火了、怎么也该轮到鞭炮产业了
各地都在给新冠加餐啊 高峰期这么多人群聚集,看来都搞到特效药了
去社区巷战阶段了,对付气溶胶是重中之重 有一种球形闪电,你一跑动就会跟随着你跑,气流是很敏感的,10米外的中药味都闻的很清楚,所以要减少一切让气流动起来的操作,比如空调风扇,单独热源引起的热空气流,开拉门窗引起的穿堂风...
楼下一家八口都阳了,中药气溶胶闻得一清二楚 专家说的什么每天开窗透气害人啊,中药分子都闻的到,难道新冠飞不到。
老人没有思维,脑子急转弯比变天还快 几个月前离小区还有几公里有一例阳性,院子里的人跟见鬼一样,恨不得把别人家给抄了。现在明知满街是阳性,为了一小袋免费大米,又都跑去听讲座了。
南方第一波感觉过峰了 周围第一波中招的低于20%,重症的低于1%,北方猛地发病,收到消息的南方人都躲起来了。
预计半年后就开始歧视阴性人群了 比如 社会交际面窄、不合群、装在套子里的人、被病毒吓怕、阴性患者、恐阳症.......
怀疑现在空气中已经密布灭活疫苗了 大量人群感染呼出的新鲜病毒分子在空气中被太阳紫外线灭活,在医院周边形成了一圈l跟风向相关的类似水波纹的免疫隔离带。
iwork8的江波龙emmc颗粒一年不通电数据就没了 开机一直进bios,找不到emmc引导区了
普通医用口罩应该就足够对付了 技术升级太快了,一分钱100个的医用口罩还没开封。 市面就又出了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 医用外科口罩就多了个防体液泼溅功能,外观和普通医用口罩一样。 n95戴着都不透气,还不如不戴。 医用口罩标准里居然写的是阻挡颗粒呼出、喷出。
iplay 50 pro两种摸具掺和着卖 一种横板,一种竖版的,摄像头位置都不一样,屏幕也不一样
几块钱的西药在古代也相当于起死回魂丹了 手握200粒感冒灵还怕啥新冠
下一波热点在ARM PC ! 酷比魔方的春天又要来了 日前,一款名为Orange Pi OS(Droid)的操作系统吸引了老外关注,Sayan Sen热情写道,看到它,居然让自己忘记了Windows 11。 原来,这款OS出自深圳迅龙软件之手,装载于Orange Pi(香橙派)开发板和Orange Pi 800键盘电脑上。 硬件平台上,无论开发板还是键盘电脑,并非运行在x86环境,而是ARM。其中开发板采用瑞芯微8nm处理器RK3588S,8核2.4GHz,四核A76+四核A55,集成ARM Mali-G610 MP4 GPU,支持8K视频编解码。
iplay40 提示电池温度过高的终极原因 某批次热敏电阻质量有问题,质量缺陷占比还相当大,有的批次温度超过35度电阻就急剧下降,有的超过40度电阻急剧下降,这样电池电流就变大了。
跑路必备:木牛流马 1942里面人手一辆独轮车,这玩意经得起历史考验,比汽油车好似。
海航通信随意停机 海南省海航集团申请破产后,旗下的海航通信从2021年开始有计划性的对其运营的号码进行无预兆停机,而客户在自助复机后,往往没有拨打几个号码又被停机,通过反复折腾用户逼迫客户注销号码,百度贴吧和海南通信管理局局长信箱可以发现多宗类似的投诉,其大规模擅自中断服务,涉嫌违反电信条例,2021年就因“用户停机争议”而上榜工信部用户申诉榜单,屡教不改,要求海南通信管理局对其严肃整改,吊销其电信经营许可证。
根据大数据分析,末世中转站在广西、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广西、云南野外蚊虫密林太多,更优选择是内蒙古、黑龙江,黑龙江冬天熬不住,最优是内蒙古,草原人心胸开阔。
松鼠们了解下"余粮收集制" 余粮收集制(俄语:продразвёрстка, 意为“粮食收集制”)是一种按配额以名义上固定的价格没收农民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1918年实施,该政策参考了沙俄1916年一战时的做法。收集制经常导致农村人口的消失,如乌克兰大饥荒。 屯粮的赶紧吃了吧。
末世,静态应对方式会要命啊 不能站在和平时期看问题,到了末世,你拥有的物质所有权都不是你的,要动态思维,要学会舍弃保命,不能背着物质困住自己,兆头一出现就要当机立断。
屏幕第一,系统第二,CPU能用就行 平板最大的优点基本就是用来看书的。这方面手机屏幕太小,字都看不清; 电脑看书要保持一个姿势,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长时间沉浸式投入。
末世最危险的就是去农村 最大的危险就是秩序丧失,农村就是秩序消失之地,城市即使秩序丧失了,但天生组织者:商人,还在城里游荡寻找机会,而农村,农民一旦被组织,秩序就彻底崩塌了。
IODIE 才是AMD的最高机密 IO读取数据慢于计算速度才是CPU速度无法提升的关键,AMD在IOdie中加入了并行读取。
14代的微小核可带来硬件发展史最大提速,硬盘读写直接快10倍 硬件最大的短板就是硬盘读写速度了,现有的cpu完全无法利用SSD动辄上百的线程控制器。14代引入IO微小核后体感加速将快10倍以上。
紫光展锐芯片被曝存在严重漏洞,涉及T618吗 早些时候,网络安全公司Check Point Research公布了紫光展锐芯片中的一个新漏洞。 这个漏洞会影响作为芯片一部分,并直接负责网络连接的网络解调器。这意味着,攻击者将能够通过该漏洞,向用户发送损坏的网络数据包,从而禁用或中断设备的网络连接。 今天,根据媒体报道,紫光展锐官方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紫光展锐官方表示,目前已经完成了关于该安全漏洞的相关排查,并登记在案,验证完成的相关补丁已经在5月30日陆续更新至有关客户厂商。
不要买AMD,老夫掐指算了算未来五年cpu进化方向 过去的五年2017-2022,桌面CPU从7700到12700,cpu性能翻了一番,但不要忘了,更早之前也几乎五年停滞不前,其中原因是产业方向变了,几乎全民从PC转向手机,并带动了互联网服务器CPU, INTEL几乎放弃了桌面CPU的开发,重心转向移动和服务器领域,整个IT行业投资方向都变了,导致了桌面CPU的停滞不前,amd正是趁虚而入,将服务器堆核心(MCM)的技术下放到桌面cpu才打开了局面,intel也将手机堆核心(大小核)的技术应对AMD的蚕食。 未来五年,桌面cpu技术估计大核套小核,小核又依照线程分类智能的动态分裂与整合,吸收显卡端线程技术,从预测分支转向线程分类,提供较现在强万倍级的硬件线程支持。
未来五年到2027年,cpu性能还会突飞猛进吗 过去的五年2017-2022,桌面CPU从7700到12700,cpu性能翻了一番,但不要忘了,更早之前也几乎五年停滞不前,其中原因是产业方向变了,几乎全民从PC转向手机,并带动了互联网服务器CPU, INTEL几乎放弃了桌面CPU的开发,重心转向移动和服务器领域,整个IT行业投资方向都变了,导致了桌面CPU的停滞不前,amd正是趁虚而入,将服务器堆核心(MCM)的技术下放到桌面cpu才打开了局面,intel也将手机堆核心(大小核)的技术应对AMD的蚕食。 未来五年,桌面cpu技术估计大核套小核,小核又依照线程分类智能的动态分裂与整合,吸收显卡端线程技术,从预测分支转向线程分类,提供较现在强万倍级的硬件线程支持。
IT市场价格控制太厉害,每年都人为造势 每年CPU价格都跌300,价格精确到元,节奏精准到天,连咸鱼都跟着涨跌,这么大的能量能指挥全国的代理商。
zen4真正的杀手锏还没出呢 为了不得罪主板厂商,zen4隐藏了DDR4的AM4平台版本,如果到时候AM5主板无人买单,就会来个B计划背刺一波AM5主板厂家。AMD YES!
zen4证明了多芯片模块化架构在桌面端已不可持续 AMD多年来用多芯片架构证明其强大堆核能力可以打败intel,并成功逼迫intel在三年内两扩核心,amd分立模块化设计曾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可原本按进化节奏桌面端32核、24核的zen4并未出现,所有的一切在2022年都已嘎然而止。 AMD早已注意到多芯片模块化架构的弊端,原本4核心一簇的zen、zen+、zen2在zen3时代统一为intel样式的8核总线,iodie分离模块在笔记本桌面端被取消,多来源证明zen5桌面端缩为仅8个大核的大小核设计,分久必合,原来的模块化设计已被证明是导致跨芯片延迟、卡顿、供电不稳的最终原因。 走弯路不要紧,要紧的是实事求是的总结经验,模块化堆核无法持续,那就躺平了抄大小核吧。
zen时代终于把intel的灵感都抄袭完了 现在amd除了加加缓存等台积电的新制程上线外,迷惘的不知道干啥了,大小核图纸intel啥时候给。
一算账,zen4整机下来竟比12、13代贵一千元以上 zen4必须搭配ddr5,12代可用ddr4,差价300元 zen4必须搭配ddr5高端主板,无620系,12代已可用低端ddr4 有610系 ,差价400 zen4必须搭配水冷散热,230瓦功耗,12代可用普通风冷散热,差价300 这战还怎么打
ZEN4 CPU 将继续运行在AM4插槽上 砍掉昂贵高功耗无用的PCIE5,DDR5,ZEN4 cpu将满血再战12代酷睿
大小黄牛还占着nga鼓吹抓紧入手高价显卡 整个论坛都是倒腾旧卡的,只要说显卡要跌的都被封杀了。等等党都魔怔了,显卡要涨一辈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