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辜负一蓑衣
江湖辜负一蓑衣
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关注数: 55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4,240
关注贴吧数: 38
篆刻纪怀——七律二首
好久不来贴吧了 问好诸位吧友,发帖实属不易。
科朗城外步行见牧场(7.12) 平场翠色出围栏,豁眼尘情尽可删。 嫩草初肥犊牛腹,奇峰定解主人颜。 不须远牧山林里,绝胜躬耕陇亩间。 何事匆匆觅归路,欲留人住鸟关关。
七月,还记得两年前郑州的雨吗? 四围山色隐云霾。亭午轻寒带雨来。 却忆前年为郑客,洪波满地撼楼台。
读《木匠和狗》后一点杂感 《木匠和狗》是莫言的一个短篇。 在很多年前,钻圈还是个小孩子,邻居管大爷给他讲过一些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木匠和狗的故事。管大爷当时一定讲得挺精彩吧,不得而知了,小说里只简单交代了故事的轮廓,木匠的狗帮助木匠打败了恶狼,木匠得救了,狗重伤而死。 很多年后,钻圈大了,钻圈老了,成了一个老爷爷。钻圈大爷也常常给小孩子讲故事——木匠与狗的故事。围着钻圈大爷听故事的那群吸溜着鼻涕的小屁孩里头,就有一个孩子叫莫言。 又过去了很多年,莫言大了,成了作家,就把钻圈大爷的“木匠和狗的故事”写了下来——小说接下来的部分,可以说是《木匠和狗》的正文部分。可是,莫言“记录”的这个故事,与多年前管大爷讲得故事是截然不同的…… 实事,渐渐变为口头的故事,口头的故事渐渐变为传说、奇闻,后来传奇故事又经文人的笔墨变为小说、戏剧,变为六朝志怪,变为《聊斋志异》,变为“莫言小说”。 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人民群众,也是讲故事的人;优秀的小说家的莫言,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莫言,用最地道的汉语讲述中国的乡土故事。
11月诗二首 见二楼
即事一首 即 事 归来掸却市街尘, 郊野花枝照眼新。 便欲移家洛阳住, 牡丹元不厌清贫。 (2022.2.28) 辞掉了一份坑人的工作……
食肠宽似海,薪俸薄如云 打油二章 郑西方滞客,岁暮念离群。 叶落霜威显,虫喧静夜闻。 洛吟诗欲稳,鲁酒意初醺。 少日拿云志,今看幻似云。 埋头日向醺,饥火渐成焚。 目眩因鱼鲁,神驰为酒荤。 食肠宽似海,薪俸薄如云。 鉴我前车辙,后生当力勤。
岁末苦忆洛阳不果行有作 周郑相望才百里,河山不见已多年。 淹留岁月弗供口,憔悴风尘敢息肩。 无复弦歌追洛社,有时魂梦绕伊川。 早知富贵非吾事,只欠苏秦二顷田。 (洛阳是东周王城,故称之为「周」。)
岁末苦忆洛阳不果行有作 岁末苦忆洛阳不果行有作 周郑相望才百里,河山不见已多年。 淹留岁月弗供口,憔悴风尘敢息肩。 无复弦歌追洛社,有时魂梦绕伊川。 早知富贵非吾事,只欠苏秦二顷田。 (洛阳是东周王城,故称之为「周」。)
《摇摇》摇摇衰柳乱波光,节后黄华亦怯霜。水岸穷秋风凛凛,城头 《摇摇》 摇摇衰柳乱波光,节后黄华亦怯霜。 水岸穷秋风凛凛,城头落照雁茫茫。 纵能逐日悲夸父,莫漫挥戈效鲁阳。 手把残枝浑似醉,一年生意已全荒。 《近别》 楼前车笛聒耳旁, 楼外高楼望眼妨。 离别不须分远近, 漫天秋雨总堪伤。
晚春二首 一 袅袅东风漾柳丝,一堤晴雪暮春时。分明好景如前日,绾作花环欲赠伊。(注:旧历二月末,湖边携游,曾以柳枝编作花环。) 二 轻阴一霎雨斜斜,洒向庭阶浥柳花。顿觉逢春须放荡,明朝萍泛是生涯。(注:柳絮化萍。)
图中是什么角色呀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莫言说他把十里八村的那十几本书读完之后,一度以为把天下的书读完了;这十几本书里一定有个是《儒林外史》
朋友们,请像批评假仁假义的武松无脑做施恩打手那样尽情批评这三个法国人吧。
刘晨忆天台山仙子 碧沙洞外草芊芊,前度刘郎去隔年。曾啜溪泉幽涧底,又尝桃实玉峰颠。当时犬吠真如梦,今日花开正可怜。宿福所牵疑未尽,武陵长棹钓鱼船。
宋江 命中注定上梁山,狠字是他们共同的也是必备的素质;但宋江的狠,是阴狠。宋江有仇必报,报仇又至于杀尽仇家老小。《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一回,先打听清楚黄家人口,计划之时已经决意尽杀此四五十人。在绿林界,规矩或许就是如此血腥;但这位满口忠孝和王法的黑三郎,却一直是照着血腥的黑道逻辑做事的。虽然迟迟没有落草,贼心早有了。
买书一时爽
读金披本水浒一则 四大奇书里用到诗词曲赋赞的数量,《水浒》是最大的,有800多; 这些诗词韵文的文字水平,《水浒》是最下的(《西游》大概最上)。 明代人刊印《水浒》也常常删去不少书中的诗词韵文,到了崇祯年间,金圣叹删改和评点《水浒》,将800多则诗词韵文删的只剩26则。 其中,说书人口吻的诗只剩下3首:开头(楔子)1首; 结尾(即第70回末)2首,应是金圣叹自己写的。 金圣叹这样大刀阔斧的删,实在清爽多了;不过,刚才读《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一节,林冲在巷口赞“好刀”的前面,自然该有一节小赋夸这把刀的,被金圣叹删去了——文字是清爽多了——刀的好处,从林冲爱不释手虽然可以看出,但只有侧面写,总是缺少了正面描写。 小赋里那些拉杂拼凑的套话,当然算不上什么正面描写,但它毕竟占的是正面描写的位置——金圣叹的大刀一挥,把“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的韵文割掉了,却也同时在这里造成空缺。 这些东西也像是人的割阑尾了。
《春明外史》和《儒林外史》 民国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的小说,继承和改进了章回体小说形式,从明清以来的章回体小说里汲取了很多营养。比如《春明外史》这部小说很多地方都有学习《儒林外史》的痕迹。
梁羽生《大唐游侠传》的开头和结尾是很好的,第一次看第四回时大 梁羽生《大唐游侠传》的开头和结尾是很好的,第一次看第四回时大概是没有多想吧,除了「扬州牡丹」看着别扭外,没在意别的。重读却发现,作者把牡丹的盛开,李白的写《清平调》,安排到了寒冷的正月初四。大违常理,是个败笔啊。 《大唐游侠传》第九回,史夫人卢氏听闻丈夫死讯,不肯逃去,而且利用薛嵩对其觊觎之心,借薛嵩之力棺殓亡夫。 这个故事模式不知道有无出处,倒是有些类似粤剧《帝女花》里明朝驸马周世显和长平公主假意归附清帝,实际上为了殓葬崇祯。
我的第二本儒林外史到啦。终于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汇校汇评本,很喜欢,附录还有齐省堂的伪本,可以更全面了解儒林外史的版本情况啦。大陆的出版社和港台出版社谁好我不知道,至少可以确信大陆的学者水准是更高的。
买了几部小说,开心
《春明外史》! 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的《春明外史》到啦,无比开心,开心无比。
几日春阴送雨飞,路人著尽四时衣。聊同小伞单车去,珍重残花较昨稀。
又是下雨天。 乱云如湿絮,疏雨正依旬。 院静宜蓑笠,人闲任霁阴。 沾泥紫桐晚,出浴绿杨新。 代谢平生事,何劳苦认真。《遣闷》
书历史课本后 政法仍秦宜颂秦,功夸炀帝又时新。君王各有千秋业,耗尽黔黎百岁身。
三年花木亦沧桑,剪影犹容认旧堂。竹树阴垂疑戴绿,杏花风动不闻香。
李汉秋先生说虞博士 虞博士有一次看见一个农民跳水自杀,如果要写虞博士英雄行为的话,这是个好机会,可是虞博士嘱咐船家去救人,救起后问其自杀原因,农民说父亲死了,没钱下葬。虞博士悯其孝心,就资助他葬了父亲。面对这情况,如果是吝啬汉,一毛不拔,我救了你了,你自己走吧;如果是杜少卿,又会倾囊相助。虞博士都不是,他没有一毛不拔,也没有倾囊豪举,是量力行善,老老实实地告诉被救的农民说:我这里有十二两银子,是坐馆的酬金,但是我不能都给你,我还要留作几个月的家用开支,我送你四两银子,你回家买棺木下葬父亲。虞博士的做法很适中,无过无不及。后来人家问他姓名,他也如实回答,压根儿也没有施恩不望报做无名英雄的想法,一切都很自然,仿佛是性之所至,天性的流露,毫不留意。这是一种清醒冷静、天人合一、灵肉合一的中庸心态,不重欲、不狂暴、不分裂、不惨厉,但也没有崇高精神,缺乏冲破平衡宁静、发愤追求的内在动力,一切是平淡、平和的,连写虞博士的文笔也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见残雪上爪印,忆儿歌「小鸡画竹叶」句 应有饥禽啄碎瑶,留痕竹叶纪寒宵。 儿时韵语徒能诵,雪霁鸿飞不易描。
陈和甫说话有水准 陈和甫正在那里切脉,切了脉,陈和甫道:“老先生这脉息,右寸略见弦滑,肺为气之主,滑乃痰之征。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故尔忧怒抑郁,现出此症。治法当先以顺气祛痰为主。” 陈和甫说话极有水准,把鲁编修致病的功名富贵欲望说成「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为什么茅盾可以吧苍蝇写得这么有趣。这叫什么手法。
读《王观察穷途逢世好》,蘧公孙刊刻《高青丘诗话》一段文字,拍案叫绝。作者写人物抑扬曲折,先看他古道热肠,颇有乃祖乃翁的风范,接着写成为「名士」的缘由,小小抑了一笔,可谓笔参造化。
这只狐狸跟《天龙八部》里阿紫对萧峰一样的心理动机。这种爱自私、专制霸道,爱人的方式无异于养小猫小狗小鸡小雀。
见到有给严监生翻案的,分享一篇文章
华林秋老半凋残,每觉悲深欲吊难。 南国一灯犹耿耿,中原四望总漫漫。 星沉碧海潮音壮,日没黄云剑气寒。 剩有雄文十五部,能令千载照心丹。 凑字,根本看不出来是挽金庸先生,写不好,总算是对查先生一点心意。
华林秋老半凋残,每觉悲深欲吊难。 南国一灯犹耿耿,中原四望总漫漫。 星沉碧海潮音壮,日没黄云剑气寒。 剩有雄文十五部,能令千载照心丹。 凑字,根本看不出来是挽金庸先生,写不好,总算是对查先生一点心意。
其实算是个次韵 生涯已觉误儒冠,木叶飘萧满杏坛。 不羡人家儿女大,也怜来日雪霜寒。 断鸿无数和愁听,彩纸千行带梦看。 剑合平津应有日,相携一棹去漫漫。
老子横锹对远阡,夕阳灼灼未成圆。九天暴桀从渠乐,我替羲和著一鞭。
深夜 蝉声渐歇蛙声起,夜似醇醪正恼人。此日天涯偏滞客,他年桃洞倘迷津。陶生耻作蜀中犬,韩信宁为胯下臣。指爪莫嫌同槁木,犹供钻燧自焚身。
凑一个七言律 正月初六夜游运河古街 酣游弟妹喜相将,古渡斜街引兴长。灯外月同春树澹,水边笛共晚风凉。留连此地空遗址,想像当时列画樯。后事茫茫难料得,明朝又作一年忙。
白居易的《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题目 看题目,大概是读完一本书以后,将感想写到书后边。「李杜诗集」在这里应该是在一本书里,而不是各为两本书。或者那书名字就叫《李杜诗集》也未可知。
十二月十五 长街泻玉瓶,十里淼盈盈。微辨山河影,疑闻环佩声。形神都易老,仙宦各难成。只有无情月,听人诉不平。
新年快乐,一直被吞吐,试着只发图片了
瑟瑟发抖 冬日 .. 簌簌不堪闻,窗外那可视。 寒禽忽酬鸣,啁啾荡心志。 不觉日之高,破碎金满地。 揽之即成阴,终然不济贫。 .. 寒景出东楼,庭际分二色。 黄犬故来眠,不使双耳侧。 服劳几顽童,枯叶陨无极。 强持不住心,掩窗终默默。 .. 来个大神教我古诗好不好
一寸斜阳不耐看,长街暝色忽漫漫。此中已不生忧乐,身在尘劳转觉安。
大家开学快乐 轻旋伞柄迸珠圆,行潦容窥伞外天。著我烟村行缓缓,莫从佳节计流年。
凑一个律,欢迎拍砖。 丰年 世局如新物不迁,忽惊身在庆□年。 佳兵止谤能安国,圣策和戎不计钱。 何地长車翻赵日,百年中夏入黄天。 楼头立久看飞烬,一例薰莸野烧边。 丰,敏感词~~
五言,失粘了。 读“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忆起一个场景 不向东门送,晴湖独怅神。 前缘知有定,后会断无因。 燕剪池中柳,鱼忘岸上身。 我是零馀者,和花委洛尘。
稀烂就算了,还失粘 读“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忆起一个场景 不向东门送,晴湖独怅神。 前缘知有定,后会断无因。 燕剪池中柳,鱼忘岸上身。 我是零馀者,和花委洛尘。 😓
十级了…… 节近中秋客思繁,天涯其奈雨声喧。 庭花惜趁芳时堕,黑发能饶几日存。 似我游踪蜗篆壁,依人生计鸟投樊。 新凉到骨徒增愧,彩服何年奉凊温。
。。。 空调夜鸣绝似雨声凑字记之 壁上风箱老,夜呻殊未安。 能听傍枕雨,不恼隔床鼾。 浊水盈街道,清朝敢哭叹。 三年逋睡债,有意学陈抟。
一首。 寄北京吾姊 初識世間生別離。強能加飯慰朝飢。 重哦詩草心猶熱,孤負榴花目已眵。 客裏看雲衹供睡,病來請藥恐妨巵。 故人珍重燕臺上,炊黍相尋會有期。
畢業後一首 寄北京吾姊 初識世間生別離。強能加飯慰朝飢。 重哦詩草心猶熱,孤負榴花目已眵。 客裏看雲衹供睡,病來請藥恐妨巵。 故人珍重燕臺上,炊黍相尋會有期。
瞎扯 黃土如焚畏景隆,鄧林春色倏成空。 餘火星星灼侬眼,端陽節對石榴紅。 鄧就是個姓。
岁暮凑字,乙未年最后一个月圆夜…… 山河影转认仙宫,换骨嫦娥不可通。 徒有危楼难近月,无多好梦顿随风。 催成老态江潭柳,寒彻春心地底虫。 兀坐长宵渐怀土,清歌一曲感初衷。
歲暮湊字 山河影转认仙宫,换骨嫦娥不可通。 徒有危楼难近月,无多好梦顿随风。 催成老态江潭柳,寒彻春心地底虫。 兀坐长宵渐怀土,清歌一曲感初衷。
有感 客身未惯久迷方,痴对虞渊认晓光。 此日忧怀长似醉,当风木叶晚尤狂。 去随流水惊心见,学为他人过眼忘。 照我巡廊唯缺月,高天厚夜共茫茫。
厚着脸皮发几首今年的诗。 感雨 一庭浊潦碧苔滋,病榻难堪束四肢。 雨挟双槐拨檐瓦,云通北牖嘘甁枝。 诗情也共盘飧减,逝景潜从午枕移。 断续吟成终不乐,官蛙浩荡独趋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