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ster06 Weaster06
关注数: 2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2,875 关注贴吧数: 7
大胜一场,说两句。 已经很久没看到裁判一秒都不补的比赛了——这可是克洛普时代联赛的常规操作,动不动5:0、6:1什么的。冬歇期之后的联赛,基本都看了,欧冠看了集锦,简单说点看法。 不讨论高层选人、选球员的事。 我认为腰不行,是这几年多特蒙德的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自从京多安离开之后,8号位就没有靠谱得。别说贝林,他虽然强,但是在场时更像个前腰,阵型像4141;德莱尼走了之后,6号位也没了。没有靠谱的后腰,累死两个边、坑死后防线。聚勒对波鸿的乌龙助攻表面上看是他xjb传,但实际上就是后腰不给力,跑不到好的接应位置,后卫被紧逼的时候出不了球,要么大脚、要么回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啊? 格罗斯、萨比策这两后腰防不住、跑不到、传不出,要什么什么没有,球一到腰位就降速——根本提不起来,一提速就失误,三个进攻型中场跟着折返跑。球队有个支点中锋也行,上赛季大菲不错,这赛季不知道到底是大菲不满意吉拉希来了,还是高层要卖,就一个吉拉希,体重不够,根本站不住位置。 说实话,科瓦奇的调整还是不错得,咱腰不是不行嘛,走边。后腰、前腰轮流拉边,吉拉希不是站不住吗?你也拉边,对本菲卡第一回合就是鲜活的例子。这个感觉很像图赫尔的有段时期——踢4141,当时姆希塔良走了,后腰就一个魏格尔,但是能力不足以攻防兼顾,于是在不想降速的情况下抱边死打,虽然进球效率不高,但是把球打到进攻三区不会那么便秘。这种踢法还激活了格罗斯,他踢后腰感觉一直慢吞吞,但是拉边之后各种摆脱传中,真准。没看过布莱顿的比赛,不晓得以前怎么样。 搞不好,恩梅查回来之后,也是这个调调。感觉恩梅查是个改良版的魏格尔,防守覆盖面积魏格尔好、但对抗能力恩梅查强;出球能力魏格尔好、但是拿球摆脱能力恩梅查好。 就后防线来看,本塞拜尼—施洛特贝克—詹—瑞尔森的组合是目前最靠谱得,其实论硬度,詹真的很好,但是不能踢后腰,太浪了,拿球慢,还非要秀。 后腰感觉防守还是詹最靠谱,前提是不浪。进攻没一个靠谱得,都慢。恩梅查受伤前的状态,如果踢防守后腰,进攻不错,但是踢进攻后腰,出球又慢了,比较尴尬。 进攻的话,都说拿下吉滕斯没人占球权了,反而踢流畅了。但是这么个强点肯定得用,如何把握节奏,是个课题。其实关键还是后腰,要是能传出长甩,能让吉滕斯、阿德耶米总是形成一对一的机会,就好踢了。
挖个坟,感慨一下。 如果说巴西是球迷心目中理想的情人,那德国就是模范丈夫。情人与青春和想象力有关,总能让你激情四溢,在瞬间有燃烧的感觉和冲动;而丈夫则仿佛是冬天一床厚厚的棉被,纵然温暖,但永远不会给你触电的感觉,他能够奉献给你的只有无尽的守候与不舍不弃的追求。当你站在情人与丈夫中间,你却往往会迷茫的不知如何取舍,因为他们都是如此优秀,让你心动。 如果说一代代华丽的巴西艺术大师在现代足球100年的漫长历史中,以至高无上的光荣堆砌了一个黄金般灿烂的王朝的话,那么在同样漫长的岁月里,严谨而坚定的德国人则以点滴的经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银时代,从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亚军开始,德国人以巨人的姿态开始屹立在世界足坛的版图上,在1972年到1996年这短短的24年间,德国人在欧洲杯上三度问鼎,两次亚军。历史上德国人还为世界明星殿堂贡献了创造出具有革命般伟大意义的自由人体系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在世界杯历史上写下后人无法超越光荣的伟大射手盖德穆勒,以及经历五届世界杯历程的战神马特乌斯。这便是整个白银时代里德国人所创造的不朽文明。 如果说浪漫的民族为世界奉献出华彩四射的艺术,愉悦我们的身心的话;那高傲刻板的日耳曼人为世界文明创造出的更多是深邃的思想和哲学,直抵我们的灵魂。历时百年的统一进程让德国人的血液里融入了一种强烈的概念,那就是国家和荣誉。 同样,德国人的民族气质在足球的领域里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即使在球队的低潮时期,德国人一样会以钢铁般的意志战斗在绿茵场上。德国对的阵型基本上固定为“442”,不会轻易地因为对手的改变而变阵,颇有“无着胜有着”,“不变应万变”的大侠遗风。如果德国人采用其他阵型,他们反而不会踢球了。欧洲杯上,勒夫应该还会坚持“442”。 门将无论莱曼还是希尔德布兰都是足以令人信赖的,尤其是莱曼已经在阿森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颇有些“老而弥坚”的意思。在后卫线上,同样人才济济,梅策尔德、默特萨克、拉姆和弗雷德里希单独来看都不足以跻身世界一流后卫的行列,但当他们组合到一起之后,将成为一柄坚盾。 中场方面,中轴线上巴拉克和弗林斯是全队攻防运转的枢纽,特别是队长巴拉克早已经成为德国人心中的精神领袖,一如当年的贝肯鲍尔和马特乌斯,对于一支依靠整体作战的兵团来说,只要领袖还在战斗,便永远不会崩溃。后腰弗林斯的防守面积和拼抢凶狠程度足以让任何一名对手望而生畏,他将是德国队中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边路是德国队主要进攻路线,左右两路的“小猪”和博罗夫斯基将成为新一代德国战车的双轮,他们优秀于传统德国边路球员的盘带技术将是德国队进攻的主要手段。 相形之下,我们检阅完德国现有的枪手们:除了克洛斯曾在两届世界杯上大放异彩之外,库兰伊、波多尔斯基、汉克都难堪大任,我们无法找出穆勒或者克林斯曼那样能一剑封喉的杀手,或许这是让德国人无法重回世界之颠的重要原因。 我们怀念遥远的1996年6月30日,在伦敦温布利大球场,当比埃尔霍夫金球绝杀捷克时,一个时代开始了,在相隔16之后,克林斯曼再次捧起了德劳内杯。但同时一个时代也终结了,那就是在20多年的辉煌之后,德国足球终于无法抗拒规律,走入了低潮。但低潮并不意味着沉沦,虽然荷兰和葡萄牙成了德国人的伤心地,但决不是德国足球的滑铁卢。虽然欧洲杯小组未能出线的成绩无法与德国人三夺欧洲杯的辉煌过去相比,但如果从欧洲杯的背景之下考虑,这个成绩并不寒碜,别忘了上个世纪末如日中天的法国人曾无缘1990和1994两届世界杯。 相对于巴迷、英迷和意迷的阵容鼎盛,在我们身边,喜欢德国队的真的不是很多,但这不能掩盖侧过足球傲然于世的历史,它为我们奉献国摧枯拉朽的征服战役,它在无人问津的时候给过我们惊喜,它也在失败的阴影下完成过生命的最后一击。一个人可以杯消灭,但不可以被真正打倒,一支球队也一样。虽然德国足球的上空依旧笼罩着乌云和浓雾,但坚强的日耳曼人从来不曾放弃。 2001年11月4日,伤痕累累的德国战车在温布利毕其功于一役,依靠可以上场的最后一名替补比埃尔霍夫的一记并不精彩的头球,绝杀捷克的黄金一代,捧起了两德统一后的第一个大赛冠军。在那一刻,伴随着球场里沸腾的近乎疯狂的热情,我知道一个属于德国的新时代再次开始了,也许这个时代的辉煌还需要我们期待更长时间,但以巴拉克和克洛斯领衔的德意志兵团已经为一个新的王朝奠基,在这个属于未来的梦想家园的入口,应该雕刻着伟大的德国诗人尼采的诗: “再一次,在我继续漂流、纵目向前方观看之前,我要遁逃到你的身边,孤独地高举我的双手,在我最深的内心里面,为你庄严地建立祭坛,在任何时间,你的声音再将我呼唤。”
写个球评——多特蒙德VS勒沃库森 从上个赛季拜仁夺冠之后就没有看球了,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昨天总算相对完整地看了一场,写点自己的想法。 说是“相对完整”,是因为起晚了,开视频的时候阿德耶米刚下场,也就是说少看了20分钟左右。 泰尔齐奇二进宫,从昨天的比赛来看,和法夫尔、罗泽没什么不同。作为一名喜欢多特蒙德近30年的老球迷,不说希斯菲尔德那个巅峰期——那时候我还太小,很多细节都不记得了。就说萨默尔时期的两翼齐飞和克洛普的疯跑流,那是我心目中多特蒙德应该有的样子。然而,看了昨天的球,我忽然想到:可能我的主队也就这个熊样,这种没目标、没主题、xjbt的造型才是常态。毕竟我们还经历过2000年前后的濒临降级——那次真比克洛普最后一个赛季还惨,换了三个主教练,倒数第二轮才保级。还有08年前后的破产风波,现在能年年苟住欧冠资格,就算不错了,和拜仁争个屁,有人家有钱吗?看看出去的克洛普、图赫尔带队什么成绩?是在我们这不行吗?——就是我们这不行,人红军、车子、巴黎多有钱! 扯远了,回正题。 自从本德衰落之后,多特蒙德的腰就没硬过,中间维特塞尔刚来时好了一段,大伤后就废了。什么德莱尼、埃姆雷詹,顶着个防守后腰的名头,只有个硬度,脑子都不大好使,没有位置感、瞎跑。 但是,从上个赛季后半段开始,我感觉我们的后防线开始自我进化了,一个是这场、一场3:1霍村,还有一场我忘了,场面都是极其难看,但是最后能赢。其实说白了就两条大腿:科贝尔,上赛季阿坎吉,本场施特罗贝克。剩下三个后卫也就中规中矩。胡梅尔斯禁区内无球防守从来就是不盯人、只看球、卡线路,不晓得因为这个被人抢点了多少个,正面防守回追也慢,年轻时候因为上抢快准狠,加上有苏博蒂奇、黄帕帕的补位,防守还算说得过去,但是这两年,是要退居二线了。格雷罗进攻没得说,以我们这个级别,拥有这种进攻能力的边后卫相当可以了,但是防守,不仅仅是很多人说的对抗差,实在是没有位置感——人拉姆身体对抗也不行,但是他的预判绝对是世界级得。 说说攻击手们,其实阿扎尔、罗伊斯、雷纳、马伦不差,当然和拜仁的格纳布里、萨内这样的超级爆破手比是不如。布兰特我不喜欢,太软,二分之一球全是躲,还经常停大,给自己无数躲对抗的镜头。说到底还算腰的问题,如果把达胡德换掉,来一个当年沙欣那样的后腰,那前场的攻击手踢得就舒服了。同样得,把贝林厄姆拿掉,上一个能扫荡的防守后腰,后防也会稳许多。 不是说贝林厄姆不好啊,他应该踢攻击中场去,他一踢后腰,就改4141了,达胡德进攻梳理不行,防守也hold不住。除非是施魏因施泰格这样防守能力的进攻中场,才能考虑带个爱后插上的防守后腰。看看,厄兹詹复出之后,泰尔齐奇会不会变,能不能好点儿。 最后说一下穆科科。印象中这是第一次看穆科科踢这么久,发现了点问题,说两句。 这孩子拿球有个习惯,二分之一球一定先上身体、卡位置、要空间,而不是凭借快出脚、早触球去控球、过人。这分明是中锋踢法,我印象中,巴拉克、博洛夫斯基之后,就没有哪个中场是这么踢球得了,就算不以速度和过人见长的二娃也不这么踢。近十年的足球比以前更快,中场球员用身体卡位就失去向前的速度了,反击起不来了。只有中锋才会用身体背身拿球回做前卫。 穆科科因为身体素质好,在青年队一直这么踢,问题不大。但是到了成年队,才18,还没长开呢,对付德甲那些人高马大的中卫,肯定吃亏啊。我觉得,如果他想改踢中场,就要改习惯;如果坚持踢中锋,那就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再多修炼几年。
虽然第一场赢了,但是泼个冷水 说简单点,从德甲大格局来看,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贝皇、老轰炸机那批人崛起之后,拜仁绝对是一家独大,无论是财力还是底蕴。但是,在这个九连冠之前,拜仁在德甲最多也就三连冠(也不少了,似乎是五个三连冠,光这就15冠了)。不讨论拜仁历史上总是适时出现什么将帅不和、高层主帅倒灶等等,先只说下外部因素。 要想在德甲击败拜仁,拿到联赛冠军,必然具备与拜仁不对等的条件,即:拜仁有欧战任务,双线作战,而挑战者专心联赛;并且,有4到5支球队有实力和拜仁掰一掰手腕,不说赢,至少可以保平,不说逼平。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拜仁之所以九连冠,其实不是挑战者太弱了,而是太强了。就以这几年为例,多特蒙德欧冠都能小组出线(有一年是欧联),还多次踢到八强。双线作战必然耗费精力,等到那边欧洲任务结束,都四月份了,还剩七八轮,落后十来分,怎么追?上一次夺冠的2012赛季就是个例子:上半程因为踢欧冠小组赛,联赛排名不咋地;欧冠淘汰之后,下半程专心致志踢联赛,拿了冠军。其他挑战者也是一样,印象中欧冠改制以来,近十年是德甲打进欧战淘汰赛最多的十年了,大家都双线作战,根本搞不动拜仁。 再说回我们自己,昨天的球法兰克福是想和我们打对攻——自克洛普时代,我们几时怕过这样的对手?克洛普后期和图赫尔时期还出现过联赛打不赢弱旅,欧战打豪门一踢一个准的怪事,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主要因为咱们打反击有一手,但是破大巴没办法。破大巴其实就两条:要么有个站桩中锋,要么有个边路爆破手。多特蒙德上一个站桩中锋是巴里奥斯,他往禁区里一戳,背身拿球,对方两三名后卫回收,他再出球,旁边都是机会。哈兰德和巴里奥斯还不一样,他更像是反击中的桥头堡,而不是禁区支点,类似于莱万的感觉,能否做到破大巴的核心,还有待时间检验。本来的边路爆破手桑乔走了,来的马伦不晓得什么情况。 不多说了,这个赛季能否拿下联赛冠军,看看后面欧战开了之后,能不能在联赛中破大巴吧。
谈谈我对乔丹、詹姆斯、科比、库里等谁更强的看法 关于这事,说几个角度。 1.影响力:这个东西无关篮球本身,但是确实是大家评判一个球星的标准。作为80后球迷,看着乔丹打球长大得,肯定认为乔丹是第一人,毋庸置疑。从影响力方面,为何认为他是第一人?简单——每个球迷都会把自己刚开始看球时最好的球星(也许是第二、第三,但是自己认为最好得)作为偶像的经历,这个刚开始,基本都是冲动的青春期。所以,这才有乔丹、科比……之争。 但是,这方面乔丹有着两点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喜欢更早的打鸟、魔术师甚至张伯伦的球迷,即使上网也不泡论坛,不会在这拥护自己的球星;第二,乔丹是联盟第一人的时候,正是NBA进入中国、乃至全球推广的时期——这条最重要,比如我爸,40后,他就喜欢乔丹,根本没看过他青春期的球星。这一条,这个时代性,是后面所有球星都没有办法再次赶上的一个时间段。所以,就影响力而言,谁也比不了乔丹,除非——看过乔丹打球的人都死光了,没有人用键盘捍卫乔丹了。 2.不同意有的球迷说得:90年代除了乔丹和大梦都不强,现在却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整体实力强过90年代。这种说法的论据就很奇怪:说除了乔丹其他人都拿不到冠军,所以不强。那么,不正是因为乔丹非常强大,其他人比不过吗?你可以说,现在的篮球,诸星水平接近。那么,问题来了,是现在整体水平提高了,还是第一球星变弱了?相信不好回答吧?你我都是业余球迷,说不清得。 另外,也有球迷说:现在很多球星都有怎么怎么得绝招,90年代有什么?90年代有得东西很多,只是年代久远,被遗忘了而已。例如马龙,现在只记得历史得分第二,与斯托克顿的挡拆。但是,当时的话题就有他的铁肘、与罗德曼摔跤……现在说到哈登你能说一大堆,但是如果哈登无冠退役,你除了记得大胡子和造犯规,谁能想起晃到了谁投了个三分的事? 3.关于抱团。抱团与否不是看队友强不强得,当然也不是看是别人投奔你还是你投奔别人,而是看是否降薪。这一点,不多评价。皮蓬的低薪,不是刻意降薪,而是历史原因。再说,就算抱团也要有影响力啊,乔丹能吸引罗德曼,科比能吸引加索尔,水花吸引杜兰特,詹姆斯吸引韦德波什,那也得球星有号召力啊!说句很多中国球迷不爱听的:姚明在马赛克的时候,联合麦蒂,吸引力哪个超巨加盟?咱们把姚明当块宝似的,美国人不信他啊!为什么皮尔斯那边一有动作,雷阿伦和加内特就去了呢?这一条,乔丹、科比半斤八两,詹姆斯降薪抱团。 4.关公战秦琼。拿乔丹和现在的詹姆斯比,可以说,基本比不了。为什么,科技在进步,身体素质在进步,球员的绝对能力会越来越强得。有兴趣可以翻一翻以前容国团打乒乓球的录像,那个世界冠军的水平,现在很多业余体校选手都能打出来。但是年代不同啊。要比,就比在同时代时候的能力。 5.体系。不要说乔丹成功因为三角进攻体系好。体系好对吧?让库里打,行不行?虽然说体系成就球员,但是有了球员的能力,才能建立体系,这是相辅相成的问题。勇士队没有背打高手能做三角进攻的轴,后三连冠公牛也没有那些个三分手和穿插能力跑八字。再说那支老公牛人又老,轮换又短,打跑轰,不用到季后赛,打到全明星就废了。 综上所述,乔丹是NBA历史第一人,不为别的,只为他是NBA全球大推广、培养第一批球迷时的联盟第一球星。
双方各有所忌,场面略微平和——评多特蒙德夜战大巴黎 欧冠十六分之一决赛首回合,多特蒙德主场2:1战胜巴黎圣日耳曼。主队2:1,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分。 之所以起这么个题目,是因为多特蒙德踢得不够激进、场面不够开放,整场双方进球少。当然,和所有大赛的淘汰赛比起来,场面还是可以得。 首先损一波对面的表演:感觉对面球员一碰就倒地打滚、半天不起来,维特塞尔那张黄牌简直冤枉。我感觉除了詹顶内马尔大腿那次是真疼,其他都没那么严重。好几球都是脚踢脚,有球鞋护着的部位,踢到不至于那么疼吧?除非对面是所谓进攻型球鞋,薄。当然,下半场多特蒙德球员应对也很快,学着对方打滚、卧草,维拉蒂那张黄牌是应该得,另一张,估计也是裁判被多特蒙德球员的表现感染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过还是希望多特蒙德球员别这样,习惯不好,不喜欢。 再吹一波埃姆雷詹,强硬!真得强硬!打脸了。踢完勒沃库森,我说詹和维特塞尔同时上场的优点没看出来,论组织,詹不如布兰特;论防守,不如本德覆盖面积大、不如凯尔强硬。昨天这比赛,真心强硬啊,还有几手带球过人,这就是一改进版脸哥——后插上差点,带球好点。看来头一场踢勒沃库森是久疏战阵,状态不好了。 回到战术层面,双方都没有放手进攻,而是各有顾忌。多特蒙德节奏没那么快,两个边翼卫阿什拉夫和格雷罗压得比较稳,帮助皮什切克和扎加杜限制内马尔和迪玛利亚,效果不错得。对面也没有冲起来,我们没给他们空间。姆巴佩虽然看着足够强壮,但是和扎加杜、胡梅尔斯比,占不到便宜。我很奇怪为啥对面的伊卡尔迪和卡瓦尼都没上,连替补上场都没有。大巴黎比赛从来没看过,但是如果照着国家队比赛二人的水平,上一个,够我们这三中卫喝一壶得。当然,对面对桑乔也有针对性布置,除了几次反击桑乔逮着些空间之外,也没啥发挥。双方都是牺牲了进攻来保护防守。 最后说说哈兰德,本场比赛之前,哈兰德进过9球,7个空门,除了一个是自己过掉门将打得空门,6个都是吃饼。当然不是说吃饼不好。远的像范尼、因扎吉这种吃饼的大神,近的像奥巴梅杨这样爱吐饼得,人能跑到饼位,就是一种能力。你给格策踢前锋,还跑不到位置呢,连吐饼得资格都没有。总体来说,哈兰德在禁区内的能力相当可以,跑位、反应、射术,不说在这个年龄段,就是放眼整个成年组,也是相当不错得。 但是缺点还是得说:一个,不大爱防守。近十年的多特蒙德是以高位逼抢著称得,但是我看到的哈兰德却是很少积极跑动逼抢,甚至有时候球从他脚边过,都不尝试伸一脚断一下。这个,我可以理解为教练的布置,小孩毕竟没长起来,体能还不行,法夫尔保护他,留着体能跑位、进球用。反正现在又不大高位逼抢。第二,背身做球,脚下球能力尚可,尤其今天面对体型小一个级别的弟媳,几次背身做球和过人还是可圈可点。但是高空球能力真得要练,上三路基本争不到嘛。甚至有一次后卫离他半米远,他愣是不敢起跳,以我的经验,这种球不敢起跳是怕后面被人抗,摔下来伤着了。跟前面不防守两箱一凑,很难觉得是教练的布置和安排,是自己踢球的保护心里太强。说实话,我就挺不喜欢贝克汉姆,所有二分之一球都躲,没有一点硬汉精神。当然哈兰德还小,踢球风格可以改。这好得条件,把禁区之外的能力再修炼修炼,还能更好得。
中场四不像,后防不背锅 客场与勒沃库森的这场比赛,因为罗伊斯的伤停,法夫尔把原来踢后腰的布兰特顶到前面,用新援埃姆雷詹和维特塞尔搭档双后腰。本场丢了三个球,防守是肯定要负责任得,但是我认为责任不在后防线,而在两名后腰的防守硬度不够;当然也不能怪两名后腰不努力,而是法夫尔派了这两名后腰搭档,不伦不类,拖累了防守。 我认为,法夫尔把布兰特顶到前面,用詹首发,是忌惮勒沃库森的进攻威力,用一个防守能力强的后腰。而詹和维特塞尔的组合也确实是现在多特蒙德能排出的防守能力最强的后腰了——除非德莱尼伤愈复出。但是要知道,维特塞尔来到多特蒙德这一年半的时间,都是以组织型后腰出现得,踢了这么久,曾经防守能力再强,也会有退化。以前詹的球我几乎没看过,网上都说他是个斗士,防守意志力强,但是本场比赛我觉得真没体现出来。别的人、别的队不说,就说多特蒙德2002年夺冠,单后腰是凯尔;2010——2013的辉煌期,凯尔、小本德双后腰,论一对一盯人,詹不如那会的凯尔;论跑动能力,不如年轻的小本德。我只能想:詹在尤文图斯许久打不上比赛,生疏了,而法夫尔又过于高估了这位成名球星的实力,造成了这场比赛想守守不住。要知道詹的防守是这个样子,还不如布兰特继续踢,上阿扎尔打边锋呢,毕竟足球比赛相互制约,用布兰特踢后腰虽然防守弱了,但是中场控球能力增强,也是制约对手的进攻啊。这场后防线出球都困难,还不是少了这么一个接应点?也许下半场法夫尔想变的,但不巧布兰特轻伤,没有后腰了…… 再说说后防线的事。胡梅尔斯我要黑,必须黑!大家一直在骂阿坎吉,的确,他的表现不如刚来那阵子。且不说别的,这场比赛几次前插,都无脑丢球。你看扎加杜也丢球,但是他老实啊,不前插啊,对方高压迫,有点失误在所难免。胡梅尔斯什么问题?他不盯人!大家要有兴趣,可以翻一翻多特蒙德以前丢球的视频,胡梅尔斯防守对方斜传和传中时,只站位、不看人,也就是看球不看人。好,现在踢拖后,你站位不盯人,能理解;但是克洛普时期苏博蒂奇踢拖后得,你一盯人中卫也不盯人?是教练的布置吗?克洛普、图赫尔、法夫尔,对了,还有勒夫,都这么布置的?我觉得就是防守的坏习惯。第一个丢球,看起来是阿坎吉慢了,其实对方传球的时候胡梅尔斯就在弗兰德旁边,你不跟着跑、也不前压造越位,漏了一干净,说起来还是阿坎吉有意识帮你补位呢。这就好比当年看NBA,麦蒂不防守,对方球员持球杀进内线,姚明去补位,结果给对方隔扣一个,怪谁?当然,胡梅尔斯好得方面也很好,面对对方一对一过人、或者后场长传球,那一下的预判和上抢还是非常果断、准确得。 前场,今天布兰特、雷纳踢什么位置?按343,应该是右边锋,布兰特还在右边锋那站了30分钟,但是雷纳一上来就站前腰位,可是桑乔又老拉边,那就应该3421啊,但是雷纳又老是往桑乔那边凑,结果呢,左边人扎堆,一点空间没有;右边阿什拉夫一个人对付对方一条边,前70分钟还好点,后来对面上了个贝利,直接按死了我们的右边。写到这,无比怀念罗伊斯啊!昨天申方剑老说桑乔粘球、踢得小,但是我们回忆前面的比赛,有多少场桑乔这么踢的?非常少。今天后面没有布兰特这个接应点,前面又少了爱穿插跑动的罗伊斯这个搅屎棍,桑乔根本出不去球。 昨晚说哈兰德被塔盯死不为过,也正常。两人都是人高马大得,一个类型,你一17岁小孩不可能比24岁的大哥身体好得。而且,昨天这个态势,对方对多特蒙德中场的出球点看得很死,几次给到了哈兰德的机会,都不是那种很舒服的球,需要他跟对方抢、拼,才能出绝对机会。所以,踢得不好太正常了。 总结:法夫尔因为缺人,排兵布阵上比博斯略逊一筹,只能算略逊吧,毕竟勒沃库森自己的风格也没踢出来。但是,如果下一场踢法兰克福,还是输在战术上,那就说不过去了。
请教投篮时侵犯圆柱体的问题 球员圆柱体受保护,尤其投篮的时候。如果投篮球员先用假动作晃起防守球员,再起跳投篮。 假如: 投篮球员垂直起跳投篮,而防守球员在空中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了投篮球员,哪怕是投篮球员“找”着去得,都是防守犯规。 这一点,大部分比赛都这么吹得。 但是,如果防守球员垂直起跳,身体的任何部分都没超出自己的圆柱体,而投篮球员跳向防守球员“找”犯规,我觉得应该算进攻犯规,但是大部分比赛啥都不吹,这我也能理解,只要不对防守球员造成明显伤害,为了比赛流畅,忽略不计。 我要讨论得是: 假如防守球员不是垂直起跳,但是他无论在空中或者落地都不会触及投篮球员,但是投篮球员跳向进攻球员,身体或者手臂触及了防守球员的躯干,很多情况都会吹防守犯规(NBA裁判),FIBA比赛看得少,不清楚尺度(CBA裁判不讨论)。 我想说,根据规则,球场上任意一名无球球员有权从场地上的A点移动到B点,前提是该球员从A点起跳时,从A到B的路径上没有人占据。 那么根据规则,上述情况,防守球员的防守动作应该是合法得,反而是投篮球员在起跳瞬间,选择的路径上有人占据了,应该是进攻犯规才对。那么,如果是防守球员的手臂因为超出自己的圆柱体碰到了投篮球员,可以理解为保护进攻,但是身体触及,为何会吹防守犯规? 注意:我讨论得不是上篮、是投篮。
问个关于篮下卡位、或者说抢篮板推人的问题 今天吹一场比赛,两名中锋都185左右,体重、力量相当。有个人(a5)我认识,身体素质一般,另一人(b5),看他动作,跑跳素质也没有特别牛的地方。 但是很奇怪,两人卡位时,都是肩对肩,单手有张卡卡位动作,没有双手推人动作。可是,每次b5起跳,在空中都有一种起跳瞬间被人在背后推了一把的姿态,就是双手不是上举,而是感觉跳过了,双臂往身体两次划动以保持平衡。a5和他一起跳,他也这姿势,a5不跳,他也这姿势。除非b5自己不跳。 结果半场下来,我吹了a5三次推人(追踪吹得),另一裁判吹了一次(也是追踪)。一开始没注意这个问题,第三次a5火了,和我们抱怨。第四次是我吹得,但是前导说a5没推;下半场又出现一次这情况,我前导觉得不推人,但追踪说他看着像推人,只是不好意思吹没吹了。 比赛结束后,两个裁判和a5几个队友试了n次,都做不出b5那怪异的姿势,除非真有人在你起跳瞬间背后推下。(有个精瘦的弹簧人被一1.7米后卫挤做到了,我挤他,他跳都跳不起来,我体重大)。 所以这里我就有疑问了,看推人动作,只看手上是否真推人吗? 篮下卡位标准是什么?有人说一人站那不动,你把他挤开算推人,这好理解。但是,两人互相使力对抗,一人把另一人推离原来位置,算推人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