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
yindakonggu
关注数: 3
粉丝数: 1,720
发帖数: 5,624
关注贴吧数: 31
湖北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298.90亿元,4.7% 还行吧,在今年的背景下 福建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37793.71亿元 看来四季度又有的比了
问个小问题,襄阳的吉利项目如何了? 如题,襄阳的吉利项目是做电池还是整车的。 比亚迪很早之前就动工了,但是吉利的后面好像没有下文了?
#城市GDP#中西部地区人均GDP>10万城市情况汇总 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小编统计了中西部人均GDP>10万的普通地级市。 从地域来看,内蒙古4个城市入选:鄂尔多斯、阿拉善、乌海、包头,随后为湖北3个城市入选:宜昌、鄂州、襄阳,新疆2个:克拉玛依、哈密,安徽2个:芜湖、马鞍山,其他有青海海西,陕西榆林,云南玉溪和甘肃嘉峪关入选。 从背景来看,除宜昌、芜湖、鄂州、玉溪、襄阳外,均为资源和能源型城市(而玉溪主导产业为烟草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所谓东部城市人均GDP较好的城市大都是“家里有厂”,中西部城市大都是“家里有矿”确实很有道理。 通过数据对比也可以看出来人均GDP的高低与本地城市没有必然联系,比如GDP非常靠前的海西和榆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表内所有城市里却是最低的。
中西部人均GDP较高城市情况汇总 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小编统计了中西部人均GDP>10万的普通地级市。 从地域来看,内蒙古4个城市入选:鄂尔多斯、阿拉善、乌海、包头,随后为湖北3个城市入选:宜昌、鄂州、襄阳,新疆2个:克拉玛依、哈密,安徽2个:芜湖、马鞍山,其他有青海海西,陕西榆林,云南玉溪和甘肃嘉峪关入选。 从背景来看,除宜昌、芜湖、鄂州、玉溪、襄阳外,均为资源和能源型城市(而玉溪主导产业为烟草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所谓东部城市人均GDP较好的城市大都是“家里有厂”,中西部城市大都是“家里有矿”确实很有道理。 通过数据对比也可以看出来人均GDP的高低与本地城市没有必然联系,比如GDP非常靠前的海西和榆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表内所有城市里却是最低的,主因应该是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对应行业发展主要由国家或地方主导开发,没有反馈在普通人的收入中来。
湖北三季度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58个,总投资9063亿元 今天(8月12日),湖北省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1758个项目,总投资90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4亿元。 从规模看,10-50亿元项目134个,总投资2562亿元;50-100亿元项目21个,总投资1268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1549亿元。 从领域看,先进制造业项目821个,总投资4730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266个,总投资1546亿元;现代农业项目93个,总投资23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51个,总投资1842亿元;生态环保项目56个、总投资168亿元;民生改善项目171个,总投资539亿元。 从市州看,开工项目个数靠前的是:武汉市237个、宜昌市190个、襄阳市180个、荆门市178个、十堰市162个。 项目总投资靠前的是:武汉市1808亿元、宜昌市1518亿元、荆州市867亿元、十堰市650亿元、孝感市615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靠前的是:武汉市304亿元、宜昌市254亿元、十堰市180亿元、襄阳市171亿元、荆州市159亿元。 上半年,宜昌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11个、协议投资额625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5.7%、15.3%;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510个、占全省17.7%,亿元以上在库项目1435个,占全省15.4%。
恭喜乡羊,又赢了,湖北唯一副中心城市 哈哈哈,部分襄阳网友好逗,不知道到底是文盲率太高的原因还是眼神不好的原因。这应该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断句作业就可以解答的问题吧。 恭喜襄阳又双叒叕喜提湖北省唯一副中心城市,嗯,前面革命老区和老工业区改造那个文件的时候也喜提过一次湖北唯一省域副中心城市了。语文高手,解读达人,好厉害,恭喜襄阳又赢了。
中部地区麦当劳各省数量前五个城市 麦当劳指数(McDonald Index):欧洲经济学家通过分析欧盟各地麦当劳分布情况,得出结论:麦当劳店开的越多,此地的经济发展越加活跃,且文化更趋多元与包容性,并富于创意。而麦当劳的这种“世界主义”象征在中国等亚太区国家也有相似情况。麦当劳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及国际化程度的指标。 中部地区麦当劳各省数量前五个城市 湖北:武汉117家,宜昌11家,襄阳8家,孝感6家,荆州6家,共148家。 湖南:长沙62家,衡阳10家,株州5家,常德4家,岳阳4家,共81家。 安徽:合肥40家,芜湖9家,滁州8家,阜阳7家,安庆4家,共68家。 河南:郑州45家,洛阳7家,许昌4家,新乡4家,驻马店3家,共63家。 江西:南昌21家,赣州8家,上饶7家,宜春5家,九江3家,共44家。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来#武汉# 依旧是中部地区毫无疑问的大哥大。#长沙# >#郑州# >#合肥# ,三地竞争中部老二的仅从麦当劳来说长沙小胜一筹。 从地级市来说#宜昌# #衡阳# 表现优异,也可以说明两地的经济活跃度相对较好。
说个好玩的,襄阳网友最近不贴航空数据了 宜昌机场在施工的时候,某地网友每天一帖发两地航空客流量,可开心呢~ 宜昌机场T2完成开始整体T1了,咦,原来那几个每天孜孜不倦发客流量的襄阳网友呢?咋消失了
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城市群 国家十四五城镇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城市群,与成渝并列。武汉,长沙,南昌等地迎来了好消息。 同时也明确了第三等级的区域城市群和第四等级的培育城市群,大家猜猜谁能够成为第三个晋升国家级城市群的选手?#武汉##长沙##南昌#
小议武贵高铁比较有可能的三种方案 虽然原本武贵高铁宏观有三个走向: 1、武汉-宜昌-张家界-贵阳 2、武汉-荆州-石门-张家界-贵阳 3、武汉-华容-常德-张家界-贵阳 方案1因为说实话绕的圈太大了,而且全部是既有建成铁路在此不考虑(可以作为武贵没建成之前的替代方案) 下面重点讲我猜可能实际上可行性比较高的三种方案: 1、武汉-荆州--松滋-石门-张家界-贵阳 方案一的优势:可以直接对汉宜武汉-荆州段改造升级,同时利用已经入规的石张高铁,仅需新建荆州至石门段即可实现互通,本方案是荆州利益最大化,可以打通荆州两条南下通路[荆州-张家界的西南方向(同时也实现了荆-石常构成另类的荆常)及荆州到岳阳],南下通路非常充实,且连接了没有动车的松滋。 方案一的劣势:相对来说线路里程最远,且汉宜改造升级比较难实现,因为地质沉降等问题,很难实现汉宜变成250时速的铁路。 2、武汉-仙洪监-华容-津澧-石门-张家界-贵阳 方案二的优势:线路应该最短,且让手无寸铁且规划内也手无寸铁的津市澧县地区有了开通高铁的可能。 方案二的劣势:澧县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在和常德市区以及荆州市区的PK中很难取得胜利。 3、武汉-仙洪监-华容-常德-张家界-贵阳 本方案的最大优势是几乎不用新建线路,只需要将仙洪监延长至华容即可实现互通,利用既有的仙洪监铁路和已经入规的常岳高铁,施工成本最低(不过需要新建一条过江铁路大桥)。 本方案的劣势:目前仙洪监暂时是按照城际铁路的200申请的,如果这样武贵就不算真正的高铁。 结合三种方案来说,在武贵高铁的三种方案中目前来看常德的胜算可能最大,因为需要动工的成本最少,线路最短。只需要联通仙洪监及常岳即可,而这两条都已经入规了。本方案的最大得利者(华容变成4向小枢纽),其次得利者常德,让武贵可以路过常德,增加了不少客流量。 方案一对荆州最有利,但结合情况来看,我认为可实现的可能性较低(当然也不好说,具体实际还是看各个城市争取的能力和本事)如果按方案一实现,最大得利者荆州,松滋和石门也都挺不错,尤其石门就变成了4向小枢纽。 方案二队澧县最有利,但是实话实说,个人觉得可行性最低,澧县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但实际上澧县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县,虽然没有铁路确实可怜,但常德估计很难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澧县通铁路的梦想。 怎么来说呢,武贵正式开始提起以后,荆州澧县和常德这三个昔日的队友肯定都会变成对手,而不论是荆州还是澧县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建议都去多和昔日的老对手石门做好联合申请吧~ 阶段不同目的不同,昔日的对手变成队友,想一想也挺好玩的~不过石门已经是既有的三向枢纽,估计到时候热情不那么高就是了。后面大概率演变成澧县网友喷常德不给他们活路抢他们高铁也是大概率的事情了。也不知道现在贴吧那些都说自己不是澧县人的网友站哪边。
2021国民经济发展之洛阳、襄阳、宜昌、芜湖、赣州
2021国民经济发展数据之洛阳襄阳宜昌芜湖赣州对比 2021国民经济发展之洛阳襄阳宜昌芜湖赣州对比 数据来源各地2021年国民经济发展公告。 黄色为排名第一的指标,蓝色为排名第二的指标,绿色为排名第三的指标。
最近应该没人喷湖北了吧 湖北周边的身份上海出来的大都来湖北隔离了 人最多的:河南(基本都是先来武汉隔离) 第二多的:安徽(上海出来的很多都来武汉隔离了) 湖南/江西比例也很高。 还有部分陕西甘肃等地的 而湖北西边的成都贵州重庆等不少去宜昌恩施等地隔离了在回去的。 比较神奇的是,我还刷到过两个广东,一个云南,一个江苏盐城一个连云港的,还有一个浙江余杭的~一个天津的一个福建的,也是666 不嫌绕吗 之前网上对湖北输出比较多的郑州合肥成都为啥不带个头呢,自己省里的任务要让武汉来担着。
天天吹自己有什么用~还是要你回家付费隔离 天天吹自己地方最厉害,结果自己家不要你 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四川的不回自家先回武汉 好意思喷吗 湖北1+8都爆仓了 宜昌都已经接纳了3趟和谐号了。
话糙理不糙~燕子周说的有一定道理 如题不敢多说,但是还是友情提示一下:虽然荆州网友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为和他们无关的铁路那么上心,不过还真大可不必哈~自己家的铁路自己操心,大可不必不劳您费心~多关心关心荆岳不挺好的吗,而且荆常虽然没入规也没入中长期,但不也有贴吧吗~
无奖竞猜:贴吧里面谁最脸皮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讲实话十四五荆州才是大赢特赢,铁路项目大丰收 如题,湖北省十四五相关铁路项目荆州一个市占据几乎半壁江山,收获颇丰,天天喊湖北省亏待他们,其实真没必要,我怎么看怎么荆州都是最大赢家啊。 宜昌就一个沿江和呼南,但荆州占了好多好多: 今年动工的10大铁路项目: 1、襄阳至荆门高铁,经过襄阳、荆门等地,全长117公里,投资183亿元,计划2025年建成。 2、武汉枢纽直通线,经过武汉、孝感等地,全长75公里,投资509亿元,计划2026年建成。 3、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经过武汉、黄冈等地,湖北段全长160公里,投资422亿元,计划2026年建成。 4、武汉粮食经开铁路专用线,经过武汉,全长3.3公里,投资10.4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 5、松滋车阳河港区铁路专用线,经过荆州,全长4.37公里,投资6.3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 6、国电湖北电力随州电厂专用线,经过随州,全长13.5公里,投资5.6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 7、襄阳小河港区疏港铁路,经过襄阳,全长16.6公里,投资13.3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 8、荆州木沉渊港区疏港铁路,经过荆州,全长8.56公里,投资9.4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 9、石首港多式联运铁路专用线,经过荆州,全长17.04公里,投资19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 10、公安县工业园区专用线,经过荆州,全长5.7公里,投资5.5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 近期推进5大铁路项目: 1、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经过我省宜昌、恩施,投资691亿元、全长305公里,计划明年动工、2026年建成。 2、仙桃至洪湖至监利铁路,经过仙桃、荆州,全长80公里,投资127亿元,计划明年动工、2026年建成。 3、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经过黄冈,全长113公里,投资186亿元,计划明年动工,2027年建成。 4、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湖北段全长76公里,投资165亿元,计划2024年动工,2027年建成。 5、都市圈市城(郊)铁路,经过武汉、宜昌、襄阳等地,总里程270公里,投资820亿元。 数一下就知道,今年动工10条铁路荆州有关的有4条,占比4/10. 近期推进的5条荆州占比1条,占比1/5. 总数占比1/3. 远超武汉宜昌襄阳。 对比来说武汉一共都只有4条相关,比荆州少一条。 宜昌只有3条相关(宜渝/宜常/市域)且都还在近期推进里面。 对比荆州根本不能看,输的彻底。
恭喜荆澧网友,宜常开工还早,你们还有足够时间YY 目前来说,宜昌/荆州/常德三方回复/湖北湖南145规划/加今日最新消息国规确定~(至于为什么国规已确定我相信本吧的大家都已经知道为何我懒得放图了哈,这个消息确实是宜昌发布出来说已经进入国规,你大可以说宜昌说出来的你们不信)很抱歉坚持荆常取代宜常的某两地选手已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曾比较幼稚的幻想国规有变数的某些选手) 但是呢,从目前进度看,我个人分析五峰-常德段动工还早,我个人预测应该到24年。 我也猜得到,只要没开工他们肯定都有十足的幻想还有变动(我也很理解,毕竟你们是可以一堆人喊出来哪怕没入规也能在宜常前面5年建成的选手。) 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基本上遵循如下流程:列入规划(规划研究)→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官方消息, 五峰-常德段目前处于可研阶段,一般情况下工可研约4个月,批复约2个月,初步设计约6个月,批复约2个月,设计招标约2个月,施工图4个月,批复1个月,工程招标2个月,中标通知需要半个月下达,中标单位一个月内进场开工,这还是按部就班,同时每个环节都不拖沓。 所以简单一算可以推论出宜常大概率要到24年才能动工,还有两年的时间哦!恭喜你们了~还可以在本吧活跃和扯皮两年之久,为了本吧活跃继续添砖加瓦。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宜昌高铁远期规划完全版 145高铁规划已经尘埃落定,宜昌算是绝地反击小有收获:郑万宜兴联络线基本建成,沿江荆宜段今年已全部开始建设,宜昌北站全面开始建设,东艳大桥已到航评阶段,宜渝预估今年底有望开始建设,呼南高铁五峰-常德段明年年中或者下半年预估能够开始建设,145期间排程满满。 十宜高铁目前排在湖北省规划推进的首位,大概率能够进国家155规划,并在145期间开始建设。 从长远来说宜昌还有哪些高铁可以考虑呢? 我认为还有两个选项:宜岳高铁和宜徐高铁 宜岳高铁已经进入了湖北省中长期规划但还未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目标。 宜徐高铁是宜昌到荆门后联通荆门-随州-信阳,然后前往徐州(本条高铁宜昌无法用上力来推动),需要寄希望于襄阳想推进的随信高铁和荆门想推进的荆随高铁。 宜昌高铁远期畅想: 1.沿江高铁东联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地,西联重庆成都等地 2.呼南高铁北联襄阳郑州洛阳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南联常德益阳南宁等地(同时通过呼南高铁西线串联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地更顺直到湛江海南) 3.西长高铁西北联兰州西宁西安十堰等地,南联长沙,广州深圳等地 4.宜岳高铁联通荆州岳阳南昌及福建地区 5宜徐高铁交通宜昌荆门信阳徐州等地 最终实现7-8向高铁交通(见示意图),任重而道远,宜昌加油。
其实何必一直执念呢,去年9月就尘埃落定了 之前喊荆州一直在努力坚持荆常不动摇,荆州回复走宜昌不走荆州。 然后就在喊湖北省还没定结果未定,马上湖北省145出了。 再后面喊湖南还在比选,结果犹未可知,可惜湖南145出了。 再后面还在幻想常德不放弃,常德回复荆常没进中长期。 其实真没必要,去年结果就很清晰了,后面都是自己欺骗自己。 搞不懂某些网友无谓的坚持有什么意义,如果是荆州网友荆常没有了何不就好好去推进荆岳呀,荆常是高铁荆岳莫非就不是高铁了?还是东部三县在荆州城区这边的人看不重要?如果是澧县津市网友就去争取(好吧我也不知道你们应该争取什么,约摸是不需要争取了,反正你们也都不是澧县人)
中部地区文明城市全名单~你的城市是哪年被选入的呢? 第一/二届:中部地区无城市入选 第三届:洛阳(河南)/长治(山西)/郑州(河南)/宜昌(湖北)/长沙(湖南) 第四届:合肥(安徽)/芜湖(安徽)/济源(河南)/许昌(河南)/武汉(湖北)/株洲(湖南)/南昌(江西)/铜陵(安徽)/濮阳(河南)/岳阳(湖南) 第五届:安庆(安徽)/淮北(安徽)/驻马店(河南)/湘潭(湖南)/吉安(江西)/蚌埠(安徽)/宣城(安徽)/新乡(河南)/赣州(江西) 第六届入选名单:十堰(湖北)/滁州(安徽)/焦作(河南)/萍乡(江西)/鄂州(湖北)/漯河(河南)/南阳(河南)/荆门(湖北)/黄山(安徽)/郴州(湖南)/晋城(山西)/信阳(河南)/宿州(安徽)/商丘(河南)/娄底(河南)/景德镇(江西)/山西省忻州市、安徽省阜阳市。 县级市文明城市不列入 2022年被取消文明城市两地:湖南省常德市和山西省长治市,其他中部地区被取消过文明城市的城市还有:江西南昌市、安徽巢湖市。
石门必过不能有小吧?澧县临澧怎么设站没定和过石门有关系吗? 如题~ 就算如大吧所说,我们暂且认为呼南在原计划的临澧设站和澧县津市现在呼吁的三县相交处设站存在变动的可能性~ 澧县存在一丁点可能性(在我看确实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因为石门东原本就是为了照顾澧县没有高铁而东移的,正常走直线就是石门站直接到临澧)确实能把站点争取的再往东一点在他们说的那啥地方设站。 在我看很明显显而易见也不会影响石门站的设立啊,五峰下来到常德肯定有两个站,石门东站不论怎样一定会有也一定会路过石门,另外一个站点暂且按大吧所说待定地址存在争议。 我抛开后面的路程不谈,就算澧县津市有办法真的把临澧给欺负了把站挪走,那也不影响石门一定是呼南沿线的客观事实不是吗? 既然确定路线走石门也确定有石门站~为什么不能有石门小吧呢? 大吧所谓的争议在哪里?还是单纯不想让沿线人当小吧??可以出来解释解释吗?(我这是就事论事啊,你可以说我攻击你封我,我反正无所谓,我五峰两条高铁四条高速都在145期间建设稳稳当当也没有争议,贴吧把我封一辈子也不影响我吃饭睡觉~也不影响五峰确实是某些人羡慕不来的地方~) 虽然吧主是新时代白求恩,啥也不图一心为公,为一条和他根本没关系也不路过他家那个地区的高铁那么上心,确实是爱的奉献,新时代的楷模。但是作为那么贴心关爱吧主的吧友,我真的同情他,因为他真的什么也不图,每天兢兢业业管理本吧,把那些他认为有问题的宜昌和石门两地吧友全部封10天,你说这样多累啊,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理更累,因为每一条消息都是给他来沉重一击,对他来说没有好消息只有坏消息。 所以为了体谅大吧,降低大吧工作量,促进本吧和谐~我再次提议intodox网友当石门小吧,他不骂人据理力争,而且他非常活跃,有助于本吧的活跃度提高和气氛提高~~ 而且我相信intobox网友会协助大吧把把某个非文明城市和已经从文明城市降级为非文明城市的个别地区低素质网友管理好的。 特此说明,我认为石门小吧是时候啦~~
我推荐indox网友成为石门小吧 如题,湖南规划也发布了,和湖北11对应,石门确定入规,indox是全吧除吧主外最活跃的,最有资格当小吧了
现在只剩下国规没发了~莫非还有反转?
从数据来看湖北确实去年今年干的还可以,安徽房地产厉害 湖北以比安徽和湖南都少的人创造了更高的零售总额,安徽的房地产销售可谓一骑绝尘(合肥的房价和武汉差不多,芜湖的房价和长沙差不多)。从人均消费而言,安徽仅次于湖北。从人均存款和居民人均存款来看,湖北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安徽则和江西不相伯仲(很诧异江西每年统计的可支配收入那么高为何没有在这里体现)安徽的数据未采集,欢迎补全。
关于宜岳高铁的思考,增强荆州枢纽地位契机或澧县通高铁的希望 宜昌在145关于铁路建设方面建设算是大有收获,缓解了135期间高铁建设落后手无寸铁的窘境。 目前对宜昌最重要的两条高铁: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均已明确进入145并在期间正式开工。 而对比同为副中心的襄阳来说,即便建设完成沿江和呼南高铁,宜昌的枢纽型仍然略占弱势。 为真正建立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为宜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必要对宜昌后续的交通进行远期展望。 宜昌在155有比较大概率入规的是十宜高铁(已经进入湖北省145规划且在主要推动的高铁中名列前茅,按照时序靠前则入规概率大的基本逻辑,十宜大概率能够进入155),当前方案为十堰-房县-神农架-下堡坪-宜昌北。 但还有一条曾经进入过湖北省中长期铁路规划的铁路也是宜昌未来努力的方向:宜岳高铁。 个人觉得这条高铁是增强荆州交通重要性地位的一个极好契机(增强一向可直达重要地市(宜昌-重庆-成都等地)350高铁的机会)也或者是澧县通高铁的最后和最大希望(澧县从目前看145期间颗粒无收手无寸铁) 当前宜昌前往岳阳需要绕行武汉,远期来说宜昌前往岳阳(南昌)可有两种方案: 1、通过汉宜荆宜段到达荆州,然后通过荆岳高铁前往岳阳(宜昌东站-荆州站-岳阳站) 2、通过宜常高铁前往常德,然后通过常岳前往岳阳(宜昌东站-常德站-岳阳站) 方案一中汉宜为动车组比较不方便,方案二则绕行的距离仍然很远,都不是比较好的选择。 根据最小化投资和利用既有高铁网络的原则,我个人觉得有两种比较可行且成本较低的宜岳方案: A、从宜昌北-宜都站-松滋站-接公安站,然后通过已经入规的荆岳城际铁路,就可以直接就可以去岳阳了,本方案的好处诸多,不仅可以让宜昌经济较为发达的宜都通上高铁,也可以让荆州经济最好的松滋过境设站,促进宜松两地经济互联,也可以增强荆州南站的小型枢纽地位,变成3向高铁。 2、从宜昌-石门站-澧县站-安乡站-岳阳,利用既有的呼南宜石段修一条联络线过澧县连接安乡的常岳九(已入规大概率155的方案)。本方案比前一个方案路程较远一点,但是施工成本更低,也可以带上无法通高铁的澧县。 当然啦本方案纯属YY,宜岳就算可行也大概率165以后的高铁了。 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具可能性呢?
友好讨论,大家觉得李埠和东艳谁会先开工? 李埠是二广高速桥和荆岳城际桥,目前进度(环评申请阶段),不过已经举行过开工仪式。 东艳是呼南和沿江共用公铁大桥(预留宜昌城区-点军轨道交通),目前进度(环评已完成等待可研批复),不过湖北省和宜昌市今年重点推进项目没有单列出来(不确定是否和沿江汉宜一起描述,应该不会) 从目前情况来看,东艳当前进度略微领先一点点但没进今年重点项目规划,李埠进度落后一点点但是已经举办开工仪式。 大家觉得那条路会先修??
忽然觉得这个真的很合理,看看如果这样你在哪个郡 从中部几个省来看,划分方法也可以对部分城市发展一见端倪。 湖北基本上一分为三,正好对应现在湖北的一主两副(武汉、襄阳、宜昌)[可以看出荆州在民国这个时候已经不行了,宜昌襄阳已初步发展] 湖南一分为二,对应常德和长沙(从这来看的话常德民国以前应该还不错) 江西一分为二,对应南昌和赣州(之前叫赣县) 安徽大体上算一分二,对应怀宁(安庆下面的县)和凤阳(滁州下面的县),说明彼时合肥发展还不行哈 河南大体一分三,对应信阳开封安阳(郑州建国后发展的不计算在内,那个时候证明洛阳没有开封厉害) 山西分为太原应城代县 陕西分为榆林长安南郑 你所在的地方以前按这个方案属于哪个郡?
说句认真的,尘埃落定了,各回各家吧~没必要 如题,呼南怎么走清楚地不够再清楚了,呼南高铁就是走襄荆宜常,荆常基已经和呼南高铁没关系了。 当然啦,我认可荆州和澧县永远有争取荆常的机会,荆常也有联通的需求,怎么说呢,但是那跟呼南已经没有关系。你们要争取荆常,建议另外找地儿吧,比如荆常高铁吧,比如荆州崛起吧,或者给县里市里省里国家打电话写信都可以,那是你们的自由。 但是这个呼南高铁贴吧是呼南高铁沿线城市的贴吧,荆州和澧县都没在沿线也都和呼南高铁没一毛钱关系,建议可以自行离开了(我们也不去荆常高铁捣乱)。 男子汉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没什么救命稻草了,建议不要自欺欺人。死不认账挺low的,只会更让人看不起。 Over
湖北主要城市2022建设及推进项目对比,宜昌/荆门数量亮眼 湖北主要城市2022建设及推进项目对比,宜昌和荆门的工业数量亮眼
湖北数据已出,武汉1.77亿,襄阳5309,宜昌5022 武汉未达预期的18000,襄阳宜昌均超过5000.
湖北预估破5万Y了 如题
中西部主要城市基本等级分布修正版,欢迎大家讨论 中西部主要城市基本等级分布修正版,欢迎大家讨论 1楼留空
澧县铁路的最可行方案:常德-澧县市域铁路 如题 鉴于现在已经明确的宜常/荆岳结局,而澧县几十万人民又确实有铁路的需求, 加之推断武贵大概率还是走仙洪监+华容-常德的情况。(走华容-澧县-石门选择可能性微乎及微,常德肯定要优先市区) 且常岳九铁路由于江西省不感冒根本没进145的基础情况下(争取安乡和津市擦边站也不现实) 摆在澧县面前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其实只剩下市域铁路一种方法(参考宜昌的市域铁路R1-R5线),宜昌的市域铁路已经获批,常德的经济体量在此,加上津澧的人口基数在这,我觉得选择市域铁路是最现实可行的方法。 至于荆常(因为根本没进湖北省的规划,已经几乎完全搁置),用市域铁路的名义申请下来,后续可以在想办法把市域铁路往荆州接(虽然这个也不好弄),但终归是一条可以想象的方案。
本吧网友所属省份小统计,欢迎大家积极投票 想看看本吧网友大致分布情况,我猜大家也感兴趣到底哪个地方的网友最多~欢迎大家打开手机贴吧投票哈。#江西##安徽##河南# 个人目测本吧目前最多的应该是江西网友(感觉应该占可能一小半,且赣州网友最多)安徽其次(芜湖为主)河南第三,湖北第四,湖南第五。 盲猜一下人员占比:江西35%,安徽20%,河南15%,湖北10%,湖南8%,其他所有地区加起来12%
小科普:个税缴纳国企民企是不是一样多~ 看到部分地区网友一直在为了个税的事情急于解释说那是因为他们民企多,所以个税少~ 也不知道他们日常吹自己民富但是自己却交不了个人所得税不知道才讲了个很好笑的理由。 同等薪酬水平下,实际上私企需要交的个税比国企交的个税更多。 帮此部分人简单科普一下,国企/央企和民企在待遇构成上的区别到底在哪? 民企一般来说对于国企央企来说可能可以减少的福利待遇有: 1、社保/养老/工伤等等的支出,具体做法为他不给你按照你工资的全额缴纳,比如最普遍情况为给你按本地最低工资基数进行缴纳,而且给你缴纳最低档。然后把你其他工资当做比如绩效或者其他形式来计算(当然实际上是一样的)以我本人为例:我上家公司是国企,现在是私企,之前用全额工资来缴纳养老,每个月个人需要支出缴纳的养老金额是22000*0.08=1760,现在公司给我下降到了12000的缴纳,每个月个人只需要缴纳12000*0.08=960元。(从得到而言,之前养老一共得到1760+1760*1.75=4840,现在只能得到960+960*1.75=2640,相差了2200) 2、公积金缴纳,玩法同上。以我本人为例:之前用全额工资和12%来缴纳公积金,每个月个人需要支出缴纳的公积金金额是22000*0.12=2640,现在公司给我下降到了12000的缴纳同时只给我按0.05最低比例缴纳,每个月个人只需要缴纳12000*0.05=600元。(从得到而言,之前养老一共得到2640*2=5280,现在只能得到1200元,上下竟然相差了4080元) 其他的福利比如年终奖/季度奖/公司福利/餐补车补/全勤等等看各个公司自己的情况。 那个税是怎么交的呢,分两种办法,一种是每月等额交,一种是按年度算了后递增交(但是实际上逻辑一样,都是按你的实际收入来交,你发到工资卡里多少钱,就按对应比例交多少税)[仅考虑薪金所得] 从个税而言,实际上在私企交的更多,原因为何,因为私企给你五险一金交的少,所以拿同样工资的话,国企或者福利待遇更好的企业可以给你避税的更多(交了更多的五险一金导致纳税总额更低了),比如假如都拿我刚刚说的22000,我自己的话:国企纳税为22000-5000(基数)-1500(房贷减免)-2640-五险一共约2400左右=约1.1万,这样你全年可能只需要按10%的纳税即可既1100左右。私企因为五险一金交的更少,可能纳税就需要多个几百块。 当然啦,也从另一方面告诉大家,从国企往私企跳槽,如果工资涨的不够多,建议还是不要轻易跳槽,隐形福利掉的太厉害了。(我自己其实工资涨了约60%了,绩效也长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很清楚的感受到待遇的增加非常明显,就是因为五险一金的差别在这。) 至于私企是否有办法避税呢,如果你足够特别,还是可以的~分银行卡和公司主体打给你(但是现在也不好使,19年前这么玩是可以的) 现在的个税来说,私企和国企是同样来交的啦~ 如果本省的个人所得税总额少,其实就是说明本地人工资水平相对偏低啦~~~~
我也来悄悄吹一波宜昌最新获得的小小成绩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爱卫办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湖北省宜昌市榜上有名。在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样板市名单中,共有30个城市(地级及以上市)入选,其中江浙沪地区上榜城市24个,北京市4个,广东省1个,湖北省宜昌市成为中部唯一入选城市。 近年来,宜昌市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开展全民、全社会的健康促进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宜昌特色”的健康城市建设之路。 下一步,宜昌市将再接再厉,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努力把宜昌建成“全国健康城市典范市”!
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某地原来还是被环 本吧混久了,总被时刻灌输和营造出一种阿卡林省中部第一的既视感,搞得我都懵逼了,习惯性上来吹自己民富中部实力第一,藐视湖南,看不起安徽和湖北,一拿实际数据出来说话呢,就只能诋毁和造谣别人灌水~怎么你自己去调查了?统计局咋不请你去。 想要吹自己最起码也得像芜湖一样自己确实有的吹再吹会显得好很多吧~建议可以等等再发展发展数据起来后在吹,这样显得不那么尴尬。 那些说湖北全靠国企央企的,抱歉,国企央企多难道不是优势吗?不然为何您落一个稀土吹一个月了??湖北4家央企跟你吹了吗??而且你连2020的湖北都打不过,建议适度吹牛,不然全上天了广东人吃什么??
发个新图 这个比较容易看也比较准确
瞧一瞧看一看,哪个省份工业水平最强以及歪果仁觉得谁厉害 41个工业品类前五省份和占比
网传襄阳本届文明城市有望 不确保真实性,网传消息: 湖北省今年新参加评选的几个城市 襄阳晋级文明城市 荆州继续陪跑 宜昌晋级文明典范城市 如果消息为真,那你们MSJ到了襄阳还是干了事情的,而且是最大的事情,毕竟襄阳从2007年起每年都参选,每次都被落下。
劝人格言~莫生气,分享给大家~~~ 人生就像一场戏,今世有缘才相聚。 相处一处不容易,人人应该去珍惜。 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伤肝又伤脾,促人衰老又生疾。 看病花钱又受罪,还说气病治非易。 小人量小不让人,常常气人气自己。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坏事包在里。 他人骂我我装聋,高声上天低入地。 我若错了真该骂,诚心改正受教育。 要是根本没那事,全当他是骂自己。 淡泊名利促健康,文明礼貌争第一。 不气不气真不气,不气歌儿记心里。 只要你能做得到,活到百岁不足奇。 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忌:怄气赌气发脾气; 怄气只能气自己,赌气彼此更对立; 拍桌打凳发脾气,有理反到变没理; 人生世上不容易,作践自己多可惜; 生气生上一分钟,六十秒钟没福气; 生气生上一小时,六十分钟冒傻气; 生气生上一星期,伤了肝来害了脾; 人生要想少生气,几件事项须牢记: 小事小非莫计较,一眼睁来一眼闭; 有人出语伤情面,未必全是有恶意; 有人处事拂我意,想必有其难唱曲; 有人误解我蒙屈,岂有迷雾笼四季; 有人背信把我弃,流水落花随他去; 有人优势超过我,十指哪能一般齐; 尺有所短寸有长,不去事事都攀比; 人间美景未看全,哪有工夫生闲气; 心态顺畅身体好,省下药钱旅游去。 送给吧主一个莫生气~百度搜索来的~ 作为本吧的一员,为吧主效劳是每一个成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不用说感谢~ 嗯,貌似我这个不算诋毁你吧~也没违反吧规。
贴吧闲逛选手有感,哪些是地区吧最热的开撕主题,欢迎大家补充 首选网络撕逼竞争对手及主要争论的点: 1、上海北京谁第一 2、广州深圳谁第三 3、成都武汉重庆杭州南京谁第五 4、合肥啥时候能够超过长沙,以及超过郑州和南京。 5、安徽今年能不能超湖南然后干掉福建和湖北,远期需要几年超过四川。 6、成都重庆谁才是西部第一城 7、青岛济南在山东谁最牛逼 8、南京武汉西安广州教育谁全国第三 9、洛阳西安谁才是中国第一古都 10、芜湖洛阳谁中部地级市第一,然后两者的轻轨和地铁谁更拉胯 11、赣州书记是不是国内第一地级市书记,且赣州第中央有关系最强的第一人回北京就是回家,。 12、湖南的常德株洲衡阳岳阳谁才是省内第二 13、湖北的宜昌襄阳谁才是省内第二 14、襄阳南阳谁才是诸葛故里 15、常德的豪车是不是全国最多和德国专家是不是最厉害以及农村是不是最好 暂时只想起来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
小常识~关于部分网友反复提及的出不出钱的以及线路时速的问题 1、关于国规高铁国家有最高解释权和出钱的问题~ 国规高铁出钱一般分为三部分:国家一部分,省里一部分,市里一部分,国家基本来说出20-30%不等,最少的20%(当然也有例外,沿江和呼南共线部分荆宜五因为完全共线,国家出50%)剩下的部分由省里和市里商量着来,基本来说是平分。(也有少部分铁路有其他专项国家补贴比如扶贫等等不细说) 城际铁路呢一般省里和市里均摊,各出50%(比如荆荆就是这么出的,不知道后续回家会不会出钱回购),荆岳将来也会按照这个方案来实行。 这里面就涉及到某地网友反复提起线路决定权以及所谓的常德不出钱和最终怎么修由不得省里和国家的问题,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在国家基本规划的框架下,谁出的钱最多谁最有发言权(市里不说啊,因为基本没有哪个市区不想自己修的所以他肯定乐意出钱只要财政撑得住),省里从比例出钱最多(比国家比例一般来说高),很明显省里具有很大的话语权。线路在不违反国家主通道大框架的基本情况下,省里具有高度的话语权,国家一般会尊重省里的决定。 而所谓的市里不出钱,刚刚已经说过,基本没有哪个市里不想修高铁,所以肯定都想赶紧修,不存在不想出钱的情况。至于所谓的常德不出钱,我觉得有点扯,为什么呢,因为荆常都没入规,常德现在想北上只有一个选择,你觉得常德会自废武功不想北上吗?用脚都可以想出来答案,搞不懂有人为啥可以得出来常德不出钱的结论的。 最后说怎么修的由不得国家和省里的问题~感觉解释起来有点逗,不入规划你能够修高铁???第一次听说这种高见的时候吓我一跳。桥的使用用途想改就改,没入规的线路想修就修,当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审批等等等几十种审批是假的吗??再说了,就算这些忽略,是不是忘记了省里还要出50%的钱,觉得省里会允许你乱搞??? 线路时速问题~~ 湖北这次规划说的很清楚了,襄常高铁/沿江高铁都是国家678大通道的主通道部分,莫非修成200?也是很好笑。而城际铁路在新规里面才是200时速。 想襄常高铁和沿江高铁按照200或者250修,不如建议考虑一下如何把以城际入规的荆岳如何也搞成350吧,这才是应该考虑的。 每次都要为这种常识性问题解释~也蛮逗的
前面襄阳网友说不是官宣的~湖北RB不知道算不算官宣~ - - 够清楚了吧~~ 沿江跟呼南后缀很清楚:规划建设,而且这次大刀兄喜欢抠字眼的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襄阳-荆门-宜昌-常德段~再扣扣里面有没有宜昌?- - 要不要继续抠一下。 两湖通道,这次给你们写清楚了,荆荆南延是去岳阳,而且是规划研究(基本意味着是155),以桥促路是可以,但是路还是只能去岳阳哦,而且而且写的很清楚,规划研究荆岳铁路铁路铁路(城际新规速度是多少来着,好像是200来着),某地人从精神领袖到小弟唱衰的宜昌要修200或者250,这下实锤了。宜昌叫呼南高铁~当然全程350. 武贵=仙洪监+华容~不过荆州市区 十宜被诋毁说全是山区的,也是规划研究哦,而且在优先度排名第一(意思也就是湖北在推进的新铁路的第一位~)入155应该问题不大哈。 宜昌的市域铁路,目前已入规且批复149KM,远期共280KM~ 唱衰无用的~还得看实际
预言家是也,呼南/荆岳/武贵走向跟我说的一模一样 ~从进贴吧第一天我说的铁路走向不差分毫哈~ 一堆荆州网友和澧县网友疯狂跟我对线 看来从结果论我没有乱说过一次~~~~全中 我说呼南必走宜昌五峰,在五峰分叉宜渝和呼南,然后石门分叉张家界和常德~(被某地一堆人攻击MP弯,其实呼南沿江共线来说成本是最低的比走荆常还低很多。) 我说荆州南下肯定是去岳阳而不是常德,这样便于湖北省交通的整体布局,也是湖北省一碗水端平让宜昌和荆州各自有南下的通路。(有人攻击说荆常人心所向,实际上只是想着荆常和宜常肯定只会二选一,有了荆常就卡死了宜常,让宜昌南下只能先到荆州再买票才能南下,而宜常其实根本不影响荆岳的进行,有部分人心思实际上真的不用到正道上,只想着害邻居地市,不把功夫用在自己内功增强上)。 我说武贵基本来说既不会走宜昌也不会过荆州市区,大概率是仙洪监+华容+常德+张家界+贵阳,因为不可能还重复修另外一条武汉到荆州的高铁那也太重复建设了。然后被伟大的吧主把帖子删除了说我瞎说攻击他们,说我见不得荆州好。 好了现在结果出来了,事实证明一切,我说的全中~ 部分地区网友疯狂攻击我的,事实胜于雄辩。
基本尘埃落定,宜昌十四五铁路冲冲冲 基本尘埃落定,荆州宜昌各自欢喜,想卡住邻居地市南下的心思其实真的没必要有,湖北省里够公平了。 跟宜昌有关的基本如下: 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城市群,改造鸦宜铁路,开行宜昌东站到晓溪塔市域(郊)列车,并规划建设宜昌东站到三峡机场、随州到广水的市域(郊)铁路。[市域两条] 除市域(郊)铁路外,“十四五”期间,湖北还提出加快贯通全面高速铁路通道。优先建成郑万高铁襄阳~万州段、宜昌~郑万高铁联络线、黄冈~黄梅高铁、安庆~九江高铁、荆门~荆州铁路。[建成的郑万+联络线1条] 开工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宜昌段、合肥~武汉段、宜昌~涪陵段和武汉枢纽直通线,京九高铁阜阳~黄冈段,呼南高铁襄阳~常德段、福银高铁西安~十堰段。[呼南/沿江全开工] 研究规划十堰~宜昌高铁、武汉~红安连接线、安康~十堰~襄阳~随州~信阳~合肥高铁、十堰~南阳铁路、荆门~随州~信阳铁路、武汉~罗田~英山~安庆高铁、安康~恩施~张家界高铁、恩施~遵义铁路、鄂州~罗田铁路等项目。【研究1条】荆岳从图上看已经进了湖北省的145,希望也能进国家的145把,大家一起加油~(宜昌从未想隔壁邻居没有南下线路,只是隔壁部分人总想宜昌没有南下铁路只能绕道荆常南下而已,荆岳不香吗??荆岳+仙洪监=荆州全部县通高铁。)
来来来,建了个群,大家一起进来扯淡吧 如题
封了我10天,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个人小疑问:问给部分可能可以解答我这个问题的本吧网友 其实自从八月后呼南走向应该是比较清晰了,荆州回复了,湖北回复过了,呼南维持走宜昌不变。(本话题略过证明环节哈) 本人因为确实闲得蛋疼,在不同地方都关注过大家关于呼南的讨论和议论哈。 貌似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吵呼南走向的事情了。 比如湖北的中部崛起吧,完全没有在议论这个问题了 比如在湖南的红网三湘四水,大家在讨论的话题是呼南走宜昌后,澧县要不要和津市解绑,以及讨论怀化和邵阳去哪里接,湘中和湘西对湖南不同城市的影响。 比如在宜昌的瞭望峡江群,大家更关注的是宁德时代的推进,城际铁路什么时候动工,宜昌公交的改善以及十宜有没有希望推进。 比如在谈楚论荆州的微信群,大家每天都在闲聊扯淡,以及商量武贵有没有一丢丢希望走荆州。 包括荆州的铁杆大哥襄阳崛起吧也都偃旗息鼓不再撺掇荆常的事情,而是专注和南阳为他们自己的高铁开始新一轮骂战。 最近荆州的回复,石门的回复,宜昌的规划,人大的回复,不是都很清楚嘛?为何在本吧还会这样吵个没完?宜昌145有3856亿的交通规划预算,修什么也说的足够明白了。 国家145确实还没公布,不过结果还不够明显? 其实我一直都没搞懂哈~~有荆州澧县的小伙伴解答一下吗?
哈哈哈哈哈哈,他们是不是又回复荆常稳了 荆州新闻网《e线民生》版块网友留言:建议荆州立马推动荆常城际。 市民留言原文如下: 呼南高铁荆州至常德段被定位为城际,为避免输给宜昌,应该尽快推动荆常城际开工,李埠桥即将开工,荆常城际尽快推动,尽快形成襄荆荆常高速铁路,形成呼南高铁荆常走向,望英明的荆州市委市政府能够考虑! 写信时间:2021年12月4日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这样回复: 您好,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呼南高铁线路布局维持原规划不变,我市正积极争取荆荆铁路南延至湖南路网纳入国家规划。 回复部门: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回复时间:2021年12月6日
被小38封了,你们帮忙发那边去~~ 先确定几个基本常识: 1、高铁宏观走向谁来确定? 当然是郭嘉来定,且一般来说宏观交通具有高度延续性,布局尽量兼顾全国各地区情况,然后做好主要城市连接。详细可见郭嘉125-135的变化以及678通道的宏观走向格局,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郭嘉要优先将建设的肯定是这个大范畴里面的主通道,当然非主通道肯定也会建,但是优先度肯定没有主通道的线路这么高。 在这个宏观规划里有的主要城市以及它这个里面有标记的郭嘉枢纽城市肯定交通要相对优先,比如大家都知道宜昌是国家认定的交通枢纽城市(详见郭佳135规划里有,武汉宜昌襄阳是湖北的三个),比如大家可以看到8通道里面的二湛通道里宜昌是节点城市(详见郭佳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宜昌是湖北唯一),比如宜昌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详见郭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出来宜昌在于国家层面对于交通定位的基本情况。 至于二湛的呼南的关系,想必大家也有看到过,湖北省145交通规划里面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楚了,二湛确实是综合通道,是公路/高速/铁路/高铁综合一体化的通道,呼南高铁是属于二湛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已知呼南的节点是襄阳常德,知道二湛的节点是南阳/宜昌,在现有不让重复建设的前提下,我个人认为走向是南阳-襄阳-宜昌-常德比较符合国家对于二湛的整体定义(二湛的内容详见湖北省145交通规划) 当然列举这个不是想说明呼南100%走宜昌哈,只是想说明从郭佳层面来说,地位是比某普通地级市要高好多好多筹的。不过同时也是说明另一件事情,一个郭佳综合交通枢纽,莫非只有一条横向的高铁,我相信这是说不过去的,除了沿边地区,其他地方我没有见过类似例子。 2、谁可以影响到高铁线路局部的走向? 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地方,省里/锅贴/市里。 从具体执行来说,很简单,锅5院(实际执行是交通部)来制定郭佳交通整体规划(当然这个会结合郭佳整体规划布局以及各省建议来制定),交由郭佳法盖尾来审核并由全国人汏通过。细项执行的工作由锅贴及对应部门来确定实际线路具体走那个细微部分,查勘线路,确定走向。锅贴可以确定细项的调整,但是不能进行大面积调整。通常来说锅贴通过的线路就是最终线路,报到法盖尾就是流程问题,很少有不通过的。 先说市里为何对于高铁线路局部的走向有什么影响作用呢,因为市是最低以及可以直接联络锅贴和锅发的单位,对于其相关诉求和需求,可以向其反馈。而且同时市也是可以直接触达省里对应交通诉求的单位。而且还一个原因,市里也会负责出钱的,当然实际上这个不影响具体结果,因为假如能够入规,没有哪个市没有不愿意出这个钱的。(某县自己公布的145交通规划实际上是不能与省里触达的) 在我看高铁的在宏观指导下的实际定线实际上是由锅贴和省里商量着来的,省里意见和锅贴意见各占一半一半,原因也很简单:省里要出钱的。(入国规的铁路由国家/省里/市里分担,比例接近1:1:1,具体因情况而异) 有的地区一直觉得湖北省的意见不重要,只有郭佳最后的意见才为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可谓说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高铁怎么走,国家一定会跟省里反复商议和确认过才会最终执行。(举例:只论直线,那肯定沿江应该走荆州,但实际是绕了一点走了荆门,充分说明省里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同理,湖北省145交通规划既然已经出炉了,而且敢明确说襄常高铁会在145之内开始建设,那就100%跟锅贴达成了一致意见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了才会这样说。如果省里先发布了交规,然后执行的时候跟省里出现了巨大的不一致,那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没有人会出这么大的纰漏的。【湖北明确呼南走宜昌的各种回复我就不贴了哈,不论是荆州自己回复,宜昌回复还是湖北髪该萎回复都非常明确和直接,呼南就是走宜昌】 3、湖南以及常德的真实意见如何? 部分地区人一直在试图营造一种湖南和常德只支持荆常方案不愿意支持宜常方案的假象,在我看实际上不是的。 ①湖南意见:首先湖南省之前从未对湖南走向表述过任何倾向性回复,不存在说湖南想让高铁走哪一边的想法。而且某地人一直纳为证据的湖南回复说的很清楚,国家女宏观走向是走宜昌(且湖南145交通规划图里面也是画的走宜昌-五峰),东线方案是比选方案(谁在前谁在后一清二楚),人只是慎重才回复说这是郭佳事权,最终有郭佳来定。但是他的所有线路规划走向还是写的清清楚楚过宜昌的。简单来说,湖南不偏不倚,走哪都行,郭佳来定。不存在说湖南支持荆常的说法。 ②常德:某两地人一直营造一种常德只支持荆常不支持宜常的假象,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先说一个基本点:四个一,四个一说的是,两线并进,优先荆常。说的很清楚了吧,两条线一起推进,优先推进荆常。(在我看这是没任何问题的,当时呼南被暂缓了,常德又想要打通北上通道,两者一撮既和,符合常德的现实利益)。但是有部分人由此推论出常德只支持荆常,不支持宜常,这个结论就是完全瞎说了。首先常德从来都是两线一起推,只是优先推进荆常而已,如果荆常没有成功,那宜常推不推呢,当然要推啦,常德的核心诉求是打通北上通道,至于走荆州还是宜昌,其实常德并没有特别偏好,(这里面实际上是澧县跟石门的利益之争,而不是石门跟常德所有地区的利益之争,只是被部分人偷换概念变成了常德跟石门之争,实际上根本不是)。 对常德来说,实际很简单,只要能入规,修荆常也好,修宜常也好,最好荆常宜常一起修,常德都很开心,没有人不希望本地交通能去的地方更多一点。就像荆常和荆岳,难道荆州真只想荆常不想荆岳吗?没有人那么短视的,肯定都想要。 从湖南和常德而言,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能修和早点修,至于宜昌方案和荆州方案,其实对湖南来说都还好,并没有那么所谓。而且实话说,宜昌方案能去的地方比荆州方案还多不少呢,荆州就一个南北向,其他地方去不了。而走宜昌的话常德西北部地区可以更便捷去重庆四川,十宜联通过就是现成的兰州-西安-十堰-宜昌-常德-长沙-福州,比荆州方案要好很多。 而且还有另一个因素,自我认为宜昌不论是经济还是旅游还是战略地位,还是都比荆州强不止一筹的,高铁连哪儿?当然是经济更好或者旅游更发达的地区啊。 4、入规后的铁路/大桥用途可以随便改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 我们都知道东艳过江通道是用呼南和沿江名义申请的,李埠长江大桥是用荆岳名义申请的。某地人一直坚称李埠修了以后他们想怎么修怎么修,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国规通过让你修什么,当然你就得按规划的来,不按规划来的结果荆州已经尝到了苦果两次了:关公被拆了,分洪区那么多别墅被拆除了,事不过三。吃一堑长一智,荆州在贴吧的网友可能不那么理智,但我相信荆州官方肯定是不会再重蹈覆辙了。李埠长江大桥是公铁两用,公路用于二广高速,铁路用于荆岳高铁,如果荆州想要替换使用用途,首先你得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申请流程搞定你的铁路使用用途方可,而不是直接用嘴说修好了就由不得国家说走哪里了,这样显得很没有常识。 5、没入规修可以用城际随便修吗? 另外就是关于荆常如果走城际是不是想修就修的问题,答案是no,不可以。具体请参照荆荆是如何修的就很清楚了,哪怕是城际模式,你依然需要先入国规,然后定项,然后经历一大堆流程以后才可以建设。想着桥修好以后就可以随便修的网友,只能说略显外行,行不通的。而且湖北省145都已经对外出来了,没有在湖北省145规划内建设的铁路,145内就还是没必要幻想了。 6、湖北省说的是襄常高铁等于走没走宜昌还不确定? 答案当然是NO,原因很简单,襄常高铁是整体的一段,是整体建设的,当然就用襄常来表述。而湖北关羽襄常走向的回复因为某地人一直问,回复了又一箩筐了吧,还为这种事情去争辩的,我只能说呵呵哒。 7、荆荆南延的说法到底为何? 荆州和湖北的回复确实有说到荆荆南延的事情,很简单,荆荆确实有南延规划,但是还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在我看就是湖北省的意思说的荆岳哈(当然荆州人也可以认为说是荆常)都没有问题。不过一个荆州人必须面对的事情是,荆岳都还是红色虚线(远期建设,建成得2035-2045了),荆常更是连图书都还没有,连表示研究的绿色虚线都还不是(连宜岳都是绿色虚线/十宜都是绿色虚线),很明显这个理论中的荆常排名顺序还在宜岳和十宜之后没有问题吧。可以认为确实为了满足荆州南下希望,确实有论证荆荆南延的事情(虽然我认为就是指的荆岳),但是荆州首先需要做的是,让这条线路出现在湖北省交通规划图以及国家交通规划图上面来。 8、关于湖南交通规划是不是可以跟湖北对不上的问题? 首先肯定一点,湖南的交通规划肯定不受湖北管辖,两省对本省的交通规划有自主权。就比如湖北广西希望湖南走湘西,湖南可以决定走湘中一样。但是湖南是不是可以跟湖北完全搞一个对不上的版本交通?(比如湖北确定宜常的情况下湖南非要确定荆常),在我看这是某地一直揪着的这个问题是比较小学生的疑问,首先这个是锅贴来统筹的,他在做规划之前肯定会跟两省做好充足的沟通交流,确定两地的意见统一。湖北法盖尾既然敢明确回复锅贴同意走西线且已纳入锅贴145规划,那肯定是跟锅贴和湖南达成了意见统一,而且湖南一方面本就对走哪都可以没有额外意见,加之这本就是2017年初始的路线方案,湖南当时都同意了,现在怎么可能又反悔,实际上不存在的。 9、湖北法盖尾敢不敢假传圣zhi? 这个问题我就不回答了~~我也是觉得好笑,竟然有人会有这种疑问,说这是湖北一家之言,锅贴怎么定还不一定呢,厉害厉害,脑洞清奇。 10、我心中可能实际的最终线路? 呼南走向:襄阳荆门宜昌石门常德长沙西 二湛走向:襄阳荆门宜昌石门张家界怀化(石门变成三向小枢纽,西部一条线为旅游线路,东部一条线路实际上变成南下中转的一条线路) 荆荆南延走向:荆华岳,荆华常(通过华容修联络线,实现荆州去两个城市的方案,就像宜昌通过荆门分别去襄阳和武汉类似逻辑) 武贵走向:方案1、武汉岳阳常德张家界贵阳 方案2、武汉-仙洪监-华容-常德-张家界,个人认为方案2概率大于方案1. 远期可能线路: 西长高铁:西十修通后再修建十兴高铁,形成路线最短施工最小的西长高铁(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十堰-宜昌-常德-长沙-福州-台湾) 宜岳-宜昌通过位于公安的高铁站去接岳阳形成宜岳(当然这条线对宜昌可有可无,必要性不强)
欢迎来宜昌求职工作,可能是全国目前房租及购房成本最低的地方~~ 湖北省宜昌市11月发布政策,力争5年内实现城区新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20万以上,新增人才总量40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00万人。到2025年,带动城区新增人口40万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00万以上。 宜昌市构建了一整套人才“易居”政策体系,计划从多个方面解决大学生在宜求职就业后顾之忧。 宜昌市提出,大学毕业生来宜昌实习求职实行免费住。来宜实习实训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免费住宿,来宜求职应聘15天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 中专及以上人才首次在宜昌就业后,3年内可以1元年租金入住人才公寓。房源不足时宜昌按照博士每年12000元、硕士9600元、本专科6000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 来宜人才工作稳定后有购房需求时,政府将给予帮助。首次在宜昌就业后2年内,购买人才房的,政府按博士10万元、硕士6万元、本科专科5万元发放人才“购房首付款补贴券”。考虑到购房贷款额度与人才实际支付能力仍有差距,宜昌市将进一步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专科及以上人才购买住房公积金贷款按城区最高额度50万的1.2-1.5倍系数申请,最高可贷75万元。 简单概括就是: 来找工作免费住宿不收钱, 找到工作租房3年不要钱, 买房政府给你免除部分首付, 同时帮你增加贷款额度比例。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11月29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及“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到20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全面建成中部地区标杆性现代化城市群。 根据规划,我省将形成“一主两翼、两横两纵、多点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主两翼”,是指以武汉、襄阳、宜昌为核心,引领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宜荆荆恩等省内三大城市圈(群);“两横”,是指长江城镇发展带(长江暨沿江高铁复合城镇发展带)、汉十城镇发展带(武西高铁暨福银高速复合城镇发展带);“两纵”是指襄荆宜城镇发展带(汉江暨呼南高铁复合城镇发展带)[这里又又又又又说的很清晰啦呼南走哪里的]、京广城镇发展带(京广高铁暨京港澳高速复合城镇发展带)。 毗邻地区抱团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根据该规划,我省将依托长江、沪蓉、焦柳等轴线,强化沿线城镇连绵带建设,推动“宜都—枝江—松滋”“荆州—江陵—公安”等开展跨江合作,支持当阳市、沙洋县、荆州区和漳河新区共同建设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长阳县榔坪镇与巴东县野三关镇,枝江市百里洲镇与松滋市老城镇、涴市镇,枝江市七星台镇与荆州区马山镇等口子镇统规统建、组团发展。【看了一下,荆州还是全靠宜昌带啊】
立贴为证:国规出以后他们还会有新借口说荆常稳了 如题 我认为哪怕国规145出来了以后线路完全明确后他们也还会找到新的理由继续坚称荆常稳了~荆常必修。(理由可能是铁路一天还没建设就如何如何,或者常德不修之类的,或者说我拖着先修荆常城际之类的,比如让你名存实亡等等) 甚至我还认为哪怕襄常高铁开始建以后他们都可以找到借口和理由说荆常必修,荆常稳了等等的言辞。 有没有要跟我打赌的。
哈哈,小38吧主把我封了10天了 看来我是说到他痛处了~ 怎么我说了湖北法盖尾回复说的很清楚说锅贴同意呼南高铁进了145规划也是诬陷他了,气急败坏啦~~~ 我开始就说他一个贴吧著名喷子,你们还以为他当了吧主就改头换面从liang了??? 不存在的,你们啥时候见过不吃si的狗,之前他是流浪狗就疯狂咬人,现在当了吧主变成哈士奇了就不吃大便了??? 哈哈哈,我就喜欢看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就喜欢看他们自欺欺人荆常的样子。
逻辑鬼才的推导方式,在下佩服 湖北省髮盖尾回复的非常明确:锅贴已经同意呼南走宜昌的西线方案同时已经将本方案加入145并报送至郭嘉髮盖尾。荆州自己都回复的很清楚了,呼南走宜昌,荆州到常德还在争取中,同时甚至让荆州的自媒体都别提这事儿了。而且湖北最近的145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襄常高铁开始建设(结合湖北髮盖尾的回复呼南走哪还不够清楚?)甚至都不说宜昌的规划怎么提的哈。 湖南省的规划线路画的一清二楚怎么走,回复也非常明白:呼南线路在等郭嘉规划出来后确定怎么走,铁路建设是国家事权。湖南等郭嘉确定怎么走就怎么修~湖南的意思很清楚,国家说走哪就走哪。(结合湖北回复的锅贴已经同意方案走宜昌再想想)而且常德都不说了优先荆常这事了。 很神奇的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竟然可以推论出来湖南支持呼南走荆州澧县,然后推出来呼南走澧县稳了。 真.逻辑鬼才把我看愣住了,莫非澧县145那批人跟咱们贴吧是同一批人? 之前不是都说听锅贴和郭嘉的吗?锅贴的意见湖北髮盖尾不是告诉你了吗莫非湖北髮盖尾还敢乱说锅贴已经同意了?好玩儿好玩儿真好玩。
武贵高铁走向简单猜想版本,个人认为基本不可能走李埠过江 看见隔壁邻居在YY武贵高铁过路荆州并走李埠过江的,本来觉得武贵走向一看就简单明了的,哈哈,想了想还是帮他们简单分析一下,大家结合地图一看便知可能不可能。 武贵高铁之前的时候有三种走向说法: 1、武-宜-石-张-贵 2、武-荆-石或澧-张-贵 3、武-仙洪监-华-澧-石-张-贵 4、武-仙洪监-华-常-张-贵 先说一下第一种:武-宜-石-张-贵,个人觉得这个方案不可能(虽然这条线路所有的线路全部已经入规:汉宜已经开始建设,宜石张会在十四五建设,张-铜仁-贵阳已有规划且已经开始或者即将开始修建),但是这条线路着实有点绕。可以Pass(不过在武贵没有建成之前可能可以作为替代铁路用,毕竟沿线本来就都要建设的) 第二种:武-荆-石或澧-张-贵(也就是谈楚论荆州YY的这一条),个人觉得这个方案相比第一个方案更不可能,原因很简单,武汉-荆州之前没有高铁,难不成走荆门绕圈?这条规划里的武荆高铁不存在,然后荆州到石门or澧县的也不存在。用头去修一条完全全新的高铁。(这个也要考虑成本问题的) 第三种和第四种是我认为可能有一定可行性的,利用仙洪监城际的线路,联络湖南已经建好的线路通向贵阳,综合起来还是利用华容作为4向枢纽(To荆州/常德/武汉/岳阳),修监利到华容的铁路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华容继续前行到达贵阳。这个里面有两种方案:线路最近方案,走华容过澧县到石门,连接石张,这是最近的方案。城市优先以及成本最低方案,直接利用现有的常岳高铁,无需额外施工。这两种方案里大概率选择方案4,原因很简单,常德线路原本就有,且澧县就一个县,没那么重要一定要过,而常德市区就不一样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来结论很简单,基本上99%是方案4: 武汉-仙洪监-华容-常德-张家界-铜仁-贵阳。 可以最大化节省投资且线路不那么远。 至于隔壁哥们幻想的走李埠过江~个人觉得确实想的有点多。这种方案线路既不直,而且需要新施工最多。我不觉得有人可以想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线路。 YY可以,适度为宜,YY多了伤身。
中国主要城市教育水平排名~ 2019年末,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在校生50万人以上城市 (部分城市含成人高校,含金量大家自行斟酌): 广州82所,115.3万人,研究生11.24万人 郑州62所,107.9万人,研究生3.16万人 武汉84所,100.7万人,研究生14.93万人 成都65所,86.90万人,研究生10.3万人 重庆65所,83.49万人,研究生7.26万人 济南52所,76.20万人,研究生3.81万人 西安63所,73.86万人,研究生13.20万人 南京53所,73.54万人,研究生14.25万人 哈尔滨51所,68.03万人,研究生数据不详 长沙51所,66.59万人,研究生7.32万人 北京92所,64.30万人,研究生36.1万人 上海83所,64.25万人,研究生16.49万人 合肥55所,63.31万人,研究生5.16万人 昆明51所,62.26万人,研究生数据不详 南昌53所,61.06万人,研究生3.21万人 天津56所,53.94万人,研究生7.33万人
小疑问,好奇怪为啥荆常又尘嚣甚上了?啥情况? 是又出来什么新规定说了有荆常了吗还是啥情况? 虽然很久不关注相关信息,但是貌似也没什么新信息呀,湖北发布的十四五说的不够清楚?? 襄常高铁和荆荆南延,那稍微有点思考量的人都知道襄常高铁肯定不是走荆州吧~ 而且只看桥也说的很清楚,李埠是荆岳二线桥,东艳是4线高铁(沿江加呼南)加2线轻轨桥 宜昌放射型枢纽(呼南沿江和十宜)荆州十字枢纽(汉宜和荆荆岳) 莫非我理解力有问题???部分奇怪的网友还在幻想什么?
中西部地区主要非省会城市友好PK,新增柳州遵义绵阳榆林珠海 上一个版本赋分有点问题,仔细思考了一下排名第四档的也不应该给负分。 已经修正。 同时鉴于有的网友说这样会出现沿海城市地方面积小排名会比中西部这些城市更弱的,我采用了广东跟中部地区GDP相近的城市珠海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实际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哈 已经修改基本规则 第一栏经济的分占比比重提高,按照黄绿蓝橙分别统计为50/25/10/0(第四档不计分) 第二栏国家定位部分未选上不扣分,但选上者改为+20分 第三栏因相对不是那么核心的相关数据,故降低分值比例,按照黄绿蓝橙分别统计为10/5/2/0(第四档不计分) 目前修改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综合起来数据为: 珠海:1299 洛阳:1223 宜昌:968 赣州:932 芜湖:879 襄阳:710 九江:621 柳州:614 南阳:595 遵义:546 绵阳:532 榆林:523 岳阳:505 数据仅供参考,可能本算法对各方面都比较平均后腿少的城市(比如宜昌)人口和面积较大的地方(赣州)应该略占优势,但是我也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办法搞一个大家都满意而且真的非常科学合理的算法出来,大家且将就着看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