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69 apm69
关注数: 53 粉丝数: 209 发帖数: 15,851 关注贴吧数: 130
自从eosM5/M6发布以来,整个佳能无反军团瞬间有咸鱼大翻身的趋势。 虽然efm镜头群的数量还是个位数,但是每一个的市场定位都挺准确,加之转接性能上的先天优势,让佳能的无反系统有了不错的可玩性。 机身:eosM5/M6 价格:5k/4k 超广:11-22F4-5.6 价格:2k4 人文:22F2 价格:1k 天涯:18-150F3.5-6.3 价格:2k4 人像:转接50STM 价格:1k(含副厂转接环) 合计:11.8k/10.8k 对比大法的 近似同焦段配置 机身:α6300/α6000 价格:5k/3k 超广:E10-18F4 价格:4k3 人文:E24F1.8 价格:4k5 天涯:E18-200F3.5-6.3 价格:4k(以前完全没关注过,这货这么贵?难道我查了假的X宝?) 人像:E50F1.8 价格:1k5 合计:19.3k/17.3k ========================================================================= 于是,E卡口家族内部发生了以下对话: E24说:对不起,在性价比方面,我拖了全家的后腿。。。。 E10-18F4说:不不,这个锅不能你独自背,我也拖了全家的后腿。。。。 E18-200说:不不不,你们俩好歹属于质优价高,我才是真正拖了全家后腿的。。。。 E50说:。。。。。。***! 隔壁S家的S30F1.4说:***,还得我这个隔壁老王来帮着撑场面! 隔壁另一个S家的12mmF2说:虽然俺是手动且体重超标,但是也不能看着隔壁家被人欺负不出面! ========================================================================= 只是突发奇想一个笑话而已,各位信徒不要生气,本人现在eosM6+α6000双修,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长处,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将其发挥到极致就好。 PS:顺便贴几张最近新入的S60F2.8的片子,这头真的锐得人一脸血啊,为啥没有防抖or近摄能力呢?
奥林巴斯正式发布300mmF4.0 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0 IS PRO焦距300mm (等效35mm焦距: 600mm) 防水溅防尘、防水溅 对焦系统高速AF (MSC) 视角4.1° 最近对焦距离1.4m 最大图像放大倍率0.24x (等效35mm 最大图像放大倍率: 0.48x) 最小视野72.1 x 54.2mm 光圈叶片的数量9 (圆形光圈) 最大光圈f/4 最小光圈f/22 镜头防抖VCM 防抖性能5轴同步防抖: 6 挡* 镜头防抖: 4 档 滤镜直径Ø77mm 镜头遮光罩螺旋式 尺寸: 最大直径 x 长度Ø92.5 x 280 mm (遮光罩使用位置) / Ø92.5 x 227 mm (遮光罩缩短位置) 重量1,270 g (不包括三脚架) / 1,475 g 包括三脚架)镜头结构 10组17片 (3片超级 ED镜片, 3片HR 镜片,1片E-HR 镜片) (1)Super ED 镜片 (2)HR 镜片 (3)E-HR 镜片这是Olympus首款带有防抖功能的可更换镜头。镜内和机身5轴防抖以成为先进的图像防抖技术, 相当于降低6挡安全快门速度. 让以往难以实现的手持超远距摄影成为可能。 1: 根据 CIPA 标准. 当实现两轴的矫正 (横轴和纵轴), 半按快门时候图像稳定功能: 关闭. 相机机身: OM-D E-M1 V4.0/E-M5 Mark II V2.0 2: 5轴同步防抖兼容的相机: OM-D E-M1 V4.0/OM-D E-M5 Mark II V2.0 或者后续产品 ( 2016年1月发布) 镜身内防抖功能相当于降低4挡安全快门速度长焦端微距的最近对焦的距离为 1.4 m (从镜头前端是1.15 m ) 最大图片的放大倍率为 0.48倍成为可能. 这些特性为长焦端微距摄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各个角度进行手持长焦端微距摄影成为可能 MTF1:手动离合机制:向摄影者方向拉动对焦环就可以切换到预设的对焦位置。这就可以立即从AF转到预设焦距拍摄. 2:镜筒开关:对焦限制开关(全程,远,近),防抖开关(ON/OFF)以及L-Fn (自定义功能)键在镜筒旁边,这些控制键可以实现一键改变设置。
话痨症发作-关于存储卡 看到一位吧友咨询存储卡选购的问题,原本想简单回复几句,结果话痨症这个顽疾突然发作。于是。。。。 先引用一下那位吧友的照片 @浩_Zrou首先,卡片上写的40M/s,96M/s其实都是 读取速度。读取速度在什么时候有用?当然是读取照片的时候咯(这不是废话嘛)。 说得更直接点,就是你把照片拷贝到电脑上时的速度。以一张照片(JPEG+RAW)20M为例,拷贝100张照片,40M/s的SD卡需要50秒,96M/s的SD卡需要21秒。这就是最直接的区别。 不过,以在下看来,拷贝100张照片到底用了50秒还是21秒,似乎没什么区别。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是在使用USB3.0接口的读卡器的情况下的理论数据,如果你的读卡器是USB2.0的,读取速度能到20M/s就不错了, 这时这两种卡就完全没有任何区别了。 接下来这个才是干货!(干货为啥不上来就说,买什么关子!) 现在市售的SD卡基本都是class10的,虽然读取速度各有不同,但写入速度基本都在10M/s-20M/s之间,这个速度对于单张拍摄Jpeg+RAW(同样以20M为例)的存储大概是1-2秒的样子(具体要看什么相机,像素越高,文件越大,写入时间越长)。如果是高速连拍,那就会写很久很久。。。。 看来,写入速度在拍摄体验上的影响要比读取速度大得多。。。 当然,如果你跟我说你只拍JPEG,那你可以直接关掉本页了。 那么,这位朋友问了(谁问啦?),“我经常要用到高速连拍,或者录制高码流的视频,需要要更快的写入速度怎么办呢?” 无论是之前的class2、class4、class6还是现在主流的class10,默认都是UHS-I U1的SD卡,20M/s的实际写入速度基本上就是极限了。如果想突破这个速度,就需要使用UHS-I U3的卡(话说U2被谁吃了?)其实际写入速度至少能达到30M/s,同容量价格大概会比UHS-I U1的贵出1.5-3倍。这个就看需求咯。。。 这时,那位朋友又问了(哪来的那么多路人啊?),“至少30M/s的写入速度”似乎也没快到哪儿去呀?” 确实没快哪儿去,如果是A7RII这种像素怪兽,高速连拍之后照样还要等一会儿。。呃。。或者很久。。。。难道这就是现今相机的写入速度极限了吗? 当!然!不!是! 像佳能1DX、5D3,尼康D4s这种机器,都配有CF卡卡槽。而1066X的CF卡实际最快写入速度可以达到160M/s,有木有一种从乡间小路瞬间上了高速公路的畅快感?不过,目前还没听说哪部微单有配备CF卡槽。
话痨症发作 说说很多初学者关心的话题——虚化 =======前方高能 仅限初学者观看 有摄影常识的慎入======= 想虚化要么长焦头,要么大光圈定焦头。 普通的长焦头便宜一些,能拍出很好的虚化效果。算是比较廉价的解决方案吧。 但是廉价就意味着有诸多限制因素,最主要的就是拍摄距离比较远 首先,由于距离远,容易被你和目标之间的东西干扰; 其次,由于距离远,与模特的沟通也不方便; 最后,由于距离远,室内就别想了。 另外,普通长焦头的光圈较小,暗光条件下需要靠提高ISO或者降低快门速度来补偿曝光(什么?跟我说闪灯补光?要是买得起15米以外有效补光的灯,就不要考虑此方案了),但是问题紧接着就来了: 提高ISO画质必然下降,彩噪啊。。。涂抹啊。。。巴拉巴拉神马的就都来了。 降低快门速度更要命,长焦头本来就容易糊片,降低快门速度就更加剧了出片难度,不但你不能动,模特也不能动,两个人只能一起玩123木头人。 所以,用长焦头拍虚化人像,就得大白天、室外、光线好的情况下才行。 比如一个春光明媚的秋日下午3点-4点左右(好像有语病),摄影师跟在模特10m-15m的距离上,然后走走拍拍,能拍出光线柔和、模特动作神态比较自然且色彩丰富的人像糖水片。 =======简陋的分割线======= 说完长焦虚化,接着再说说大光圈虚化。选择一个等效视野24-85mm的大光圈(F1.8 F1.4 F1.2)定焦头,可以很好地规避掉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 焦距短,与模特距离近了,室内室外都行,沟通自如,不会被路人干扰。同时也可以发挥想象力,选择更多种多样的体位。。。哦,不。。。机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视野,增加情趣。。。哦,不。。。创意。 大光圈,不需要降低快门和提高ISO了,画质也就上来了,出片率同时也上来了。夜间人像也就不那么困难了,五彩斑斓的光斑背景映衬下的美眉会显得分外妩媚动人。 但是,光圈也不是可以无限大下去的。当光圈大到F1.2的时候,很多镜头都会出现明显口径蚀现象。焦外的光斑会变的奇形怪状的椭圆形,破坏了画面的美感。如下图但是,世间是公平的,有了这么多的优点,付出更多的银子是肯定的啦~1k多算是起步价,2、3k算是正常价,4、5k也别吃惊,6、7k当然也是有的,上W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原本只是想答复一位吧友的疑问,结果话痨症发作,啰哩啰嗦码了这么多字,大家随便看、随便喷。 ------------撕逼有害健康 小撕怡情 大撕伤身 世界卫生组织郑重提示,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不要与未成年人与狗撕逼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