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69 apm69
关注数: 53 粉丝数: 209 发帖数: 15,851 关注贴吧数: 130
【思考·曝光】向右曝光——深入理解宽容度 本文转自蜂鸟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cademy.fengniao.com%2F152%2F1522528.html&urlrefer=bc0dcb8e181cfa19326fac52297c6914 在2003年7月冰岛会议上,我有幸和Thomas Knoll(大名鼎鼎,Adobe Photoshop和Camera RAW的主要作者)就数码摄相的信噪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冰岛3,000多公里驱车旅途中,我们的话题涉及了大量数字图像处理等问题。Thomas谈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问题,而此问题一旦触及立即令我大有感悟。关于动态范围   首先,为讨论方便起见让我们将数码单反相机的动态范围对应成光圈5档包围(实际上应该是近6档,但没有必要在这里计较太多),5档之外就超出相机的动态范围了:不是曝光不足(暗部没有细节和层次)就是曝光过度(亮部没有细节和层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软件将直方图分成5个区域的原因之一吧。通常我们所处理的RAW实际上是12位图像(不错,理论上应该是16位的,但现在所有数码单反都是在现实16位空间里使用12位RAW记录数据——总归好于JPG的8位)。12位RAW能够反映出4096(2的12次方)离散亮度值。这也许会让人联想到,如果用相当于5档光圈的动态范围去覆盖这个4096 级亮度,那么每档覆盖850=4096/5,事实如此吗?永远要记住“一半”在这里也是有效的(2的N次方),数码单反的动态范围相当于5档光圈,其中第 1档(最亮的部分)覆盖了2048级色调——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记录的信号是线性的,而相当于5档光圈动态范围的每1档较其上档都会将光线减半,同时将剩余的一半留给了下档。下表给出更为详细的说明:这张表说明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也是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直方图最右边那个区域(通常我们看到的直方图都被分为5个区),实际上我们就白白浪费了手中昂贵的数码单反几近一半的动态范围!当然,我们都知道(至少应该知道)数码摄像最最忌讳的就是曝光过度——亮度超出了动态范围,玩负片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曝光过度,也就是说照片的亮度超出了直方图最右侧,那么我们只能对这张照片说bye-bye了。
大法发布全画幅五轴防抖微单-A7II 转自【相机入魔】 索尼发布了全幅微单 A7II,宣传是第一款全幅采用光学式五轴防抖的相机。可以提供图片和视频的防抖,拍摄照片时候最多提供4.5档补正。 通过算法优化,镜头驱动提升,对焦速度提升了30%。运动物体的追焦也有1.5倍提高。视频上面,支持XAVC S格式,码率提升。采用了金属卡口,把手形状也有变更。 12月5日上市,价格大概19万日元(9814人民币)A7 II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里面的五轴防抖了,对于是不是来自其它家技术这个疑问。骚尼明确表示不是和奥巴搞基的结果,是自有产权的。 作为广受欢迎的数码后背,转接镜头是否能得益于五轴防抖呢?索尼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在注释上写道:如果用的是第三方接环,防抖功能效果啥的,骚尼我不保证。相对于是条免责声明吧。 不过很有趣的一点是机内可以设置防抖补偿的镜头焦距,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转接比较大可能是有五轴防抖的。或者说是对第三方镜头是没有优化的五轴防抖。这对转接是非常好的消息,像徕卡,蔡司的手动头可能是第一次得到防抖体验五轴防抖从图片上看,跟奥林巴斯的五轴防抖可能一样。不过奥林巴斯没有防抖镜头,而索尼有,索尼又加上了镜头防抖的联动。 从索尼哥自己提供的资料来看,防抖镜头配合五轴防抖机身的时候,镜头负责角度位移防抖(Pitch/Yaw),其他的回转位移(Roll)和普通的平面位移(X/Y)防抖由机身负责。 而不具备防抖的镜头和通过转接环转接的A卡口镜头,则由有机身来负责全部的五轴防抖。 但是有两个例外,有一部分具备防抖的镜头,五轴防抖也都是由机身负责的。 索尼给出的列表是:E PZ 16-50mm F3.5-5.6 OSS、E18-55mm F3.5-5.6 OSS、E 18-200mm F3.5-6.3 OSS LE、E 55-210mm F4.5-6.3 OSS 还有一部分镜头只能支持机身的三轴防抖,具体是什么镜头,理由是什么,索尼没有解释。 新的手柄在大型长焦镜的装在机身上面的时候,也能都提供安定的把持。另外快门按键的位置前移,按键大小的扩大,可以让用户更自然轻松的按下快门,减少手的抖动。 针对大口径长焦变焦镜头和视频用的沉重镜头,采用了更坚固的卡口构造。 五轴防抖视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MwODE0NDMy.html&urlrefer=063684c95b8749ea52d0e84d8aba2e0e ============================================================================= 大法这次是要打破“大底无防抖,小底无高感”定律的前半段咯,不知奥巴或者松下能不能打破这条定律的后半段
关于开箱贴 关于广告 何为要开箱? 所谓开箱贴,即吧友买了新设备,出于分享的目的,将新买的的设备拆开包装的过程拍成照片并发出来的帖子。 开箱贴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全方位展示设备的包装和细节 2 介绍购买过程中的遭遇和经验 3 介绍上手体验 4 设备测评 5 回答其他吧友关于该设备的问题 以上五项内容,由简到繁,如果能做到第3条就算是内容丰富的好帖,能做到第4条就够资格加精,能做到第5条就够资格置顶或者成为话题贴。 对于其他吧友,开箱贴的意义如下: 1 能够对感兴趣但尚未购买的设备有一个直观、形象、具体的了解,能够与开箱贴的楼主对自己感兴趣内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为自己将来的采购提供重要的参考。 2 对于已经购入该设备的吧友,可以向新购入该设备的楼主提供使用经验和技巧,帮助大家一同提高摄影水平。 下面,再来看看我们经常看到的“开箱贴”。 手机拍摄,昏暗的光线,杂乱的背景,毫无美感的视角,10个开箱贴里有9个是EPL5双头套机(剩下的一个是单头套机)。除了设备的照片,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很多人开了箱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他发帖子,分享设备使用的体验和技巧了。 对于这种白开水一样的“开箱贴”,无论是对于贴吧还是吧里的其他吧友,都是毫无营养可言。这种帖子多了,对于贴吧将是一种灾难。(想象一下一个一天三顿饭不吃饭,只喝白开水的人,能否健康地活下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