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dd206 zydd206
关注数: 31 粉丝数: 61 发帖数: 98,915 关注贴吧数: 3
【娱乐】图说水浒传 宋江有壮志雄心,然而传统的主流社会结构却使他只能屈居僚佐。   《水浒传》给宋江确定的社会身份是吏,这是耐人寻味的。自唐朝以来,吏居于主流社会的从属地位——他们不是经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而是替官员处理公务的低级办事人员。   主流社会是宋江的谋生之地,尽管被边缘化,但他依然不打算与之彻底决裂,这表现为他不想触犯国家的“法度”。杀阎婆惜使宋江失去了在主流社会继续生活下去的资格。杀阎婆惜后,宋江只想暂时流亡避难,丝毫没有去梁山投奔晁盖的念头。当时在宋江的心中,以武装与朝廷对抗,就等于放弃在主流社会的立足之地,这样的事他当然不愿意干。花荣因宋江而大闹清风寨,导致宋江境遇的又一次变化。之后,官军步步紧逼,宋江只好带了花荣、秦明等人投奔梁山。   非主流社会是宋江寻求精神寄托之处,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大都是江湖好汉,但好汉们不稳定而又艰辛的生活是他不愿接受的。因此,宋江始终不愿正式成为非主流社会的一员。   宋江与多数梁山好汉非常不同的一点是,他尽管上了梁山,甚至成了梁山的领袖,但他依然渴望在主流社会建功立业。   经由怎样的途径才能回到主流社会呢?宋江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在和官军对垒时充分显示梁山的实力,使朝廷不敢小看;另一方面,在得胜后向被俘的朝廷官员剖白心迹,以示愿意接受招安。   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大聚义时,宋江也郑重地申明他的两大心愿:“一则祈保众兄弟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他后来接受招安,可谓如愿以偿。
【娱乐】图说西游记 孙悟空:斗战胜佛 《西游记平话》中,取经功成后,孙悟空被授予的佛号是“大力王菩萨”。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将“大力王菩萨”改为“斗战胜佛”。这个改动,与他塑造这个形象的意图有关。   取经团队的领袖人物是唐僧,但实际上,悟空才是取经团队里真正的主心骨。他对取经充满必胜的信心,从不气馁。在平顶山,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都被活捉,悟空孤身奋战,最终转败为胜。在小雷音寺,悟空先是被黄眉怪用金铙扣住,后又被人种袋装走,但他顽强战斗,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狮驼洞的魔怪虽然神通广大,但也阻拦不住悟空。最后,经过艰苦努力,唐僧师徒顺利地通过了狮驼岭。   悟空的西行,是观音菩萨劝善的结果。但一路上,他并不是消极地“还愿”,而是主动积极地做事。降妖除怪如此,对佛的理解亦然。   唐僧虽然对《多心经》“颠倒也念得来”,但却对它不甚理解,每遇妖怪,就吓得坐立不安。比如在黑河,面对滔滔河水,唐僧乍惊乍疑,还是悟空指出他并未领会“无眼耳鼻舌身意”之精义,并批评师父:总这样招惹“六贼”,怎么到得了西天!在隐雾山,唐僧自觉浑身麻木,悟空笑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令唐僧顿悟,万虑皆休。   好斗可理解为猴的本性,但对佛的理解,佛性的逐步提高,却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修炼。这是吴承恩将“大力王菩萨”改为“斗战胜佛”的重要原因吧!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