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white
Lilywhite
关注数: 0
粉丝数: 663
发帖数: 9,758
关注贴吧数: 19
来自burdon吧 刚注意到我创立的burdon吧被这边加为友情帖吧了,什么时候的事我都不知道。既然这样我想就赶紧来联络一下友情好了。确实Eric Burdon和Janis Joplin都是首屈一指的白人蓝调摇滚歌手,甚至有人说他们是不同性别的相互的翻版。60年代后期Eric从英国搬到美国时,与旧金山一带的嬉皮音乐人们打成一片,当然也结识了Janis。67年两人还都参加了堪称迷幻摇滚里程碑的蒙特雷音乐节。 这首由The Bee Gees创作的“To Love Somebody”,原本是为号称灵歌之王的Otis Redding写的。但是由于Otis还未来得及录歌就在66年意外遭空难身亡,这首歌就开始被很多其他歌手演绎。以下分别是Eric与他的新动物乐队的68年录音室版和Janis的69年现场版:
【视频】赵传和红十字乐团 - The Final Countdown (现场翻唱) 赵传和红十字乐团早期现场,在台视《金曲百老汇》节目中翻唱瑞典乐队Europe的1986年 歌曲“The Final Countdown”
【视频】赵传和红十字乐团 - The Final Countdown 赵传和红十字乐团早期现场,在台视《金曲百老汇》节目中翻唱瑞典乐队Europe的1986年 歌曲“The Final Countdown”
EB经典现场系列之二:1965年《新音乐快讯》票选优胜颁奖演唱会 1952年首发的英国的《New Musical Express(新音乐快讯)》音乐杂志比美国的《Rolling Stone(滚石)》杂志历史悠久,有很多人认为就权威性和影响力来说也胜于后者。 《新音乐快讯》在六七十年代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票选优胜颁奖演唱会,赢家由读者选出。1965年是大牌云集的一次,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the Kinks, the Animals, the Moody Blues, Donovan, Them等全数到齐。动物乐队在披头士乐队前出场,立即让在场观众明白了他们乐队名称的由来。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十二:1983年英国电视“GasTank” 80年代英国音乐系列节目“GasTank”是由Ashton Gardner & Dyke乐队的Tony Ashton和 Yes乐队的Rick Wakeman两位著名键盘手主持的。83年Eric和Ten Years After的主 唱/主吉它Alvin Lee一同上了这个节目。
EB经典现场系列之九:1977年动物乐队第一次重组宣传演出 原动物乐队第一次重组是在75/76年,录了一张专辑《Before We Were So Rudely Interrupted》。由于种种原因(估计主要是资金问题),这张专辑过了将近两年才发行,也没有举办 巡演,只拍摄了几首现场用于宣传。以下是这些珍贵视频:
【求助】请问为什么申请三次burdon吧吧主失败 我在百度管理贴吧的资历如下: 赵传吧 吧主 陈汝佳吧 吧主 张楚吧 小吧主 摇滚吧 小吧主 以上是我现任的,此外以前是Phil吧吧主,后来专门辞了就是为了申请burdon吧的吧主(因为百度规则说每人只能兼任3个吧主)。 burdon吧目前的总帖数超过500帖,超过了很多已经有吧主的同类型贴吧(关于音乐人)。此外不要说我在那里的发言缺乏“质量帖,建设帖,实质帖”。我个人在那个吧发言300多条,没有什么不属于质量帖的,几乎完全切题。实际上burdon吧就是我建的。所以请问,到底当这个吧主还要求什么? 希望管理人员认真答复,最好具体一点,不要粘贴标准回复。
第三次申请本吧吧主 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祝我好运吧! 希望third time is a charm。 申请感言: 请比较一下这个吧和其它类似题材的欧美摇滚乐队/音乐人贴吧的内容质量,和原创比重。此外帖子总数已经超越很多有吧主的贴吧,也不是没有其他网友参与讨论。麻烦如果不批的话请告知具体原因。
关于“摇滚已死”的争论 以下是90年代苏格兰电视上的一个辩论节目"Trial by Jury(陪审团审判)",本集嘉宾是Marillion乐队的前主唱Fish,辩论主题是“摇滚已死”。 由于最近摇滚吧有人问摇滚商业化有什么不好,觉得贴一下这个视频应该有些意义。此视频对英文听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一些来自观众席的发言,苏格兰口音很浓,可能不大好懂。
新动物乐队作品中的中国乐器 Eric和新动物乐队从未去过中国,不过他们1967年发行的专辑《The Twain Shall Meet》中却采纳了不少东方乐器,包括印度的Sitar和中国的古筝。尤其是后者,虽然它的出现很短暂,但在那个年代的摇滚专辑中相当少见。不知这些异国风味十足的乐器是由是乐队中哪位成员演奏的,因为专辑资料中没有注明。我怀疑是主吉它手Vic Briggs,他对印度音乐的热衷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却没见过有关他对中国乐器的兴趣的报道。 另:该专辑被美国音乐网站DigitalDreamDoor评为迷幻摇滚百佳专辑之一(第52位)。
Eric Burdon传奇 -- EB生平轶事点滴 根据权威蓝调音乐杂志《Blues Revue》2006年的一篇专题文章,Eric六十年代巅峰期每年平均演唱230场左右。保守估算,他从63年正式出道至今48年来的巡演场次总和应该不小于8000场。仔细想想8000场的概念确实有些恐怖。最近一位挪威记者采访Eric时问他如何“照顾”自己的嗓子,他的回答是:“我的嗓子照顾我。”
Eric Burdon绘画作品欣赏 Eric早年毕业于Newcastle College of Art and Industrial Design,主修室内设计。虽然他的主要兴趣在于音乐,并且承认在艺术学校的日子多数都用于追女孩,不过从一些后来的绘画/设计作品来看,他在艺术方面还是相当有天份的。
Eric Burdon原创歌词翻译集中楼 以下是我译过的一些EB原创歌词,附加歌曲视(音)频。
Eric Burdon翻唱Bob Dylan视频汇总 没钱或者没空闲去看Bob Dylan的演出?不妨来听听Eric历年来的几次Dylan作品翻唱。他们两个年龄上只差几个月,60年代中期就相互认识。而且说实话,Bob虽然是伟大的创作者但算不上很优秀的歌手,所以有时听他自己的演唱还不如听别人翻唱他的作品。 以下基本全是现场,除了4楼是录音室版本。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十五:2010年欧洲巡演莫斯科站 这场2010年11月在莫斯科的演出与我去Palm Desert看的2010年北美巡演最后一站从时间和曲目上都比较接近。y0utube上这几个视频就现场偷拍而言质量还算是不错的,当然必须强调没有视频能与亲身去现场相比(首先现场音量比这个要大很多倍,此外非专业录像很难保持现场的音响共鸣等效果,详见我的另一帖 http://tieba.baidu.com/f?kz=954931131 )。有点遗憾的是这位歌迷没有上传Eric的两首新歌(也可能是出于版权考虑)。好消息是刚听Eric在某采访中说他已经录完了新专辑,想必正式发行已是指日可待了。
Eric Burdon作品翻唱系列 贴几首其它乐队翻唱的Eric Burdon的原创歌曲
音乐万花筒 - Burdon吧音乐推荐帖 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值得一听的音乐就都贴过来吧,年代不限,语言不限 (不过我只懂英文和中文),风格不限(不一定是摇滚)。视频/音频都可以,欢迎附加自己的评论,但请不要贴下载地址(我如果特别喜欢哪首歌自会直接去买碟)。
列举一下自己最喜爱的专辑 以下这些专辑都是我仔细听过很多次的,尤其前面的5张摇滚专辑,应该每张至少听 过30次以上。排列顺序是按发行年份。 最喜欢的5张摇滚专辑 The Animals - Animalisms (1966) - 这张Burdon的声音好到无法形容,虽然只有两首原创。动物乐队巅峰时期的味道是无法复制的。 Eric Burdon & War - The Black-Man's Burdon (1971) - 详见我的乐评( http://tieba.baidu.com/f?kz=1022404018 ),你找不到第二张与其类似的专辑 Genesis - Selling England by the Pound (1973) - 公认最经典的progressive rock专辑之一 Phil Collins - Face Value (1981) - 不是只有"In the Air Tonight",是Phil的独唱专辑中最前卫的一张 张楚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1994) - 作词突出之余,词曲搭配也很天才。绝对是我买过的中文摇滚中最令人惊艳的一张 附:最喜欢的5张流行专辑 (我基本上不听英文流行,所以这些全是中文的) 李建复 - 龙的传人 (1980) 叶丽仪 - 上海滩特辑 (1981) 王杰 - 一场游戏一场梦 (1987) 赵传 -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1988) 童安格 -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989)
有喜欢Marillion的吗? 实话说,英国neo-progressive乐队Marillion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模仿/借鉴Genesis的痕迹太重。不过后来听了一些他们的作品之后,终于找到了属于Marillion自己的一些特点。前主唱Fish虽然看起来象个丑陋的巨人,但内心里却是一个情种。他的歌词有时候可以很巧妙又很感人。Marillion换主唱以后风格变化比较大,我对后期的作品并不欣赏。
Eric Burdon对唱及合唱歌曲/视频汇总 Eric对唱或者合唱过的歌曲比较少,因此专开一帖归纳一下:
都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虽然这里游客很少,不过既然来过,就都留下几句吧。比如你喜欢哪类音乐,对这个吧有什么感想,建议之类的,格式不限。 我来起个头: 我是lilywhite,是本吧的创建者。 我从91年起在美国定居直到现在。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音乐的选择,我偏爱热情直爽的风格。 我的口味比较倾向于60和70年代摇滚,对90年代及其以后的欧美音乐感觉不大。 最欣赏的摇滚歌手:Eric Burdon, Freddie Mercury 最欣赏的中国摇滚人:张楚,崔健 最喜欢的乐队:Genesis, The Animals,Eric Burdon & War,Talking Heads
摇滚人的重负 -- 浅谈《The Black-Man's Burdon》 全文在我的百度空间,链接如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lilywhite_lily%2Fblog%2Fitem%2F5c120fef3e504802fcfa3c51.html&urlrefer=de15cbe425c000f231f28e4d0a5769d1
【原创乐评】摇滚人的重负 -- 浅谈《The Black-Man's Burdon》 希望顺利贴出来,不要被和谐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十四:1991年东京演唱会 虽然Eric在日本的历次巡演都是很受欢迎的(他说他见过的第一支The Animals翻唱乐队就来自日本),不过他在自传中提到了一次在那里遇险的经历。60年代末,新动物乐队在日本巡演期间一度被东京黑帮劫持,那伙人想强迫他们为黑帮头子连续一星期搞小规模私人演出。Eric和乐队当然不同意,结果对方使用军刀威逼起了乐队经济人。三十六计走为上,Eric等人连夜买了机票想飞离日本,结果又在机场被黑帮的人追上。这时Eric突然火冒三丈,当场大骂黑帮头目,说现在的日本人还有没有尊严了,把祖宗的脸都丢光了,连偷袭珍珠港这类卑鄙无耻的事也都做得出来,完全是一群小人,胆小鬼,等等。谁也没想到这番话竟然把黑帮小头目骂哭了,尽管最后他们仍是花了一大笔贿赂才得以坐上飞机逃离那个是非之地。 不过那次的不愉快并没有阻止Eric重游日本。实际上83年动物乐队的重组巡演就又去了那里,而以下几个视频则来自90年代Eric和Brian Auger组建的乐队在东京的一次演唱会。 Brian Auger也是著名60年代音乐人,下列视频中键盘很牛但是喜欢边演奏边呲牙咧嘴的就是他。这位爵士钢琴/键盘手曾经组建/参与The Steampacket乐队以及后来的The Trinity乐队。而这两支乐队的主吉它手Vic Briggs随后又加入了 Eric Burdon的新动物乐队。此外Steampacket乐队(包括 Long John Baldry, Julie Driscoll和Rod Stewart)也曾和原动物乐队同台演出过,可见Eric和Brian早在60年代就在音乐方面有些渊源。更有甚者,二人在私下也是多年的“酒友”。90年代初他们两人直接合作组建了Eric Burdon & Brian Auger Band乐队,并于93年发行了现场双专辑《Access All Areas: Live》。
Eric Burdon历年巡演海报及传单一览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Eric Burdon经典演出海报/传单图片。注意大部分早期演出都是几个乐队在同时出现,我尽量把每次同场演出的乐队都列举了一下,其中不乏日后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如Jimi Hendrix Experience, The Doors, Led Zeppelin,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等等,以及Chuck Berry, Muddy Waters这种前辈。当然Eric还参加了60年代后期美国西岸所有的大型音乐节,那些超级阵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海报上提到的演出场地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俱乐部和摇滚场馆,比如旧金山的Fillmore Auditorium和后来的Fillmore West,在东岸与其对应的Fillmore East,以及位于洛杉矶的Whisky A-Go Go,都是60年代新兴的嬉皮运动和迷幻摇滚的重要聚焦点。
我最钟爱的10首Eric Burdon原创歌曲 由于Eric在演唱方面的天份太突出,以至于他的创作才华经常被人们忽视。其实从62/63年组建开始,Eric就一直是动物乐队成员中最主要的词曲作者。原动物乐队共发表过12首原创歌曲,其中11首是Eric独立创作或者与其他成员合写的。当然67年组建新动物乐队以后Eric的创作就开始高产起来(比如67至68年间出了三张原创专辑)。粗略统计了一下,Eric出道以来正式发表过的原创歌曲大约是一百多首。 虽然很难选择,而且我还没听过他的所有作品,但以下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10首EB原创歌曲。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十:1979年Udo Lindenberg巡演嘉宾演出 以下视频来自关于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摇滚创作歌手Udo Lindenberg在1979年国内巡演的纪录片。那年Eric被Udo请去做巡演嘉宾,本来安排要唱不少歌,但是巡演途中Eric突然哮喘发作,不得不临时删掉好几首歌。 在最近的一次杂志采访中,Eric提到虽然曾经有人给他起外号叫Eric "肺脏” Burdon,但实际上由於先天严重哮喘他的肺功能一直只有30%(不过我很难想象如果他的肺功能健全的话会怎么样,估计唱一整首歌都不必换气了)。 Eric在回忆录中也说80年代中旬他住在西班牙一个岛上时由于空气潮湿(当然我想也由于他吸烟酗酒)曾经连续7次哮喘发作,其中一次救护车来得太慢他几乎当场死于缺氧,幸好他的一个朋友用自己潜水用的氧气罐临时急救才勉强捡回一条命。他现在定居美国南加州沙漠地带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健康问题。
动物乐队图片集锦 原动物乐队 从左至右:鼓手John Steel,贝斯Chas Chandler,主唱Eric Burdon,吉它Hilton Valentine,键盘Alan Price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八:1976年德国"Rockpalast"现场 "Rockpalast"是德国电视台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上的一个著名音乐现场节目。这个节目从1974年开始上线,直到现在仍在制作和播出。以下是Eric Burdon和他的乐队1976年在"Rockpalast"中的一些视频。
EB经典现场系列之七:1974年“Don Kirshner's Rock Concert” 以下是1974年美国电视上一个音乐系列节目Don Kirshner's Rock Concert中的The Eric Burdon Band现场。和几乎所有Eric Burdon组建的乐队一样,这个硬摇滚风格的新乐队也只维持了两三年。最近有歌迷问Eric他为什么每隔几年就要换乐队,他说第一因为他可以这么做,第二因为总做一个风格的音乐他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必须要试新东西。 这次演出的四首歌曲全都来自73年Eric创作的一张电影原声带专辑《Mirage》,电影剧本是关于当时正在进行的越战,但后来好莱坞(United Artists制片厂)决定取消拍摄计划。整张专辑也因此被Atlantic唱片公司方面搁置,直至35年后(2008年)才终于被Universal唱片发行。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六:战争乐队1971年在巴黎Olympia剧院 Amazon.com上一个当年的观众回忆说,71年战争乐队巡演到法国巴黎一站时,在著名的Olympia剧院,Eric和乐队演出超时达四个小时之多(现场气氛的狂热程度我们可想而知)。后来工作人员把扬声器什么的都关了,没想到乐队竟然继续以acoustic形式坚持演出了一个小时。 以下就是那次马拉松式演出的一些视频片段。
EB经典现场系列之三:1967年蒙特雷流行音乐节 虽然这次演出在网上只能找到一个视频,但意义却很重大。Monterey Pop Festival是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户外摇滚音乐节,标志着美国嬉皮运动"Summer of Love"的开端。它的成功举办成为了两年后更大规模的Woodstock音乐节的范本。这次演出同时也使美国公众第一次感受到Jimi Hendrix,Janis Joplin,The Who等等的现场。 Eric Burdon刚刚组建几个月的新动物乐队参加了这个历时三日的音乐节的首日演出。演唱曲目有"Paint it Black","Gin House Blues"和"Hey Gyp"。
EB经典现场系列之一:The Ed Sullivan Show The Ed Sullivan Show是六十年代在美国影响最大的电视综艺节目。动物乐队作为The British Invasion中最早的几支乐队之一曾经先后六次在这个节目中现场演出过。 Eric Burdon回忆说他在一次去CBS电视台为Ed Sullivan Show录像的途中被一伙歌迷拦截,幸好几位纽约**在场保驾。狂热的歌迷把**的帽子,手枪和徽章都挤落了。Eric躲在一扇门后面,结果门也被歌迷冲倒。 还有一次他在Sam Goody挑爵士唱片时,冷不防一个女歌迷突然走过来用一副手铐把Eric和自己铐在了一起,而且她声称没有开锁的钥匙。Eric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实际上他焦急万分,因为几个小时后就要去Ed Sullivan Show演出,于是二人不得不去**局请人帮忙把手铐弄开。
我个人的Eric Burdon收藏 这一楼会逐渐更新。我买碟的速度不是很快,一般是一次邮购三至四张CD,重复听几个月,然后再买下一批。
长青之泉 -- 观Eric Burdon & the Animals演唱会现场纪实 我的另一篇博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lilywhite_lily%2Fblog%2Fitem%2F299bd0f059352ed37931aa8d.html&urlrefer=0ede2df8b44886d3df1e494f349ef6a1
【汇总】Phil吧视频上传进程帖 近期打算逐渐把本吧的视频区充实一下,不过事先说明进度不会很快,因为我时间有限,加上由于地域问题上传速度也比较悲剧。此外这些视频基本转自y0utube,原上传者不是我,虽然绝大多数都来自一些我历年来买过的录像带,DVD等等。我每上传一个视频都会更新一下此楼,如有什么相关感想大家也尽可以在这里跟帖。
推荐一个好的独立摇滚乐评网站(英文) 知道的就当我没说。这个网络乐评是俄罗斯人,叫George Starostin,是个语言学家(他父亲也是很有名的语言学家)。他搞乐评完全是研究课题以外的爱好。当然我经常并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实际上经常想跟他吵一架),但是客观来说他的文笔非常流畅诙谐,褒贬鲜明,而且从涉及面和专业程度来说也并不低于All Music Guide的那些乐评。 他有两个乐评网址(旧的比较偏经典摇滚,新的涵盖面更广一些,但刚评到B字开头的乐队): 旧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tarling.rinet.ru%2Fmusic%2Findex.htm&urlrefer=dcec8734762b9db299be9f268f365629 新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only-solitaire.blogspot.com%2F&urlrefer=077a042eacff28877a2b8afc5f3d6a61
【致敬】献给永远的“坏男孩” -- Eric Burdon 这是我刚写的一篇原创博文,全文链接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lilywhite_lily%2Fblog%2Fitem%2F612f53ed2a2aa84279f05554.html&urlrefer=9f0ea2df762d7de08bd8a56aab4075c8
【掀起民谣原创新浪潮】千里马尚需伯乐 实话说我希望赵雷没有跟微薄之盐签约。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乔小刀或者微薄之盐,他们是可敬的中国原创音乐支持者,他们的热情不容置疑。但是看过他们之前帮赵雷拍摄的MV之后,觉得赵雷可以有更好的制作人和编曲。 赵雷,如果你看到这个,我要强调一下:这不是出卖自己,也决非耍哥们义气的时候。金钱不是目的,但是你出来唱歌不是为了要被人淡忘,因而扩大影响力是必要的。我想你懂得这一点,所以才会参加快男。一个创作歌手最关键的是要有作品(专辑)流传下来,在已经具备出色的声音和创作的情况下,拥有好的制作团体以及其他幕后工作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下一步,这就是所谓的“机运”或者“东风”。 三杰当年有魔岩的赏识和支持,就连Jimi Hendrix也需要Chas Chandler的发掘和扶植,我希望有魄力有远见的人快些出现,不要让赵雷的才华被埋没。
【动员】Facebook投票“谁是最伟大的花滑选手?” 转自Alexei Yagudin Discussion Group: 这个是Facebook上的淘汰制投票,这一轮是小熊对Katarina Witt。目前小熊仍然落后69票对78票,投票大约两天后结束。 地址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acebook.com%2Fpages%2FColorado-Springs-CO%2FUS-Figure-Skating%2F209118026341%3Fv%3Dapp_4949752878%26ref%3Dts&urlrefer=6065d184bdfb6d8fbb484409a73690cd 点击"Poll"字样,进入投票页面。需要加入Facebook才能投票,我就是为了这个刚刚加入的。熊迷们快来帮忙!
【生日】大家都来祝福传哥 传哥,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歌唱事业屡攀高峰,另外提前祝你与全家过个和和美美的父亲节。
【视频】“快乐男声”有人翻唱<勇敢一点> 选手名叫张诗钟。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v.hunantv.com%2Fwatch_tv.aspx%3FTypeId%3D615%26ClipId%3D45582%26tid%3D615%26cid%3D45582%26fid%3D55437%26OTypeId%3D615%26styleId%3D1%26fstlvlId%3D1%23top&urlrefer=7b8ba0a32fcddcab9b8712b9fa18a98e 此人已经晋级全国30强,有点惊讶。唱得完全不象赵传,倒是有点象张信哲。
【聚会】计划九月中旬回国 我极少回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是2005年随父母探亲两周。这次我自己回去代表全家参加表妹的婚礼,时间基本在9/10到9/20日之间。虽然表妹在东北,但一定会在北京逗留几日,不知到时有没有北京吧友抽空会会,联络一下感情。
【视角】美国媒体眼中的亚古丁 鉴于很多中国花滑迷似乎认定亚古丁是美国媒体的宠儿,而我虽然自从90年代初就在美国却完全不记得媒体就此大作文章,因此受吧友EcthlelionF的启发决定自己动手考据一下。实话说一个私心是最近在“朝花夕拾”那帖中读了太多当年俄媒一边倒的故意丑化小熊的文章,暗想若能搜出几篇美国这边大力捧熊的报道来说不定还舒心一点。 不出所料,到目前为止考据的结果是除了熊迷们熟知的花滑杂志记者Kathleen Bangs女士以外,美国主流媒体即使是在亚古丁运动生涯的巅峰期对他的看法也是很有保留的。不过,对于他的质疑主要来自酗酒传言和"Party Boy"的形象,而不是同性恋(虽然这个是美媒先传出去的),神经不正常,诈伤一类的,更没有贬低他的体型和编舞的。此外,美媒对亚普之争的关注远远不如他们的俄国同事,自然也就不会象后者那样摇旗呐喊,全情投入。 不过,记者毕竟是记者,美国记者虽然没有Igor老兄那么彪悍,不过为了吸引眼球把别人的话随意曲解一下还是常见的,比如以下这篇洛杉矶时报的标题党文章(我只贴了关于小熊的部分):
【整理】众星谈赵传 台湾篇 陈升 “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非常有责任感的,然后急于想要去成就某些事情的一位歌手,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黄舒骏 “是传哥第一个在那样子的高度的时候保持那样的摇滚的强度,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会被称之为‘中国摇滚的第一人’”。 “我们同班同学里面最优秀的一个” (注:“同班同学”是指88年出道的一批台湾歌手”) 吴宗宪 “赵传就是台湾的崔健” 曹格 “小时候听的音乐很多都是英文歌,然后当我正式听中文歌的时候我记得是听‘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赵传大哥,‘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些都是非常经典。” “赵传大哥啊,李宗盛大哥啊,罗大佑大哥啊,他们都是经典人物啦,不单是在滚石,我觉得是在整个我们华人的音乐上。”
【视频】2007年童安格主持的<乐人影录>中赵传连唱片段 很酷啊,赵传和童安格哥俩好。童也是我喜欢的歌手,尤其创作方面很有才。
【有感】越来越喜欢看ICE AGE 我特别喜欢看ICE AGE第2和第3季度小熊和Lanskaya的合作。相对来说,他和Dayneko的节目就有些不尽人意,当然我知道Dayneko滑冰没什么基础,不能和小时侯滑过8年 冰的Lanskaya比技术,但更主要的是我不大喜欢她对待滑冰的态度。虽然她当时和小熊是男女朋友关系,但她无论在练习片段中或者比赛中都处处显得很不敬业,经常想用装可爱蒙混过关。 相比之下Lanskaya和小熊在冰上就要默契得多了,而且看得出Lanskaya一直很努力,也从不在难度方面偷工减料,而且好象也很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此外可能因为她是演员,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很丰富,这个与小熊风格一致,加上Zhulin的编舞也一向很戏剧化,使得看他们的节目总是象在看一出舞台剧。唯一小小的遗憾是Lanskaya身材相对太高了一点,导致小熊每次做lift类动作都使我觉得有些惊险,甚至少数几次把她举过头顶时我似乎看到小熊的手臂都抖了。 这使我想起另一个疑问,我看过ICE AGE 2 得第一的Gordeeva和Beroev的表演,但有些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获胜。当然Beroev做托举显得更轻松,不过这个难度区别也很明显,我倒想要看看如果叫他托举一个与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女伴会出现什么事。另外我知道GB这一对的表演更接近双人滑,而小熊和Lanskaya更象冰舞,但无论从难度来说或者从艺术表现力来说我都觉得后者全面胜出。因为GB除了托举比较好以外,之间缺乏舞蹈动作和其他难度动作,两人之间也觉不出很有chemistry(怀疑也与身高相差太大有关)。虽然我没看过其他对参赛者的表演,但如果第一那对也不过如此的话,我必须要为仅拿第三的小熊和Lanskaya鸣一下不平了。
【祝贺】Genesis入主摇滚名人堂 今天突然发现Genesis已于两周前入主摇滚名人堂。去年他们被后辈Red Hot Chili Peppers抢了先之后我对名人堂评选已经彻底失去respect,所以今年都没注意这每年一度的评选。想不到这迟来的荣誉是得等到Phil的手基本残废了之后才能拿到。 Phish在颁奖仪式上的tribute演出功过参半,"Watcher of the Skies"还算中规中矩,但"No Reply at All"则完全给人力不从心的感觉。本来Phil一个人唱的歌还得由两个人按音域分工完成,而且上气不接下气。当然从主唱Trey Anastasio讲的那番话来看他还算得上合格的Genesis歌迷,卖力推荐"Selling England By the Pound"专辑总是错不了的。
【建议】能不能加几个小吧主? white563吧主请考虑一下,吧里最近来了些闲人,有的明显是来爆吧的。如果你不常 来,能不能指定一两个小吧主(比如glicine等等),这样比较容易及时删帖。
【推荐】最天才的小熊视频剪辑 用"Bohemian Rhapsody"为背景音乐,米申,T太,小普,一一登场,这个熊迷的构思实在值得称道: http冒号//www.有土鳖.com/watch?v=gPEYeuZ5eHI&feature=related
【闲聊】2010世锦赛 听说这次小猪彻底惨了,总算跳两个quad还是没压过“花滑新方向”。
【搞笑】小熊跳健美操 今天碰巧在U-tube看到这视频。小熊的头发剃得那么短(在“Love, pain & Ice”那视频里也有这个发型),本身就很喜感。穿个松垮的运动服,而且裤子边上还裂缝了。兴致勃勃地跟健美老师比划,其实节奏感不错,但经常和其他人做得不一致,并一度有同手同脚嫌疑,时而自由发挥,尽显恶搞本性。最后还假装精疲力尽的样子,底下留言者中还有人真被他唬住了,说小熊体力不至于这么糟吧。
【转帖】小熊2007年换人工关节的前前后后 希望没人转过,祈祷百度能让贴。来自International Skating Magazine,作者Kathleen Bangs
【怨念】四周半跳 最近回顾了一下小熊在1998年欧锦赛和1999世锦赛长节目的视频,那时正处于米申和老太太的过渡期。欧锦赛教练是米申,世锦赛已经换成老太太了。 那阶段虽然他的艺术表现力尚未成熟,但是体力极佳,充分展示了他跳跃方面的天赋。1998欧锦赛他跳了一个4T,7个三周,包括两个3A和一个3-3组合,只有4T落冰有点瑕疵。1999年世锦赛Lawrence of Arabia则跳了一个4T,8个三周,包括两个3A和两个3-3组合,全部完美落冰,以至于把波兰裁判激动得给了他一个技术分6.0。不过这两次表演中最令我激动的还是他的三周半跳,那爆发力和高度让我看一次赞一次。由于他跳得比别人的三周半高,所以空中旋转不需要很快,也不需要浑身缩得很紧,所以我感觉跳起来更加舒展潇洒。无论是欧锦赛那英国解说还是世锦赛解说的前美国奥运冠军Brian Boitano都对他的3A赞不绝口。前者说“没见过比那个更高的3A”。后者说“想不出他那些跳跃有任何需要改良之处”。尤其英国那位还提到他当时在米申指导下在练四周半跳,还断言“我相信他下个赛季就能做出4A”。岂不知他之后很快就换教练了。 对于我这个跳跃控来说,4A可以算得上Holy Grail,没想到小熊当年离这个目标只有一步之遥。我虽看不惯米申的为人,但他在训练跳跃方面是个天才。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完全看不到有可能做4A的人,反倒有人自欺欺人的说什么现在的步法衔接在难度上超过跳跃,无语……
【讨论】小熊曾经明显被压分的节目 个人认为最明显的一次是2002欧锦赛的Winter,那次他在冰上的表现可谓宙斯附体,完美到令人崩溃。但更惊讶的是之后竟然无一人给他6分,连presentation mark也没有。甚至还有一个裁判给5.7技术分。这个黑的真是有点过了。
关于小熊的伤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内科医生,不是骨科,风湿科或运动理疗科,所以算不上这方面的专家。不过内科好处就是什么都懂点,见过的各类病人比较多。反正这里都是自家人,所以就讲几个常识性问题。 一是受伤部位本身的问题。我发现不少熊迷说他是臀部损伤,但我看过的英文资料中只提到过hip也就是髋关节问题。当然这两个部位离得不是很远,但是在医学上来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臀部只有肌肉和脂肪,这方面的伤不是根本性问题,应该可以治愈,髋关节则是下身甚至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严重髋关节损伤对以跳跃为主的花样滑冰选手来说是致命打击。由于hip这个字眼有时在口语中被用来指泛指臀部,比如"hip-hop"一类的说法,所以我估计以上混淆是由于翻译方面的不慎。 二是曾见网上一些人不解为什么小熊换了人工关节以后还是不能复出。还有人说那小普还有腹股沟,背部等一干伤痛,为什么还可以坚持比赛很久甚至复出?在这里比较浅显地举个例子,如果我在门诊见到说自己肩膀疼啊或者膝盖疼什么的病人,第一件事我就会给他拍个X光片,看看有没有关节炎一类的问题,如果没有我就会马上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还好,骨头没事”。所以说软组织损伤比如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韧带撕裂都还有希望用保守治疗治愈,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但如果是骨头本身的退化和磨损那是无法再生的。而且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就象一部机器,运作时间越长磨损越大。当然,一般老人都多少会有关节炎,但象小熊这种由于先天髋关节滑膜欠缺而造成骨头之间缺乏缓冲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尤其在加上他在这种骨碰骨的情况下长期搞高强度跳跃,结果就是20多岁就得换人工关节了。其实换人工关节永远是下下策,总是在药物治疗和理疗都失败的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的。因为人工关节毕竟不是自己的,我病人中大部分,换了关节以后连路都走不远了。虽然小熊是年轻优秀的运动员,但也不能太无视自己的身体,再强悍的人工关节被他连跳几次三周半四周的也就摔零碎了。人工关节的平均使用寿命也不过十年左右,好好保养的话二十年到头了,他这辈子还打算换几次关节呢? 其实我如果是小熊的医生,应该早就已经被他气死了。2001年世锦赛那次,脚骨都裂缝了还硬撑着上。其实那种骨折,即使是头发一样细,也是需要用夹板或者石膏一类的固定,就是为了减少震动,让骨头自己慢慢愈合。否则一不小心两边错位,之后就很难接好,或者以后断裂处长出变异的骨质增生,引发严重的关节炎等等后遗症。他倒可好,打了封闭上去跳个够!可以说那只脚是不想要了。确实那次的“革命”和“角斗士”都格外感人,不过这代价也真不小。 我知道小熊的意志力和拼劲都超强,这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但是千万别再怂恿他复出,那只能是害他。
【原创】传歌面面观 先给一个我空间里能看全文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lilywhite_lily%2Fblog%2Fitem%2Fdacb92297bcb99f598250a7a.html&urlrefer=e8552c89dae826d9fbdfdc30a318b316
老狼也是听着赵传的歌长大的 在老狼吧中的这个“老狼简介”帖中有以下一段:
看到很好笑的一段话:赵传“红歌不够多” 来自搜狐娱乐的这篇采访快笑死人了,尤其一个叫张熠明的所谓总监在里面大放厥词。
【圣诞纪念】Band Aid --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1984年录制的这首歌及MV,是史上最畅销单曲之一,并为后来的Live Aid慈善演唱会埋下伏笔。众大牌一一亮相,当然Phil的架子鼓也是不可或缺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