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white Lilywhite
关注数: 0 粉丝数: 663 发帖数: 9,758 关注贴吧数: 19
EB经典现场系列之十四:1991年东京演唱会 虽然Eric在日本的历次巡演都是很受欢迎的(他说他见过的第一支The Animals翻唱乐队就来自日本),不过他在自传中提到了一次在那里遇险的经历。60年代末,新动物乐队在日本巡演期间一度被东京黑帮劫持,那伙人想强迫他们为黑帮头子连续一星期搞小规模私人演出。Eric和乐队当然不同意,结果对方使用军刀威逼起了乐队经济人。三十六计走为上,Eric等人连夜买了机票想飞离日本,结果又在机场被黑帮的人追上。这时Eric突然火冒三丈,当场大骂黑帮头目,说现在的日本人还有没有尊严了,把祖宗的脸都丢光了,连偷袭珍珠港这类卑鄙无耻的事也都做得出来,完全是一群小人,胆小鬼,等等。谁也没想到这番话竟然把黑帮小头目骂哭了,尽管最后他们仍是花了一大笔贿赂才得以坐上飞机逃离那个是非之地。 不过那次的不愉快并没有阻止Eric重游日本。实际上83年动物乐队的重组巡演就又去了那里,而以下几个视频则来自90年代Eric和Brian Auger组建的乐队在东京的一次演唱会。 Brian Auger也是著名60年代音乐人,下列视频中键盘很牛但是喜欢边演奏边呲牙咧嘴的就是他。这位爵士钢琴/键盘手曾经组建/参与The Steampacket乐队以及后来的The Trinity乐队。而这两支乐队的主吉它手Vic Briggs随后又加入了 Eric Burdon的新动物乐队。此外Steampacket乐队(包括 Long John Baldry, Julie Driscoll和Rod Stewart)也曾和原动物乐队同台演出过,可见Eric和Brian早在60年代就在音乐方面有些渊源。更有甚者,二人在私下也是多年的“酒友”。90年代初他们两人直接合作组建了Eric Burdon & Brian Auger Band乐队,并于93年发行了现场双专辑《Access All Areas: Live》。
【有感】越来越喜欢看ICE AGE 我特别喜欢看ICE AGE第2和第3季度小熊和Lanskaya的合作。相对来说,他和Dayneko的节目就有些不尽人意,当然我知道Dayneko滑冰没什么基础,不能和小时侯滑过8年 冰的Lanskaya比技术,但更主要的是我不大喜欢她对待滑冰的态度。虽然她当时和小熊是男女朋友关系,但她无论在练习片段中或者比赛中都处处显得很不敬业,经常想用装可爱蒙混过关。 相比之下Lanskaya和小熊在冰上就要默契得多了,而且看得出Lanskaya一直很努力,也从不在难度方面偷工减料,而且好象也很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此外可能因为她是演员,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很丰富,这个与小熊风格一致,加上Zhulin的编舞也一向很戏剧化,使得看他们的节目总是象在看一出舞台剧。唯一小小的遗憾是Lanskaya身材相对太高了一点,导致小熊每次做lift类动作都使我觉得有些惊险,甚至少数几次把她举过头顶时我似乎看到小熊的手臂都抖了。 这使我想起另一个疑问,我看过ICE AGE 2 得第一的Gordeeva和Beroev的表演,但有些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获胜。当然Beroev做托举显得更轻松,不过这个难度区别也很明显,我倒想要看看如果叫他托举一个与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女伴会出现什么事。另外我知道GB这一对的表演更接近双人滑,而小熊和Lanskaya更象冰舞,但无论从难度来说或者从艺术表现力来说我都觉得后者全面胜出。因为GB除了托举比较好以外,之间缺乏舞蹈动作和其他难度动作,两人之间也觉不出很有chemistry(怀疑也与身高相差太大有关)。虽然我没看过其他对参赛者的表演,但如果第一那对也不过如此的话,我必须要为仅拿第三的小熊和Lanskaya鸣一下不平了。
【怨念】四周半跳 最近回顾了一下小熊在1998年欧锦赛和1999世锦赛长节目的视频,那时正处于米申和老太太的过渡期。欧锦赛教练是米申,世锦赛已经换成老太太了。 那阶段虽然他的艺术表现力尚未成熟,但是体力极佳,充分展示了他跳跃方面的天赋。1998欧锦赛他跳了一个4T,7个三周,包括两个3A和一个3-3组合,只有4T落冰有点瑕疵。1999年世锦赛Lawrence of Arabia则跳了一个4T,8个三周,包括两个3A和两个3-3组合,全部完美落冰,以至于把波兰裁判激动得给了他一个技术分6.0。不过这两次表演中最令我激动的还是他的三周半跳,那爆发力和高度让我看一次赞一次。由于他跳得比别人的三周半高,所以空中旋转不需要很快,也不需要浑身缩得很紧,所以我感觉跳起来更加舒展潇洒。无论是欧锦赛那英国解说还是世锦赛解说的前美国奥运冠军Brian Boitano都对他的3A赞不绝口。前者说“没见过比那个更高的3A”。后者说“想不出他那些跳跃有任何需要改良之处”。尤其英国那位还提到他当时在米申指导下在练四周半跳,还断言“我相信他下个赛季就能做出4A”。岂不知他之后很快就换教练了。 对于我这个跳跃控来说,4A可以算得上Holy Grail,没想到小熊当年离这个目标只有一步之遥。我虽看不惯米申的为人,但他在训练跳跃方面是个天才。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完全看不到有可能做4A的人,反倒有人自欺欺人的说什么现在的步法衔接在难度上超过跳跃,无语……
关于小熊的伤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内科医生,不是骨科,风湿科或运动理疗科,所以算不上这方面的专家。不过内科好处就是什么都懂点,见过的各类病人比较多。反正这里都是自家人,所以就讲几个常识性问题。 一是受伤部位本身的问题。我发现不少熊迷说他是臀部损伤,但我看过的英文资料中只提到过hip也就是髋关节问题。当然这两个部位离得不是很远,但是在医学上来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臀部只有肌肉和脂肪,这方面的伤不是根本性问题,应该可以治愈,髋关节则是下身甚至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严重髋关节损伤对以跳跃为主的花样滑冰选手来说是致命打击。由于hip这个字眼有时在口语中被用来指泛指臀部,比如"hip-hop"一类的说法,所以我估计以上混淆是由于翻译方面的不慎。 二是曾见网上一些人不解为什么小熊换了人工关节以后还是不能复出。还有人说那小普还有腹股沟,背部等一干伤痛,为什么还可以坚持比赛很久甚至复出?在这里比较浅显地举个例子,如果我在门诊见到说自己肩膀疼啊或者膝盖疼什么的病人,第一件事我就会给他拍个X光片,看看有没有关节炎一类的问题,如果没有我就会马上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还好,骨头没事”。所以说软组织损伤比如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韧带撕裂都还有希望用保守治疗治愈,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但如果是骨头本身的退化和磨损那是无法再生的。而且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就象一部机器,运作时间越长磨损越大。当然,一般老人都多少会有关节炎,但象小熊这种由于先天髋关节滑膜欠缺而造成骨头之间缺乏缓冲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尤其在加上他在这种骨碰骨的情况下长期搞高强度跳跃,结果就是20多岁就得换人工关节了。其实换人工关节永远是下下策,总是在药物治疗和理疗都失败的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的。因为人工关节毕竟不是自己的,我病人中大部分,换了关节以后连路都走不远了。虽然小熊是年轻优秀的运动员,但也不能太无视自己的身体,再强悍的人工关节被他连跳几次三周半四周的也就摔零碎了。人工关节的平均使用寿命也不过十年左右,好好保养的话二十年到头了,他这辈子还打算换几次关节呢? 其实我如果是小熊的医生,应该早就已经被他气死了。2001年世锦赛那次,脚骨都裂缝了还硬撑着上。其实那种骨折,即使是头发一样细,也是需要用夹板或者石膏一类的固定,就是为了减少震动,让骨头自己慢慢愈合。否则一不小心两边错位,之后就很难接好,或者以后断裂处长出变异的骨质增生,引发严重的关节炎等等后遗症。他倒可好,打了封闭上去跳个够!可以说那只脚是不想要了。确实那次的“革命”和“角斗士”都格外感人,不过这代价也真不小。 我知道小熊的意志力和拼劲都超强,这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但是千万别再怂恿他复出,那只能是害他。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