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nse塔 defense塔
关注数: 2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962 关注贴吧数: 12
奥恰alc和狂飚的搭配问题 奥恰洛夫alc作为数一数二热门的内置底板,很多球友在配胶或者入手前都会考虑适不适合狂飚,配橙海绵还是蓝海绵的问题。正好我有两块奥恰alc的底板,最近也想体验下奥恰分别配橙蓝狂飚有什么不同,和大家分享一下体会。 1、使用背景 楼主球龄不长,两年童子功,中断十余年后重拾球拍至今三年。横拍弧快打法,正反手均衡,发力水平一般偏上,无积分 2、球拍数据 fl:底板88g neo蓝省39度+v11e st:底板90g neo橙省39度+雷鸣cmd 两支球拍总重均为185.6g,蓝省橙省除胶后均为46g,采用相同的灌油手法:两遍打底两遍海上明月油啥事 3、上手体验 蓝省:这是我第二次打蓝海绵,从贴好两支拍子垫球就感觉到手感的不同。如果橙省灌油之后是类似“bang,bang”这样的声音,蓝省灌油则是“tong,tong”这样的声音,略带发闷的感觉有点像没灌直接贴的橙狂飚。上手后立马感受到蓝海绵的确对发力要求高,而且相对橙省来说蓝省要求发力高并不是绝对发力的那种大力量,而是要求在击球的那一次一定要发力集中,把球打进海绵打透,然后就能获得超强的旋转,极其诡异的二跳弧线。小力量下因为海绵更软,韧的特点,台内控制的小球不如橙海绵手上感觉清晰,需要更精细的手法。中档力量我认为是驾驭蓝海绵最难的一个点,小力量可以靠粘性大力量发出力不至于太差,中档力量如果不能发力集中,力量被海绵吸收却反馈不到球上,结果就是下网或者一个很低质量的回球。由于第一天试打的体验不是很好,我思考了下发现连带着灌油的打底蓝省那面有4-5层胶水,增加了打透的难度,所以我撕下胶皮打底层重新底板胶皮各一遍厚刷,打透难度降低了很多,手感体验还是蓝海绵的感觉 橙省:在打橙省之前我是打外套雷鸣zgr的,因为重量原因转打的狂飚。我从雷鸣zgr转到橙省基本是无缝衔接没对手感手法有任何调整,neo橙省买来直接贴上打了一周后灌的油,灌油前后的差距感觉最大的就是通透性,不灌之前略闷,灌过后通透程度和涩套有的一拼。橙省出球干脆,海绵吃球时间比蓝省短,小球比蓝省更清晰,中档力量发力和借力防守也更好控制,大力量下速度略快一点,旋转略差一点。 4、其他 两把奥恰来说,我发现同重量下st柄的重心要比fl的更偏拍头些。蓝省除掉打底重新贴的前后,胶水重量相差到了4g,重量直接下到了182g不到。当初为什么会放弃雷鸣zgr改打狂飚就是因为粘性外套都太重了,基本都在50g以上。没改狂飚之前我基本上把188-192g都打了总是觉得不舒服,换了狂飚后重量最轻到183g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所以说,奥恰配两面外套好打是肯定的,但是重量问题要好好考虑下,按照自己习惯的重量配出轻3-5g的应该是最舒服的。而反手方面感觉奥恰是真不挑胶皮,挑一个你能驾驭的了的就行。比如我尝试过反手2.1厚d05,质量虽高但控制不来遂放弃 5、总结 奥恰配胶可以配狂飚,橙蓝都可看个人习惯。打过习惯蓝海绵的可以直接上,一直打橙海绵的发力集中一般的建议还是橙海绵。不喜欢灌油的直接两面外套控制点重量即可。 按照我奥恰配过的正手胶皮做个上手难易度的排名,个人感觉仅供参考。 以100分为标准,上手难度从低到高 95 neo橙省(灌)< 100雷鸣zgr< 105 neo橙省(不灌)<110 挺拔k2 <120 neo蓝省 其中橙省胜在重量轻,雷鸣zgr除了重量稍重手感上和neo橙省非常接近,挺拔k2硬度略硬感觉有40度狂飚差不多,打的时间较短体会不深。
奥恰alc&林高远alc 蝴蝶两只非常好打,风格鲜明的拍子,聊一聊个人的使用体验。非专业的严谨测评,欢迎友好讨论,切勿抬杠 1外观: 林高远alc号称巴萨配色,三色拼接,手柄红色的L以及标牌的设计非常亮眼 奥恰alc同样三种配色黑黄蓝,主体黑色一股暗黑哲学的气息♂,但是一圈黄色加偏金色的标牌加了不少颜值2配置数据 奥恰alc:一手fl国行v码,雷鸣zgr+变革elp。底板卖家称88g,整体总重原190g,elp内能下降后刷了两遍乒乓网的小黑油,现总重192.2g(重量一次打两个半小时球平均下降0.1g) 林高远alc:二手st国行t码,挺拔k2+雷鸣cmd。底板重量82g,总体重量178g 3使用体验 奥恰alc:奥恰购买于元旦,因为之前使用的是竞技者power同样内置,基本无障碍过渡到奥恰alc。奥恰alc的整体感受就是“厚实”:加大板面,底板厚度到6.2,相对靠近拍头的重心,饱满的手柄。刚买回奥恰打的前三次,感觉这拍子打起来真累人,以往打球两个半小时的这几次一个半小时就累了。但是适应了之后发现是真好用,加厚底板带来的是更足的底劲,稳健的防守和控制,而不足之处就是转换起来相对变慢。一旦形成相持,无论正反手奥恰alc都非常有数,过渡的一板,或是主动发力的一板,可以说到了中远台就是奥恰的领域展开了,中等力量拉球上台率很高,拉足质量的一板,弧线长,旋转强,落点深,威力十足 林高远alc:林a是春节前收的把二手,赶着放假前配出这一套胶皮贴好,发现重量只有178g,加上st柄个人感觉有点细,第一次打的时候觉得握在手上发虚,一度想让我换个fl。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习惯了之后,这块板子的特点给我不小的惊喜:反手突出一个好用,极其丝滑的正反手转换以及多板连续。个人的反手拧水平很一般,但是面对同一个球友发同样的球,我用林a的拧拉上台率明显比用奥恰的高。反手快节奏的相持,加质量的落点控制,林a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而且相比于奥恰,林a做到这些是非常轻松省力的。正反手转换优秀,夸张点的说只要不是正手残废都能感觉的到。相对不足来说的话,防守上没有奥恰的扎实,退台的底劲明显差奥恰一截,拉出来的球弧线没有奥恰的贼比较正,落点比奥恰要短。 总结:奥恰alc和林高远alc作为蝴蝶的两支千元底板,没有明显的缺点,个人理解可能业余来说林a的下限要高一点,更好上手一些。两块板子适合的风格应该说是截然不同的,林a像是一把匕首,敏捷迅速。一刀没刺中要害?那就多来几刀。奥a就像一把大斧,一斧子抡下来再厚的装甲也能劈碎。 个人主观感受,不争对错,欢迎讨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