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小贝 流浪的小贝

关注数: 3 粉丝数: 54 发帖数: 14,908 关注贴吧数: 5
【贴图】传说中冥界唯一的花朵---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 是上坟的日子。 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吧。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佛说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极乐世界。 有一种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生于弱水彼岸,无茎无叶,绚烂绯红。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佛经语:“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视频】罗伯特.巴乔进球专辑 90世界杯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1.mpeg 90世界杯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2.mpeg 94世界杯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3.mpeg 94世界杯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4.mpeg 94世界杯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5.mpeg 94世界杯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6.mpeg 94世界杯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7.mpeg 98世界杯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8.mpeg 98世界杯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09.mpeg AC米兰入球AC米兰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0.mpeg AC米兰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1.mpeg AC米兰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2.mpeg AC米兰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3.mpeg AC米兰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4.mpeg 博洛尼亚入球博洛尼亚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5.mpeg 博洛尼亚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6.mpeg 博洛尼亚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7.mpeg 博洛尼亚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8.mpeg博洛尼亚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19.mpeg 博洛尼亚入球06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0.mpeg 布雷西亚入球 布雷西亚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1.mpeg 布雷西亚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2.mpeg 布雷西亚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3.mpeg 布雷西亚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4.mpeg 佛罗伦萨入球 佛罗伦萨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5.mpeg 佛罗伦萨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6.mpeg 佛罗伦萨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7.mpeg 佛罗伦萨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8.mpeg 佛罗伦萨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29.mpeg 佛罗伦萨入球06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0.mpeg 国际米兰入球国际米兰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1.mpeg 国际米兰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2.mpeg 国际米兰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3.mpeg 国际米兰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4.mpeg 国际米兰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5.mpeg 尤文图斯入球尤文图斯入球0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6.mpeg 尤文图斯入球0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7.mpeg 尤文图斯入球03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8.mpeg 尤文图斯入球04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39.mpeg 尤文图斯入球05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0.mpeg 尤文图斯入球06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1.mpeg 尤文图斯入球07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2.mpeg 尤文图斯入球08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3.mpeg 尤文图斯入球09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4.mpeg 尤文图斯入球10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5.mpeg 尤文图斯入球11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6.mpeg 尤文图斯入球12 http://www.lanmo.com.cn/xcsl/roberto_baggio/047.mpeg
【分享】情迷哈瓦那 【原 片 名】Dirty Dancing Havana Nights 【中 文 名】情迷哈瓦那 【出品年代】2004 【国  家】美国 【类  别】爱情/剧情 【导  演】盖伊·弗兰德 (Guy Ferland) 【内容简介】 根据在古巴的美国少女乔安·詹森的真实生活改编。影片将我们带进辉煌的景象、激荡的音乐和热烈的感情中。描述了古巴革命前夕,一段颓废的生活,一段被发现的爱情。 与西班牙热舞帅哥的一场艳遇   1958年11月,古巴首都哈瓦那,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8岁的凯蒂蜜尔(蕾梦娜葛瑞 饰)是个传统的美国女孩,享受身边的生活,同时幻想着去异国邂逅浪漫风情的恋爱。凯蒂对其它国家好奇心非常强烈,以前她希望去西班牙旅行,虽然没去成西班牙却跟随在负责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南美销售的父亲,来到了风情万种的古巴首都哈瓦那。   充满南美风情的哈瓦那,这里的一切令凯蒂感到无比新鲜,她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快乐。在她和父母入住的海洋酒店(Oceana Hotel),凯蒂喜欢参加每晚在酒店大厅举行的舞会,她的舞姿优美高艳,超过了那里的所有女孩,这让她感到十分骄傲和快乐。   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着舞蹈的凯蒂认识了夜总会的侍侯生杰维(迭戈鲁纳 饰),他是个非常有才气的舞者,一直暗地里努力学习舞蹈,达到了能够结合自己的身体来编舞的水平。凯蒂立刻被这个浑身散发出魅力的古巴男孩吸引了,她怂恿他一起合作参加即将举行的国家舞蹈大赛,那会在当地最高档的帝王夜总会(The Palace)举办。   接下来,凯蒂和杰维全心地投入到了舞蹈训练中。他们每天在夜总会的附近秘密地练习,触摸着彼此的身体以找到协调的舞步,尝试水火交融般的眼神寻找舞者之间情欲的交流,那些日子,练舞厅的镜子里,他们的爱情也随着舞蹈如胶似漆了。   最后舞蹈竞赛的夜晚终于快到了,凯蒂和杰维已经作好了准备,用一对完美的舞伴身份参加这次大赛,并且在舞池里留下他们的爱情见证。可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夜总会里,以及哈瓦那所有的街道上,爆发了暴力革命……
【西洋】布歇的油画欣赏 凝脂的诱惑 ——佛朗索瓦·布歇(Boucher) 画家布歇深谙各种装饰画和插画的制作,从为凡尔赛、枫丹白露、玛尔利和柏尔胡等地的皇邸所做的巨型饰样,到歌剧场上使用的鞋、扇等的道具设计,无不游刃其中、绰绰有余。 由于布歇拘泥色彩,若以艺术家的身份来诠论布歇,则他显然犯了肤浅、花俏的过失;若以装饰家的身份来论他的成就,那么无疑的,他是具备多样才能和杰出手法,以及与时代风气相谐和的绘画代表。 布歇,Boucher (1703~1770) 法国画家,洛可可美术的典型代表。1703年9月29日 生于巴黎,1770年5月30日卒于同地。父亲尼古拉•布歇也是一位画家。布歇17岁时,父亲推荐他向法国画家弗朗梭瓦•勒穆瓦纳(1688~1737)学画。1725年,受已故华多的友人让•德•朱利埃纳的委托,他与其他画家一起把华多的许多素描刻成版画,后被出版印成版画集《千姿百态》。这项工作使布歇对华多的艺术更加崇拜了。1723年,布歇参加了巴黎美术学院举办的绘画竞赛,并获得了赴罗马考察的一等奖,但学院方面未能支付这笔旅费。几年后,他自费去了意大利。在那里他首先对17世纪充满牧歌情调的美术杰作发生兴趣。1731年回到巴黎,此后很快风靡画坛。1734年被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后又升为教授。至1765年,随着他的声望日高,学院方面终于聘任他为该院院长,并获得“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布歇的艺术成就在于他既绘制天顶画、装饰壁画,也作肖像,还画一些具有牧歌情调与风俗场景的风景画,同时又为皇家织造厂设计挂毯稿子,负责宫廷演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他的那些以裸体女性为主的神话题材的油画,显示了没落贵族追求糜烂的享乐生活的一面。订画的贵族们要求尽可能画得甜腻,带有肉欲的诱惑力。他画的那些裸体女神,就象是用玫瑰色瓷土捏成的,肤色圆润光滑,毫无真实感。最能够代表他的风格的是那些为装饰宫廷和贵族府邸而 创作的神话题材的故事画,如《维纳斯的胜利》(1740,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狄安娜出浴》(1742)等。这些作品色彩华美柔丽,表现了他的想像力和装饰才能,但却充溢着宫廷脂粉气息。布歇的这类作品在当时就遭到 D.狄德罗的抨击。布歇还喜爱收集东方工艺品,并且为皇家织毯场设计过一套9幅的中国主题的壁毯。路易十五曾于1746年将这套壁毯赠予乾隆皇帝。 布歇的缺点在于不能深入研究对象的真实性,仅仅追其效果。狄德罗曾说道:“何等漂亮的色彩,何等丰富啊!他(布歇)拥有一切,除了真实。”布歇的艺术完全是属于18世纪的。
【单曲】With you all the time Gareth Gates—with you all the timeI live beneath the heartI watch you from the darkI´m every breath I´m every dreamI´ve known you foreverI´ve followed you everywhereI´m every scar I´m who you arewhen you think you´re alonewhen you cry cos someone´s unfairyou can rest assured I´m always thereeven when you feel like you don´t belongeven when you fall and it all goes wrong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that I´m with you all the timesay a little prayer for the restless heartwe shall never ever drift apartknow that I´m with 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with you all the timeI´m walking round the roomI´m laughing when you smileand when you cry I cry tooI made you a promisethat I shall forever beyou´re on your own but not alonewhen you´re down and you´re rife and the world tells you no-one caresyou can rest assured im always thereeven when you feel like you dont belongeven when you fall and it all goes wrong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that I´m with you all the timesay a little prayer for the restless heartwe shall never ever drift apartknow that I´m with 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with you all the timesave a little love for meyou´ll seesave a little love for meyou´ll seesave a little love for meyou´ll seeand you´ll seeeven when you feel like you dont belongeven when you fall and it all goes wrong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that I´m with you all the timesay a little prayer for the restless heartwe shall never ever drift aparknow that I´m with 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with you all the time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that I´m with you all the timesay a little prayer for the restless heartwe shall never ever drift apartknow that im with you know that im with you with you all the timehttp://61.146.93.114/english/upload/forum/2006224210809.mp3
【美文】开于颓败的奢靡之花——关于《新桥恋人》(转载) 作者:阿底_rae ��关于卡拉克斯 一开始,法国电影给我的感觉恐怕只停留在那部誉满全球的《蓝》里。昏黄黯淡的色调,油墨样的风景,舒缓的音乐与情节,比诺什忧郁恬淡坚强高傲的眼神,还有基耶斯洛夫斯基隐匿在电影背后对人生的思考。    很难说自己是否真的就喜欢欧洲艺术影片。有时故事的讲述已成为次要的事,只是在按部就班的情节里看近乎唯美的拍摄方式。当然大师的伟大还在乎某些人所说的,让电影担负着所谓的悲天悯人。其实电影究竟能不能承载超越本身的含义已经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那些不喜欢在电影里思考并且无法真正沉静下来的人实在是不会喜欢类似的欧洲电影的。    我想,放眼整个法国影坛,如果将基耶斯洛夫斯基誉为大师,那么卡拉克斯就是当之无愧的鬼才。他可以耗费数亿花两年时间在塞纳河上搭起新桥,可以给演员一年多的时间去体验流浪生活,而这一切还仅仅是最不起眼的一小部分。只因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都裹着平缓的外衣,他的思考在同样的慢节奏中流淌,这种细水长流造就了滴水穿石的深度与韧劲;而卡拉克斯则要躁动得多。在他的电影里,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对人性中阴暗丑陋面更深层次的剖析诘问和反思,观者可以在片中大部分的场景里体会到卡拉克斯那种流光四溢存乎瞬间的爆发力。因为充满灵动的想象,所以稍纵即逝难以捕捉,同时也因为这种短暂就必使他的电影惊心动魄却鲜有沉淀。    当然我并非在此菲薄卡拉克斯。事实上我对他的喜好程度已超出了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或许是为了他镜头里那些恣意的风景暗合了自己心底的幻象,那些颓败又奢华的故事因为永不可能在自己及周围上演而显现着它的金贵。卡拉克斯似乎更像一个童话的缔造者,只不过那些原本可以美好的情境在遭遇到恶劣的环境与人事后终于支离破碎。于是卡拉克斯的讲述充满彻骨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但是,卡拉克斯的致命伤是他在叙述的过程中极易失去控制而流于自身的一相情愿。他给了《坏血》一个惨痛的结局而令它几近完美,但或许也同时让他感到某种不平,所以在《新桥恋人》这部本可以更出色的电影末尾偏来了一个光明。等到《波拉X》,则更是惨不忍睹。虽然类似的败笔不足以破坏《新桥恋人》的整体美感与卡拉克斯峥嵘的天才,但毕竟使我辈这种完美主义者有了不吐不快之感。      关于电影 我一直盼望能够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可文字对于这样一部影片来说分明显示着它的软弱与匮乏。卡拉克斯在里面尽情彰显着他的癫狂浮靡颓败执著的天才,让我们分享他急聚的残暴与天真。既惊且惧。    我不知道有的人在听说这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投资最大的爱情片时会将它想成什么模样,但卡拉克斯让我们看到了阿历克斯在街头喷火的恣肆张扬,看到了米雪与阿历克斯在新桥醉酒后起舞时身后烟花的绚烂夺目,看到了这两个狂人在海边裸奔的狂傲不羁,还有地铁站里的大火,在雨中燃烧的车和人,等等等等。    法兰西某种渗透骨子的浪漫情怀让他们的电影也充溢着任何一个国度都难再企及的优雅与罗曼蒂克。事实上,除了巴黎,这个世界上还到处有四处标榜着浪漫的城市。连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但除了法国,其他地方都无法再真正诠释浪漫的定义。    当然我也承认抛开各种字典我个人很难解释浪漫这个词。其实即使是再好的字典也不见得就能够说透词的意义。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依附着自己的感觉与想象。直到《新桥恋人》的出现。    这部电影里的浪漫如影随形,但同时烙上了卡拉克斯个人的印痕。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浪漫的诠释可以是面目相同的两个女子在波兰中心广场无意的相逢,而在卡拉克斯,这种浪漫是与伤残与疼痛与折磨紧相联系的。于是在他的镜头里,奢靡与颓败并存,美丽与丑陋同活。    《新桥恋人》里所有的场景都带着涂糜。色彩张狂明艳,对视觉产生出无与伦比的冲撞,而透过这些突兀又分外有力地衬托了这场爱情妖艳并且肆无忌惮的讲述。于是将军之女与流浪汉之间所发生的在别人手中或许只能成为毫无新意的垃圾但被卡拉克斯却处理出别具一格之风味的故事终于成为一部经典。
【评论】《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 译 序孙法理 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比亚兹莱为《莎乐美》所作的插图都是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可以看做是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和绘画三方面的三个标本。 唯美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想家和作家,如康德和谢林,歌德和席勒。他们认为文学艺术应当独立,不受任何其他意图的影响,文学家和艺术家应当是超越的人。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丁尼生是这样描述诗人的:“别用你那肤浅的头脑/ 去烦扰诗人:/ 别去烦扰诗人的心灵,/ 它于你太杳渺深沉。”这里虽强调的是诗人心灵的超脱,其他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心灵也如此。 这一思想在欧洲各国曾引起过广泛的共鸣。持类似看法者各国皆有:在英国,主要有柯尔律治和卡莱尔;在美国,主要有E.G.爱伦·坡和R.W.爱默生;在法国,则有斯塔埃尔夫人等。同时产生了“为艺术而艺术”运动和高蹈派运动。法国诗人戈蒂埃为他自己的《莫班夫人》所写的序言是提出得较早的唯美主义理论。此后爱伦·坡、波德莱尔、福楼拜和马拉美等人都曾支持过这个运动。这个运动对法国的象征主义运动也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是在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可是后来居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作品。现在一提到唯美主义运动,一般人所想到的往往就是英国的王尔德和比亚兹莱,对于其他的人大都淡忘了。
求助:1988年版《危险关系》有地方下载不? 以前CCTV6播过,译作《危险情人》,想问问有没有人知道什么方式可以下载?BT、电驴、MO、FTP都行,要是实在没有下载的地儿,就只好掏银子买碟去了~~《危险关系》(Dangerous Liaisons) IMDB编号:0094947 类型:剧情 / 爱情 发行年代:1988 导演:史蒂芬·弗莱尔斯 Stephen Frears 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Christopher Hampton / Choderlos de Laclos 其他中文片名:孽恋焚情 演员表: 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 Vicomte Sébastien de Valmont 格伦·克洛斯 Glenn Close .... Marquise Isabelle de Merteuil 基奴·李维斯 Keanu Reeves .... Le Chevalier Raphael Danceny 米歇尔·法伊弗 Michelle Pfeiffer .... Madame Marie de Tourvel 乌玛·瑟曼 Uma Thurman .... Cécile de Volanges 史洛希·克鲁兹 Swoosie Kurtz .... Madame de Volanges Peter Capaldi .... Azolan Mildred Natwick .... Madame de Rosemonde Harry Jones .... Armand Nicholas Hawtrey .... Major-domo 片长:119 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 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混音:Dolby 级别:Argentina:18 / Chile:18 / Finland:K-16 / Sweden:11 / UK:15 / USA:R 上映日期:美国:1988-12-16 / 美国:1988-12-21 宣传语:Lust. Seduction. Revenge. The Game As You've Never Seen It Played Before. 剧情梗概:  18世纪的法国,富有的寡妇怂恿一名恶名昭彰的浮华浪子去勾引一位年轻貌美的新婚女子,当所有的道德、禁忌完全被打破,游戏的男女主角陷入爱河,种下了悲剧的结果。
【电影介绍】玛戈王后 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 (1994) 导演:Patrice Chereau 原著:大仲马 改编:Daniele Thompson、Patrice Chereau 配乐:Goran Bregovic 法国 1572 年8月24号的晚上发生了一件法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 St. Bartholomew 大屠杀。当时的法国正值宗教战争之际,为了要给法国带来和平,於是举行了一场政治联姻,不成熟的天主教国王的妹妹 玛歌嫁给了Navarre的国王 亨利,然而 Catherine of Medici 却在背後操弄著一切,她发动攻击行动,策划下毒等阴忠约吧縿觼y伦等行为,一场带来法国腥风血雨的政治风暴就此开始... 法国影坛的宫闱巨制,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名著。伊莎贝尔.埃珍妮担纲饰演玛尔戈,她原是国王的妹妹,却遭三个兄弟视为性欲俘虏。母后凯瑟琳是家族领袖,为了达成政治阴谋而将信奉天主教的玛尔戈许配给新教的亨利国王为妻。婚礼过后,即发生宗教大屠杀,新教徒拉莫在危急关头为玛尔戈所救,其后更跟她坠入爱河。我们观众不太熟悉本片描述的历史背景,故对剧情发展可能难明其中复杂奥妙之处,但本片在制作上的豪华灿烂却有目共睹,宗教大屠杀动作高潮也令人瞩目惊心,反映了导演帕提斯.雪何处理古装巨片的功力。 从没见过有一部电影可以演得如此混乱竟还能成功的,那就是法国片——玛歌皇后(La Reine Margot),一部被称做史诗级的电影,二小时二十三分中内在千头万绪中让你恍如做了场噩梦。主要人物: Isabelle Adjani .... Margot (玛戈王后……她演这部戏时已经四十岁了!怎可能?!) Daniel Auteuil .... Henri de Navarre (那瓦尔的亨利,未来的亨利四世) Jean-Hugues Anglade .... Charles IX (查理九世,玛戈的大哥) Vincent Perez .... La Mocirle (拉莫尔,新教徒,玛戈在新婚之夜勾搭上的情人) Virna Lisi .... Catherine de Médicis (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法国太后) Dominique Blanc .... Henriette de Nevers (玛戈的女性密友) Pascal Greggory .... Anjou(安茹公爵亨利,玛戈的二哥) Claudio Amendola .... Coconnas (Henriette的情人,与拉莫尔不打不相识,成为同生共死的好友) Miguel Bosé .... Guise (吉斯公爵亨利,玛戈的老情人) Asia Argento ... Charlotte of Sauve (意大利的男爵夫人,不知情下涂抹了有毒的唇膏而死,但谋杀对象那瓦尔亨利却逃过一劫)
【单曲】法国电影《蝴蝶》-Papillon http://kernel.netbuddy.org/mp3/Papillon.mp3小女孩:“为什麼鸭会下蛋?” 老爷爷:为了蛋都变成小鸭。 小女孩:“为什麼情侣们要亲吻?” 老爷爷:是为了鸽子们咕咕叫。 小女孩:“为什麼漂亮的花会凋谢?” 老爷爷: 因为那是游戏的一部分。 小女孩:“为什麼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老爷爷: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小女孩:“为什麼木头会在火里燃烧?” -老爷爷:是为了我们像毛毯一样的暖。 小女孩:“为什麼大海会有低潮?” 老爷爷:是为了让人们说:“再来点”. 小女孩:“为什麼太阳会消失?” 老爷爷:为了地球另一边的装饰 小女孩:“为什麼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老爷爷: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小女孩:“为什麼狼要吃小羊?” 老爷爷:因为他们也要吃东西。 小女孩:“为什麼是乌龟和兔子跑?” 老爷爷: 因为光跑没什麼用. 小女孩:“为什麼天使会有翅膀?” 老爷爷:为了让我们相信有圣诞老人。 小女孩:“为什麼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老爷爷: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 老爷爷:你喜欢我们的旅行吗 小女孩:非常喜欢 老爷爷: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东西,不是吗? 小女孩:可惜我没能看到蟋蟀。 老爷爷:为什麼是蟋蟀? 小女孩:还有蜻蜓。 老爷爷:嗯,也许下一次吧。 小女孩:我能问你点事情吗? 老爷爷:又有什麼事? 小女孩:我们继续,不过由你来唱? 老爷爷:绝对不可以。 小女孩:来吧。 老爷爷:不,不,不。 小女孩:这是最後一段了。 老爷爷:你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了呢? ===老爷爷:为什麼我们的心会“滴答”? 小女孩: 因为雨会发出“淅沥”声 老爷爷:为什麼时间会跑得这麼快? 小女孩:是风把它都吹跑了。 老爷爷:为什麼你要我握著你的手? 小女孩: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很温暖。 老爷爷:“为什麼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小女孩: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访谈】李安的革命和什么是好的电影 李安的革命和什么是好的电影(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史博士生导师访谈)在刚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李安凭借《断臂山》摘得了金狮。值此,东方早报特约记者颜绯(以下简称颜)特地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史博士生导师陈山(以下简称陈)教授。李安身份的不确定和创作道路的坚定颜:陈老师,李安继获金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又一次引起了世界影坛的瞩目,您如何看待他这一现象?陈:我们看李安,称之为华人导演。李安的出现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导演的身份革命。颜:他的出现是特例吗?陈:不是,李安实际上是将来导演的发展方向。以前导演都是划定某个地区、某个种族,某个流派,他实际上突破了这个。李安祖籍江西德安,在台湾长大,在艺专学习戏剧,又去美国纽约大学接受电影教育。他的操作基地一半在美国,一半在台湾,拍了《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非华语电影。他的身份归属是个革命。也代表了今后导演的一个方向,身份的不确定性。颜:那他的身份既然模糊了,您觉得他的创作道路还一直很坚定吗?陈:是的,《断臂山》我没看过,不知是否和伦理有关,但李安之前所有成功的电影全都关注伦理。李安的文化基础是中国的,他是有文化传承的,中国人的儒家文化以伦理为基础。颜:《理智与情感》与《冰风暴》包括后来的《绿巨人浩克》都是以伦理、家庭作为切入点的吧。陈:李安最失败的作品就是《与魔鬼同骑》,脱离了这个主题。《卧虎藏龙》也有伦理的前传。在小说中俞秀莲的丈夫牺牲生命救了李慕白,李一直困扰于“朋友妻,不可欺”的矛盾中,以这个伦理背景组织一段玉娇龙与小虎的爱情来进行反衬。颜:这次的《断臂山》讲的是同性恋的故事,肯定与伦理有关的。陈:李安一定是站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这个伦理故事,与《蓝宇》、《东宫西宫》不同的。“李安现象”就是“旗袍文化”颜:这次威尼斯电影节可谓华语、华人导演云集,中国电影似乎在这个电影节上真的与国际对话了。陈: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走向全球化,拿什么作为中国电影人的根基才能跟国际对话。李安是个好例子,他的根基是中国文化,他的“父亲三部曲”就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果,而且他的电影中有源远流长的书法、饮食、武术文化,都很好的糅在了一起。为什么他能想到王度庐,国内那么多导演连听都没听过,刺秦刺了这么多次。从《卧虎藏龙》中看,李安对中国的武侠文化是非常熟悉的。颜:这是知识积累的原因吗?陈:不完全,是价值取向。中国某些导演认为全球化是把古老的东西都扔掉,这是中国“五四”以来的思想。李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价值的一面,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这同样反衬了中国许多导演的修养不够。颜:这也就是您说的,看中国老电影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对吗?陈:其实就是“旗袍文化”。既是从旧的而来,但现在又成为现代服装。老的和新的结合成一体。这种思维反映到电影界就是李安现象。中国人的原创性在唐朝已经张扬过,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脉,要有一个大国气象,要有文化的自信性。我们知道科技是落后了,而文化与科技不一定同步。颜:现在是政治、文化、科技都搅在一块了。现在老百姓开始从韩剧中学习汉文化知识了,比如最近热播的《大长今》。陈:韩国人的儒家传统还是很明显的。但韩国包括日本在向我们挑战,汉文化的发祥地在衰弱。中国的几代人与传统文化都是脱离的,教育体制如此强调英语,年轻人讲起《史记》肯定没有感情,个个英文呱呱叫,这叫窒息文化。我们等于一代代在培养“外国文化买办”。颜: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文化有误读吗?陈:西方一直在保护古老的文明,巴黎、意大利、德国有非常美丽的古街道,他们也没有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打倒。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育应该尊重人的个性,因材施教。我们现在还是比较的呆板,整齐划一地培养人材。
【美文】经典美人之——费雯丽 经典美人之——费雯丽转自网络费雯丽并不是我最喜爱的美人,两个赫本,褒曼,Marlene Dietrich,Romy Schneider,都排在她的前面。但是无可争议的是,她的确是电影史上最有分量的最顶级的美人。 从Laurence Olivier眼中看出去的费雯丽——“….在她的眼睛里还可以看到其他东西——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刻,听到林中最后一声鸟鸣之后,感觉到的那种内心的寂静。” 在奥利弗的眼里,费雯丽的美貌是可以忽略不提的。不是她不美,而是她的美几乎可以忽略,她美得不能简单地作为一种特点来提及。 但凡长得太无可挑剔的女人一般总是不很聪明不太生动的,三四十年代尽是这样的美人,比如琼芳登,那个后来取而代之成为奥利弗第二任妻子的小绵羊;比如格蕾丝嘉丽和瑙玛希拉。但是,费雯丽显然是个例外。如果你把她划到“尤物”堆里,对她是一种冒犯,在你则是没有见识。 费雯丽的例外,不仅仅在于优雅和神秘——这两点已有嘉宝珠玉在前。她的身上还有一种奇妙的粗俗,像一只刚刚成年的小牝豹子,慧黠的,灵动的,有咻咻的气息。就像已与她两位一体的郝思嘉,有一种很强烈的乱世的味道,危险的怒放的感觉。现在有很多很有故事的女子,大多都曾经拜倒在郝思嘉的门下,学她美目流盼,学她即兴的小小的谎言,学她的佻达和天真,学她的虚荣和不羁,学她的可爱的刺恼和坏脾气,学她一直错爱一直糊涂,学她幡然醒悟却败个落花流水,最后,还要学她在失地之上坚定而妩媚地说,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管学得像不像,愿意学郝思嘉的女人总比愿意学《渴望》里面刘慧芳的女人智商要高,活得要精彩。 费雯丽亦是一个对于演员这个职业完全献身的典范。这里说的献身决不是一般说法上的三伏天穿棉袄三九天跳冰河,那是敬业;献身意味着将自己的灵魂潜入到角色里,能够这样做,除了要有很高的才华,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有牺牲的准备。因为,很可能潜进去就无法全身而退了。费雯丽为了角色一再地冒险,一次次远离日常的轨道。最终,她连像个正常的女人那样爱劳伦斯也无能为力了。我印象中看过一篇文章, 说是劳伦斯·奥利弗只要提到前妻费雯丽,那种凄婉悲伤,比哈姆雷特失去奥菲莉娅还要动人。 但是,在费雯丽的精神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奥利弗还是没有顾念地离开了她。他不适合她,他不能给她抚平与宽慰的安全感。晚年的费雯丽还是那样既深且痛地爱着奥利弗,她的房间里到处放着他的照片。当奥利弗揽着别的女人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起过她? 费雯丽相当于公物,无论怎么都不敢揽为私宠。我最喜欢的美人并非费雯丽,但是不可否认,热爱她的人最众;也毋需质疑,她的分量和无人可及的深度——这种深度同时表现在她的美貌与人生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