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东 迷东
大道至简
关注数: 1 粉丝数: 188 发帖数: 13,657 关注贴吧数: 10
【国民革命军第95师----赵子龙师】 该师前身为剿匪军第1纵队(1933年10月将河北保安团、35师2个团和新20师1个团合编)。1933年11月正式授予国民革命军第95师番号,首任师长唐俊德。该师驻豫鄂边区参与围剿红军。1935年5月该师下辖程子宜、徐中岳2个旅。  1936年2月李铁军接任师长。西安事变时该师由“讨逆军”总指挥部直辖。  抗战爆发后师长由罗奇接任,同时该师被编入第8军序列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2月第8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92军(该军为1938年2月成立,下辖21师和95师)。  1941年师长罗奇升任37军副军长(仍兼任师长)时该师改隶37军。因罗奇以“带兵之要领,必须身先之劳之,始克有济”的方针训练部队,故在1941年战区大校阅时成绩名列榜首,被称赞为“当阳部队”(意为“赵子龙之勇”)。之后该师也时常被称作为“赵子龙”师。此时该师师部驻湘阴。  1942年9月何旭初接任师长。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该师参加过徐州会战、第2、3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和桂柳会战。  1945年4月37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62军。1945年10月曾开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受降事毕该师随军部隶属保定绥靖公署。  1946年5月62军整编为62师时该师被整编为95旅,旅长段沄。1948年夏整编62师恢复62军番号后该旅也恢复95师番号,此时师长易为郭栋。  1948年9月该师随军部隶属17兵团。但兵团部成立后即脱离62军序列而直属兵团部直接指挥(故有独立95师之说),师长由朱致一接任。  之后该师参加了进攻塔山的战斗,战后该师经塘沽撤往上海,被编入75军序列,参加上海战役。1949年5月该师在上海被歼灭大部,残部由师长朱致一率领撤往舟山。  1949年6月舟山防卫司令部成立后,将该师残部编入87军序列,不久朱致一升任军长仍兼任该师师长。1950年5月该师随军部撤往台湾,在1951年台湾整军时被裁编。  注:该师从建师起就不隶属于任何军部。
田中芳树对“亲卫队长”是如何理解的? 这两天读田中芳树的<中国武将列传>,在<横行的虚像 三国时代>一章中这么说赵云: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人,在此稍征提一提,那就是赵云。这个人在日本也算十分受欢迎。  《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大家都知道蜀汉有五虎将军吧!指的乃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忠等五人,实际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五虎将军”这个称呼的,不过,在正史的《蜀志》中,倒是有着“关张马黄赵传”的文章,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顺序而共同写成一篇传记。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虚构的世界中,有了五虎将军这样的称号吧!  依据史实,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这四人在生前已是被认定为同格的人物。当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也就是在西历二一九年之时,他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而张飞为右将军。这前后左右当然是同级的陆军大将军,而在此时,赵云则还在二级之下,赵云这个人,大致是担任刘备之亲卫队长这样的功能,而及不上其他四人乃是率领数万军力作战的地位。两年后,当刘备正式即帝位之时,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两人均已为元帅级的待遇,不过这时的赵云却完全没有晋升。只不过,要说实力和功绩的话,赵云和其他四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在正史的《三国志》著成时,其作者陈寿就将赵云与其他四人并列而成一篇传记了。而在成为虚构的《三国演义》时,本来应该在五人最后的赵云就依在关羽与张飞之后,而在马超与黄忠之前了。赵云这个人在生前以其实力来说,虽可说是不过不失,但在死后,其评价倒是不断上升。而在文章的第一章,田中芳树先列出了中国历代99位名将,作者说:至于第一百名则留空,希望由读者自己来选出。笔者个人的候补名单,包括有蜀汉的赵云;隋的沈光;唐的王式;宋的刘?、吴磷,金的宗望;以及明的李文忠等人。其中隋的沈光兼具有骁勇、侠义、以及洒脱,是“中国快意男儿列传”中所不可或缺的人物。然而由于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指挥过大军的经验,因此这次只好割爱。而蜀汉的赵云,无论在为官的见识和战术指挥的能力上都可说是五虎将军中的佼佼者,与被民众神格化、祀奉于“关帝庙”中的第三十二人关羽是不遑多让的。此外,身为宦官,然却以骁勇善战之武将而知名的人物,则还有前秦的张如,以及宋的秦翰等。在结语则说:像是宋的刘錡,这个人我就真的非常想要好好介绍一番。他是个优于战术的人,当金国宗弼的大军来袭时,他曾数度将之击退。最后,当他把城门打开时,宗弼却认为一定有诈,反而就因此退兵了。这样子类似地计谋在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编者按:三国演义中作诸葛孔明的计谋)也曾经用过,两人在这一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战略人才。田中芳树自我矛盾否?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