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翎贯寨甘兴霸
百翎贯寨甘兴霸
关注数: 58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2,449
关注贴吧数: 81
三国杀自制牌十三周年记---2023自制武将游戏牌综述 又到了一年一度对自制武将和游戏牌的展示时间。 这一年间,游卡官方又出了不少新武将,有设计得好的,也有一言难尽、不如人意的,相对于我们已然成熟稳定的自制武将,我几乎可以骄傲的宣称,我们的面杀游戏性依然相对平衡。我们在官方和网友优秀设计的基础上所自制的武将,初衷就是为了加强原本标风版中被层出不穷的新武将弄得极为弱势尴尬的三国名将们。说白了,当玩家舍弃威震华夏的关羽、或者名贯千古的诸葛亮而去选择诸如曹金玉、管宁之类三国背景下的点缀人物,这无疑是三国杀的笑话。 也就是说,我们自制的武将中,那些声名如雷贯耳的三国名人们必然是第一流的强将,所以也不可能完全公平,武将之间肯定有强弱高下之分,当将面有差距的时候,不就是看玩家们牌运和牌技的运用了吗?三国杀游戏的乐趣也正在于此。我们的面杀玩法简而言之,就是不限国籍势力的3V3国战双将局,通过摸身份牌确立两个阵营,每个阵营都有自己的“主公”或“主将”,以杀死对方“主公”“主将”为胜利条件,身为“主公”“主将”的玩家如果摸到有主公技的武将,可以使用主公技;而因为除一人身份明置外(明置身份者为游戏第一个开始的玩家,且体力上限+1),其余玩家皆为暗置自己身份,所以往往第一轮是大家试探或显露阵营的时候。但也常有盲狙或三连同阵营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情况发生,这里不再赘述了。发此帖的目的依然是展示我们的武将牌和游戏牌,自娱娱人而已。 言归正传,去年我就说过,我们自制武将的人数上限就是300人,而和去年不同的是,大幅削减了我们玩家武将的人数,而增加了12个共30名双势力武将,并且双势力武将保证了“魏群”、“魏吴”、“魏蜀”、“吴群”、“吴蜀”、“群蜀”六种双势力各5名武将的人数平等。因此我们的自制武将由魏蜀吴群各60人+双势力30人+在野势力10人+玩家武将20人共计300人的人员构成。 本年度新增武将:陈震(蜀)、刘巴(蜀)、傅肜(蜀)、宗预(蜀)、诸葛尚(蜀)、朱灵(魏)、冯熙(吴)、陆凯(吴)、董昭(群魏)、王朗(群魏)、雍闿(蜀吴)、文钦(魏吴)。 本年度删除武将:现实武将10人、童渊(在野)、孙休(吴)。 本年度评析武将实力的划分,只分为四个层次: S级---实力最优的武将,攻守平衡,在场上有足够威慑力和改变局势的能力。战局作用定位类比官方武将:国战曹丕 A级---基本可以保证有出色发挥,至少在某一项上可以有底定战局的能力。战局作用定位类比官方武将:国战沙摩柯 B级---实力相对一般,会有存在感,但如果缺少牌运的眷顾,很难与前两级武将抗衡。战局作用定位类比官方武将:国战甘宁 C级---通常意义上的差将,技能要么很难发挥,要么发挥了也对战局影响不大,只能寄希望于双将组合的神来之笔或牌运的大爆发。战局作用定位类比官方武将:国战田丰
三国杀自制牌十二周年记---2022自制武将游戏牌综述 不知不觉,距2011年自制武将牌起始,到今年已然迈入第十二个年头。十二年,垂髫幼齿的孩童已经变作风华正茂的成人;十二年,血气方刚的少年也已变作成熟稳重的俊彦;而持续了十数载的面杀活动,也早就成为我们一群步入不惑的人们习以为常而又几乎渗入了基因中的最大娱乐。 有熟悉的网友应该知道,笔者每年都会在百度贴吧发一贴本年度自制的武将牌游戏牌的展示帖,如今已是第十二年了。十二年一个轮回,这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特作此文,以咨纪念。 回想当年自制武将的初衷,就是因为看不上标包中诸如吕布、关羽、赵云等等这些三国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却在三国杀武将中沦为被玩家不齿的低档角色。作为三国迷的笔者,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了对这些著名人物的重修计划。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说起来,此时比官方的界限突破还要早了几年。更伴随着官方的诸多更新,我们也在与时俱进的做着修改和变化;并且笔者索性将游戏牌也自制而出,这是基于官方版本的一个威力加强版,但又不至于离经叛道太多而变成一个别的新游戏。无非是多出了一些装备牌和锦囊牌,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而已。很荣幸,这样的修改迅速为笔者朋友圈的同好们接受,更因此越发的乐此不疲。唯一的遗憾,我们自制的武将牌和游戏牌,没有在公众平台推广出去。一来是诸友相聚不易,顾不上向新的玩家朋友普及;二来也考虑到官方版权,不大好做鸠占鹊巢似的喧宾夺主。不然,相信至少在本市一定会吸纳更多的同好玩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推广可以不做,但展示还是要的,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言归正传,开始正文的论述。 2022年自制三国杀武将达到了空前的300人整,这也是笔者考虑的人数极限了。就算以后增添新的武将进去,也会是替代之前不合适的武将,而不会再超过300人这个数字。 300武将的分布为:魏蜀吴群武将各60人、双势力武将共18人、还有新增概念在野武将共12人,则三国历史人物武将总计270人;再加上我们自制的现实玩家人物30人。再次重申,由于这些武将是用于面杀,所以在网上那些通过程序运算的技能是肯定不适用的。而且,我们面杀的方式是双将暗置3V3的模式(可以当作是不限国籍的国战双将组合,具体玩法,不嫌赘述的话会在结合武将的时候予以阐述),故而要么是将这些技能尽可能保持原味的修改,要么就是舍弃不用,至于一些根本就势子虚乌有编出来的杜撰武将,诸如曹婴、赵襄、周夷等人;哪怕实力再强,我们制作时也都予以删除,保证了三国传说人物队伍的纯洁性。除卧龙与观星诸葛亮属于一人两武将的重名之外,其余268人没有一个重复,所以SP人物及神将等等尽数不予采用,个别优质技能会在同一人身上修改加强。而所有武将,体力上限最高5、最低3,既不会出现十几体力上限,也没有2体力上限的神赵云、李肃,官方相应的高体力上限武将都做了修改,这是为了保证双将暗置局的统一性。 和国战一样,5体力和3体力上限的双将配对,则玩家体力上限为4;如果是5体力和4体力上限的双将配对,明置时可以触发体力差摸一张牌;如果都是5体力上限的双将,则玩家体力上限依然为4,但触发体力差摸牌时,可以摸两张牌。 最后,拥有主公技的武将,只有玩家是“主公”或“主帅”时才能发动。评级标准: B:基本属于武将中最差的武将,就算有些存在感,但实力不足以影响局势。 A-:或许有一方面还算可以,但总体在实战中往往属于发挥较差的。 A:肯定是常规意义上很不错的武将,但会有些短板,导致真实实力很多时候未能充分发挥。 A+:标准意义上的好将,获得这样的武将,玩家心里至少应该是觉得有底气的。攻、防、辅三方面至少会保证其中一项足以独当一面,到了这个层面的武将,大多可以在场上纵横一时了。 S-:发挥出色,对局势有着自己的贡献是这些武将大概率应有的存在感,但是有可能在少数时候因为看起来没太注意的小弱项而被针对,当然,多数时候他们是场上优质表现的代言人。 S:最强的武将,甚至以一敌二都能周旋抗衡的领军人物,或者发动技能后对场上局势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流砥柱性武将,这些武将在场上,要么是敌方群起而攻之的巨大嘲讽属性;要么是干脆置之不理转攻其同伴队友的震慑威力。 S+:以官方诸阴间将为代表,这些人的技能,在我们的面杀局里,统统没有! 所以武将评级的最高分,就是S。 综上,武将评级共分为B、A-、A、A+、S-、S这6级标准。虽然是为了加强名将而做的修改自制,但武将总体技能还算平衡。并且,尽管也会有强将弱将之分,但绝没有废将。毕竟作为面杀玩家,在场上的存在感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双将配对中不可避免会出现BUG技能的情况,比如甄姬张角配对、陆逊刘备配对等等,我们规定,BUG的组合技能,在回合内只能发动一次,也有效减少了面杀中一边倒的情形。之后的武将展示是以去年论坛发布的文本为基础,再多的一些新内容。既然是新,那就以今年我们新增的势力为开始,即:在野势力。 在野势力人物都是未曾加入政治势力的武将,因此如蔡文姬、管辂、华佗这样的都算在内。他们没有征战杀伐的功绩、也没有史有明载的政绩,但因为各自的特长和贡献,成为了三国人物中不可忽视的一分子。 在野武将的势力跟从于双将配对中的另一个武将;如果正好双将配对都是在野势力,那么玩家就不属于魏蜀吴群任何一个势力。
面杀自制三国杀牌综述---第十一年的总结概论(长文) 2021年三国杀武将比之去年又增加十人,一来是官方新武将层出不穷,有些技能设计倒也颇有趣味,不加上未免心存遗憾;二来三国英雄人物辈出,总想尽可能的推广出来。不过因为有了双势力武将的概念,因此除去或被修改或被新增的十二名双势力武将,魏蜀吴群四方势力各60人的平等数字总还是维持了。并且即便是双势力,也保证了四方势力交叉的人数均等。 由于这些武将是用于面杀,所以在网上那些通过程序运算的技能是肯定不适用的。而且,我们面杀的方式是双将暗置3V3的模式(可以当作是不限国籍的国战双将组合,具体玩法,不嫌赘述的话会在结合武将的时候予以阐述),故而要么是将这些技能尽可能保持原味的修改,要么就是舍弃不用,至于一些根本就势子虚乌有编出来的杜撰武将,诸如曹樱、赵襄等人;哪怕实力再强,我们制作时也都予以删除,保证了三国传说人物队伍的纯洁性。 先声明,本作三国魏蜀吴群+双势力武将共计252人,除卧龙与观星诸葛亮属于一人两武将的重名之外,其余250人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所以SP人物及神将等等尽数不予采用,个别优质技能会在同一人身上修改加强。 而所有武将,体力上限最高5、最低3,既不会出现十几体力上限,也没有2体力上限的神赵云、李肃,官方相应的高体力上限武将都做了修改,这是为了保证双将暗置局的统一性。 不少武将是有主公技的,但这主公技是添头,只有玩家是“主公”或“主帅”时才能发动。 评级标准: B-:基本属于武将中最差的武将,就算有些存在感,但实力不足以影响局势。 B:或许有一方面还算可以,但总体在实战中往往属于发挥较差的。 B+:未必能做场上的主角,但已经在场上有相当存在感了,有影响局势的可能性,属于看起来或许平平,实战却未必拉跨的武将。 A-:肯定是常规意义上很不错的武将,但会有些短板,导致真实实力很多时候未能充分发挥。 A:标准意义上的好将,攻守方面总有能突出表现的地方,获得这样的武将,玩家心里至少应该是觉得有底气的。 A+:肯定是非常出众的武将,攻、防、辅三方面至少会保证其中一项足以独当一面,到了这个层面的武将,大多可以在场上纵横一时了。 S-:发挥出色,对局势有着自己的贡献是这些武将大概率应有的存在感,但是有可能在少数时候因为看起来没太注意的小弱项而被针对,当然,多数时候他们是场上优质表现的代言人。 S:最强的武将,甚至以一敌二都能周旋抗衡的领军人物,或者发动技能后对场上局势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流砥柱性武将,这些武将在场上,要么是敌方群起而攻之的巨大嘲讽属性;要么是干脆置之不理转攻其同伴队友的震慑威力。 S+:这是属于官方界限突破后的凌统、四血上限的许劭以及2V2里纵横捭阖的界限突破吴懿等这一类阴间人物,这些人的技能,在我们的面杀局里,统统没有! 所以武将评级的最高分,就是S。 武将牌背面:身份牌背面:游戏牌背面:阵营标志:---正反两面阵营身份:
求三国杀双势力国战模板 吧里的置顶有双势力模板,但这两个模板都不是国战版本的,而且分辨率相对较低,不知吧友可有已做好的双势力国战模板?能给个下载链接,不胜感激。 就类似这样的:
我们面杀的十周年---自制武将牌及游戏牌第八版 2010年开始,三国杀风靡一时,我们也是那个时候养成了每周面杀的习惯,倏忽间,居然也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倒与这三国杀十周年的名谓非常相衬了。 当然,这不是回忆贴,也不用太过絮絮叨叨,这是将我们自制的武将牌和游戏牌发出来和大家同乐的帖子,顺便也是让网友们看一下我们自制武将的特别之处,尤其结合了我们自制增加的游戏牌所带来的新的玩法乐趣。 从2012年以来,因为深感当时标风版三国名将在游戏中的孱弱,所以我们开始了自制武将,加强原三国名将的技能,一年做一次牌,并与前一年三国杀官方的新增武将同时并进,也经历了一将成名数年的开发过程。到现在去芜存菁,魏蜀吴群四个势力各60名武将,且没有SP、神这些重复名字的武将,唯一重合的也就是观星诸葛亮和卧龙诸葛亮两个,好在诸葛丞相名耀千古,给他做一个特殊待遇也算应有之宜。对比12年刚开始仅仅125名武将的时候,人数几乎翻了一倍。而同时也自制了游戏牌,新元素加了不少,尤其今年还把逐鹿的元素加入进去,现在游戏牌有八副牌共计432张。再加上我们面杀的朋友们,我也都编入了三国杀武将中,也有三十人,所以我们面杀时,共有 270名武将可以选择。 先用自制的武将牌背面和游戏牌背面镇个楼,容后慢慢道来。
E杀官方皮肤优化武将头像下载 前几年做了三国志13武将形象的E杀头像,这一次,则是选取官方的精美皮肤来作为E杀的头像,很是费了一番心思,一会儿会分批展示,先将下载链接分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mbfH5SaciGjBVIt17nEJaw&urlrefer=888a6dbf556fa721e1ba832da2e604aa 这里要对一些不清楚头像文件的朋友注明一下,在手机上,本来是没有这个文件夹的,所以需要在手机里按照这个路径新建一个文件夹: SD卡/ExcelSGS/drawable 然后把图片全部拷进这个文件夹,再在手机游戏里素材选项里点上DIY素材选项,就可以了。 话不多说,开始分批展示。
三国杀自制双将暗置局205位武将 这是第六年发这个帖子了,因为每一年,我们的自制武将都要重做一次,借一年的时间通过实践找出原有武将技能的不足或缺陷,也可以借鉴每一年三国杀官方新推出的武将。因此我们的武将数每年都在递增之中,从12年只有125位发展到现在的205位。看过我老帖的朋友应该知道,其实我把现实中包括自己的面杀杀友都编进去了,这也有30人,所以我们的武将总计235人,再加上一共七副牌共计378张游戏牌的容量,使我们的现实面杀变得乐趣无穷。 武将牌和游戏牌、身份牌的背面:还是要多做说明一下,双将暗置局可以视作不分国籍势力的双将组合,因为不分国籍势力,所以是用摸身份牌,来决定分阵营,每方阵营的主公(或主帅)被杀,视为另一阵营获胜。自制身份牌如下:一个主帅带两个副将、一个主公带两个忠臣。所以大家能看到还是有主公技存在,有主帅或主公身份的,获得该武将的主公技。 游戏以六人为最佳,3V3,先明置一张身份牌给一名玩家,该玩家第一个走牌并且多1点体力上限。其余玩家获得暗置身份牌。然后每人摸三张武将牌,自己留一张、弃一张,再交给隔一个的上家一张。双将由是组成,且除发动技能外,不能主动明置武将牌。 其他则按照国战规矩,3、4血组合的武将摸一张牌,且血量按小的算。珠联璧合只存在于同势力夫妻之间,所以如蜀刘备和吴孙尚香的组合,是没有珠联璧合的。 在放送武将的时候,部分相应游戏牌也会跟着放送,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E杀新版头像放送(光荣三国志13PK版) 大家好,我又来了。有些朋友应该还记得,前两年我分别发过两个帖子,就是用光荣三国志的头像代替原E杀头像。 如今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出来已有数月,经过自己的努力,总算将原有头像做了次升级,不仅更多的采用了三国志13PK版的头像,而且采取了鲜艳色彩设置,令图像更加鲜亮。 链接地址如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nuVgktz&urlrefer=f4f479f1ba19d9a514a93a1b672ff63d 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本人不习惯IOS系统,所以手机一直没有用苹果,因此只能说对安卓系统比较熟悉。 E杀头像的文件,在手机ExcelSGS文件夹下,drawable子目录中。届时将这些图片直接拷进去覆盖即可。 这是几张玩的图片,给大家一个观感。这次的头像跟之前最明显的修改,就是正常魏蜀吴群(不包括神将)的势力符号和名字换了地方,势力符号皆在左上角,而名字移到了左下角,这样看起来不仅势力特征更显著,似乎也感觉更美观了些。当然,神将特殊对待,名字在右下角,至于高达赵云和虎牢关吕布的两种形象,他们的势力符号也是与众不同。
自制三国杀武将展示及评定帖 说起来,从自己自制武将牌到现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前几年也每年都有发帖,不过早已湮没在贴吧的浩瀚贴海之中了。 由于面杀成为习惯,所以我们或借鉴官方、或中和优秀DIY作品,所制作的武将也经历了实战的考验。在这里借光荣三国志13PK版的推出(其实是又多了一些可以利用的头像),再次展示出来。有同好或感兴趣的,自然不妨一观。其实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多一个展示的平台,自己闲暇时网上翻来一阅,倒是乐在其中。 用我们自制的武将牌和游戏牌的背面镇楼吧:由于我们面杀采用的是双将暗置3V3局,分别是一个主将带两个副将的模式,所以我们有的武将技能不仅有主公技,也有类似于国战技能描述。没有经历过的朋友大可以当这是没有势力限制的双将乱搭组合。 这是我们自制的身份牌正面及背面:可以看出,身份上来说,黑底的为一伙,一个主帅+两个副将;白底的为一伙,一个主公+两个忠臣,分为两个阵营,所以武将技能描述中有牵涉到阵营的,便是指此,和魏蜀吴群势力的概念要区别开来。 我们的规则是,明置一张身份牌,由一个玩家获得,此玩家为首轮行动者,且体力上限+1。其他身份都是暗置,只有通过走牌趋向才能判断确认。而武将牌则是摸三张,自己留一张,弃一张,再将另一张隔一个交给上手位,如何给将,又或者如何能帮到自己人损害敌对方都可以自己揣摩之,因为除了明置身份的那位,你基本上不知道你给武将牌令其凑成双将的玩家是不是自己人。当然,给明置身份武将牌的那位自然是清楚的,就看和明置身份者是不是一伙的了。 废话了那么多,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规则,这关系到我接下来展示武将的分级评定。 武将一共分四级:S、A、B、C。 S级武将属于顶级将,是当你摸到时基本上第一时间就会考虑留给自己的将; A级武将属于很不错的将,没其他更好选择时你当然也会留给自己,但如果有S级武将打底,那么这张武将牌在你未知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也要掂量掂量,是否要给对方,以免对己方造成困扰; B级武将属于中性将,虽然不弱,但也不怎么太强,给出去无伤大雅; C级武将属于较弱的将,尽管经过我们五年以来的改动,基本上武将和官方比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弱将了,但和上述那些等级的武将比起来还是相对弱的。如果你是明置身份玩家,这时候你下家的下家给了你这种将,你基本就可以确定他和你不是一伙的了。 发帖展示前特此通告:群势力武将48人、蜀势力武将48人、吴势力武将48人、魏势力武将54人,总计198张武将牌。没有官方的神武将、SP武将和界限突破武将的区分,其中优秀的技能要么给我们直接加了进去,要么移花接木到其他角色身上,而且除了观星诸葛亮和卧龙诸葛亮算是重复武将,其他196人没有名字重复的。
【水贴】很燃的一集! 说实话,经历了磨磨唧唧的上半季,一度有点接受了这种慢节奏的各表一枝,毕竟和那些角色有感情了,再慢也看的下去。 可真的没想到,这一集居然会这么燃,感觉拖沓的节奏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各处的剧情终于被汇于一个焦点!当社区的人们勇敢出战的时分,我们的热血也随之澎湃。或许在此集的开头就预示了这一点,弩哥的火箭筒很帅! 最后一句,我对加百列黑转粉了。
今日终于上架,发帖留念 怎么说呢?初发书时的雄心壮志早被现实冲击得支离破碎,可纵然如此,总以为上架入V的最基本待遇还是应有之宜。结果,却是在种种阴差阳错之下才在今天才达成。 好罢,少些怨妇似的絮絮叨叨,总之是上架了,不过由于采用定时更新的方式,今天的两章却是事先就发好的了,因此特地在晚8点再加更一章,也是VIP章节的第一章。 明天开始,早8点,下午两点,晚8点,一日三更,保证不断更。哈哈,这是说玩笑话,老书友们都知道,东晖这后半部书都是修订后重发的,手中存稿百万字不在话下,当然更新可以保证,不过大家想必都翘首以盼第八卷真正的新章节呢。 最后的修订版自然是原版和现在版本的糅合,一些犯禁的情节会在这个修订版中再现,东晖记着呢,虽然时间推后,但一定会完成,也许就在不久的节后,大伙儿拭目以待。
时隔三月,本书终于重见天日 经过和编辑的联系,在闷头修改了前五卷之后,《伐魔录》终于解禁复出,今天下午已经可以浏览前五卷了,当然,是经过修改后的五卷,虽然少了些违禁方面的描写,但总算修改了错别字,并且做了相当的补充和完善,有些人认为是毒点的章节,或者是太过琐碎的情节已经全部删除修改。至于很多人批评的第一章十个时辰的所谓错误,我也加了一句以表辩解,时辰和小时的概念我又怎么会弄错?近十个时辰就是十八九个小时的意思,相信通过这个补充,大伙儿自然能够辨析。 哈哈,多说了几句。现在的情况是,编辑答应,在1号让本书上架,而我从第六卷开始,重新更新。总也是件好事,私以为本书再如何不入大众法眼,区区一个上架总也是应有之宜,怎知荒寥凄惨至今,委实耿耿于怀。这方便,编辑还对我说,虽然可以推上架,但还是让我开新书,学学人家是怎么写的,并断言,上架之后的订阅不会超过个位数,叫我别多指望。东晖不服不忿,倒要拭目以待,当真上架了,本书的订阅是不是如他所言! 自明天开始,每日十二点一更,十八点一更,看过的朋友可以再看看有什么与原版修改之处,等新文的尚请按捺几日,东晖之后这三卷肯定有变化。当然,如果有新朋友来了,老书友们高抬贵手,千万别剧透。 《伐魔录》的再世为人,与诸君共勉!
露个脑袋冒个头 大伙儿,东晖还在,没和大伙儿离开过,只是一直修改前文才迁延至今,现在改到第四卷了,距离重见天日之期已然不远。另,新章节或在圣诞或在元旦,给大伙儿发上,一慰相思之苦
重要通知 原本打算和起点退签要回自己版权的,结果因此而和编辑联系上之后,印象中东晖和编辑第一次有了开诚布公的对话,或许是因为本书完本在即又有三百余万打底,编辑决定在让我修改后立即推书上架,并进行一定限度的推广。 好吧,总也是有证明自己的机会,东晖决定依言修改后重新将本作推出,这是次大规模的重新校订,因此最后几十章的创作要略为滞后了。不过,东晖保证,将会另修订一个原版修订本文件,奉献给一直以来支持东晖的书友们。时不时也会有更新章节以飨书友,会随时通知大家的。 不离不弃,诸友长伴,感激莫名,有始有终。
看来恢复无望 好吧,在和编辑交流之后,又是于此严防紧控的风口浪尖,那些在东晖看来不过是成年人都能接受的章节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敏感犯忌的内容,偏生东晖又是个执拗性子,不愿意删减大改,所以《伐魔录》在起点首发的岁月就此告终。 没什么好遗憾的,反正此书向来也不受起点编辑的待见,只是苦了日常追书并支持东晖至今的书友们。故而,在《伐魔录》完本修订推出之前,剩下的章节就在贴吧首发,算是给大伙儿一个交代。 年底前将发布全本修订TXT文件以飨读者。
借三国志13展示的部分武将新形象,用于我们的自制武将 自制武将牌很多年了,光荣三国人物形象一直是我的最爱,这次借着三国志13发行前展示的部分武将,迫不及待的用在了自制武将上,当真是越看越欢喜。 另:我们自制武将的技能经过了三年面杀的洗礼,先别急着说变态,主要是欣赏形象。 (我们是双将暗置3V3的打法,类似国战,但双将组合并不拘泥于同一势力,都是随机摸取) 大吕布镇楼:
书中的历史人物头像 其实就是意外发现的作图高手用光荣三国志素材做的五胡十六国人物,特选几个在书里有出场的和书友们分享。 桓大司马:个人觉得很符合历史记载形象,不过在本书中,桓温更是以沉毅肃然的形象出现的,少了些史书中的刚戾。 王猛:这个形象中规中矩,笔者倒是更希望看到他旁若无人,扪虱畅谈的形象。 慕容垂:在史书里,慕容家都是相貌英俊的基因的,这一张虽不是如何现代风的俊美,却也别有克己隐忍,沉毅大略之风,好评。 谢玄:书里的谢玄还是一位白袍翩翩的弱冠少年,这张倒像是他加冠之后的,不过总也是年少俊杰的模样,要是也把剑负在背后就好了,不枉了绝人孔缇的独门绝学。 目前就看到这四位,倒是苻坚、谢安、包括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还不曾出现,未免微生遗憾之情,好吧,最后就用前代火鸦做结尾罢:
第八卷《凤翥龙翔》即将更新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中,东晖的第八卷《凤翥龙翔》终于要开始更新了。 说来惭愧,尽管有如此充裕的时间来蓄积存稿,可一个半月以来,东晖的存稿还是不多,其中还有过写出两三万字后全部推倒重来的反复,只能说,东晖尽可能的保证每日更新不间断罢。 这是最终卷,也是尾声之卷,小说或许会完结,但对东晖来说,心目中构筑的世界却只是惊鸿一瞥,也算是意犹未尽了。 围绕第八卷的主题依然是战斗,战争,这也是东晖最喜欢的架构,仙侠玄幻的故事很多,但如果仅仅限于神仙妖魔大斗法,剑侠刀客各比拼的格局未免太小,还会加入这个时期政局交迭的元素,尽可能的体现出历史的风味,却力图避免走入历史小说的窠臼,这恐怕也是历史背景下神魔小说的头疼之处,究竟如何,尚请看官品味。 =================================================================================== 这是公告栏将和诸位书友说的话,在此东晖也向贴吧诸多支持我的朋友们拜个晚年,话说最后一卷写起来最是费神,撒开的那么多线将要一一汇拢起来,当真是穿针引线费思量,千头万绪竭心智,只希望完本的时候别拉下什么没填上的坑。 另,附上最新的封面,这个起点的新LOGO可找了老半天。
光荣三国志武将形象素材下载压缩包 我这个人似乎有点强迫症,但凡与三国人物扯上关系的形象,现在都只认光荣公司出品的人物肖像画,不是说三国杀本来的人物形象不好,但确实个人不喜欢这种太过现代仙侠风格的画风,而且由于画师不一,所形成的风格也是太过多样。所以我一狠心,把原来素材包里的武将全部替换成光荣三国志形象。 闲话少说,先把压缩包奉上,希望大家喜欢,然后再慢慢分说。
第七卷《血雨腥风》即将开始更新 一个月的时间真的是倏忽而过,转眼便到了承诺的开卷之日。看一下存稿的数量,东晖还是很惭愧,但还是竭尽所能的争取,从周一到周日,每天一更,而不是先前周末双休的疏怠。 第七卷很可能是最长的一卷,也是把许多坑要填上的一卷,更是以战争杀戮为主的一卷,呼,只能剧透到这里了。 按照原计划的八卷构思,似乎《伐魔录》的故事也将步入尾声,只希望这一戏胆之卷不令人失望吧,哦,顺便说一句,这书可不是主角视角的讲述顺序,第七卷开头的二十来章里,可能一个主角也不出现呢,哈哈,得怪东晖挖下的坑太多了,主次不明啊。 明天中午12:00,第七卷《血雨腥风》准时与大家见面。 ------------ 以上是开卷语的复制黏贴,算是和贴吧的朋友们做个预告,不过在这里,我还可以跟大家多聊几句。 第七卷一共由三场大战组成,而第一场大战几乎没有那三大主角的出场,不知道这样的写作手法读者朋友们能否接受,我倒是认为,凭啥大事件都得让主角赶上呢? 还有,在贴吧里征集的人名已经用上了,什么角色?看了就知道,就算是龙套,我也力争写出鲜明性格,成不成功,评判者便是读者自己。 在第七卷开始的几章节,或许有些散乱,但这也是必须写明的,算是高潮到来前,一些必要的铺垫和呼应,免得后面不停的打打杀杀,也容易审美疲劳不是? 好啦,明儿见,大家等的太久,东晖抱歉,也很感激。
为下一卷准备,征集吧友人名帖 原本在QQ群已经发动过一次,但是,请原谅东晖糟糕的记性和早已久远难寻的记录,所以干脆把这个活动发布到贴吧里来。 第六卷即将结束,第七卷是波澜壮阔大场面的一卷,层出不穷的人、妖、鬼可都是需要名字的,就算你出现在其中只是个龙套,那也必然是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龙套,哈哈。 当然,希望提供的名字至少符合那个年代,有些比较类似笔名网名的,可以用在妖鬼身上,这完全取决于你给我的是什么名字,什么爱民、拥军、卫东之类太过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那是实在没办法采用的,请大家谅解。 话说回来,在书中有几个角色就是用的书友给的名字,比如将岸、虓大师等等,觉得挺不错,等待着新人出现。
哎呀我擦,我竟然上三江酬勤榜了 只是百无聊赖中申请了一下三江酬勤榜,由于一个星期只上一次起点并且发表存稿,今天诧异的发现,我上三江酬勤榜了,这是三年中第三次的推广,而我不争气的还维持着一周五更的陋习,惭愧加羞赧,并且继续固执的知错不改,哈哈。 大伙儿觉得好的,捧个人场,现在的创作还是蛮顺利的,因为到了收网的时候,您觉得某些大坑或悬疑未决的地方,将在接下来抽丝剥茧的一步步呈现出来,当然,碰到你喜欢的角色死掉的时候,别骂我。
第六卷《鬼国春秋》即将开始更新 经历春节假期那么长的休整,实在是对支持《伐魔录》的朋友感到太不好意思了,总算一个多月下来,也积攒了几万字的存稿了,当然,没有达到原先十万字的预期,哈哈,还是自己懒惰的缘故。 思虑再三,原先暂定的卷名《血雨腥风》还是改为《鬼国春秋》,顾名思义,这一卷其实就是上一卷打算要写的《西域扬沙》的后半段情节,终究是要和西域裂渊鬼国有瓜葛了,当然,这只是这一卷部分的故事,而在本卷的开始桥段,却是斩魔士甘斐的历程。 话说东晖一直对各个不同的故事支线以及支线中的人物在某一特定时刻进行交集的框架构造是最为喜爱的,所以东晖喜欢《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小说,话说起来,现在又开始更新的美剧《行尸走肉》也进入了这个模式,东晖可是期待不已的每周追剧呢,哈哈,题外话题外话。 那么,在这一卷中,有那些支线中的人物会有了交集呢?东晖脑中便是想一想,也觉得颇为有趣和兴奋。 妖魔和人类战争的前奏也将在此卷展现,东晖已经构思好了这一桥段,不出意外的话,本卷最后的章节便将以这场战争作为结尾的高潮戏份,然后才开始第七卷《血雨腥风》的故事。 3月3日,第六卷《鬼国春秋》开始更新。 末了,用新封面再次给自己换个心情吧。谢谢大家。
8月26日,第五卷《西域扬沙》开始 其实也没存多少存稿,人呢,也好好的休闲了一阵,不过我想这并不妨碍第五卷的创作,也许对于持续写作的活力还更有补益呢。 第五卷的设想,虻山阒水与血泉鬼族的纷争离合愈演愈烈,而新成立的伏魔盟也开始真正征伐之举,池棠线、甘斐线、韩离线甚至风盈秀线都将展开铺陈,昆仑山绝云堡的端木盟主以及西域沙漠中的裂渊鬼国都将露出端倪,8月26日,开始这一段故事的演绎。 奉上第五卷的新封面,说实话,这形象我更觉得像是书中的段覆拒翼,哈哈。
三国杀全自制游戏牌及拓展理念 很多朋友看过了我的三国杀自制武将,事实上在面杀时,朋友们已然乐此不疲,也因此测试了很多DIY技能的不足和有失合理处。 现在,本人一横心,将所有三国杀游戏牌也重新制作,并已打印出来,在朋友受我相邀前来准备大试身手之前,便把一些自加的理念和朋友们分享。 在此,首先还是要感谢网友oblivion1982 ,即很多朋友熟知的三好,他的拓展理念深深影响了我,并因此我还有些原封不动的照搬。 闲话少说,先发新牌背面图镇楼。
非常感谢您的推重和抬爱 真是意外,在网上本是想搜索一下对鄙人拙作的评论的,竟然发现还有读者建立了这么一个贴吧,欣喜之余,又觉得非常感动,总算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坚持还有着读者朋友们的鼎力支持。 我就是东晖,在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说《伐魔录》还是《伏魔录》,所以先发了个帖子询问了一下。 现在最苦恼的,倒不是知道和阅读过此书的人少,而是评论和提意见的人少,以至于当我看到收藏数减少的时候还不明所以,不知道是哪里写的不恰当或者不合逻辑,也希望坚持在看《伐魔录》的朋友能够和我多多互动,倒不是别的,很多时候还能因此启发我的创作灵感。 第三卷的故事也渐渐接近了尾声,由于受《冰与火之歌》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偏好,我更喜欢多视角多线索的铺陈故事,从现在来看,也许在某些地方显得太过松散,但是我脑子中构思的整体架构是非常庞大的,不用这种方式就不大好表现。现在明显的是两个主角,还有两三个主要的配角,没准在下一卷就会跃升为另一条线的主角,希望读者朋友们看的不要觉得太乱。 个人也比较喜欢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创作模式,在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之中,其实就埋下了伏笔,从第一卷的第一章就开始这样做了,也许当你事后发现的时候,能会意一笑,我便非常受用了。 以后还有许多想法和创作灵感,我也愿意来和这里的朋友多诉说诉说,和大家集思广益,这样也更有助于作品的提高。 最后,再说明一句,其实我很懒,只能做到每日一更,双休日还休息,哈哈,生活嘛,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要去体验,总不能一直巴着电脑,奋笔疾书,是不是? 奉赠下一卷将要修改的作品封面,再次谢谢吧主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这些名将的剧照有吗?都是何人扮演? 三国里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在《新三国》里已经看到多次了,那么这些名将呢?他们也是三国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甘宁、太史慈、张辽、徐晃、夏侯敦、魏延......有他们的剧照吗?以及演员表?
请教如何才能编辑俱乐部队的队服等 我的这个版本只有国家队才能编辑队服,而俱乐部队的队徽、队旗和队服都改变不了,不知如何能编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