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昙婆🍒 然藤CC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1,694 关注贴吧数: 10
刘德华与妙莲老和尚的对话 本文来源于中国佛教网 这是灵岩丛书中刘德华居士与师父妙莲老和尚绝问妙答,解除你一生的疑惑,阅后如饮甘露妙药,即得佛法清凉自在。 1、你知道修大福报不一定要花钱吗? 只要用你的善口说一句好话助人,看到人家做善事,发个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是修大福报;乃至劝导别人发心种福田,自己也同样得福报。 2、你知道贫穷可以卖掉吗? 想卖贫穷就是要布施,因为会穷就是前世悭贪不舍。布施就是在播种,没播种怎能有收获?布施功德以供养三宝为第一,因三宝是世间最大的福田,能普利群生。 3、你想要消业障增福慧吗? 代他人办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业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4、如何避免一家人生离死别?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们一家老少都念佛,将来同生西方永在一起,就不受生离死别之苦,永久在一处修行直到成佛道。 5、你会利用时间修行吗? 你把看电视、上下班、坐车、走路的时间拿来念佛,把看闲书的时间拿来看佛经,这样修行就够了,谁说无闲时? 6、如何真正的孝顺父母、慈悲儿女? 把儿女送到一个安乐处,让他永远脱离轮回之苦,才是慈悲儿女。陪伴父母好好念佛求生西方,得究竟安乐,才是真正孝顺父母。世间凡夫怎么知道这种孝道啊! 7、丈夫有外遇时要如何自处? 夫妻感情太甜蜜,往往妨碍学佛;要是没情感,如仇人相对,那个家根本不像家,正可体会人生苦,好好念佛求究竟离苦。而且到处听经闻法,丈夫也不会管,多安静自由!所以丈夫有了外遇,你就当对方的她,是你的‘替死鬼’嘛! 8、你为儿孙做牛做马值得吗? 你以为他们孝顺你就值得吗?靠不住吧!说不定你为了他们而造恶业,将来还要受恶报,那太冤枉了!还是好好念佛修行,以功德回向他们,才真正利益自己又利益儿孙。 9、如何才能得富贵? 想富要随力布施,今生富是前世修来,想保持富有,就要继续布施。想贵就要保持品格尊敬他人,你想贵却把别人看得那样贱,你心里没有贵的种子,怎能贵得起来?你尊敬人,人不就尊敬你了吗? 10、如何使婆媳之间和睦相处? 媳妇要想:丈夫是婆婆辛苦培养大的,现在将儿子交给我,我应该感谢她才对;要将婆婆当成亲生母亲来孝敬。做婆婆的也要想:人家也是辛苦把女儿栽培成人,嫁到我家来,帮我照应儿子,我也要感谢媳妇才是;要爱媳妇像爱女儿一样。大家要互相感恩。 11、想要相貌端正庄严吗? 想使相貌好,要修忍辱波罗蜜(不妒不嗔);见人就微笑,看人做善事能欢喜赞叹;乃至供养佛菩萨的像及鲜花供佛,也都是修相好端正的因。但不能有急性子,相随心转,要宽宏大量相才会好。 12、命运可以改变吗? 佛法讲命是不定、可改变的。你虽好命,但做件缺德事,好命没了;你虽坏命,但做件功德事,坏命就能转好。所以要随时修好因、培好命,切忌修恶因转成坏运! 13、钱应该留给儿女吗? 俗语说:‘养儿胜过父,要钱做什么?养儿不如父,要钱做什么?’你的儿子比你有能力,钱给他是多余的;儿子像扶不起的阿斗,不会用钱,甚至拿钱造罪业,那留钱给他反而害了他。 14、如何留钱财给儿女? 替儿女做功德——供养三宝、做善事,这才是真正留钱给儿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嘛!子子代代都好,所以不可忘了积善。 15、为什么你会生个讨债鬼? 谁叫你前世要骗他的钱、欠他的债,所以才生个不顺心的败家子;你前生如果多布施,就会生个还债发财、报恩兴家的好儿女。 16、怎样做到大智若愚? 有人诽谤你、骂你,甚至打你,都能不作辩解、不和人打骂,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这个大智有无量的福报、功德。不要在蜗牛角上争天地、与愚蠢人辩是非,否则自己都愚蠢。 17、你相信连乞丐也能布施吗? 乞丐只要有心也可行布施,比如将洗碗水或饭后漱口水遍洒,就可布施大地的虫蚁。野地取一枝花以恭敬心供佛,福报最大;以大悲心布施虫蚁,福报也不小;因佛是已成之佛,虫蚁是未成之佛。 18、如何有福有慧? 一个人怎么会无福无慧?因悭贪故。好事与他人,恶事向自己,就是修福。知无不言,欢喜教人,就是修慧。 19、要怎样才会有人缘? 出钱出力、济世利民、供养三宝就能广结善缘。你能修忍辱波罗蜜——处处吃亏,同人家和合,得到人家赞叹钦佩,更是结人缘最好的方法。 20、你知道不用花钱就可以消灾免难吗? 念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有业障,你就阿弥陀佛拼命念下去就对了;你有苦难,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你一心称念就好了。 21、你想死得洒脱自在吗? 平时要念佛,还要有看‘诸法皆空’的智慧,才不为名位、财富、夫妻亲情等所迷所障,到临终的时候就能洒脱自在。 22、你会打如意算盘吗? 你会打做生意赚大钱的如意算盘,学佛人是打修福慧、利益众生、做功德、了生死的算盘。这才是真正的如意算盘,令你永久安乐自在。你为何不打这个如意算盘?
【典故】修慧不修福,罗汉托光钵的典故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多有毁犯。   后来哥哥往生之后转世为佛陀的弟子,修得了罗汉道,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变成了象王。因为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这一生有大福报,不但色泽美丽光滑,更是力大无比。国王非常宠爱这头大象,把大象封为‘百户王’,并用金银珠宝把它装饰起来,并派专人照顾大象的饮食起居,让他在宫廷过著舒适奢华的生活。   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次国内饥荒,罗汉哥哥他衣衫褴褛,托钵七日,都是空钵而回,饥饿和寒冷一直困扰著他。他饿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有时只得少许饮食,苟延生命。   一日,罗汉哥哥在路上托钵时,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为一头大象,但却身套缕罗绸缎,匹挂璎珞珠宝游行街道,城里百姓都以美味佳肴来供养它。   罗汉知道过去世他与大象的因缘,于是在黄昏时到大象住的地方,对大象说:   ‘我和你前世都有罪业,你好好回忆往事吧!’   大象蒙罗汉哥哥加持,当下回想起过去世的种种因缘。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业,忧愁不乐,从此绝食。   国王知道大象绝食,便派人查明原因,才知道日前黄昏有一沙门抚摩象耳,喃喃自语,当夜大象就不再进饮食了。   ‘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国王有点愤怒的问。   ‘没有听清楚他说什么。’象王的守卫回答。   国王立刻吩咐卫士:‘你马上带几个人去请那位沙门过来一趟。’   不一会儿,卫士便将那位沙门请来。   ‘尊真的沙门,谓问您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它自从见了您之后,就闷闷不乐、不再饮食。’国王著急的问著。   ‘我只与它说我与你过去都有罪业,并没有多说别的。’沙门回答的说。   沙门并向国王说明他与大象过去的因缘,国王听了以后,深深体会到因果报应,果然丝毫不爽。后来就流传著这么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chuan54321 @華華虾 @qhlei @AI度娘AI小鱼儿
学佛人的交际观 问: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答:不光是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下万缘。无量劫以来,种种的缘跟我们的牵缠如油入面,哪能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我们要做到尽量的放下。怎么做到放下呢?有一个根本的观照,就是世间上一切所谓的亲属——三亲六故、父母子女这些因缘关系,好像今生是你的亲人,但是亲和怨是极为容易转化的。也许原来的冤家对头变成你的亲人,今天的亲人下辈子也许就是一个冤家对头。那么这些要用平等的心去对待,这就是所谓的“亲人”。无论是冤家债主,还是至亲的亲人,都是梦中的事情,都是假的,都不要去当真。所以现实的我们这些人际关系,就是像唱戏一样,你有一个作为子女的角色,孝顺你的父母;你是父母,就慈爱你的子女,把他们教育好。在做这个伦常(角色)的过程当中,你清晰的知道它是空的,是假的,是如梦如幻、如露如影的。有了这样的心态,再按世间的善法去做,能做多少做多少,也都不加执著——一心平等。你先做到这一点,然后单提一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发愿:我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也要度这些在梦中的亲人。只有你从梦中醒来,才能度梦中的亲人。你不能在梦中跟这个亲人还做无明的长夜大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