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a1680
lya1680
你杠就是你对,嘻嘻
关注数: 156
粉丝数: 518
发帖数: 67,147
关注贴吧数: 68
说出来给大家当个乐子吧 分开了有点走不出来了,因为异地的原因,说出来就当找大家倾诉一下了。 先说一下个人基本情况,英国留子,比较胖,身高180体重也有85了。目前在一个央企当牛马,月平均下来大概能有个1w2 1w3左右的收入,不算高但是在我们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两三年之内能涨到2w左右。家里爹妈给攒了些家底,车有三辆,房子也有一些,基本生活压力只来自于职业上升和人际交往。这些是基本情况。工作性质导致没有正常的双休,是上13休8。她是国企的部门上班,收入和我差不多,也有1w左右,但是是正常双休。 和她是去年认识的,一直聊的很好,她真的很好,我工作有阶段性的提升她会给我买礼物,我买了新车会给我买礼物,也一直很尊重我。直到今年三四月的时候我出差,离开了大概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她病了一场,然后那之后她就开始时不时谈异地的问题,问我有没有什么门路回来上班但是我真的没办法,老哥们也知道现在工作多难找。后面几个月我就感觉她开始犹豫不决,两个人出去的时间也变的越来越少,互相之间也变得很客气。 然后直到最近我鼓起勇气问她我们有没有下一步的可能了,她给我发了说她始终不能接受异地,她不想婚后还是过不上正常的婚姻生活。 说实话当时很平静的接受了,因为我知道这个矛盾双方调和不了而且她已经很给我体面了。但是这些天休息躺在家里老想起来和她相处的日子,就好像彻底分开之后那些在一起时候做过的关于未来的梦也成了噩梦想起来就全是揪心。 走之前她给我发了最后这段话她什么都不想欠我。我什么也给不了她。 这几天父母也很遗憾说我难得遇上这么喜欢的最后没成,可能为了安慰我就和我说想找我的多的是人介绍,没必要太伤心。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感情哪有那么快能平息的我不怨爹妈让我做这个工作我也不怨她因为异地分开,我就是觉得我自己以前没好好努力导致我现在连自己喜欢的人都把握不住 心情不好说的有点断断续续,大家凑合看吧
m9 m8,su7 yu7这种都是好车 完全不同取向的两个品牌老被粉丝用自己的标准攻击对方属实是有点抽象的 攻击别人又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何必呢 无利益相关,我电车常开的只有mega和萤火虫 没有十全十美的车,承认缺点赞扬优点不才是消费者需要的立场吗非要把主观喜好标榜成客观标准来攻击对方我属实理解不了
给想买相对精品的小车的吧友做个使用体验上的参考吧 开了大概1500公里了,惊喜和问题共存吧,考虑到本身价格还是便宜的情况下不做推荐也不做劝退,主观来说没有我第一次看到外观时候感觉的那么一无是处,惊喜>失望 先说问题吧,1000公里的时候出现了萤火虫部分车型的通病,车机定位出错,导航和noa基本都无法使用,联系售后服务之后在晚上车辆停好之后后台推送了一个新的软件版本之后解决了。然后就是车机本身的一些问题,挨个列举一下吧。 1.lumo也显示接入了大模型,但是实际无论是语音操作还是问题反馈,都远远不如理想同学和小爱同学,虽然比我那俩油车还是强不少,但是很多车机上我习以为常语音操作的设置lumo是办不到的只能自己操作; 2.车机目前的功能是半成品状态,尽管有8155p+256的大储存空间,但是目前的萤火虫是没有应用商店的,默认的qq音乐不是我常用的音乐类app,使用比较麻烦; 3.使用默认的qq音乐播放歌曲的时候,如果此时手机也在蓝牙连接车机的情况下,打开诸如微信这类app的时候会导致车机的音乐播放突然停止,退出后恢复; 4.noa应该是momenta的方案,高速noa表现很稳定,但是车道保持不知道是谁的方案,有明显车道内轻微画龙并且偶尔偏左的情况,有些吓人。所以在noa无法启动的情况下车道保持我也不选择使用; 5.原厂小配件太贵了太贵了,比mega还贵而且因为这辆车的销量一般,第三方配件也并不那么丰富,很多刚需只能考虑买原厂的; 6.玻璃顶烫头这个问题是玻璃顶的通病,贴了天窗冰甲并且加了官方商城的遮阳帘也只能说是略有缓解,萤火虫的车内头部空间其实在微型车比是比较富裕的,没有做电动遮阳帘其实是比较败笔的。 缺点说完了,接下来是优点了 1.首先是驾驶体验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开过蔚来的et5 7以及es6,蔚来的驾驶体验给我的印象在同级其实是很一般的。但是萤火虫的体验可以说仅次于这价位的标杆id3。转向手感优秀,底盘滤震没有小车的廉价感甚至可以说很有高级感,电门调教很线性跟脚,刹车也是如此,总体就是很好开,加上小车有的灵活特性,山路和城市里开都爽极了; 2.内饰用料和设计都相对精品,id3尽管已经比传统大众车比如高尔夫这类内饰设计用料好不少了,但是和萤火虫相比就还是丐的不行。大量翻毛皮和皮质材料的使用让萤火虫的座舱感觉上还是蛮有档次的; 3.车机虽然功能性目前欠佳,但是流畅度和ui设计美观度真的是非常顶级,尤其是ui没有套用蔚来家族的模板而是匹配萤火虫的车型定位重新设计的紫苑aster很让人惊艳,双指快捷操作的设定也弥补了一部分没有实体按键的遗憾; 4.储物空间很丰富,前面有个超大的前备箱,后备箱空间表现也不错,后排魔术座椅下也有储物空间,前排过道处也能安装储物盒,杯架不够可以使用磁吸官方配件补充一个,总而言之对于这么一个小车来说储物空间是很让我满意的; 最后就是一些电车比较关心的续航之类的问题,这段时间比较热,空调基本都是21度,座椅通风打开的情况下,三个人高速120的情况下续航是240-260这样,电耗15-16度,能满足短途高速的需要但是长途在目前没有换电站且充电速度比较捉急的情况下是不建议的。市区里怎么开也有个370 380,如果是市区通勤的话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电耗可以到官方标称的水平上下。
借着车子一血的郁闷日子聊聊今年用过的一些电子产品的体验 痛啊,途昂去换胎就花了一笔,结果出门转转又把mega磕了,真是诸事不顺 不过借着这个机会聊聊今年用过的一些数码产品的主观体验吧,不分先后也没有具体顺序,想到什么聊聊什么 镇楼就用坑死我的两个爹吧
质感和做工相较于ns oled好不少,比初代和续航版ns更是好了非常多,达到了一个2025年正常数码产品的精致度 屏幕到手感觉是还可以的,没很多人反应的那么差 joycon进步很大 剩下的看我体验体验吧,游戏还在下载中
试了一圈最后半个小时就决定是mega了 油车有两辆了,去bba完全祛魅加上妹子想换a5l所以不会再考虑油车了,mega实车体验了一下确实各方面相较于同价位的领先太大了,这几天试驾了一圈,防止被说拉踩我就不点名试了哪些车了,别的感觉都差了点意思,只有mega是昨天3点去店里看3点半就决定下单了,这车确实被人带节奏了,产品力和体验上真的是顶级家用车了 等到时候提车了给大家更新一下用车体验,给想买的吧友做个参考
ps5pro这个价格没道理的 除非pssr真的能展现出媲美dlss的可用性来弥补fsr完全不能用的缺陷,否则ps5pro这个价格甚至和直接装一台相似性能的A卡pc比都很难有什么优势。 尽管主机有着同性能更佳的沉浸体验优势(指开机快和游戏启动的流程简便),但是归根结底主机本身相较于pc的核心护城河还是廉价和独占。ps5丢掉了独占,现在ps5pro连廉价都丢掉,个人主观非常不看好ps5pro的市场反馈,当初的ps4pro在显卡性能翻倍还多的情况下仅仅贵了100刀市场反馈就已经是稀烂了。 ns2保持廉价优势就已经赢麻了。性能对于大多数主机用户确实不是最先考虑的事情。
13没搞清楚一件事儿 xe想要抢两巨头的市场,是必须在理论测试上远远领先两巨头才有可能的 一如当年m1相较于同期intel那么大的领先都有接近一年的软件空窗期,这还是macos本身没有windows那样强兼容性并且生态把控能力强几个档次的情况下 xe目前相较于ia两家上一代的mtl以及hawkpoint在实际应用中完全没有体现自己作为arm处理器轻装上阵的高能耗比优势,反之软件兼容性带来的不便,孱弱的核显性能甚至无法流畅低性能要求的网游都是极为严重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点优势没有的前提下xe价格是远远高于相同模具定位的ia两家的那么它的购买价值到底在哪儿呢,mtl都比它便宜 而且最为难堪的是下半年低功耗超极本有lunarlake入场,高性能轻薄本有strixpoint加盟,xe怕是要面对彻底被碾压的境地
消费者对部分新技术的负面情绪在于资本并没有拿新技术提升体验 而是用来降低成本 典型例子是苹果swap和NV的dlss 两家巨头用它们来做什么了?苹果在万元起步的笔记本上用8Gram然后声称swap可以带来接近16G内存的的体验,NV则是直接把dlss带来的提升宣传为游戏性能的直接提升 那么话说回来了,万元起步的笔记本用8GRAM本来就是恶心到极致的商业行为,8G+swap再怎么样也不如物理16G内存,1080p60用dlss上采样到2k60再怎么样也不如原生2k60 所以也别怪一部分消费者讨厌这些,毕竟大部分消费者不是吧里那几个富佬,动辄2w+的笔记本和1w+的显卡并不在大部分人的选择范围内
wwdc就这啊 评价为发布了个屁,苹果的软件创新能力和它iphone15pro的体验一样丢人败兴 一觉睡醒mac又偷偷重启装做没死机了
ipad pro,在无人竞争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如我的标题一样,ipad pro这个产品线目前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ipad pro进化到这一代,如果之后ipad os没有大改的话,那就如055所说,把除了功能以外的全部电脑特性占完了。 新ipad pro上体验感知最明确的点是什么,是那块双层oled显示屏。 m4如此强大,目前又带来什么显著的体验改善吗?没有。 倒不如说从a12x开始的ipad pro每一次的体验提升更多来自于屏幕的提升,ram的提升,甚至于更轻薄为体验带来的提升都强于芯片的迭代。 不是性能迭代不重要,不是架构研发不重要,而是ipad os本身太过于无能,它的性能给予了消费者无穷的想象,但是ipad os就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一样牢牢的锁着那些可以实现的梦
说点个人主观感受,pc和mac的 先放图说明一下我不是云 mac进入apple slicon时代之后我就买过三台,一台是丐版mba m1,一台是图上这个用到至今的丐版mbp14,一台是已经出了二手的m2max的mbp16 丐版mba当下的价格其实是有可买性的,pdd 4700左右的价格下,m1 mba是有它非常独特的优点在的,不错的屏幕和扬声器,顶级的续航和机身做工,如果用途仅仅是文字类办公和线上影音这种程度的话,丐版mba因为触控板和续航的优势可能会比同价位的win本更强。 但是也仅仅是这种要求才可以,如果要求再高哪怕一点,同价位的一线厂商pc本就可以提供配置和综合体验远远强于mac的产品。所以归根结底mba适合非常轻度性能需求的用户,它那孱弱的性能和内存储存配置就注定它和更高需求的客户无缘。 图中这个星book pro14相比mba的劣势是冲压机身不如cnc精致,屏幕没做校色无法胜任修图等工作,触摸板远远不如mba并且续航从mba的爽用变为了够用。但是换来的是性能碾压m2的7840hs,屏幕虽然修图不能胜任但是因为a屏的特性观影体验比mba那块老旧ips还更好,32+1t这种对mba来说堪称奢侈的存储配置。 有正常储存需求的情况下外出挂个移动硬盘体验真的比挂个鼠标优雅多少吗我觉得并没有。
上班摸鱼之后有游戏需求,整了个幻14 7840h+4060的配置摸起来确实比我那老掉牙的m1pro舒服多了而且就算是在win的全能本里算相对高价的产品,但是和mac比起来真是便宜麻了,加了32的条子组了个48非对称双通道,换了网卡和2t的p44pro,上班摸鱼妥妥够用了,加完硬件的价格还不够买个m3 mbp 确实不是一个定位的产品,所以win的这类独显全能本和mac更多是需求导致的选择差别,真说同价位论配置其实没啥意义 用了几天,优缺点都有,优点都是明面的,小体积下相对优秀的性能,集显模式也能满足一定的外出办公需求(续航大概5h这样,和mbp肯定是比不了,但是可堪一用)。小体积还能保证一定的扩展性这点好评,接口也比较够用。 缺点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这玩意儿的pd供电只有100,并不是最新的130。想要pd供电下不从显卡走电就只能用35+65这个配置,但是我试了一下哪怕省电模式它也还是会从电池走电,目前除了用小厂氮化镓+诱骗线以外没什么解决方案。原装充电器感觉有一斤重,单本子重量相较于mbp没劣势但是加上充电器就有点折磨了 触摸板没压感,依旧是跷跷板,其实换个压感我多加500都是可以接受的,跷跷板用起来多少有点折磨 最后就是我对于液金的可靠性非常不信任准备过两天问问我们这儿华硕售后能不能给我换相变硅脂
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生活快乐好事多多
单说人物的建模和贴图,少前2应该是目前有pc端的手游中 顶级水平了 不同材质的反光,细节,纹理放大之后依旧禁得起细看 渲染本身也非常优秀,动画风格的人物渲染和细腻材质的衣服之间搭配没什么违和感 p.s.仅仅针对人物建模,没有对游戏本身如何做评价的意思,截图设备为139k+4090,画面选项为4k 1.3倍渲染,其余设置全高
苹果m1到m3这么好的例子 单纯扩大规模的移动端gpu放在桌面端复杂场景下只能带来小丑般的实际表现 怎么有些人还整天拿9300或者8g3那移动端特化的gpu去踩桌面平台的780m780m再菜那也是pc平台复杂3a能运行的水平 给xe核显扣高分低能的帽子确实没问题,但是按这个逻辑mali和adreno不一样是高分低能?
mate60pro流畅度体验上相较于8+甚至8g2/3的机型 是没有劣势的 但是续航和发热确实就是888水平,一用就热很符合888的特征,续航和8g2的机器用起来也有明显差距 拍照以华为旗舰的标准来说非常差,远远逊色于同期国产旗舰机,和牺牲拍照的标准版比都半斤八两 总体来说硬件对不起价格 但是旗舰机有没有溢价无所谓便宜机器坑人该死,旗舰机定价纯粹是品牌价值体现,无所谓的 (别问为啥垫两张纸,我拍的时候都没意识到下面放了两张纸)
苹果现在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理论性能被踩 是实际体验它也和顶级完全不沾边了 今年没买15pm,因为13和14两代都用着pm,就想着这次换小号看看,毕竟190g不到的小尺寸机器是真的很吸引人 到手用了大概一周,前天回家之后联系朋友出手了,体验实在是太过于灾难 日常使用体验基本就是不流畅+热,80hz在这种尺寸的屏幕流畅度提升我只能说如有你非要说这流畅度比120的android强我只能说苹果赢麻了 续航尿崩,应用体验因为返回的原因也及其坐牢 可能15pm的体验还可以,但是15p的体验我主观来说相较于尺寸稍大的小米14来说基本是全方位拉胯 至少小米14人家有返回,日常还流畅的多
很难说手机厂商是不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nv的dlss3都建议原生帧数超过60 dlss3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高帧体验,40帧开dlss3插到60那纯粹是降低体验 结果手机厂商一个个搁这儿30插60,发布会敢说,自媒体敢吹,燕十三敢信
小米14简单上手 粗略说点,以及讲一下我主观感觉提升很大的地方 外观上基本就发布会说的那些,正面更窄(看不太出来),顶部更简洁(因为各种开孔放到了摄像头deco里),相机deco尺寸大许多并且加了装饰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主观感觉上手之后比渲染图和谐),重量尺寸这些体感几乎都没有变化 感知明显的方面,第一点是屏幕,其实去店里看这块屏幕相较于13还没有一打眼的巨大升级,但是回屋之后我就发现14这块屏幕改掉了我之前对13屏幕一个特别诟病的点,就是原彩显示的色温调整问题,图片里应该能看出来,我屋子里的灯光其实是冷色暖色都有,体感就是14屏幕那种白底略偏暖色,而非13这种直接像是进了局子熬夜点灯被审问一样的颜色再加上分辨率的提升改善了之前被诟病的精细度问题,14现在这块屏幕对于一个尺寸偏小的手机来说称得上完美无缺(原彩显示的改进多半不是屏幕本身的原因,多半是环境光传感器的硬件或者算法或者两者兼有带来的提升,放在屏幕部分说只是因为这对屏幕体验影响最大) 第二点是马达,其实14的马达依旧和优秀不沾边,哪怕是相较于我的主力机iphone se3都差一些,但是14的马达绝对称得上及格,相较于13那敲破锣一样的马达反馈体验来说,14的马达体验至少是让我原意开着它使用了 第三,系统流畅度真的是可见的提升,到手其实还是有点卡,但是更新了开机就推送得新版系统并且关闭了完全是负加成的虚拟内存之后,14在动画流畅度和应用流畅度上相较于miui14的小米13都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我觉得只要上手并且正常使用了两三个小时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综上所述,这依旧是当下时间点我最满意的android体验之王,一如去年这个时间的小米13。我当时对13的评价是这是一台十分不“小米”的手机,它纸面参数相较于同价位竞品明显处于劣势,但是无法遮盖它综合体验上的优势。而今年的小米14改良了13的一部分硬件短板,却在综合体验上更进一步,加上价格同配置甚至更低的情况下,我觉得小米14确实是一款优秀的,对得起雷军发布会吹得牛逼的好手机。
第一次见到不用对应搭载平台的性能做标准的 高通也算刷新我的认知了
x4这个规模已经接近firestorm了吧 这成绩和功耗是怎么回事。。。还是说某个频率点产生瓶颈导致更高的功耗换不来对应的性能提升了
如果DLSS这类技术能做到和原生画质类似 并且消耗低的多的能耗的话,那作为玩家关注原生分辨率到底有什么价值 不是阴阳怪气,打个比方苹果的生态号召力远强于android所有厂商,它平台上如果推广npu进行超分运算实现大部分游戏在相似甚至更低功耗下依靠metalfx实现和高通理论光栅性能更强的平台相当的画面表现,那么作为消费者本身关注它不加超分之前能跑到什么水平意义还有么? p.s. 没有说a17pro+Metalfx超过8gen2/8gen3,举例仅仅是举例,发帖的原因是最近用4090跑2077新版本的时候有感而发,用原生分辨率开路径光追4090的帧数已经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是依靠dlss2+3+3.5,我就能在相同的卡上实现成倍的帧数提升,并且这个时候画质的降低我并察觉不到,而帧数的成倍提升是实打实的 p.s. android这边厂商用所谓“独显芯片”实现的插黑帧来骗测试软件的行为不在讨论范围内
Nuvia如果翻车,后果是高通难以接受的 麒麟的回归意味着市场的巨大变动,不光意味着高通本身会失去华为几千万的芯片订单,同时还意味着高通的主力市场大陆会被华为抢走不小的份额。 肯定有人说高通还有三星,三星还是世界第一啊。 三星还是世界第一这肯定没问题,因为华为丢失海外市场三星丢失大陆市场的原因华为的归来对三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问题在于三星它对高通的立场和国产对高通的立场是完全相反的。如果4lpp+达到三星之前宣传的预期,3gae按时量产,那么exynos代替高通芯片一点问题都没有,三星的主力在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性能敏感度本来就低,exynos并不需要超过高通芯片,只需要达到相似的功耗表现和性能就能完全代替高通。高通对三星的话语权没有对国产三家(ovm)那么高的。三星依旧是全产业链有自产能力的霸主。 Nuvia背负的责任很重,高通在nuvia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本,期望nuvia能让高通开辟新的主要市场。如果最后出来的东西是个复刻firestorm的话,那都不用对比目标对手苹果m系列,面对x86阵营的apu都没有什么竞争能力。 而且上了windows平台的话,人家rdna的驱动完善度可比你这adreno强多了。exynos要是靠着三星手机的巨大市场占有率重获新生的话,人家上pc比你高通怕不是都要容易的多。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值得沸腾 按目前的消息来说9000s是一款远远超出大部分人期待和想象的去美化自主旗舰soc 这种产品对于我们值得也应该沸腾 但是我强调一下别tm转那些个没脑子发的沸腾上天的消息了行吗? 你这不是沸腾你这tm是给海思摸黑
完成度很高的折叠屏 拍照比小米13强,更接近硬件弱化版的13u,折叠屏里的第一梯队了 做工质感都很不错 屏幕我很满意,以前说过我本身不在乎低频pwm调光,因为用手机的时间本身就很少 不过完成度再高也还是折叠屏,我的观点和之前用三星华为以及蓝绿那会儿完全不变 折叠屏=不那么好用的旗舰机+难用的平板 如果不是使用场景真的需要平板而你就是怎么都无法携带一个小尺寸平板来做使用场景的补足,那折叠屏目前的观赏意义>实用价值
mac pro这代的窘境至少能说明两点 1.强如苹果当下也拿不出arm方案的HEDT解决方案 2.soc对于类似于塔式工作站的功耗不敏感平台毫无意义同代面对的是w9 3475x+rtx6000ada,能耗比对于这种平台已经没有意义了,m2ultra在这套组合面前纯纯的小丑了
mac pro有点小丑了 192g统一内存对于这个定位的产品实在是纯纯得笑话,我破台式都有128了 上一代选配能到1.5t的 而且m2ultra放在studio上是优秀,放在mac pro这个给cpu就能达到300w散热规模且风噪极低的顶级模具上我实在不知道有任何意义 pcie部分也不能扩展nv或者amd的显卡,往好了想苹果可能会上自家的加速卡,往坏了想这玩意儿就是只能用来扩展各种细分领域的加速卡和硬盘了
用50规格的东西造个60ti出来 然后还比上一代同定位产品高分辨率表现更差的情况下价格更高 只能说论恶心还是黄皮衣冠绝群雄
刚做完手术,在rog掌机买到手之前聊聊掌机这种玩具 首发下单了个rp flip,折腾了个天马g前端上去,感觉翻游戏列表就能满足精神需求 体积上来说这玩意儿的投影尺寸接近ip13mini和se3,比3ds稍大但是体积远小于3dsxl,屏幕是ip6的国产屏,放在寨机圈子里这屏幕算数一数二的好东西了 按键配置是完整的,包括l3和r3(虽然直觉里滑杆做这个功能怪怪的,但是实际用起来误操作率很低),十字键尚可但是abxy比较硬,两者都是导电胶好评。 做工整体很好,rp是寨机里我为数不多买了觉得有把玩兴趣的机子,原因就是机器做工真的很不错,拿在手上有小玩具的精致感而且我非常反感金属掌机,用金属这种没亲和力的材料做掌机除了脑子有问题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金属比塑料更容易做溢价?) 寨机的性能确实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过众所周知寨机玩的是机器不是游戏,除了dos和psp平台的游戏我会用这类机器玩,剩下的我基本都有改屏幕的原机来玩虽然很多人认为手机夹个拉伸手柄就行,但是我始终接受不了这种形态,搓玻璃对我来说又太过于痛苦 rog掌机开卖到手之后准备试一下10w tdp下能跑到什么水平,如果还是不如sd的话我就准备安心等sd下一代了我巴不得掌机全是5w tdp整机不到10w,然而目前高性能掌机里低功耗表现最好的sd锁10w tdp整机也得将近20w,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理想中整机不到10w的产品落地
问一下啊,吧里是不是真有个米哈游老板啊 米哈游赚了钱你比大伟哥还激动,整天用挣了多少钱评价游戏各种方面,你是玩游戏还是运营资本的? 你说ff7re战斗系统垃圾,行,我认,那亮一下游戏时间呗? 你吹你家公司就吹,整天拉踩别的游戏,恶不恶心啊?
我比较想知道7+2是8+的硅渣降频版 还是用8+的设计然后重新用高密度库流片的
仙乐传说ns和ps4版读取速度都被ps3版吊打 ps3性能一定强ps4很多吧 13什么时候才能区分什么游戏是发挥了硬件性能,什么游戏是摆烂移植ps3上表现力最强箱庭游戏是美国末日,属于超水平发挥了cell那烂到根子的奇葩设计架构
产品力提升是竞争的结果 不是高通良心发现 是法克的步步紧逼,苹果的降维打击造就高通今年的产品力全面提升 没这两家锤你以为高通今年不会继续摆烂? 感恩戴德的人我是真怀疑屁股坐在哪一面
法克明明比之前好得多 以前全靠低端市场,根本没有旗舰市场,现在靠着蓝厂在旗舰市场分了一杯羹,蓝厂对于法克高端处理器的品牌营销也是做的最好的从无到有明明是进步,结果被吧里人说的法克明年就要死了似的
13已经为了赢开始造谣了 主线下的机器你看京东,太笑话了 而且我也是第一次见市场没竞争之后会对消费者有利的逆天言论
说个事儿,看到了过两天就删 就事论事,别背后暗戳戳说别人现实里的职业或者家庭 看不爽拉黑就得了,最多嘴臭两句,再往上就别怪我送小黑屋了人家有几个孩子老婆怎么样职业怎么样对职业态度怎么样都和你屁关系没有
k60这价位确实屠杀 16+512版本,说实话k50时候我都没这种使用体验越级的感觉,毕竟那玩意儿是联发科,小问题多多少少有点,不至于多影响体验但是糟心是真的 但是k60给我的体验真的是越级,优秀的屏幕和流畅度,顶级的续航,以及比同价位的线下机还强一些的主摄,最重要的是有无线充电啊没有无线充电的一加11到手之后没用完一次电池就吃灰了 miui14不拖后腿之后k60相较于k50同价位的领先更大,我不看好任何一家做得出对应产品力的竞品,今年的小米确实产品比去年强得多,虽然13pro拉了点,但是开年这俩走量的小米13和k60都很优秀 8+相较于8g2日常也就差一点,仍旧是优秀的soc
各位新春快乐 希望各位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低人一等11到了 先开个箱,等下说下第一感受 先看看正面屏占比和背面吧,这个背面挺丑的,质感还行
幻想高通这瘸子pc端做独显能成 这比幻想arc下一代和nv平起平坐还搞笑 pc生态下的显卡不光是游戏渲染工具,同时还是生产力组成部分。nv的顶级卡被玩家买走的多还是被实验室买走做科学计算的多很难说。 觉得堆规模就可以是最可笑也是最无知的想法,nv的技术领先如果真的仅仅靠堆规模就能应付的话,amd也不会出现tsmc n7打samsung 8lpp这种神话装打多兰剑都只能勉强应战的局面到了rdna3对40工艺没差距之后直接被碾压成渣,这种碾压不是高通对苹果那种面积大一截之后带来的性能提升,而是nv已经刀到脚趾头上去了7900xtx都没法应对 而且pc驱动是个大活,intel多年核显积累下arc的驱动依旧出现了dx12之前瘸腿的问题。amd和nv合砍82分这么多年也不影响它首发都弄不明白自家卡的驱动。 高通在dx上有什么积累吗?它做桌面端不说生产力,能做明白游戏卡吗?还是说某人指望高通像intel那样硬着头皮高规格打低规格亏利润去卖 你让这个888和8gen1用了廉价工艺坑成麻瓜都仗着垄断依旧涨价的司马公司赔钱扩一个几乎已成定局的市场?
小米13是个好手机 隔离了两天放出来了,去附近的米家买了13,白色版店员说整个成都都没顶配,绿色太丑,蓝色素皮,黑色太平庸,无奈买了12+256的版本。 本来其实是冲着13pro去的,但是过于拉跨的正面观感让我直接放弃了,反而是一股子果味的标准版更让我惊艳。 不过这玩意儿真的不是小屏啊比s22还大一圈,基本和14pro是同尺寸的机器,最多算没那么大,和小屏手机这个概念还是相差甚远的
看到某人说pc游戏市场低于手游所以balabla 我是真的不懂通吧有人那些言论啊,就那么喜欢给有利于资本且损害用户体验的发展方向洗地。今天这个不谈手机处理器,我就是谈一下对氪金手游的看法和一点浅薄的认知。 先说手游的氪金抽卡机制,这就是变相赌博,没有任何洗地空间。为了规避赌博的恶名,现在的手游在氪金抽卡时基本都会通过游戏内的货币转化来规避,简言之就是你花的钱转化成了游戏内的特殊货币,然后特殊货币购买了游戏内物品并且赠送抽卡次数。所以名义上你充钱是购买的标价的游戏物品,你之后用这个物品去进行抽卡行为则是你自己的行为,所以规避了赌博的风险。但是实际上你买的“游戏物品”除了进行抽卡并无他用,这只是掩耳盗铃的规避规则罢了。 其次我之前说过氪金手游中普通玩家是氪金玩家体验的一部分,某人非常气愤我这种说法,但是我并不认为我这种说法有错。至于原因我慢慢来说。 我没有找到目前标志性手游原神的氪金结构数据,但是在崩坏3的时代,米哈游曾经公布过一组崩坏3的数据。按照月卡30元的价格计算,姑且将半年内0-500范围内都定位月卡or无氪党,那么这部分人数占比为83.47%,而金额占比仅为11.67%。而5000以上,2.02%的玩家氪金占比则为45.76%。 上面这组数据是07年的,因为通胀以及疫情的存在,在五年后的今天2%的玩家贡献超过50%的氪金量也完全有可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成功的有氪金元素的手游想要发展,那么策划最应该做的事儿不是良心,而是如何保证氪金玩家的游戏体验优越性的同时让月卡or无氪党能够为游戏提供足够久的热度和数据量,而后者反过来能够成为氪金玩家游戏优越性的保证。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手游厂商一定是优先保证中氪以上玩家的游戏体验,在此同时给下层玩家用户一些油水以此来保证数据量和上层玩家的氪金体验优越感。 那么这里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某人和我说过一个没有pvp的游戏何来的优越感?玩家优越感是多方面的,以往单机游戏尚且能出现水平高低之分带来的优越感体现,一个氪金手游你认为没有隐性优越感体现那我只能说你可太年轻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余,这些都是优越感的体现方式,更别说现在成功的国内手游社群效应非常明显,交流之中本身就会对“氪金大佬”带有仰望属性。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氪金手游对于普通玩家和对于厂商来说为什么有着完全不同意义。 通过上面的数据正常人应该都能看出来,氪金手游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有钱人无上限的花钱。这就意味着氪金手游本身可以靠富豪玩家群体撑起整个游戏的运作。通过不断的游戏更新获取这部分玩家的氪金,并且给普通玩家带来游戏体验上的更新。从这一点来说,氪金手游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但是,这个可取之处是建立在仍旧有传统买断制单机威胁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氪金手游的流程依旧是保持买断式手游的那套玩法。 那么假设,如果传统游戏市场崩塌,市面上只有氪金手游可以玩的时候。氪金完全影响游戏流程的游戏会不会诞生甚至成为主流? 更别说现在大部分氪金手游的游戏流程玩法依旧是“借鉴”多少买断制单机大厂几十年以来的积累和经验,然后仅仅是因为现在它赚的钱更多了,你就跳出来说pc游戏市场没有手游市场大,为什么要在乎pc游戏市场。 容我衷心的说一句,贱不贱呐?
原神挣钱了,玩的多挣得多,13理中客说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就是玩家的选择 iPhone挣钱了,卖的多用的多,13出来说果蛆用苹果 咱就是说,你的标准能不能统一一下?一方面用玩家数量和赚钱程度来作为你吹原神的资本,一边又用个人喜好和歪到不行的标准来否认iphone 甚至辱骂苹果用户,多大人了要点脸吧
抛开游戏谈游戏性能是个什么心态捏? 看到某个信仰粉的逆天言论,“他们能吹有游戏玩” 我寻思你贱不贱呐?看不起游戏还非要整天捡点pc主机的冷饭证明你通爹的强大? 抛开游戏论游戏性能的话那Mac早就是最佳移动游戏平台了,也轮不到你高通的那些个破手机啊?
快充能完全弥补续航焦虑的到底是什么使用场景 这是我最最最疑惑的言论之一 如果我使用场景是户外,那么快充弥补续航焦虑是纯粹的伪命题,就像我上次去苏格兰高地,手机没电了有快充也是扯犊子,我能去哪儿充电呢?kol 们设想的没电了就找个能充电的地方插二十分钟充满了再走这种场景不觉得很搞笑吗? 如果是长期办公室or居家,那续航焦虑从何而来呢?手机不是丢在那儿不用就是丢在无线充上,有电脑有笔记本谁用手机办公啊?那续航焦虑又是从何而来? 快充在我的认知里改变的是充电习惯而不是续航焦虑,不需要特意在晚上插电,就算忘记了充电也有时间在出门之前及时补救,出了门之后真有人会四处去找充电的地方用适配器补电吗?
13已经为了赢口不择言了 连旗舰soc低功耗区间能耗比不重要这种话的说的出来了,还拿桌面端类比,13怕不是不知道连笔记本端和桌面端体验都要分开来论? 你以为6000系笔记本端口碑比12代好靠的是极限性能?能用一个整机十几公斤用交流电供电的玩意儿类比一个用电池需要随时带出门的200g的东西你这脑子学过一点逻辑学没有? 还旗舰soc 5w以下完全没提升,我寻思你用过几个旗舰soc 的机器啊就搁这儿脑补?你这逻辑下的话888和8gen1都不能黑了,毕竟这是实打实的提供了更强的性能,只是需要手机甚至平板设备都完全无法承担的功耗罢了 移动端保证一定性能的前提下能耗比永远是最优先的,m系列广受好评也不是因为极限性能多强而是恐怖的日常能耗比
简单聊聊台前调度 对我来说台前调度只对ipad有意义。 在mac上的台前调度意义完全不明,我实在不懂在一个本身多窗口多任务支持比较完善的系统上弄这么一个强行区分任务组的交互方式又什么用。也许是因为Ventura设计风格朝向ipad os的副产物? 但是对于ipad os这个残废就不一样了,实话说我一直认为在ipad os16之前的ipad pro12.9还不如同样是大尺寸平板的三星tab s8+体验上优秀,即便后者在核心性能表现上差前者许多。原因就是在ipad os16之前,ipad pro作为系列定位最高的产品它甚至没办法实现同屏多任务。连对我来说最轻量级的应用环境,也就是挂个手游+通讯软件+阅读都没办法同屏实现。那会儿的ipad pro对于我来说连作为轻量级娱乐工具用起来都有点膈应。更新了台前调度之后它至少能在日常应用上更像一台超级本了。 虽然我还是不建议没有笔记和绘画需求的强行上一款除了触屏体验都被同价位自家mac吊打的“电脑”。毕竟你还要考虑magic keyboard加上的情况下ipad pro价格已经超过macnbook air了,显然air能干的事儿比ipad还是多得多。
8gen2应该会是不错的soc Android旗舰也算熬出头了 不过有些人吧 高通多核强就是多核性能重要,高通gpu 强就是gpu 重要,高通极限性能强就不需要日常 看有些人发言我都以为过去两年android体验拉垮不是因为cpu日常太拉垮而是因为gpu 不够强了
Sd 两天下来体验感觉比想象的好一点 一开始没指望能多好,预期较低的情况下给我的感觉确实是比windows掌机的体验好不少 我买的512版,因为不会用这个玩太多大型游戏就没考虑换ssd ,直接选大容量省心一点 Steam os相较于直接用windows做掌机的国产来说确实更有传统掌机的体验 梵高在7w tdp下也足够我这个jrpg 爱好者游玩大部分jrpg的流畅体验 归根结底就是个便宜货,还没一台旗舰系列入门款的最低配贵,给这种配置和这种体验确实挺让人惊喜的 不过希望下一代定制soc 继续优化功耗,tdp控制在3w以内能有现在7w的性能的话整机功耗应该能从14w下降到6w左右,这样才能真正当作掌机来用 整机10w以上的手持设备emmmmm,我不是太难接受,感觉实用性还是欠佳 还有就是下一代优化一下体积吧,这体***的
简单试了一下steam deck跑Jrpg的效果 设定8w tsp,整机功耗在12到14w之间浮动,游戏破晓传说,分辨率设定1280x800,渲染精度100,其他特效开到高的情况下可以基本稳定45帧 梵高的表现比我想象的好一些,这套搭配能做到大部分优化不错的中大型制作30或者45高特效运行且整机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相对来说,虽然我的感觉还是高了,整机到7w以下对于掌机来说更具意义 但是如果要选择60,哪怕是破晓这种优化出色的游戏也会面临整机功耗接近翻倍的情况 作为一个肝jrpg的设备感觉是个不错的产品,比较期待v社第二代产品的表现了
亚马逊新品kindle scribe首发元太10英寸级 300ppi e ink屏幕 Kindle还是大头啊,元太能把这个给它首发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多年了元太终于有点看起来进步大的新东西了 看了下scribe 规格,优点不必说,这个时间点独一份的大尺寸300ppi e ink屏幕,强大的亚马逊资源,封闭软件环境下流畅的使用体验 目前体验不明的方面,亚马逊第一次做手写的软件体验方面如何,相较于国产e ink产品有没有体验上的优势 比较让人失望的点是没有实体翻页键和防水,前者可以理解为scribe 本身更类似于科大讯飞x2这样的多用途电子纸工具而非oasis那样的阅读特化产品,但是没有防水确实是不太能接受的硬件缺陷 所以亚马逊,oasis4呢!你快给我憋出来啊
合理猜测一下se4 估计就是下放iPhone 13mini的模具,然后和正代数字系列保持相同的处理器内存规格 但是face id不一定会下放,有可能会采用类似于mini一样的侧边指纹 但是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没有face id的话刘海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太逆天了,接近a77性能的小核心和a53没区别 谁告诉你苹果的小核心只处理后台的? MacBook和iphone 的长续航本质就是这个能耗比优秀的小核心带来的,用都没用过整天搁那儿脑补你是真牛
14pm目前感觉提升比较大的点 其实是屏幕 这代这个屏幕我不知道用没用微棱镜,如果用了的话我只能说有钱真好,这是目前市面上我用过唯一一个使用了微棱镜相较于之前未用微棱镜的屏幕观感上甚至有所提升的机器,而且侧看没有出现android那边微棱镜机器明显的偏色问题,甚至于三星22ultra相较于21ultra都有观感上的退步(因为屏幕和处理器的原因,所以我主力从21u换到22u不到一周就又换回来了 而且触控的提升感觉是真的有不是玄学,我首发到手就有这种感觉,看了诸多数码博主也有相同的结论,原理暂且不明 A16对于日常使用没什么影响,有问题的是ios16目前有偶发性的耗电bug,建议等更新了 灵动岛我一段时间用下来的感觉是屏幕会把这个作为未来交互的手段而非单纯的药丸遮羞布,简言之就是另外一个后台运行窗口,所以在目前的系统和软件适配下灵动岛的体验可以说并不合格,不过也无伤大雅,当初p40pro那个大药丸啥功能没做还导致软件bug好几个月我不一样因为外观和质感用到m40rs出来
14pm几天简单使用体验 1.触控比13pm更好了一点,原因不明,不知道是不是把祖传触控采样率提升了 2.屏幕调色比13pm舒服了,观感更和我个人胃口 3.ios16的耗电优化有问题,不光是14pm,13pm 13mini se3升级16之后都出现了续航严重下滑的问题 4.高负载发热比13pm严重,板上钉钉了,a16的性能提升从体感来说都是用更大的功耗换来的,尽管a15足够优秀a16如此也依旧不会成为体验上的短板,但是这是年度旗舰机,倒吸牙膏真的恶心 5.ios16的数字电量显示逻辑你换个脑袋正常的人来设计都不会设计成这种20以上都显示为填充满的方块,误导性非常严重 6.拍照有提升,但是非常不可知,依旧摸不到android第一梯队的屁股 7.录像碾压所有竞品 8. 14promax的always on display就是apple watch那一套,很好看,但是苹果没有给这个aod增加定时关闭功能,目前来说烧屏风险完全不可知,而且大半夜开着也有点怪怪的 9.灵动岛涉嫌宣传欺诈,隐藏效果和宣传完全不符 10.用完这几天就准备让它吃灰了,备胎还是se3了,短期内没有更换ip pro系列做副机也没有更换主犁到ios平台的打算,iphone更大意义还是副机和apple pay 11.这代的保护壳涂层感觉有提升,也有可能是新机带来的错觉,虽然后面多半还是会换pitaka的壳子,但是官方配件做好了本身就能提升好感度
710和510的拉胯多少测试都能证明人尽皆知了 日常使用这俩东西就是被果子小核心揍的满地找牙 但凡用过8+或者9000的心里都有数,不是说这俩处理器日常使用多优秀,是888和8gen1衬托之下显得优秀罢了 8+顶着简洁系统+低亮度低分辨率屏幕+超大电池续航刚刚摸到ios15下a15机型4300电池的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啊 低性能区间的功耗表现会严重影响日常,低性能区间的功耗表现会严重影响日常,低性能区间的功耗表现会严重影响日常 重要的话说三次,这也是为什么888日常优化好的机器还勉强可堪一用,8gen1几乎没有可用的机器,主要原因就是888还有相对存在的低功耗区间而8gen1完全没有(find x5pro是完全牺牲后台保单任务运行的优化思路,也是8gen1中唯一有流畅可言的机器 a55顶着巨大工艺差距(5lpe比 n4)能耗比都能和a510差不多,510对于普通消费者是个彻头彻尾的累赘,而且它还关不掉 是不是整天烤鸡烤傻了不知道手机日常运行区间的能耗比有多重要了? ios16这个b优化搞得我当钱包的副机续航全崩了我巴不得给库克屁股割下来结果发现现在通吧魔怔到除了极限性能一切皆为浮云了我是没想到的
14pm到手感受 紫色比我想象中的好看 灵动岛比宣传图里的视觉和谐一点,但是隐藏效果和像素变黑有差异,光线直射或者较亮的室内光线会直接露馅 摄像头都快凸成影像新物种了拍照还是一坨浆糊真说不过去这个摄像头凸起才是最让我破防的,用过13pm的应该都知道这玩意儿摄像头积灰多严重吧 别的没啥变化,具体咋样看之后用的体验吧,日常估计和13pm没啥差别,图个新鲜 至于我推不推荐换机,13pm从实用角度上完全不推荐,图个新鲜的可以考虑13pm换上来,12pm以及再往前的换机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等23u再换主力机了,希望三星下代给点力
明天去拿14pm 定了个紫色,瞅瞅新颜色和13pm的蓝色哪个好看。 看了下测试,拍照方面高情商的说苹果给予友商更大的发挥空间,低情商的说一坨shit,换coms带来的proraw有强悍的细节但是这tm成片3s转圈圈有个毛可用度,爬。录像倒是一如既往的碾压,这个给个好评。 专用模块的加入好像使得这个看起来很费电的息屏显示在电量消耗上完全是可接受的,不过我还是认为息屏显示重要的是信息提取,这方面果子不一定能比三星强。说白了花里胡哨的锁屏我也不关心呐 处理器我倒是没啥可担心的,a16的日常使用估计依旧是天花板,高通未来两代日常先锤了a15再说吧,就这510和710的表现,迭代除非a715低性能区间能耗比翻倍,否则日常使用的性能区间和a16依旧有差距。 壳子提前到了,看了一下开机键下移了,对于这种尺寸这种重量的板砖来说应该是个更顺手的设计。不过顺不顺手也无所谓,反正13pm我也不常用,se3永远的神 灵动岛的优化看起来和iphone x初期的刘海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来推进,不过这个中间挖洞真丑啊,上一次见这么丑的挖洞还是p40pro国际大厂一脉相承 剩下的到手再说吧,se3当钱包用久了感觉很难在让我拿回这种尺寸的砖头当副机了
聊一下mini6 256蜂窝的,给妹子当礼物的 用了学生优惠算下来不到720镑,感觉价格还成 主要是她反应说pro12.9平时根本用不到,正经学习码字啥的又不如macbook,后悔买那玩意儿了(强行配了个Magic keyboard假装生产力),看到姐妹有个mini6她就觉得挺可爱的 小尺寸稍微贵点的平板里找了一圈就mini6能买(或者说小尺寸平板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了),最后去店里看了一眼就买回来了 提前和她说了果冻屏,不过她看不出来,她对高刷极度不敏感,用了13pm很久都没意识到高刷是啥对屏幕本身也就色彩稍微能看出来一些,别的都不太在意 mini6买的倒是非常值,值就值在她几乎是随身携带的,我觉得电子设备这东西,只要针对个人用的上并且喜欢它,就挺值的买 pro12.9配置确实顶级,不过限制在ipad os这个应用环境之下这玩意儿用起来还没tab s8ultra利索(有机会聊一下s8ultra,最近借人用了,我的评价是顶级价格带来的顶级平板体验,没有之一 而且最大优点是对于随身带包的用户来说,蜂窝版mini6能作为不错的备胎机选项,微信因为能登陆平板模式所以也不会和主力机冲突,lcd对部分用户也更为友好 至于让我用的话,我是不会考虑的,我除了去图书馆以外不背包,随身带俩手机的话副机是越小巧耐操越好,这也是我把13pm闲置买se3的理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