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wludi80 dewludi80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082 关注贴吧数: 0
愤青勿进:我看日本成高清产品大国的肯定性 地震的时候我正好在日本,事后很多小餐馆门口都放了募捐箱,号召大家给四川灾区献爱心。可能他们自己岛上地震频繁,更身同感受吧。其实去过日本的都应该知道,日本普通人对于政治的敏感程度远远低于中国人,不像中国人反感日本人,日本人最反感的其实是韩国人。而对于中国,特别是受灾后的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情感是很单纯的,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同时看看咱们国内,这次同胞受难,大家自然义不容辞,但其他国家地区受灾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这个意识。最近高清产品的广告很泛滥,高清标准的事情又吵得甚嚣尘上,不由得令我想到,在日本的时候已经满街高清,而国内的高清还是日产口碑最好,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日本这个民族很追求极致和纯粹,想要表达善良的时候,就能纯净得令人感动。那些小餐馆映衬出了澄静心灵的“高清”,那就是高尚、清淡的人心,超出了我这个中国人的想象。他们做高清也是同样的做法,清澄为王,不容一点瑕疵,于是能做出最好。于是中庸的中国人永远不能理解时而可爱时而较真的日本人,也做不出日本人的极致工艺,大概是民族性使然吧。当然我也不是说国人做不出好的高清,只是一定要花更多的力气,才能迎头赶上啊
【转帖】从思远双N 来看非大学教育的人才观 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看法,认为非大学教育的学生的学习质量是低于普通院校的。这是拿普通院校的考核标准去评价,但这也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因为非大学教育的培养对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对象相比,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拿一把尺子去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视智能的差异,显然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对具有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衡量,才是正确的做法。大学培养的优势是系统,培养出的人才拥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在日后的成长中拥有比较好的潜力。非大学的优势是针对性强,能够比较好的给予学生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初有个很好的定位。目前的就业形势,入门难,成长易,从这个角度讲,非大学教育有他的适时性。一般来说,非大学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与相应层次的大学专科的学生相比,他们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智能的结构类型的不同。所以,非大学教育与普通院校的培养对象在智能类型上的差异,决定了两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它们是两类不同类型的教育。
拉米族同看:肝病康复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保健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保证肝病患者康复的关键。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书亮指出,肝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含钠的食物,尤其是碱馒头,同时要遵循合理摄入蛋白质及补充维生素等饮食原则。 少食含钠食物 肝硬化晚期病人,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对体内的醛固酮和抗利尿素的灭活减少,致使这两种激素水平升高,加重钠、水蓄积,出现水肿和腹水。所以,肝病病人应少吃含钠的食物,尤其别吃碱馒头,因碱中含有钠,可改用鲜酵母发面,或吃无盐面包。挂面中含钠较多,不宜吃;各种咸菜和酱菜钠含量非常多,肝硬化病人不要吃;味精以谷氨酸钠为主,肝硬化患者应限制。在烹调菜肴时,要特别注意烹调方法,否则反而加重钠的摄入,例如有人在做鱼、肉时,习惯先用盐或酱油浸泡,然后再用水冲掉表面的咸味,虽然吃起来不咸,但是钠离子已远远超量了,所以做各种菜肴时,先不放盐或酱油,菜炒熟时最后放盐或酱油,这样既有味道,又限制了钠盐的摄入。其他含钠较高的食品,如海产品、火腿、松花蛋、肉松等也应严格控制。 合理摄入蛋白质 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当肝硬化时,肝脏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质了,因此要合理摄入蛋白质。可以选择多种来源的蛋白质食物,以接近人体结构的为好,如鸡、鱼、瘦肉,也可选用适量的禽蛋和豆制品。为了使重症肝病病人较好地适应,可以吃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把奶酪掺到适量的鸡、鱼、瘦肉、蛋中,每天都要吃一点儿,以平衡蛋白膳食。 碳水化合物充足 碳水化合物可使体内贮备充分的肝糖原,防止毒素对肝细胞损害,每天可吃淀粉类食物350~450克。 多补维生素C 患肝病时,各种维生素由于代谢障碍出现相对不足,黄绿蔬菜和水果类是补充维生素和无机质的优良食品,维生素C直接参与肝脏代谢,促进肝糖原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C浓度,可以保护肝细胞抵抗力及促进肝细胞再生。 肝病病人经常出现食欲不振,所以要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细软食为主。主张少食多餐,不食用过酸、辛辣及怪味食物,不食霉变和含有较多防腐剂、色素的食品。当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时,更应注意严禁食用油炸食品和干果类食品,因这类食物可刺破食道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
转:乙肝患者心态很重要——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结局 冬娜(化名)两年前的一次体检,被查出感染了乙肝。虽然医生告诉她,只是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但化验单上的那些加号,完全搅乱了她的心绪:怎么会得上乙肝?家人、朋友会怎么看?以后还能不能跟别人同桌而食……原本性格平和的她变得烦躁不安。之后,冬娜开始四处求医,一味地追求"转阴",听说哪里有药能治这个病,就马上去买,两年以来治疗药物换了十来种,花费4万多钱,可乙肝并没有转阴,反而肝功能却不正常了。 小李同样是名乙肝患者,并且是早期肝硬化,经过医院两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接近正常,但由于他进入了心理误区,失望、绝望一直伴随着他。由于精神压力大,小李不想吃、不想睡,体重不断下降,面色晦暗,加之神经性厌食和贫血,每天只能和他母亲说上几句话,除此之外,总是闭目等待死亡的来临。遇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除了每天例行查房及护理治疗外,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康复指导小组,负责对小李进行心理疏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李走出了心理误区,重新振作起来,随之各种症状消失,进食、睡眠逐渐正常。又经过三个半月治疗,小李面色红润,体重恢复到正常,完全变成一个精神饱满的小伙子。 情绪是怎样影响疗效的 袁教授认为,乙肝患者不仅要面临病情可能进展的危险,同时要面对心态的改变。比如过度紧张,惶惶不可终日,病急乱投医;或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有时心理上带来的创伤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伤害,使患者产生压抑、焦虑、孤独、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过度的兴奋或抑制,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影响消化、血液循环、呼吸、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人体的各种系统功能。 袁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治疗肝病没有特效药物,即便有一些有效药物,也需要选择好合适的适应证,如果患者是在恐惧或焦虑精神状态下服用药物,效果往往不佳。治疗乙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合理用药只是获得满意疗效的手段之一。而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关爱,是彻底治愈乙肝必不可少的良策。关爱,可以使乙肝患者消除抑郁、忧愁和自闭的心态,使情绪稳定,精神饱满,人体各个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使药效达到最佳状态。 心平常 治病事半功倍 王教授介绍说,对于乙肝,全世界的医学家一直在苦苦寻觅良方,但是至今仍没有药物可彻底治愈乙肝。乙型肝炎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常会嵌入肝细胞的DNA里面,稳定贮存在肝细胞核内,一般的抗病毒药根本无法进入细胞核对其模板起作用。 在采访中,所有的专家都在强调一点,那就是对待乙肝要有正确的态度。专家们提醒所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保持一颗平常心。在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的前提下,治愈乙肝更多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一些乙肝患者之所以能自然痊愈,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的这个"神奇的武器"。 究竟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乙肝?有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专家认为,战胜乙肝,心态最重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对疾病的恢复是极为有利的。相反,如果每天都觉得自己的脸上写着"我是乙肝患者",而为此茶饭不思,只会加重病情,造成病情反复难以控制。如果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那么就以一种从容的心态认真面对。乙肝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随着大众媒体的广泛宣传,人们对乙肝的传播、发病等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入,不再谈"乙肝"色变,而且近来抗病毒药物不断问世,对乙肝病情的进展逐渐变得可以控制。 转自http://www.antichb.com/bbs(共抗乙肝论坛)
[转帖]震区大学生就业亟需帮扶 在四川大地震的灾难中,大学毕业生们承受着比普通群体更为沉重的压力。他们不仅遭受和震区人们一样的苦难,而且还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就业是他们面临第一个重要的人生门槛,精神的创伤、现实的困难,让很多震区大学毕业生情绪波动,迷茫无助!对他们来说,一份工作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意外着生活的转机。谁来帮帮震区的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像震灾时,大家所作的那样?目前,从政府到企业,社会各界都在积极行动。政府:6月7日,"2008年浙江省公益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特别推出2018个优先录用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的"爱心岗位",援助震区生源毕业生就业,占本次大会总需求岗位的10%左右。其中接待灾区生源毕业生358人,灾区生源毕业生达成意向的有150人,当场录用的有19人。 6月16日辽宁省发出 《关于对生源在地震灾区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的通知》,对生源地为地震灾区的200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帮扶,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包括按500元/人的标准求职补助,"一对一帮扶"指导、推荐、服务等。企业:清华同方为震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多个工作岗位。其中,清华同方无锡工厂目前已经接收28名来自震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目前已经上岗。不过,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