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q2003 yqq2003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2,513 关注贴吧数: 2
简说吴三桂被围果勇底前的9场战争 1.归集之战 吴三桂军队从盘县进入水城,在归集、米裸(皆在水城西面)归集与水西的野钟、阿德等土司发生激战。 首战结果:野钟土司战死,归集土司受伤,兵退至米箩。水西伤亡严重,具体数字不详。吴三桂伤亡情况不详。 2. 米箩之战 归集之战后,水西退兵至米箩。米箩防线几经激战,水西仍不敌吴三桂,水城三土司败走阿扎屯与安坤合兵,吴军进逼阿扎屯。 二战结果:水西战败,伤亡不详,吴军亦然。 3. 阿扎屯之战(今盐井) 水西战败后,败退水西重要据点阿扎屯,与安坤合兵一处。 吴军派刘秀率3000人出战,将水西军将领阿武法沙包围于屯下。皮熊急遣军援救。激战中刘秀、阿武法沙俱伤,双方收兵。次日,吴军又派王洪率3000人逼近屯下。彝奸叉戛那率三万人相击,被乱箭射伤,全军为王洪所困,幸阿武法沙及时援救,才得脱险。安坤见吴军势盛,不可硬战,收兵紧守,不再出战。吴军多次强攻,因山川险隘又遇水西军顽强抵抗,皆无战绩,遂放弃进攻。 三战结果:水西不敌吴三桂,但阿扎屯并未被攻破,吴三桂退走,双方伤亡不详。 某人说没有万人之战,此战中叉戛那领兵三万人算不算万人之战呢? 4、比德之战 吴三贵久攻阿扎屯不下,于是折回水城。就在这时,乌撒卫城告急,吴三桂派猛将马保率领一支精兵进剿盐仓(威宁东南)以解乌撒之危。主力部队则从水城往织金方向推进,推进过程中,在比德等地遭遇水乌联军,折回黑座(今玉舍区甘塘乡)附近分兵扎营休整。 四战结果:死伤情况不明,吴三桂改变路线,折回黑座(今玉舍甘塘) 5. 猴儿关之战 清军从黑座出发,扎营于羊猫山(阳长镇),隔河西小河与猴儿关对峙。 吴三桂先遣刘安邦带一千人马与水西对峙。到了夜间,水西阵营燃起了火把,吴三桂怀疑水西趁夜偷袭,于是命令王乙率300名轻骑应战,王乙及三百人皆坠岩死于关下。安坤乘势遣一万五千人冲出,将刘安邦团团围住,激战后刘安邦及从卒千人皆死于关侧。 五战结果:吴三桂损将两名:王乙、刘安邦。损兵1000。总损兵1300。 某人说没有万人之战,此战1.5万人算不算万人之战? 6.马鬃岭之战 猴儿关激战后,安坤兵退马鬃岭,踞守箐门口。吴三桂率兵三万尾随至此,见箐门口地险难攻,遂将人马驻扎在大坪地,隔羊场(阳长)海子观察箐门口守兵动静,双方僵持,后吴军发起进攻,经数日不下,死伤过重,终不能前进。三桂依部下献策,调来火药大炮轰开箐门口,水西军不敌,安坤退守卧这。 六战结果:水西战败,双方均有损伤,但均伤亡不明。 7. 卧这之战 进入纳雍之后,吴三桂率兵向以那(即织金,安坤老婆居住地)推进。安坤、皮熊知道吴三桂奔向以那,就在卧这陈兵截击。吴三桂派人探知卧这彝军虚实后,从盐仓把马宝召回,合兵一处攻克卧这。 七战结果:水西战败,伤亡不详。 8. 果勇底之战 卧这被攻破,水西兵向东溃退,吴三挂乘胜狂追,至果勇(织金东面一百二十里),吴三桂至果勇底扎营后,先遣使传檄贵州四镇人马(4.8万人)协同会缴,要求发兵运粮到六圭河接应。同时命令四川总兵刘之复、李世耀率兵进攻大方,阻断安坤逃跑后路。然后命马保、何丙等八人,率24000人出战,安坤以数万迎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三桂不敌,遂以炮轰,才得以撤兵还营。皮熊便乘势调集10万水西军包围果勇底,并派兵扼守那巴桥、六圭河,断其粮道。 双方展开了两个多月的激战,吴军始终未能突围,粮援俱绝。 八战结果:水西胜,吴三桂被围果勇底。 某人说没有万人之战,此战中的安坤数万人算不算万人之战?皮熊乘势调集10万水西军算不算万人之战? 9. 果勇底决战(万人坟的由来) 贵州提督李本深,接到吴三桂的命令后,立即率领贵州二万余名精兵渡过六广河,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书吏将檄文中的“六归”误书成“六广”,领兵前往六广的李本深。两个月后才擒获安坤送信兵丁,才知道吴三桂亦因缺粮困于以那果永底。于是亲领两万精兵赶来救援,另通知另外两镇兵贵州兵王会,刘俑将粮仓、援兵齐向果勇底进发。 李本深督粮率军来援,被阻干六圭河北岸,以炮声与果勇底吴军联系。这时,水西方面叉戛那被吴三桂收买,对李本深援军不予阻截,粮援遂达果勇底城,将领李如碧、白世彦、王可潦等连破外围,李翔碧又率领精兵运粮入重围,救济吴三桂,吴军因以得救。云南军士气大振。 于是,李本深从外围进击,吴三桂从城内突围,双方与水西军又进行一场恶战,据史书所载,这场恶战“夷兵大败,死者计七八,……我兵亦丧万,惟余兵万八千,将弁数百人而已。”战后,果勇底城被毁,周围数十里尸横遍野,直至水西地被纳入“新疆内府”之后,地方官才组织外来客户收尸骨掩埋。 九战结果:水西大败,主力被摧毁。 某人说没有万人之战,此战中的安坤数万人算不算万人之战?皮熊乘势调集10万水西军算不算万人之战? 这场战役,吴三桂三万人,李本深两万人,王会、刘俑两万人,总共7万人,最后只剩下了一万八千人,将领只剩下了几百人而已。 水西要杀敌5万多人,那得用多少人拼?有人把后来所收尸骨数来衡量双方各死伤多少,可是,收尸骨的时候那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
水西到底有多少兵力,让我来告诉你 先来看水西征调—— 天顺四年,西堡苗“贼”“聚众焚劫”,镇守中官郑忠、右副总兵李贵,请调川云都司官军二万,并入贵州安珑富的二万土兵中,开进西堡剿杀苗“贼”。 成化十五年,贵州宣慰使安观,帅土兵三万,从巡抚、贵州副都御史陈俨、镇守贵州总兵官吴经,讨西堡叛蛮,平之。 嘉靖十六年六月,贵州宣慰使安万铨率汉、土兵三万余人,讨都匀苗贼王聪、杨免于凯口囤,九月平之。” “万历三十年十二月,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帅兵万人,从游击将军刘岳、监军布政使赵健,击西路猝苗,克之。” 平播之战时,化龙先檄水西兵三万守贵州,断招苗路,乃移重庆,大誓文武。 再来看相邻的播州—— 成化二十二年,中央王朝命令播州土司“……乞调播州兵五千,期今年九月内会合剿之(苗贼)”; 弘治十四年,播州土兵5000人从征普安苗族首领妇米鲁,杀苗民5000余人,夷平千余寨,烧毁房屋17000余间,掠得牛马猪羊33000余头(只)。 万历十四年,“四川松潘地区各少数民族起兵反明,播州宣慰使、骠骑将军杨应龙领播军7000人为前锋。 万历十四年,朝廷调成庆龙率播州土兵7000为先锋,征松潘。 再来看奢安之乱几次大规模的用兵。 1622年5月,安邦彦率10万援奢,明军16万迎战。水西战败,损兵数万。 1622年9月,王三善率兵6万攻占大方,1623年因绝粮而退走贵阳,水西结兵40营,延绵20里,大败王三善于鸭池河,明军全军覆没,王三善被杀。 1626年9月,杨明辉到大方与水西和谈,只答应赦免安位,不赦安邦彦,安邦彦杀杨明辉一行30余人,自号“四裔大长老”,率兵20万攻昆明,兵至昆明近郊马龙山,被土司陶明卿兵用像群冲散。 1628年8月奢安合并15万攻打赤水。朱燮元亲自率兵攻鸭池,水西分兵10万驻守鸭池一线。分兵10万驻守遵义乌江沿岸。赤水为奢安主力,朱燮元让四川明军采用诱敌深入战术故意败走永宁,追击的奢安联军在红土川、鹅项岭因腹背受敌而大败,安、奢皆被俘杀。 从奢安之乱的大规模用兵来看,10万以上的战役至少有6场,20万以上的战役1场,30万以上的战役1场。 请某人告诉我,水西兵力究竟是多少。 那好,再来对比一下播州得了。 1599年3月,杨应龙率兵8万攻打綦江,大肆杀戮,血洗綦江城。 1600年正月,杨应龙率步兵6万,马兵3万攻打龙泉司。 1600年,24万明军分成8路,进攻播州,24万合兵后,杨应龙侥幸赢得一次胜利,明军先遣部队3万人仅剩3000人。之后相持40余天,一直吃败仗,最后自杀身亡。 播州的最大用兵数为9万人。 再来看看奢崇明。 1621年九月,永宁土司奢崇明的2万援辽部队,在樊龙、张彤率领下,乘进驻重庆之机,突然发动了反明的武装叛乱,占据重庆,不久便被石柱土司秦良玉击溃。1921年10月,奢崇明纠合兵力10万余人进围成都,明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等率兵坚守成都,并贿赂奢崇明手下,导致奢崇明内乱而败走。之后就一直退败水西。 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结论,播州军队不会超过15万人,永宁的军队也就10万人左右。水西最多一次为30万,即便减去奢崇明的部队,20万绰绰有余,要质疑《奢香夫人》30万彝兵的人,首先要质疑明朝的军队首领,是不是虚报军功的问题,如果没有虚报军功,水西拥有20~30万的土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贵州宣慰使是正二品官员,在黔西北能有出其右者吗? 明朝宣慰使是三品官员,这个有问题没有,没有,但是所有宣慰使都是三品吗?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话说三遍!!! 大家不要忘了明实录里的这段话:“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使,位在各宣慰司之上。” 这个位指的是什么?自然是地位,这个地位怎么体现? 不知道没关系,奢香大诰封为“大明顺德夫人”大家都知道吧,你以为这夫人是谁都能叫的吗? 不是,不是,不是!!! 在明代,只有一品、二品官员才能叫夫人,一品后来一品夫人。二品直接叫夫人,三品叫淑人,四品叫恭人,五品叫宜人,六叫曰安人,七品叫孺人。 现在知道啥叫位在各宣慰司之上了吧? 不服气没关系,接着看,水东的刘淑贞被诰封为啥?“明德夫人”吗,也是二品。那你说贵州宣慰使是几品???? 贵州宣慰使又不是其它宣慰使的上级,贵州宣慰使在各宣慰司之上指的是什么?怎么体现,现在还有疑问吗??? 有疑问也没关系,接着看奢安之乱以后,把贵州宣慰使降为水西宣慰使,都是宣慰使怎么降????只能从品级上降嘛,但只要是宣慰使品级都是三品,能够说明问题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贵州宣慰使就是二品,贵州宣慰使同知是从二品。 很多人喜欢历史,热衷于研究历史,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又或者明知道自己的东西站不住脚,却要拿出来混淆是非,这种态度就非常值得商榷了。我本来是回应某人的,但是一想道惹不起,就开贴另外说明了。
是时候成立乌蒙省了 明代成立贵州省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证去云南驿路的畅通,避免云南自成一国。 那么,我想问的是,对于现在的贵州而言,存在在意义是什么?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贵州三不沿——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和别的地方站在同一个起跑线,至少比别人要多出一条修路的钱来。我们要连接长江,就要修路到四川,我们要连接出海口,就要修路到广西或者广东。要发展边境贸易,那就得修路联通云南。而且修路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不是你想修从哪里走就从哪里走的,还涉及到国家整体规划,还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博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还涉及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钱,钱从哪里来? 从地形上来讲,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这导致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一:土地贫瘠,耕作困难。土地贫瘠,是因为山坡水土流失严重,贫瘠就算了,灌溉也不方便,基本上靠天收。灌溉不方便也就算了,耕作也不方便,即便是全国普及机械化耕作的今天,因为地形的关系,在贵州也无法实施。这就导致贵州的农业只能走精品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路子,可是贵州在这方面连观念都还不具备,更别提实施了。 第二个问题,这样的地形增加了贵州的修路成本,不管是修建公路的成本还是修建铁路的成本,人家能够修一条路的钱,我们可能只够修一条隧道。 从区域竞合上来讲,我们与相邻的云南、湖南、四川、重庆、广西,竞争关系远大于互补关系。除了能源,别人有求于我们的还有什么?烟草,跟云南是竞争关系,白酒,跟四川是竞争关系。旅游,这几个地方基本上也都是主打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更要命的是,我们景区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四川、云南、广西、湖南;如果给张家界、桂林、九寨沟、丽江、黄果树给全国人民排一个序列,黄果树排第几? 怎么改变贵州的这种状况呢? 首先,要拿开卡住贵州脖子那只无形的手,这就需要贵州至少需要一个长江口岸。 其次,贵州要用自己的手去掐住别人的脖子,我们能掐住别人脖子的手,是资源,但就仅仅毕节六盘水那点煤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说是成立乌蒙省的时候。 所谓乌蒙省具体指哪些地方。乌蒙省主要包括攀枝花、西昌、毕节、六盘水、昭通、楚雄、泸州等地区。 这些地区有一个特点,都是资源富集区,攀枝花的钒钛与水能,西昌的钒钛与航天工业,昭通、六盘水、毕节的煤炭,泸州的白酒产业、港口等等。 乌蒙省一旦建省以后,这些地区的资源使用权将归乌蒙省政府所有,原来缴纳给贵州省政府的,云南省政府的,四川省政府的税收,将归乌蒙省所有;原来,四川、贵州、云南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开发和使用这些资源,而一旦建省以后,乌蒙省将按照自己省内的利益来使用这些资源。 另外,这些地方都在近江或延江地区,修路连接港口成本较低,而水运成本又是所有货运成本中最低的,这对于资源富集地区的乌蒙省来说,非常关键。 从文化上来讲,上述地区还是传统的彝族居住区,彝族人口占到全国彝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由此可见,成立乌蒙省的种种条件都具备了。 为什么要成立乌蒙省? 不说大家都知道,这些地方是连片的贫困地区。特别是毕节、昭通和凉山,贫困程度在全国都很难在找出第二个地方出来。俗话说,靠山吃山,这些地方即便啥也不敢,就挖点矿,也不至于变得这么贫困,而且这些地方不止有矿产资源,还有港口、有平原,有民族风情与山水资源。可现在这些地区却是连片的贫困地区。 原因就在于“资源”的开采与使用权不在自己手上。 拿攀枝花来说,全国的纳税大户哪一年没有攀枝花?可是攀枝花本地得到了什么,攀枝花管辖区非常小,很小一片辖区里同样有贫困县,再比如六盘水,煤炭开采几十年了,跟当地人有多大关系?水城、盘县、六枝,哪一个不是贫困县?那你认为六盘水上的税少吗?不少,谁拿走了?贵州省。 所以,乌蒙省成立的意义重大,通个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开发,通个截留省一级的税收,必将改变整个地区贫穷落后的状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