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52J3V馃惥 -
--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3,084 关注贴吧数: 0
水草疾病(二) 之细菌性病变 水草疾病═细菌性病变 在状态良好的水草,由於水中所含病原的种类及数量都少,且水草抵抗力较佳,因此鲜少病原能对水草造成危害,反之,水草则容易受到病原的感染。 一、 细菌性病原的感染途径 水草遭到病菌感染的原因及途径如下: 1. 病原的入侵:大多数的病原,都是由外界转移进来的,如新买回来的水草,生物或投餵生饵‧‧‧等都可能夹带病原进入水族箱。 2. 寻找寄生水草:病原会由水草表皮、水草上的伤口侵入水草体内。且伤口是许多病原入侵水草的必须途径,且伤口会提供营养质加速病菌的生长。 3. 水草产生病徵:水草感染病源後,未必会立刻发病,有些会先有一段潜伏期,才会出现病徵。有的病原会吸收水草的营养,或干扰水草细胞的活动,使水草产生化、叶斑或腐烂等症状。 4. 病原的散布:病原在水箱中的散布方式,通常是由发病的植株将病原散布出来,形成新的感染原。 二、 细菌性病变防治方法 1. 避免病原进入:新买的水草要确实洗涤,避免将外来的病原带入水族箱中;不要投餵从野外采集回来或来路不明的生饵。 2. 去除病株,防止病原蔓延:将受感染的部位剪除,或除去病株重新植入新的水草,以防止病原扩散。 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水族生态环境,使水草的抵抗力增加,水草在水族箱中占据了生长上的优势後,就能杜绝病害发生。因为水草即使受到病原的感染,是否会发病及其发病的速率还是深受水中环境及水草健康条件等影响。 4. 减少伤口的产生:修剪、植株扦插的切口、生物的啃食等都会使水草产生伤口,易使水草受病菌感染,除非必要,否则应尽量避免大幅修剪水草。 5. 使用药剂或紫外线杀菌灯:可利用药剂或紫外线杀菌灯将水中的细菌杀死。 6. 换水:经常换水,因为水中残留的氯气具有杀菌的功效,且换水可将水中的病原稀释,病原的浓度降低到某一程度时,便无法对水草造成感染。 三、 常见的水草细菌性疾病: 椒草病: 椒草类水草的抵抗力较弱,感染椒草病菌且发病後,会有水草溶化的症状,这表示此时水族箱中环境应已经相当恶化了,椒草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水草购入时已感染细菌,但在移植前却未作好消毒工作。此外,水质的急遽变化及照明光源全部更换,也是椒草病发病的诱因。 细菌性腐败症: 细菌性腐败症病变的特徵是叶片化或枯死,且会有类似椒草病病徵在两天内溶化消失的情形,此细菌比椒草病菌强,感染速度快,病原可能是由新购入的水草或鱼带入水族箱。一般而言,生长良好的水草不易发生此病,只有在温度超过水草的适应范围,PH值急遽变化时才会发病。发病时可将病变部分摘除,并以20C左右的低水温防止病菌蔓延。 水草羊齿病: 此病多发生在羊角蕨,铁皇冠等水生羊齿植物。其病徵为先呈半透明状然後枯死。蔓延快速,健康的茎叶接触到病变部分会立即受到感染。通常此病在持续30C以上的高水温下又遇PH值上升或强光照射的情形下较易发病,可将受感染的部位去除,并将水温保持在20C作为防治的方法。 水草疾病已经完结,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到大家。
水草疾病 (一) 之非细菌性病变 水草疾病----非细菌性病变 我们可以从水草的外观的表现及生长状况来判断水草的健康与否,当发现水草产生异状时,就代表水草可能因缸中环境不良或遭受感染正在发出警号告訉号,此时需尽快查找出发病原因,才可对症下药,避免病情持续恶化。 一般而言造成水草生病的原因。可大致区分为非细菌性病变及细菌性病变两种。其中非细菌性水草疾病的发生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所引起,如果水草所处的环境中其物理或化学条件超出水草所能呈受的范围,或者水中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素供水草进行生理上的运作,短期内会对水草的正常的生理程序造成冲击,若是长时间无法改善,则会使水草健康情形恶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状,也可能间接成为水草细菌性疾病诱因。 一、水草非细菌性病症发生的原因 1. 缺素病:水草缺乏某种营养素,或此元素虽存在於水中但水草无法吸利用,就会使水草逐渐产生病状。 2. 运送过程中受到损伤:造成水草在植入前就已受伤或部分细胞坏死。 3. 不当的水草种植环境:水温过高或过低、PH值、光线、液肥等环境因子不符合水草所需时,会对水草的健康造成伤害。 4. 水中环境的变化:如设缸初期、季节转换、药物的投入(如鱼药、除藻剂、除螺剂)、加盬(治鱼病)、更换新灯具、硬度上升、大量换水‧‧‧等水中环境的转变,都有可能使水草适应不良而有停止生长或是造成叶片枯萎,坏死的情形发生。 5. 水中产生有毒物质:水质受到污染而产生有毒物质,也会危及水草健康及生长状况。 二、常见的非细菌性水草病态 怎麼判断水草是否生病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叶片生长情形,来判断水草的健康状况。以下为常见的非细菌性水草病态。 1. 水草停止生长或枯萎:很多因素都可能使水草停止生长或枯萎,如水温低於18C或高於30C;二氧化碳、光线、肥料或水温的供应不足或不符合水草所需;水环境急剧变化;水质硬度过高或PH值超过7.3以上,阻碍水草对养分的吸收;水草缸中的沈木渗出过量的啡色腐植酸‧‧‧等。 2. 叶片呈色、透明状而叶脉呈白色条纹且光滑:铁素不足,阻碍叶绿素的形成所引起。 3. 叶片发白、叶脉仍呈绿色:即为俗称的圣诞树病,是缺乏锰元素很久所引发的现象,只要使用品质稍好的营养添加剂,即可迅速解决这个问题。 4. 叶片淡化、白化、化:长期缺乏氮肥;PH值高於7.2以上,导致植物无法吸收养份;或者是欠缺微量元素铁、钾、镁所引起。 5. 叶尖及叶缘崩裂:钾元素缺乏。 6. 新叶(顶叶、侧叶)萎缩或畸形:可能是水质的硬度不够,尤其是中柳、红柳等在水中硬度不足时,它们的反应最为激烈,此类水草可做为水草缸中测试硬度的指标水草。此外缺乏钼或钙元素时,也会产生顶叶萎缩、畸形等病态。 7. 叶片弯曲、卷起状:缺乏铜元素时,叶片不能平坦伸展而成弯曲状;缺乏钼元素时,叶片易成卷筒型。 8. 叶片破损:铁素过量所引起。 9. 较柔软叶面有小孔洞:应是鱼类或蜗牛所为。 10. 叶片上有石灰沉淀:突然停止供应二氧化碳造成二氧化碳同化作用过强使碳酸钙沉积於叶片上所引起的症状。 11. 叶片暗绿色:肥料使用过量或鱼饲料产生的氮素沉淀过多所致。 12. 叶片有啡色小斑点:钾、镁元素欠缺或氮、铜元素过量都可能使叶片产生啡色小斑点。 13. 叶片溶化:缺乏铁、镁、铜元素或水温高达十天以上等因素。 14. 叶脉硬化:水草磷含量超过0.15mg/公升以上时会与水中的铁形成磷酸铁沉积於水草体中造成叶脉硬化。 15. 叶片茎呈半透明状,且於3天内脱落溶化:水中氮含量过高或铁剂过量抵销其他重要的微量元素所引起。 16. 植株初期有一小段呈半透明状,後转为全透明,最後整株断裂:修剪水草或运输中不甚将茎枝折断,移植於水中後受伤部位逐渐腐烂,或者是由於水中缺乏可强健水草茎脉的钾元素所造成
麦饭石 (转) 「麦饭石」为火山爆发之溶岩,经数千万年形成之石化矿物,呈麦穗状,古称「麦饭石」学名为「角闪石」或「安山石」。近年来有人称为「太阳石」而日本人称为「神秘石」,美国人称为「生命石」,主要成分为矽酸和氧化铝,尚有铁、钙、锰、镁、钾、磷...等。 强力吸著力---可将水中含有的大肠菌、水银、镉等有害物质吸附,并可把水中石灰分解,据日本卫生中心测验0.1PPM的水银溶液中,放进10%的麦饭石,四小时後吸掉85%的水银,又0.1PPM的镉溶液中,掺入10%的麦饭石时,三小时後能吸掉43.2%,24小时後能吸掉61.4%的镉,水银和镉同为重金属,对人类有害,而且均为水质污染之元凶。 溶出矿物质---遇水随即溶出人体不可或缺的钙、铁、矽酸、镁、铝等矿物质,使水「活性化」,变成所谓的「活水」。据日本卫生中心测验,以蒸馏水一公升中投入公克的麦饭石可溶出镁0.0397PPM、铁2.2833PPM、钙0.365PPM、锰0.0146PPM、铝0.416PPM、矽酸0.5PPM。 脱臭作用---强力的吸附力,可分解讨厌的臭味。 水质调整---一般水质大部份为酸性,麦饭石具有天然离子交换能力,可将酸性水质,调整为弱碱水。 净化作用---从其矿物成分和岩石结构上,具备了吸附氰化物、酸酯、汞、镉、铬等有害物质的素质,因为麦饭石中Mg、Ca、Na、K的氧化物在水裏少量溶解并离解或离子,在铝矽酸盐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高岭石等)的矽氧四面体构造端形成一种原子团结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