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南 柯小南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11 发帖数: 7,143 关注贴吧数: 26
【转载】浮光掠影 再看《青蛇》 作者 的灰 转自 天涯社区 影视评论 ��重读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心痒起来,翻出了徐克的《青蛇》来看。   ��   第一次看《青蛇》已经是大学时代的事了,当时还没有看过原著,也没对电影这个行业有什么认识,所以单纯地是在看热闹。徐克的电影一向是热闹的,美妙的光影,利落的剪辑,眼花缭乱的特技,红颜绿鬓的大明星。记得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搞来了录像带在家里放,姥姥、姥爷以为是《白蛇传》,也兴致勃勃地过来欣赏。电影放到一半,两位老人家已经怒不可遏:“胡编!乱搞!这是《白蛇传》吗?这是《白蛇传》吗?”   ��   呵呵呵,本来就不是《白蛇传》,说得明白点,应该是《青蛇传》嘛。李碧华极其擅长从现代眼光编排历史故事,除了《青蛇》之外,《八十七神仙壁》、《梁山伯新传》、《潘金莲的前世今生》……都够经典。   ��   不过,《青蛇》的电影版,已经把原著改了好多,对我这样喜欢刨根究底的人来说,这一次看得怪费劲的。法海与许仙的感情线被抽起了,小青对法海的感情淡化了,只剩下了小青、白素贞和许仙纠缠不休,四角恋变成了三角恋。随之,电影的主题也就改变了,强化了人与妖的对抗,我个人理解,是想表达“人亦无情,妖亦有情”的观念吧。李碧华的小说被大导演改编成电影之后,看来很自然地就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原著单纯的感情纠葛升华为大背景下的人文主题,《霸王别姬》是个更典型的例子。   ��   徐克大导演的作品我并没有看全,从看过的几部看,觉得这个人有浓重的悲观情绪。他作品中的红尘尽管色泽绚丽,但都是腐烂的,堕落的,绝望的,妖魔化的,在没有明确时代背景的古装片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青蛇》、《倩女幽魂》、《黄飞鸿》、《刀》、《新龙门客栈》……男女主人公都是在这样淤泥一般的俗世中苦苦挣扎,影片就算有个光明的尾巴,也无非是一种勉强的振奋,悲凉情绪挥之不去。徐克对政治的敏感性也显而易见,几部作品中的影射意味都非常明显,甚至还直接引用伟大领袖的诗歌,如东方不败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这部《青蛇》中老蜘蛛精念叨的“踏遍青山人未老”,呵呵呵。   ��   李碧华其人,一向避世,对人生的看法我们无从了解,不过从她的作品来看,她可真是视男人如粪土啊。每一部小说里的男主角,几乎无一例外地薄情郎,负心汉,就像古龙小说里的女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骗子。(当然《霸王别姬》程蝶衣是个例外,但是程蝶衣实际上完全是女人心态,段小楼才是男主角。所以我一向不认为程蝶衣是同性恋,他其实是性心理倒错来着。)看《青蛇》原著,李碧华笔下的许仙是多么地狭隘,阴险,虚伪而又无情,难怪这电影起先找张国荣主演时,那老哥固辞不受:“我不要演许仙,这角色太衰了!”在张国荣眼里,许仙薄情寡义,不负责任,没勇气,无担当,实在是无法容忍的小人。不知道徐克是否也有同感,因此对电影版《青蛇》做出了改动呢?电影中许仙对小青的情感并没有落实,最后落发出家更是被逼无奈,还有一定的献身精神在,所以当小青一剑杀死许仙时,令人感觉突兀,愕然,莫名其妙。我想这片子幸亏不是张国荣主演,他演来的许仙一定更是清白无辜,招人怜爱,最后这样死在小青的剑下,一定会让观众拍案而起:靠,这小子真TMD冤!   ��   吴兴国也是一位好演员,他对振兴京剧的认识和贡献尤其令我敬佩,在《宋家皇朝》、《赌神II》等电影中的表演也颇有神采,不过这位先生气质孤绝,长相沧桑,让他来演许仙这位纯朴书生,实在是有点欠缺说服力。最不忍卒睹的就是他在片中装傻,谁都能看出他只是在装,剧情要求可不是这样子的。更要命的是那国语配音,苍老而粘稠的一把声线,加重了此版许仙的格格不入。   ��   有时候我甚至想,如果把许仙和法海的演员掉转过来,效果或许会更好些呢。赵文卓当年刚刚二十岁,真是青春逼人,一如《少林寺》中的李连杰,纯真得带点稚气,和书中那位虽然年轻英俊但是老谋深算的法海,还是颇有不同的。赵公子武术冠军出身,身架果然不同寻常,片中小法海一举一动皆有法度,煞是好看,几个坐禅的姿态,也凛凛然有出尘之风。我一向觉得赵文卓有点木木地缺乏演技,但是比较一下《青蛇》和《方世玉》正反两个角色,觉得随便断言一个人没演技还是要不得的。另外《青蛇》给我的一个小小发现是赵文卓的骨格真是端正,连后脑骨都正大光明。
【经典帅哥系列】好莱坞的演技大师——阿尔·帕西诺 "不怒自威,大智慧,方法派演技大师,令人感激的神话。"我在太多的影评中读到了对这位演技大师的赞誉。 1940年4月25日出生的阿尔.帕西诺已经进入了65岁的年纪,然而168 公分的他仍然目光炯,恍如拿破仑再世,让人不敢逼视。在这几十年中,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也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我对于帕西诺的印象,不可避免地来自于《教父》,他把迈克尔的成长、威严、冷酷,以及内心的软弱和宿命的轮回感演绎得深入灵魂,如果说《教父》成为黑帮史诗是白兰度、帕西诺、德尼罗、杜瓦尔、加西亚......一个群体的贡献的话,那么让《教父》成为一部心灵史诗则几乎是帕西诺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当时他并不是明星,对于这个角色也很不自信,甚至连制片方也觉得他很糟糕,直到拍摄了枪杀索龙索那场戏,他对角色情绪的成功把握(刺激、血腥、矛盾和一点手足无措)才真正让他得到了这个角色。于是我们幸运了,我们看到了一个蔑视罪恶的年轻人在罪恶里成长的过程,他憎恶暴力,却一生与暴力为伴;他深爱家庭,却最终妻离子散;他权势滔天,却一生痛苦不安;他只想做个普通人,就象我们都想成为他,然而他却没有选择。然而,在打造出了这个神话之后,《教父》首映式结束以后,他是向制片人借的车钱才不至于让自己走回去。      20年之后,他才完整地看完了这部自己的成名作:银幕上的西西里,风景如画,在悠扬的旋律中,迈克尔挽着她的新娘起舞,风掠过原野,吹乱了他的头发......      作为一个典型的奋斗成功者,帕西诺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个泥瓦工,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抛弃了家庭;他22岁那年,母亲又不幸去世。16岁的时候,他来到Greenwich Village开始舞台剧的学习,为此他不得不辍学讨生活,象公厕看门人、擦皮鞋的、超市收款员全都干过(比《喜剧之王》里面的周星驰要惨得多吧,真是英雄不怕出身低)。不过正是舞台剧成就了他的一生,如果不是这种正规的训练和方法的积累,他就无法成为一个方法派大师,他自己一生都重视舞台剧甚于重视电影,他自己说:"舞台剧是我的生命,我嫁给了这个职业。"不过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坎坷的经历,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体验主义者和真实表演的身体力行者(象约翰尼德普都被他在厨房里面的一段"烹饪经"所震慑,而这只是庐山一角而已)。      在《教父》之后,一系列成功接踵而来,然而在1985年的《革命》之后,这个了不起的演员却差点自己毁灭了自己,他息影了四年之久,酗酒、吸毒、颓废和沉沦,被影评人称为票房毒药。这就像是《东邪西毒》里面描述的那样,翻过这座山头,可能那边是另外一座山头。好像很多演技派的大师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在自己以前的成就面前徘徊和迷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突破界限,到达一个新的起点。比如马龙白兰度在演《教父》之前,在银幕下象个小丑,与导演闹矛盾,拖延拍摄时间,演技一般。黄秋生在演完《人肉叉烧包》以后,也曾经这样苦闷了一段时间。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从这样的逆境中再次挣扎过来,阿尔.帕西诺恐怕也不能积累出《教父3》里高山仰止式的演出。从此以后,他再次回到一线。到了现在,他已经可以把票房看得很淡了。就像他自己说的:重点是你必须熬过来,一个人必须超过自己的束缚,否则就算到达天堂,又有何快感?只要你真心去做,一切都会如愿发生。"      由于阿尔帕西诺自身的特质很容易使它的角色变得凌厉,因此在黑色题材的特定人物的表演上,他几乎是无敌的。迈克.科里昂、托尼.蒙塔纳......他本人和他所扮演的角色都野心勃勃,不可阻挡,直到金球奖给他戴上"终身成就奖"的桂冠。      想想对他的印象吧:秉承家族意志,独断专行并为情感纠缠、晚景凄凉的黑道枭雄;不惜一切,想博取更多财富,梦想"世界属于我"最终葬身在乱抢之下的古巴移民;一个为了使"爱人"如愿以偿,光天化日抢银行的同性恋者;卷入黑帮浊流,离自己的梦想只一步之遥却又无力回天的卡利托;在帮会里苟且偷生但还抱有良知的忠奸人;嫉恶如仇却和罪犯惺惺相惜,家庭和事业陷于两难的警探;咆哮的撒旦;对生活有着美好向往,却又忍受着失明,几近愤世嫉俗的退役中校......      然而,这一切的创造者却说:"我演悲剧喜剧都是一个路子,而且,我演的纯电影只有三部。"
【原创】世界的由来 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以前我们的世界一片漆黑,空气中充满了有毒的瘴气和另人作呕的味道。而与这里相反的神的世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里开满了珍奇的花朵,遍布着宝石铺成的道路,处处可以看见各种古怪的精灵,充满了祥和的气氛。而一扇蔚蓝色的大门把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隔开了。神界的主宰是万能的造物主塔干,他是重神之主。塔干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爱斯,一个叫做爱丁,两个人相貌都非常美丽,而且心地十分善良。塔干非常喜欢自己的两个女儿,总是叫他们伴随在自己的身边,不论任何场合。不知何时起力量之神爱欧里斯被他们两个人的美貌所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爱欧里斯虽然也是神,但是他却不像其他诸神那样随和善良,心中总是充满了仇恨和邪念。他总是不择手段的接近爱丁和爱斯两个,时而献上美味的糕点,时而献上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用以取悦着两位美丽的姑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论他如何殷勤这两位女神却始终不为他所动。其实,原因很简单。爱斯和爱丁有了自己的心上人,而且他们同时喜欢上了花草之神穆。穆相貌堂堂,并且心境善良,诚实尤其身上总带者花草的香气,使得他成为塔干最喜爱的神。有一天,塔干召集众神。来讨论自己大女儿的婚事。最后,塔干把目光落在了穆和爱欧里斯的身上。并为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只要他们谁可以先抓到一只白色的大鸟,就可以取得塔干的女儿。爱欧里斯第一个去抓,他带上了刀箭,虽然他不久就发现了大鸟,但是无论他如何用箭去射用刀去砍,始终不能抓到一只。综有一身的力量但却空手而归。轮到穆了,他带者一些花草的种子喂给了大鸟,不一会一群大鸟就跟随着穆来到了众神的面前。很明显穆赢了。 事后,爱欧里斯恼羞成怒,仇恨和报复充满了他的大脑。不仅因为他在众神面前丢掉了面子,还因为他深爱的爱丁就要失去了。这时一个邪恶的念头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了。那就是劈坏那通往混沌世界的大门,叫另外一个世界的毒气,毁灭掉这个神的天地,自己不能得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 带者这个念头,他来到了那蔚蓝色的大门前。举起了厉剑,将大门劈成了两半。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世界的瘴气就开始侵袭神的世界。爱欧里斯错误举动第一个受害者却恰恰就是自己,他被着另外一个世界的瘴气夺取了生命。 而这个千百年以来神的净土,就要面临着一场浩劫。塔干再次召集众神,讨论对策。立即修缮这扇大门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在这个时候穆走了上来,他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来暂时堵住那有毒的瘴气,为重修大门获取时间。虽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提议,但是在这安危时刻塔干也没有了办法,于是还是同意了穆的建议。穆与爱欧里斯不同,身上的香气还可以抵挡住那害人的瘴气。就这样穆将自己的身体铺在门上,为大家赢得时间。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穆已经在这里坚持了10几天。最后,没有等到大门修好的那天,就被混沌世界的狂风卷了进去。落在了尘埃中,这个神世界中的英雄却故在了未来人的世界。自从穆死后,他身上的香气却始终未散。他中和了这个蛮荒世界的毒气,使得这里空气清新,威胁神世界的瘴气也荡然无存了。神世界的蔚蓝色的大门终于还是建好了,但他们却经常怀念自己世界的这位英雄。而爱斯和爱丁两个站在着大门前一个人举着火把,一个人拿着宝石,交替的照耀者穆的躯体,使得他的灵魂不至于迷失在着黑暗的世界之中,时而他们的泪水也在滋润者穆的肌肤。渐渐的几万年过去了,穆的血液化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江河湖海,他的骨骼变做了雄山大川,身体化做了大地,毛发也长成了花草树木。而爱斯和爱丁,依然在蔚蓝色的天空中,为自己心爱的人指引着回家的道路,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创世纪。。
【转载】负情是谁的名字——我眼中的《胭脂扣》 作者 的灰 转自天涯社区��《胭脂扣》这部电影,我一直都不太喜欢。     与电影相比,我更欣赏原著。记得与它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一年《霸王别姬》刚刚上映,我看了电影看不够,到处寻找《霸王别姬》的原著,而《霸王别姬》没有找到,却找到这位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胭脂扣》……啊,且慢,是有这部电影的,而且也是张国荣主演的吧,忙忙地买回来一看……就此泥足深陷。这也是一种缘分呢,不是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逢李碧华作品必买:《青蛇》、《秦俑》、《诱僧》、《生死桥》、《潘金莲的前世今生》、《满州国妖艳——川岛芳子》……直到后来,眼看着李氏写作风格越来越凄厉越来越血腥,前年被一篇关于噬尸的文章彻底吓破胆后,终于没有继续追随她的新作……     《胭脂扣》一书,寥寥八万余字,说是中篇小说更准确一点,却在这短短的篇幅内,写尽时光流转空间暗换爱火翻腾人面变异,出人意料的高潮一环紧扣一环,气氛凄楚而瑰丽,笔力摇曳而沉雄,读来时而莞尔,时而屏息,时而几欲仰天长啸,时而忍不住泪盈于睫。我太理解这本书为何会成为李碧华的成名作——或许会有人不喜欢,但是怎会有人毫不动容,在李碧华其后的作品中,也可以说是佳作迭出,但是论及刻划情感的深度和时代空间的厚度,恐怕也只有《霸王别姬》可以媲美。就凭这部小说本身充足的戏剧感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我对《胭脂扣》这部电影的寄望,一点都不比《霸王别姬》弱,素来也听惯了对这部电影的赞美之辞,谁知千方百计找来一看,却……完全不是我想象。     如花和十二少两个人物,在原著中已经是性格鲜明呼之欲出,人生际遇令人慨叹,却都不是可爱的角色:十二少其人,俊美,儒雅,风度翩翩,在感情的投入上也可以说是尽了全力,但是世家子始终都有世家子的局限,终于在多方压力下与如花渐行渐远;如花则是李碧华小说中惯有的女性形象:痴情而自私,聪慧而毒辣,为了得到心爱的人,完全可以不择手段,菊仙、青蛇、川岛芳子、段娉婷……莫不如此。但是有心计的江湖女子如段娉婷,也不过是向对头告密,不惜害自己的爱人双目失明,也要长留他在自己身边;如花却是干脆夺去爱人的性命,既然我不能得到你,就叫所有人都得不到你,你也什么都得不到。书中借另一个主角袁永定之口评说:“……这种女人很可怕。她不爱你犹自可,不幸她爱上你,你别想逃出生天。化身为苍蝇,她也变作捕蝇草来侍候你。即使重新做人,她的阴魂不肯放过。”故事的结尾还刻意提起歌曲《卡门》:“……你要是爱上了我,你就自己找晦气,我要是爱上了你,你就死在我手里!”     问世间情是何物?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与命运相关的一切,包括爱情。我个人的爱情观是合则合,不合则分;就算我依然爱着你,也不会阻拦你去寻找另样的幸福;如果我依然爱着你,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天长地久有很多种方式,不必靠无谓的牺牲换取,图穷匕现、血泪淋漓夺来的幸福又有什么味道,何况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但是这世上当然有许多人与我的爱情观是不同的,所以会有如花,对天长地久的极端渴望使她爱到死缠烂打,纵使阴阳隔世也不罢休。可悲吗?或许。可爱吗?不觉得。但是高超的小说家如李碧华,并不要求读者爱上她笔下的人物,而是通过人物丰富立体的性格,跌宕起伏的命运,引发读者的同情或是惊悚或是怜惜或是慨叹,所以纵使不喜欢如花这个女子,也不妨碍我为她的故事投入感情。     然而电影的改编,使这个故事变得怪不可言。关锦鹏导演显然对如花这个女子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偏爱,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对白都把她塑造成一个楚楚可怜,惹人疼爱的弱者,原著中下大笔墨描写的心计深沉的一面未能得到充分铺陈,但是下毒谋杀十二少一节却又从原著中照搬,忽如其来地狠辣又忽如其来地一笔带过,不但使原著中尖锐的人性冲突味道全失,而且使如花的性格变得暧昧飘忽莫名其妙。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