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p hamip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92 发帖数: 2,313 关注贴吧数: 16
PP avd1 减重咋整!!! 原来骑的93和冲击波,前段时间实在受不了冰梅粉的诱惑还是剁手了,到手之后发现是真他娘的重啊,虽然我这是平原地区都是大平路,但是这接近9kg的重量说出去也没面子不是,所以就想着减减重,也跟吧里各位德华彦祖们学习了一下,减重主要打算从3个方面入手,轮组、曲柄牙盘、车把,本身预算不是很高,平时也是通勤为主,对硬件的性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颜值良好,重量轻即可,价格不太能承受太高的,前后拨暂时还没预算换。 1. 轮组:除了原装slr2手里还有一对timi,没太仔细称,用手拎着感觉重量差不多,应该都是1500g以上的样子,想换对1300g左右的轮组,因为预算有限,而且对性能没有极致追求,目前重点考虑inair,说是快出新款了,各种叼大的吧友能不能给介绍介绍新款改的哪些东西?价格变不变?另外同步的我想把飞轮、链条一起换成ut的,考虑到没什么爬坡飞轮11-30t就可以了,还轻。 2. 曲柄牙盘:因为没有坡,所以想一步到胃换成单盘。曲柄考虑到red的价格我打算选择同样是碳的force,我看到force是有带着单盘一整套的,买那个是不是就可以,还是说买force曲柄加其他品牌单盘更好?主要是想减重,不考虑封闭盘那种设计了。功率计考虑到囊中羞涩就暂时不上了,而且本身也就是通勤用,功率计用处也不太大。 牙盘齿数选多少合适呢,46t?我平路目前最多也就能踩到45吧,未来估计50也就到头了,大多数都是30-35,上下班路上还有点红绿灯,现在骑的时候大多数是大盘带从小到大第四五个飞轮的样子。牙盘齿数不太懂,各位给推荐推荐。 3. 车把:目前垫圈挪了2个到上边去,最终目标是留2-3cm的样子,我的身高是174跨高82.5,是用捷安特店里的工具量的,车是s码,所以前叉估计截不到sts。考虑到换车把重新走线有点费时费钱,这一项打算放到未来再做考虑。 最后,捷安克镇楼,别说让我上pp sl,因为我就是喜欢冰梅粉,用车架贴纸来做个结尾:“我太想进步了。”
2013考研407分经验浅谈(中篇)——献给准备考研的你 2013考研407分经验浅谈(中篇)——献给准备考研的你 (中篇) 上篇英语部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疏于回忆,写的略显仓促,在这里稍作补充: 我是在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这是在做完了张剑阅读150篇(基础篇)的前提下。由于我比较晚才认识到长难句的重要性,所以那时我是边做真题边看长难句的。 真题当然首推张剑的黄皮书,我更喜欢叫它huang书,言简意赅。这本书只有10年真题,大多数真题书也只有10年真题,当然了,10年真题完全够用,研究透10年真题完全可以得高分。但我当时又去买了本张剑的huang书基础版,这本书里有从86年开始一直到考研前11年的真题。因为那时候我也是刚开始看长难句嘛,水平自然还不是很高,所以我就先用八几年的题练练手。早年的题没有解析,只有答案,我也就权当熟悉熟悉真题。从97年开始有详细的解析,我就一年一年的认真做了。我建议各位做真题的时候找一块完整的时间,除了作文,最好在两个小时之内做完,不过早期的题型和现在也不太一样,我也不太清楚当时考试时间具体是几个小时,不过你可以按照一篇阅读20分钟来算(4个选项的阅读就16分钟)。我记得当时我只做了完形和阅读,翻译我比较烦就没做,而且那时我长难句也没看完,所以就先放下了,如果各位在这之前已经按照我说的翻译了很多长难句,可以把真题里的翻译也一并做了。第一遍做真题不要在乎阅读错几个,重要的是能从中学到东西。 考研英语跟四六级很不一样,有很多专门讲考研英语的帖子,大家可以参考参考。考研阅读里长难句是很常见的,阅读中几乎就是一个长难句接着一个长难句,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强调练习笔译长难句的原因。所以说考研英语不要求你很快,重要的是弄懂细节。每篇文章可以花20分钟去看,大概400个词多一点,但是会发生文章看懂了可是题却做错的情况,别担心,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你不了解考研英语的命题方式、出题思路,所以我认为对英语的学习上,各位应该重视对命题思路的理解。在这里我推荐大家一本书,何凯文老师(以下简称凯哥)编的《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这本书应该是市面上唯一一本对阅读思路进行解析的书,13年也是第一年出版。我当时用这本书的方法是,做完一年的真题,然后看huang书上的解析,每看完一篇文章就拿这本思路解析来看一下。但是是以huang书为主,思路解析为辅,思路解析我看的比较快,只是看一看有没有在思路上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是那句话:以我为主。 就像一个新东方老师所说,他认为每篇阅读的时间大概是17分钟,其中7分钟用来读文章,剩下10分钟用来做题,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考研阅读选项设置的欺骗性很强,只要稍稍用主观感觉去判断,基本上都会选错。之前我是很懒的,看完一遍文章就直接选答案,懒得回去再找,但是这样是很容易错的。就算给你一篇中文阅读,用这种方法也不能保证你全对,因为阅读就是考察你对细节的把握,这么长的文章,很多细节在你读过之后根本是记不住的,所以一定不要主观臆断,每一道题都要回到原文寻找答案。 上面啰嗦了一堆,这里说说我具体做阅读的方法吧。 初期,我的方法是先读题后读文章,题目和选项都读。读文章的时候不要珍惜你的试题,尽情的在上面画吧,我读完一篇文章下来上面往往都画了很多线。因为我记忆力不太好,读过的东西很容易忘,所以我就把认为重要的,可能会出题的,或者是题目、选项中提到的东西都画下来,这样回去找的时候就很方便。读完了文章就开始做题,题目都是按照文章顺序排列的(只有极少数情况下题目顺序与文章顺序不符),大概是文章的每五分之一就会出一道题(当然也不是完全固定)。做题的时候切忌主观臆断,主观臆断是阅读大忌,就如同谈恋爱是考研大忌一样。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排除法,英语与数学不同,往往不能直选,就算有些题可以直选,你也要在做完这道题后把其他选项合理地排除掉。有很多题我都是用排除法做出来的,错误的选项都可以找到错误的理由,正确的选项却不一定找到正确的理由。乍一看好像四个选项都没错,但只要经过仔细分析,你就会在形容词、动词、主语、宾语、时态等等地方发现细小的错误。而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的转述,既然是转述,就不可能100%完全一模一样,所以阅读想得高分,必须熟练运用排除法。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从凯哥那里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这也是我认为阅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整体去把握,从主题去把握。有些阅读看了文章之后不看问题就可以选出答案来,因为往往这些选项都是与主题有关的。每一段有每一段的主题,各段的主题又是为全文的主题服务的。有的时候题目问的是文章中的某一个具体事例,但答案往往与主题有关,因为例子套为主题服务,要么从正面证明主题,要么从反面衬托主题,如果一个例子写出来毫无作用,那这种文章是不会入选考研试题的。这种从主题出发的思路还需要各位在多年真题的练习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真题就是最好的资料,真题不做3遍不能上考场。最后基本上要做到真题中的单词没有不认识的,真题中的句子没有不懂的,这些也都是最基本的了。 上面用一段文字简短的提到主题的重要性,虽然文字简短,但主题却是阅读的灵魂,所以这里再啰嗦一句,希望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