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dlove mendlove
关注数: 1 粉丝数: 258 发帖数: 10,723 关注贴吧数: 0
没事练练枯木禅,皮卡丘。 枯木禅源出临济一脉。唐代黄檗希运教导学人「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这,可以看作是较早的有关枯木禅的文字。关于枯木禅,《五灯会元》里有一段公案∶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对女子说∶「等一下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女子送饭时依言抱住僧,问他感觉何如,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二十年来供养的竟只是一个俗汉!」于是她赶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和尚已经修行到「枯木倚寒岩」的地步,无情无欲,然而婆子仍斥之为「俗汉」,就是因为那个和尚能「死」而不能「活」。禅家有「大死一番」之言,妄念灭尽,然后才能显示真心的妙用,「大死」才能「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汉」了。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禅的旨趣。杀人刀、活人剑是枯木禅的两面。妄想分别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禅门许多机锋、话头,都是为了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打念头」。这种「打念头」的机用,喻如「杀人刀」,让人「大死一番」。然而,打去念头后,如木石一般不思不动,却是禅家最担心的弊病。佛教之「空」,「空」去妄想而已,却需显出「真性」的无穷妙用,所谓「打得念头死,,救得法身活。」这就是「活人剑」的妙用∶以智慧的利刃斩除一切妄想,复活「真性」的妙用,谓之「活人剑」。圆悟论杀、活之机用谓∶??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却是活人剑。既杀得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一刀一剑,能杀能活,方有息妄显真之用。可见,枯木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泼的自性妙用,得大自在。
【大德开示】注意:妄念的洪流万万不能堵! 顶果钦哲法王 顶果钦哲仁波切: 当情绪变成串习,很难用对治来戒除。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紧握着对治的武器,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乃是菩萨的修行。不论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修行,它必须是一个有效的解药,来对治你的负面情绪,以及你认为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 任何情绪在最初都只是一个微小的念头或感受,然后变得愈来愈强大。如果你能够在念头初生的刹那,即加以认清,很容易让念头消退平息。在那个阶段被认识出来的情绪,如同晴朗天空中的一小片云朵,不会带来任何雨水。另一方面,加果你没有觉察到这样的念头,让它们扩张增生,那么很快地,它们将会一个接着一个、迅速成为一连串的念头和感受。你将发现自己愈来愈难以破除那强大的情绪,也很难去阻止这个情绪可能引生出来的负面行为。如同《大乘庄严经论》所告诫的:情绪摧毁自己、摧毁他人,也摧毁戒律。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把负面情绪比喻为必须被击退的敌人。但是他指出,负面情绪不像一般人类的敌人,它们没有任何可以撤退的处所。你只要认清负面情绪的本质,就能加以根除:悲惨的烦恼,被智慧之眼击溃! 在对抗情绪时,如果你失去警戒,即使只是失去片刻,都要立刻恢复警觉,如同一个在交战中的剑客,必须立刻拾起从手中滑落的剑。在情绪生起的刹那,你应该要有使用对治解药的念头。如果佛法不能阻止你放任负面情绪,佛法还有什么用处? 如同种敦巴所说:任何能够对治情绪的,即是佛法;任何不能对治情绪的,即不是佛法。 事实上,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如果你被一枝毒箭射中,你会让箭插在肌肉中,还是立刻把箭拔出,让血液从伤口流出来?寂天大师也说:心的大象流浪徘徊,将使我们沉沦至最深地狱的痛苦,世间的野兽尽管狂野,却不会为我们带来如此的灾难。但是,如果心的大象被观照之绳系缚,所有的恐惧将自行消失,所有的善德将唾手可得。 当益西措嘉(Yeshe Tsogyal)问莲师:“谁是最糟糕的敌人?”莲师回答:“障蔽的情绪。” 嘉瑟.东美做出结论:在两座修法期间,训练自己控制三毒的念头。这个训练不可或缺,直到一切念头和现象生起为法身为止。嘛呢巴(持咒的人),记住,只要你有需要,就运用这个训练,绝对不要放任迷妄的念头。
【大德开示】你知道吗?一切佛法的链锁和源头! 顶果钦哲仁波切 上师瑜伽即为实践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究竟法门,为一切本来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质,虽不外显,却存在于一切。纵然生起、圆满、及大圆满的教法无数,它们均摄纳于上师瑜伽。上师瑜伽宛如链锁,所有教法均渊源于此。”   “此教法易于进行,无入魔的危险,且能直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机器,于一小时内,完成相等于数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纳其它所有教法于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法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   “上师瑜伽,不同于生起与圆满次第,是可以于任何时间来修持的。如修习生起及圆满次第,对于坐姿、语、意等诸要点,每一样均需注意。修习生起次第中的闭关,全日必须修习四座,必须安排坛城以及水、水、花、香等外供养及食子、红、白菩提等内供养。然而上师瑜伽却可于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须。圆满次第的修持,拙火、宝瓶气以及闭气等气功修习,均有阻碍以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心气紧张,都能导致心理的障碍。上师瑜伽修习,便无此种危险,而过程中,各种能量,均会自动契于中脉。如吃饭充饥一般,上师瑜伽能阐发我们的俱生智慧。”   “上师瑜伽,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主体,甚深广大无与伦比。所有有此幸运的弟子,应当衷心珍视此种修持。即使高年至于八十岁,仍应效仿巴楚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无间断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蒋扬钦哲旺波则对八大成就,具有彻底之了解。他不仅有此修习,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虽然如此,蒋扬的主要修法则为隆钦心髓的上师瑜伽。蒋扬认为上师相应法容易实践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传授予他的弟子。”   “大圆满中有‘且却’(立断)及‘妥噶’(顿超)等高深的教法,但是因为极高深,所以妄加学习则有如以固体食物喂食婴儿,有害无益。如果我们勉强修习此等高深之法,实在浪费时间。如果籍由真实虔敬修习上师相应法的加持,大圆满的实现就一如晨曦一般,自我们内心深处升起,‘且却’与‘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端。”
【大德开示】懂吗?念头会丧失制宰我们的能力! 顶果钦哲法...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我们的禅修正确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步?我是不是永远无法达到我上师的水平?--挣扎在希望和恐惧之间,我们的心永远无法安宁。 由着我们的性子,我们的修持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我们执着静修时出现的好觉受,在散乱时又放弃禅修,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无论我们思想怎么变化,我们必须塌实的去次第修行,日复一日;直观我们的动念并回归到它们的本原。我们不应该奢望能立即得到日夜安禅的能力。 我们开始禅修于心性,开始最好先短点时间修行,但每天多作几次;坚持下去,我们渐渐的会认识到自己的心性,证悟越来越坚固,到此,念头会丧失制宰我们的能力。 “空”是法身的实性,是绝对身,但不是简单的虚无。它本自就具有遍知的能力。这就是“明”,或是俱生法身之“觉”。法身非因果之所造,它是心的原始本然。 认识到本然自性,正如无明黑暗中升起慧日,诸暗顿然消除。法身之明性不是像月亮那样盈亏,而如同太阳中心散发的不变之光。 无论乌云聚合,自性之天空却无污染,无论乌云消散,自性之天空却无改善。这天空无亏损和增益,它无改变。这正如心性: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心性乃空,显现为明,此二者是心性一体之二相。将自己系缚于空、明的概念--就好象它们是实体一样,那是没有益处的。根本心性乃是超越一切概念,定义,分割的。 “我能在云端行走”,孩子说,但是假如他到达云端,他会发现无立足之地,假如一个人没有审查心念,那时便有坚固的心念显现;但是假如他检查心念,结果会一无所有。这就叫做现空不二。心之空性不是“无物”,不是在无记的愚钝里,它本来自发拥有本然知觉之明性力用,这就是所谓的“明觉”。空明二者,无可分离,本质一如,犹如镜面与其内的映像。 心念自显于空,又收摄于空,犹如面孔在镜子中出现又消失,面孔并非存于镜内,当它不再于镜中显现时,它也没有真正消失,镜子本身也无任何改变。因此,在前往修道之前,我们呆在所谓轮回的浊相之中,在那里,表面上为无明所统治。当我们趋入修道,此处无明与智慧混杂参半。然后最终,我们证得正觉之刹那,惟有纯智存在。但是在一切修道之道路上,尽管有转化的表面现象,但心性却从来无改:它不因入道而亏损,不因证道而改善。 纯净涅盘,本初智慧不可思议广大的性质,是吾心之本质,无须造作创生,非新成者,仅仅经由净化之证悟而得以显露,这就是修道。最后,若以最了义之观点,此等均为性空。 故此轮回是空,涅盘是空,故而,无一物是恶,无一物是善,认识心性之人解脱于对轮回和涅盘之欣与厌,卓如稚子,净观世间,无美丑好恶之概念,不再掠食于二元执取--此亦欲望与厌恶之根。其无目的担惊受怕,害怕“生活被终结”,好象另一种孩子,他们喜欢建造沙碉,然后在沙碉坍塌时哭喊。看那些冲进困境的人多么的幼稚啊,好象飞蛾扑火,一如觊觎其贪求者,铲除其憎恨者。不如放下重担--一切虚幻执取之重负。 佛果自具五身,显现身、大乐身、绝对身、本质身、不变金刚身,此等均非我等身外觅得,与我们自心无可分离,一旦我们证悟之,无明即结束。我们无须外觅菩提,商主在整个纯金之岛登陆,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找到单独的一块金(石)子,我们必须知道一切佛德均早已常驻吾内
【大德开示】泪奔:上师和佛陀之间的唯一差别! 顶果钦哲法...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一颗水晶放在任何一块布上,不论白、黄、红或黑,就会透出那一块布的颜色。同样地,经常跟你在一起相处的人,不论他们影响是好或坏,对于你生命和修行的方向,会有极大的影响。 应该花时间和真正心灵的朋友相交,这会让我们对所有众生充满爱,同时也会帮助我们看到什么是负面情绪和憎恨。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作为,自然能让我们浸淫在他们优良的特质中,就如同环绕金山飞行的鸟儿,沐浴在金色光芒中。 为了让自己从六道轮回痛苦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达到证悟的全知,我们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这样一位老师一切的思考、言语和行为永远全然依据佛法。他能够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够在道路上进步,怎么做才能避免障碍。一位真实的心灵老师就是一面帆,让船快速地渡海。 如果相信他的话语,就很容易找到六道轮回的出口,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那么珍贵。证悟并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达成,修行的每一个阶段,不论是根据经教或密续,都需要一位够资格的老师讲解。 话说所有过去的佛,现在的佛,以及未来的佛,都必须跟随一位老师才能够成佛。 佛陀的开示广大,密法传承众多,涉及的主题无尽。缺少老师的口诀指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何把这么多的法教浓缩到最精要的点上,以及如何实修。 虽然上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平凡的人形,行为举止看起来也都像凡人,事实上,他的心与佛陀无二无别。上师和佛陀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上师对我们的慈悲,而这个慈悲事实上已经超越所有过去的诸佛——因为虽然过去的诸佛都已得到完美的证悟,但是我们既无法亲自见到他们,也无法听到他们的开示。而我们的心灵老师,是在我们此生中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见到他,从他那里得到指示,引导我们离开六道轮回的泥泞,走向证悟。
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兰仁巴大师: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密宗行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兰仁巴大师:不尊敬上师的罪业共分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诋毁上师的罪业 1、诬蔑诋毁一个上师,其罪等于诋毁一切佛。经中说:“对于其救星,弟子若诋毁,诋毁众佛故,其人受重苦。”诋毁的意思就是瞧不起上师,诬蔑上师。如说他心倩粗暴、贪欲心重、貌不端正、心不公平等等,等等。 2、 低毁上师修密法不会得成就。犯有四重堕罪,五无间罪等任何一种大罪,通过密法的消业法都可以消净,成就殊胜佛果,但唯有犯低毁师长罪的消除不了。在《密集 主续》中说:“世人虽犯无间等,重堕性的种种罪,在那金刚乘大海,修证此道得成就,诚心诬蔑上师者,修也不会得成就。”《密集续疏明灯》中还说:低毁上师 者不但其人修密无成就,与他要好的朋友也得不到成就。因此不但不能和犯低毁上师罪的人交朋友,就是相接近也受其晦气的影响而妨碍成就。 3、诋毁上 师的人修密法不但不会出成就,反而会下堕地狱。在《金刚心庄严续》中说:“其人低毁金刚师,虽然修密很努力,放弃睡眠离喧闹,潜心修炼一干劫,只是修堕地 狱道。”这是说:如法亲近上师,每一种无上密续都可以使你在浊世的短暂一生中获得无上佛果,如果背离亲师之道,虽然废寝忘食,远离世俗事务的干扰,勤苦修 炼干年万载,不但不会得到任何成就,反而就像修炼下堕地狱饿鬼之道,事得其反,不可挽回。 4、诬蔑诋毁上师对今世后世都不吉利。如《上师法五 十颂》中说;“诋毁上师者,多病多灾害,闹鬼中巨毒,大迷将毙命,官火与毒蛇,水盗诸天灾,邪魔与鬼怪,追命堕地狱。”是说倘若对上师不敬说坏话,不但今 生今世不吉利,多病多灾,做事倒霉,死后也会堕无间地狱,承受无限痛苦。 5、诋毁上师,未生功德成就不生,己生功德成就将消失。犹如树根坏死的 树,树枝树叶也将要枯死一样,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是信德,失去信德后不但不会产生功德成就,就连原有的功德成就也将会消失。关于此说的经典根据见《菩提道次 第广论》,这方面的验证故事不少。以前格西公巴瓦收过一个弟子,修止现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便去请示公巴瓦大师,大师说;“你是否背弃过上师?”他 说:“有这么回事。”大师说:“速去忏悔,请求恕罪。”他便去如法忏悔,得到上师的宽恕,然后去修行才得成就。在印度曾经有个得成就的瑜伽师,由于他出身 高贵而有傲气,有次故意从上师头顶空中飞过,立刻掉在了地上,失去了飞行功能。 我的恩师曾说:不尊敬和诋毁上师的人,即使是被称作佛菩萨化身 的人也会倒霉的,这种事处处可见。因此,噶当先辈们曾说:“不尊敬上师的人,虽精通三藏也无用。’背离上师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学问,也干不出自利利人的 任何事情,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法缘规律。因此,学人最好是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不使产生不尊敬师长的任何行为。万一若有失敬之处,立刻要向上师忏 悔,否则死后不仅要长期受到循环恶道的苦难,即使在今生今世也做事不顺心,很少有安乐可言。 在经续疏论中,对这个问题讲的很多。那么,犯了不敬之罪如何忏 悔呢?这在《上师法五十诵》中说;“向那位师长表尊敬,奉献适当的供利,所生病痛与灾难,逐步消除不复生。”就是说:向触犯的那位师长尊敬地表示歉意,奉 献衣物。食品之类的供品,取得上师的宽恕,其不敬师长的罪业就会消除,病痛灾难等不吉利的事也消散。若所触犯的上师已去世或路途遥远而无法向他亲自忏悔陪 罪,也可以按格西仲敦巴所教导的那样做,因从法性上讲一切上师法性为一体,所以,向身边的上师进行忏悔,也可消业。这种消罪的办法适应于触犯上师罪的一切 方面。
丹霞禅师烧佛像。(公案说该不该说说僧人过,请某些吧友自重)。 丹霞天然禅师(739—824)是唐代著名禅师,法号天然,因曾驻锡南阳丹霞山(今南召县丹霞寺),故称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师。籍贯不详。原习儒业,应科举途中偶遇禅僧,乃转入佛门。首参马祖,后礼石头,随侍三年,披剃受戒,再往谒马祖,受“天然”之法号。曾驻锡天台山华顶峰三年,其后至余杭径山参礼道钦。唐·元和年间(806~821)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与伏牛自在结为莫逆之交。师曾有烧木佛取暖之奇行,有讥之者,师应答无滞碍,以此为人所知。  丹霞天然禅师本来是个儒生,饱读《诗》、《书》、《礼》、《易》,那一年他去长安赶考,住在旅店里,碰上一位禅僧。禅僧问他:“你是干什么的?”   丹霞说:“我去考官。”   那禅僧便说:“考官哪如考佛?”   丹霞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就问:“考官我知道得去长安,考佛要到哪儿去?”   僧说:“你还不知道?江西的马祖大师出世了,那是考佛的胜场。”丹霞一听,便扔下了举业,跑到江西去找马祖。   丹霞见到马祖后什么也没说,直用头巾扑打额头,马祖看着丹霞,过了一阵子才说:“南岳庙的石头才是你的师父,你去吧。”于是,丹霞就来到了石头禅师那里,石头禅师收留了丹霞,命他每日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做就是三年,丹霞从无怨言。 有一天,石头禅师命大家除草,让大家都回去拿除草的工具,丹霞却端了盆水在石头面前洗头,然后又跪在石头面前。众人还在纳闷,石头却高声大笑,叫人拿过剃刀,将丹霞的头剃了个溜光。从此丹霞便正式做了和尚,别的行者们就只有等下回“锄草”了。   过了一段时间,丹霞去见马祖,感谢他指点之恩。他直接进入大殿,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大惊,急忙向马祖禀报。马祖出来看到他这样,认出是三年前那位以巾扑额的人,便说:“我子天然!”马祖这是在夸丹霞无凡无圣,一片天然之心。从此,丹霞即以“天然”为法号。   有一天,下了一天的雨,雨刚停,丹霞禅师与另一位道友欲赶往某地,他们遇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穿着绸布衣服,系着丝质的衣带,没有办法走过那条泥泞的小路。   丹霞说:“来,我抱你过去。”然后就把那位女子抱过了小路。然后他们继续赶路,直到天黑时道友才对丹霞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的行为不检点,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丹霞惊异地说:“什么?那个女人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唐宪宗元和年间,丹霞天然来到洛阳龙门的香山寺,与寺里的优牛和尚为友。后来又到慧林寺,正值冬天,天气大寒,丹霞天然想烤火取暖,就把殿里的佛像烧了。院主一看就急了,骂他说:“这是佛爷,你怎么敢烧呢?”   丹霞一听,不慌不忙地用杖子拨火,说:“我在烧取舍利子。”   院主没好气地说:“木佛哪有什么舍利?”   “既然没有舍利,那就再弄他两尊来烧!”   这事过了不久,丹霞天然禅师什么事也没有,护佛像的院主却眉毛脱落。据说对佛、佛经妄加谈论的人是要掉眉毛的,这是因果报应。禅宗提倡相信“业果无我”,一切的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造。免除果报就得既空人我,又空法我。人我是执着自己,法我是执着有物。这两种“我执”都受报应。院主就是有法我执。从丹霞天然烧佛无事看,他是真的法我皆空,佛奖励的正是这种人。与丹霞天然同一系的德山禅师曾把佛像做裤里穿在身上,别人也跟着学,结果大腿全烂了。
宗喀巴大师(文殊菩萨)佛弟子所修的善业 宗喀巴大师说,佛弟子所修的善业,若不与三皈依相应,则属于外道法。 所有的功德中,真诚心皈依三宝的功德是最大的,因为无论是将来成佛成就无上菩提,还是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律,成就阿罗汉果或缘觉辟支佛果,超越轮回的解脱,都是建立在皈依的地基上。 而所有的外道都因为知见错误、也就是错误的思想观念的缘故,永远无法获得超越轮回的解脱果,虽然有些外道通过禅定能获得极其漫长的寿命,但因为观念错误的缘故,永远无法超越轮回。 因为外道永远没有明白,法界实相和众生的心性不是二元对立、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而是心物一元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发明佛法,我只是发现了佛法真理的存在。” 换句话说,每一个人的因果业报,下地狱、还是成佛,都是众生自己的事情,和释迦牟尼佛没有一丝一毫关系; 释迦牟尼佛可以讲法给我们听,听在我们自己,不听也在我们自己,释迦牟尼佛无法控制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行为,我们每一个众生是下地狱、还是成佛,都是我们每一个众生自己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邪见,那么你就会说出错误的言论,造下错误的行为,最终影响无数人的观念、言论,行为,那么,凡是被你的邪见、错误言行影响的众生,果报都要和你划等号,到时候,你千万不要说凭什么要由我来负责? 所以,对于凡夫,最好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千万不要不知道装知道,最后果报成熟时,又开始哭天喊地、怨天尤人。
宗喀巴大师(文殊菩萨)佛弟子所修的善业 宗喀巴大师说,佛弟子所修的善业,若不与三皈依相应,则属于外道法。 所有的功德中,真诚心皈依三宝的功德是最大的,因为无论是将来成佛成就无上菩提,还是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律,成就阿罗汉果或缘觉辟支佛果,超越轮回的解脱,都是建立在皈依的地基上。 而所有的外道都因为知见错误、也就是错误的思想观念的缘故,永远无法获得超越轮回的解脱果,虽然有些外道通过禅定能获得极其漫长的寿命,但因为观念错误的缘故,永远无法超越轮回。 因为外道永远没有明白,法界实相和众生的心性不是二元对立、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而是心物一元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发明佛法,我只是发现了佛法真理的存在。” 换句话说,每一个人的因果业报,下地狱、还是成佛,都是众生自己的事情,和释迦牟尼佛没有一丝一毫关系; 释迦牟尼佛可以讲法给我们听,听在我们自己,不听也在我们自己,释迦牟尼佛无法控制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行为,我们每一个众生是下地狱、还是成佛,都是我们每一个众生自己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邪见,那么你就会说出错误的言论,造下错误的行为,最终影响无数人的观念、言论,行为,那么,凡是被你的邪见、错误言行影响的众生,果报都要和你划等号,到时候,你千万不要说凭什么要由我来负责? 所以,对于凡夫,最好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千万不要不知道装知道,最后果报成熟时,又开始哭天喊地、怨天尤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