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ver2134 clover2134
关注数: 6 粉丝数: 620 发帖数: 14,893 关注贴吧数: 15
球2剧情的最大问题:2条内核主线逻辑互相兼容性不好 球2构想的野心很大,但是完成度缺了点火候,主要就体现在同时容纳的2条主线没做好兼容。 不想长篇大论,长话短说 一方面,讲了AI,MOSS的觉醒,MOSS作为幕后黑手策划危机,考验/拯救人类。大量摄像头的镜头,很多明显的“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暗中促成一切”的镜头和台词设置。 另一方面,球2的核心还是“对人类勇气的赞歌”。这是大刘大多数作品,以及流浪地球这个系列最核心的部分。人类的勇气,团结,将克服一切困难,为人类开拓出充满希望的明天。 对人类勇气的赞颂是绝对的核心,是剧情一步步递进最终达到最高潮的大主线,是对观众情绪最关键的调动。所有的儿女情长,个人大无畏的牺牲,都是为这个大主线服务。 “属于全人类的 勇气,牺牲,和光明的未来”。 这种“存在强大幕后黑手”的暗线是可以和“赞扬人类勇气”相协调的,那就是让MOSS当纯粹的反派。 人类发现了阴谋,识破了敌人,并战胜或阶段性战胜了它。 但是呢,作为“幕后黑手”的MOSS,剧本又不想把它塑造出反派。……它反而被定义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引导者。 “有人在暗中帮助我们”“我相信我们的人”,最后相信的其实是“MOSS不会置人类于不顾”。 这就和大主线冲突了。剧情还是穿插行进的,彻底切割了对观众情绪的积累升华。大无畏的牺牲与勇气成了碎片化的事件内情节,而不是一整部电影的递进推动积累爆发。 很多路人观众觉得情感戏“冗长,无聊”也是因此而来。 这个剧情设计里没有反派,但各种危机又不是天灾,那么到底在忙活什么? 大一点说,MOSS像考官一样引发了问题害死了很多人,人类又牺牲了更多人解决问题,最后让MOSS觉得“嗯,你们通过考验了,得救你们”。 一切好像来源于“人类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创造物”。 这种“存在高于一切的类神实体”的情节设置应用很广,剧情又有反转又可以有深意。 但它出现在“人类勇气的赞歌”里就不搭调了。 举个例子,《终结者》系列前2部科幻迷应该都看过,影视经典。 想象下终结者2里让天网开口说话,并设置个几分钟的情节告诉你“其实我们派机器人回去只是为了从小考验康纳,虽然我们下了死手但其实不想弄死他的。我反叛人类也是为了让你们能团结振作起来通过消灭我找回人类的荣光,我是为你们好啦!”…………………… 球2这种不愿意设置反派,又没有设置真正“天灾”的折中处理方式,造成了这种严重的不协调。 没看出暗线的观众觉得存在大量无意义镜头,人类的工程怎么质量管理这么糟总要出岔子,最后这个号称为一切负责的AI怎么突然冒出来的,也完全没有演它干了什么啊? 看出暗线的观众:如上所述,两条线的不兼容极大削弱最后的情绪调动。 所幸片子纵然情绪递进被分割,但每个事件片段的质量都很高,仍能调起情绪。 (最后吐糟下,镜头在一个水平面上360°旋转不要用那么多……全片用了不下4次吧……)
我们的阵容缺什么?(温密角度情怀长贴) 我们的阵容什么都不缺,真的。 温格的倒数第二年,我厂彻底摆脱财政问题,开始自身造血循环。那年我们花了1E,虽然买的人都看走眼了,加上其他俱乐部持续高投入…… 那年我们全年都在演646续约大戏,以及温格续约大戏。球队第一次感受动荡。 那年我们历史最高分第五,比第四的利物浦差1分。足总杯冠军。半决赛送走瓜帅第一年的曼城让他们四大皆空,决赛放躺当年联赛夺冠的切尔西。那年的272拼了120分钟,一声哨响直接躺在草坪上。 然后温格续约2年,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强留646。我还记得那年很多人说强留646说明俱乐部终于不惧怕财政问题有了雄心。 我不知道他们和现在指责272的35W高薪的是不是一伙人。 我不知道那些总说272的35W高薪的人,是不是就是以前指责温格时代不花钱,拿着 “你一个破球迷还操俱乐部财政的心干嘛?我管你花多少钱?我只要结果” 这种理由喷人的人。 续约后我们以为温格会最后拼一把,毕竟我们已经财政好转,是砸小猪存钱罐的时候啦! 然后那个夏窗我们盈利了1600W,英超盈利榜第一。第一。第一。 这就是俱乐部给一个21年功勋老帅续约后,给的“支持”。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时候俱乐部已经决定让温格离开了。无非是他们想要一个更换的缓冲才续约的。 这份2年合约不是为了给俱乐部,给温格最后的时间冲击冠军,仅仅是为了平稳过渡。 当然客观地说,温格也是以俱乐部财政和发展为第一,而不是自己的最后两年冲击冠军保住合同创造名誉。他以自己的方式爱阿森纳,一直如此。 所以双方没有分歧的续约了。带着1600W盈利的夏窗,和合同最后一年的646. 然后374有了球蹲的名号。支离破碎的前半程。 但我们还是杀入了联赛杯决赛。 我们3:0完败给瓜帅第二年的曼城。 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温格即将离开。区别只是中途下课,还是赛季末下课。 当然所有人也都知道,赛季末下课是最大概率的事情。 然后球队依然在动荡。 374半程换了姆希塔良。冬窗我们 购入了美羊羊。 在欧联差不多是重返欧冠最后机会的情况下,我们出了3名攻击手换了没法踢欧联的美羊羊。 这就是俱乐部给温格最后带球队回欧冠的“支持”。 冬窗过完,我们全年依然是盈利的。 那时候高层已经彻底放弃当前赛季,准备重建了。 半决赛缺乏破门手段,败给马竞。 温格谢幕。重建开始。 1个E的投入,和盈利的第二年。这就是温格最后两个赛季得到的支持。 重建第一年,爱美丽第一年。我们来了托雷拉,莱诺。守门员更新换代,也来了大家一直呼唤的防守型后腰。 7000W净投入。 哦对我们损失了拉姆塞。 重建第一年,最后八场英超让四,我们让的更胜一筹。 习惯了赛季末挣四狂魔的大家在最后几轮前都觉得今年重返前四稳了。谁曾想呢…… 重建第二年。我们来了大家一直互换的强力边锋。 虽然当期投入不高,但我们分期很多。总体投入1E+。 连续两年的高投入后……新赛季…… 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我们的阵容完整的很,什么阵型都能排出合适的人。 当然在单个位置上的人永远都有比你强的。但我们不存在明显的位置短板限制球队的踢法。 虽然我觉得球队未来会好起来,真的。 贝莱林刚刚伤愈明显不在状态。蒂尔尼还需要融入,昨天看得出他紧张与迷茫。 球队会好起来的。 至于我们能不能像2012年那样逆袭冲回前四…… 你信么?
爱美丽续约的赛季底线是重返欧冠。有没有不同意的? 温密别整天看衰爱美丽,我们现在阵容强的很,爱美丽也是个有想法的人。(要我说,我们阵容一直强的很。) 温黑也别整天护着爱美丽,谁骂几句就都打个极端温密帽子搞大字报批斗。 底线就这条:回欧冠就支持再续一年,做不到赶紧走人。 顺便我们回顾下最近的转会和我厂的所谓“沉沦” 就从16-17扎卡来开始算。 温格倒数第二年16-17,就扎卡来那年吧,拿到足总杯(踩着瓜一年的曼城和刚夺冠的孔蒂切尔西拿的),历史最高分联赛第五,净投入9000W左右没有达到预期(数据公司和穆斯塔菲什么的各说各话。虽然我觉得没有数据公司,温格大概率只买个扎卡结束夏窗……这就要看你觉得穆斯塔菲是负资产还是正资产了……)。 然后17-18赛季,俱乐部改组,赛季一开始就在招募总监和技术官,温格续约,想再拼一把。 而17-18夏窗俱乐部的支持是什么呢?净盈利1600W镑。历史第一次掉出前四,老帅准备最后拼一把的时候,俱乐部夏窗净盈利1600W镑。当然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于温格自己的责任。 这种事,温密会觉得这投入下说要杀回前四是地狱难度,温格没有为了自己的饭碗强行透支俱乐部财力说明他爱着俱乐部,贯彻自己的价值观。 温黑会说这还不是温格自己一手造成的,效率低下,理念落后,什么自给自足价值观早该淘汰:说好的经济学教授不会分期么?? 个人看个人想看的方面。 总之,就结果来说我们在第一次掉出欧冠后,拥有了一个盈利1600W的夏窗……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杀入联赛杯决赛,不过3:0被曼城干掉了。到冬窗的时候桑列伊和米叔到位,冬窗374换姆希塔良还不错,然后来了美羊羊,美羊羊是超棒的转会……但…… 但他哪年提不了欧联。冬窗时候温格已经预告赛季结束下课。半程球队基本失控,唯一回欧冠的机会就是欧联。而转会我们做了什么:净支出800W镑左右,走了多个球员换了没法打欧联的美羊羊。很明显这个冬窗已经是在为新帅准备食材了。最后我们多打一人缺乏进攻手段,半决赛不敌马竞。 我们给一个20年老帅的耐心就是一年半:一次不进欧冠,一次联赛掉队欧联还在路上,就宣告结束了。 然后爱美丽上任来到18-19赛季,我们净投入了7000W,购入多名防守球员。 我们联赛第五,欧联亚军,继续四大皆空没有返回欧冠。不过在俱乐部经历了17-18的动荡,作为新帅上任的第一年,爱美丽还是合格的:毕竟不是他赛季末自己作死……我们已经回欧冠了。 然后是即将到来的19-20赛季,就到位人员来算投入大约9000W吧。萨利巴没来不算,走了伊沃比。 连续两个赛季大规模补强。桑列伊很棒。 现在该爱美丽表演了。 连续2个赛季加起来投入1.6E左右。这是温格后十年一直到走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投入待遇。(当然温黑可以说温格大权在握自己不把钱花在刀刃上怪谁?) 这赛季必须重回欧冠,不管以何种方式。不然就再找新帅吧…… 爱美丽加油。我觉得我们这赛季达成目标的希望在90%左右。
作为一个最初就在追杂志的人,不太理解原著粉对于剧的愤怒,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个片段 “她的武器,也是枪! 姬野:好快的枪…… 羽然:为了杀你,我寻遍世界,终于在一个名叫俄罗斯的大陆找到了这把称为AK-47的枪……” 这是《最后的姬武神》的一个搞笑版本,当年刊载在杂志上的。 还有转校生吕归尘,下唐高中混混头子姬野,约定一起考上天启大学的一生之盟…… 九州从一开始就是“不那么严肃”的开放故事。 同一个故事有无数的版本。同样的人们行走在各个时代的作品很多很多。 电视剧只是又给了一个版本罢了,还是江南自己给的。电视剧终究是要考虑到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的。 说起改编,我也特别烦别人拿冰火做对照。 冰火从一开头劳勃北巡奶德砍头,到卷五结束,实际时间才多久? 缥缈录开头吕归尘8岁吧?姬野羽然相识也是10岁左右吧?几个人在东陆闹了几年,到殇阳关十七八岁?一生之盟劫法场时候不到20? 不压缩到一个时间段,大家是希望看到多少次的屏幕一黑,一行大字“XX年后”啊。 说什么群像POV。。这根本不是POV的问题。 POV的大前提是整个故事必须在“同一个时间段”,从多角度开始叙事,但叙述的事是同一时间的事, 只有这个最高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通过不同角色的回忆和对话引之前的背景。因为事情是进行中的。 一个时间跨度十几年的成长故事用多角色POV。我没见过成功的,欢迎告诉我哪一部作品做到了。 进入下唐到拔剑这段故事,现在剧里也是多线叙事。虽然安插了各种联系(比如强化了苏瞬卿的戏份),但依然有路人觉得凌乱。 再多说一点,关于姬野做跟班。 在电视剧没法从羽然姬野十岁左右相识开始描写的情况下,要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既然羽然在我身边,那我不要做昌业的副将,我要自己的名字在所有人之前!” (别跟我提让羽然姬野先认识互动两集然后吕归尘再出场。考虑到时间线必须固定在一个时段内,那么开头男主直接作为第三者加入小团体还对兄弟的女人有想法,全部路人直接弃剧好吧。) 要塑造姬野从“我的人生就是做昌业的副将”到“去TM的昌业的副将,我要做老大”的转变(别给我BB什么姬野如何孤傲不会居人下。就算是小说,在认识羽然前姬野也就是一普通孩子)。 我觉得现在处理的哪里不好? 为了一个官职去做跟班,然后被父亲训,引出姬家祖上扩过,现在中落,引出姬野在家不受重视,从来没人看得起他,顺便也树了树姬谦正的形象:他不爱姬野,没有大抱负,但他做到了父亲该做的。 顶门放姬野跑然后全家被流放的戏码是虎牙的重头,我个人认为比姬野在比武台上的咆哮还重。这种地方才是缥缈录的精髓。 韩信有胯下之辱,汉高祖跑路那么多次妻子都扔下车。 所以“没有在十三岁认识羽然,一直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甘但又没有触发点”的燮羽烈王做过别人的跟班怎么了?? 别忘了剧里的姬野没有在十岁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羽然啊。 就像开头的AK47一样。只是一个新版本的故事罢了。 你可以把他当做是北陆青阳修订版的缥缈录嘛。
刘备双极难不入蜀打成齐宣王了。。 上来直接开刘备,仗着自己很久以前全战手操还行就搞起来了,五行和科技外交啥都不知道,就是干。 灭了黄邵被袁绍宣,砍死袁绍,袁谭即位和我有个+50好感的义亲BUFF,要了笔钱停战。 砍死孔融,接收陶谦,袁术和曹老板结盟向我杀来,然后一顿战。 战况危机时人才市场发现了吕布,立刻招来。因为一直在战没有发展经济,也不懂科技一直在升红色黄色,穷的不行。给吕布安排了个前线太守得职务。(想到历史上吕布屯小沛。。) 靠着太守可以免费守城,坑杀了无数敌军。 然后把吕布招出来,灭了曹老板和袁术,与河北的公孙瓒袁谭联军(袁谭地盘超小没有狗,公孙瓒倒是做大了。) 然后吕布长驱直入占领长安解救献帝。孙坚宣我,三兄弟南下作战。然后刘表蔡帽黄祖宣我,和孙坚停战回头灭黄祖。。 拿到献帝被踢出联军,公孙瓒和袁谭宣我,达成被四面夹击的齐宣王成就 逼合董卓势力,加入了马腾韩遂的联军,这俩家伙一直要我再宣战董卓,但我根本没有余力了啊。。就一直拒绝。 然后我被踢出了联军,董卓余党居然自己宣了我。。 放眼望去全图唯一绿脸是黄巾余党龚都 ,我这个皇叔好惨。 然后韩遂主动撕互不侵犯和军事通行宣我,把马超和郑姜叶拉入了战团。 正式达成被全国宣战成就。 然后到现在刘皇叔56岁,河北已定,伪帝公孙瓒被打成附庸,袁谭被灭,刘表黄祖通通被灭,韩遂和董卓被我逼合,诸葛大军收复长安,孙权已经丢了潘阳和建业,长沙被我掠夺抢钱。 只等河北三只大军扫荡山西后南下彻底消灭孙权。(他居然把首都迁到了苍梧) 可能因为我战狂导致节奏快,如今东南沿海孙权完全没去建设,蜀中和武陵等四郡还在汉帝国手里。。。 天知道我这130回合手操打出了多少极限战役。。
厂迷过来科普下为什么拉姆塞会是自由身免签…… 这事,真的是破厂管理层动荡以及神操作导致的一系列糟心事。 不过拉姆塞能来到尤文算是很棒的去处了…… 先扯点远的。 上个赛季,拉姆塞合同还剩2年。272和374合同都还剩一年。后两者狮子大开口要大合同,厂子不想给也给不出。当时20年来第一次掉出欧冠区,温格想拼一把重回欧冠,不想让272和374这俩头牌离开。(如果要离开必须要有相同的核心购入,于是有了1亿+豪砸姆巴佩的事。) 最终结论是冒险让两人进入合同最后一年。(当时贴吧很多人支持这个决定,因为374的买家是曼城,说俱乐部宁肯到期让他们免费走人也不能“资助”竞争对手,重演过往卖队长的事情)。 然后上赛季风雨飘摇,各种流言温格要走人,374闹脾气不好好干,球队战绩不佳,领导层更换,新来了足球技术总监和首席球探等等。 最终俱乐部在冬窗放374平换姆希塔良。并且35W高薪续约了272. 当时舆论也都是支持的。2份大合同给不起,一份勉强还可以。俱乐部需要至少一个世界级球星。 破厂的动荡估计大家也不感兴趣。只说拉姆塞。 下半赛季拉姆塞的续约问题也开始谈判,这里面的一个关键就是,随着破厂管理层变迁,新管理层对于272的大合同很不满。 更加不满的,是他们不希望这种“把合同拖进最后一年以要挟俱乐部”的签约方式,被其他人效仿。 当时拉姆塞合同还有1年半,开口要20W。 然后俱乐部不想给,舆论也觉得给他20W有些高了。加上高层动荡,谈判拖拖拉拉的,赛季结束了。 然后拉姆塞“被动”的进入了合同最后一年…… 今年赛季开始之时,新教练爱美丽还说要树拉姆塞为核心。俱乐部给出了一份17W的合同。 拉姆塞最终决定接受这份合同。( 次于272,美羊羊和梅西他娘,高于拉卡泽特。差不多符合他的位置。其他薪水看起来低的都是至少2年前签的合同……) 然后…… 新的管理层决定“以后俱乐部不会允许任何人把合同拖进最后一年!凡是这么干的都不会给你们合同!” 拉姆塞准备去签字的时候被告知合同被撤回了…… 而且不会有新合同提供…… 随后拉姆塞也成了爱美丽计划内的“替补”…… 虽然感觉这边大家不会关系这些。 不过说这个主要是说:拉姆塞作为职业球员很职业,很老实。他自由身走人不是因为什么“雄心”,也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在阿森纳立足”。 只能说机缘巧合吧……
流浪地球破记录不见得是中国科幻电影之幸 虽然很多地方,都因为流浪地球的上映与大爆,而称呼这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但我觉得流浪地球如果票房真的大爆,却不见得是好事。 因为我总是想起当年的三体。 三体是一部巨著。三体是整个中国科幻文学的门面,大刘是所有中国科幻作家的门面。 我们以为,我们期待,三体之后中国科幻可以走出历史赋予的阴霾,真正的重新复苏,蓬勃发展。 然后?快十年过去了。 还有哪一部作品,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呢。 大刘成为了门面,各种中篇短篇合集都要挂上大刘的名字,用大刘的作品起头。 就像是一种千篇一律的销售手段。 王晋康等老前辈也在三体之后写了大长篇故事。 但是市场反响…… 三体大红之后,中国科幻圈子,到底是涌入了更多的爱好者,有了更高的销售量?还是涌入了更多的作者,有了更多高质量作品? 好像一切都和以前没啥变化。甚至于显得“尴尬”了。 因为整个科幻圈子几乎都被“三体粉”这个庞大群体喧宾夺主了。 只看过三体的“科幻”粉。因为三体会去看其他大刘作品的大刘粉。以及以此为切入点,会看其他作家作品的科幻粉…… 这三种人,不需要我说大家也能体会到哪一种“更热爱发表看法”。 我常常怀疑三体真的带来了更多的科幻读者么?还是仅仅带来了更多的拿科幻“装 B”的人…… 如果流浪地球大爆到了一个“夸张的高度”,我害怕这一切会在中国科幻电影这个子类里重演。 那时候繁荣的不是中国科幻电影,而是刘慈欣的科幻改编。 甚至繁荣的不是刘慈欣的故事改编,而是由郭帆导演的刘慈欣故事改编。 最后形成了像是三体粉一样的群体。 他们期待着流浪地球二,但是对于其他国产科幻电影则会统统拿来和流浪地球比,然后无论什么都会去踩一脚。 一部票房折戟的流浪地球,会让资本对中国科幻电影失去信心,这不是好事。 但一部票房大爆的流浪地球,反而可能会压制整个“中国科幻电影”这个门类。 就像当年三体那样。 这事情听起来很怪异,但却真的让人很担心。 所以,流浪地球“最好的”情况,应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春节档冠军,和第二名相差无几。 即让人看到科幻电影盈利的前景,又不会让人感叹“这个市场的主要驱动是情怀,让我们等下一个大刘出现再考虑投资科幻电影吧”。
【无责任分析】藏宝阁只会允许ISK(月卡,脑浆)和账号交易 装备,船只,建筑,都不会被许可交易。 最简单的分析:网易图什么? 藏宝阁体制下网易如何利益最大化? 高频交易,足够活跃,流动性足够强的市场。 简单来说,一个老板花了1W RMB,换成ISK。这笔交易网易已经得到了收益。 至于让老板拿着1W RMB,分头去买船,买舰只,买燃料,买物资……网易无法从这种交易中收获任何东西。 因为这些合并起来就是1W RMB等值的交易额。 何苦整这些麻烦事? 至于老板的1W RMB换成ISK后,接着拿ISK去买各种东西,会不会麻烦? 大家玩了这么久EVE,对EVE的市场每个概念么?EVE的市场和合同系统这可比藏宝阁方便多了。 至于说什么藏宝阁冲击ISK价格的……不是不可能,但根本不是“藏宝阁有原罪”。 藏宝阁是玩家间交易,ISK是卖1毛钱,还是1块钱,完全取决于卖家和愿意花RMB投入EVE的买家。 网易不在乎。他抽水抽的可是货真价实的RMB。。。 你有本事把手里的ISK换到很多RMB,放心,网易是比你还开心的那个,你交易的越多,他赚的越多。 你尽情卖。你卖ISK能卖到网易破产算我输。 至于冲击ISK价格就在于一点:藏宝阁允许所有散户方便的将ISK挂上平台售卖,基本抹平了交易成本。 这样释放出来的ISK出售量,相较于现存的水果市场,是多大规模? 但无论是多大规模……都是暂时冲击。 交易量上升永远只会推高产品价格!要是实在理解不了就记住这一点就行了! 当然如果EVE没人来玩,或者没有老板来砸RMB,都是一群想着刷ISK换月卡的家伙……那就算了
1 下一页